第129章

清明, 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與其他節氣一般都是反應了一念之間天候的變化, 用以安排農事最好。但是清明又有從二十四節氣中脫穎而出的,‘春分後十五日, 鬥指乙,則清明風至’,不只是清明,也是清明節。

清明節歷史沿革到如今,各樣風俗活動可多,且南北不一各地不同,其中較爲普遍的便有禁火、掃墓、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其中有一樣拔河, 原就是軍隊行伍中盛行, 於是周世澤和禎娘出門踏青之前就帶着她和女兒去大營看了一次。

時光荏苒,匆匆已經是三年過去了。這個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三年之間周世澤和禎孃的生活也沒得什麼變化,禎娘生意暫時安穩, 變化不大, 周世澤也不過是考評了一任。但是周洪鑰卻變化極大,這年紀的孩子是見風就長麼,快要五歲的小姑娘百伶百俐,若是裝裝樣子,也很拿得出手了呢!

是的,裝裝樣子。禎娘手把手教女兒讀書識字,給她啓蒙, 又有文媽媽在一旁看着,雖沒有正是請西席,但只要她不蠢笨,沒有比別個差的道理。事實顯示,周洪鑰不僅不蠢笨,還格外聰明,什麼東西都學的容易,只是沒得長性。

文媽媽當時嘆息道:“我看着倒是和奶奶小時候一個樣子,都是一點就通。只是可惜在坐不住,新鮮勁過去了就不愛搭理。可是這讀書也好,學旁的也好,都不見得舒服,要舒服那就是什麼都不學!這些事講究天賦,但也看用心啊!”

禎娘要爲自己女兒辯駁一回,道:“也不能這樣說,她只是不愛那些罷了,不愛的東西能有多少耐性?我那時候不喜歡的也多着呢,自不理會,專在喜歡的上下功夫。至於鑰兒,她不是喜歡騎馬喜歡算術這些,無論多難多辛苦,也沒有半途而廢的。”

四五歲孩子學騎馬不能說是真的騎馬,要麼是周世澤帶着她馳騁,要麼是她騎着自己那匹心愛的小馬小玉任人牽着走。但是不要以爲這是不辛苦的,小馬鞍把大腿上皮膚磨破了,她也沒中間停過一回。

至於算術也是一樣,禎娘算是一個算學極好的,自己也在上頭用心有天資。然而只論靈氣天賦,洪鑰是勝過她的這種東西根本不用教,她纔開始跟着禎娘啓蒙學數數的時候就顯現出來了。凡是她能夠理解題意的題目,無論算的再複雜,她也只要一眼就能說出結果,和禎娘教過沒教過並無關係。

天資這樣好便罷了,難得的是她真的喜歡這個。禎娘專門給她買了許多題冊和算學書,在她識得的字越來越多後,就連審題也不需旁人多幫多少忙了,每日定有一兩個時辰是留給算學鑽研的。她才這樣大,已經算是很耐得住了。這樣枯燥的東西,許多大人也煩的打結呢!

當然,這些是她喜歡的東西,沒得興趣的就是做樣子學着,根本沒有深入用心的意思。不過好在應付大面上不會有差,再說才四五歲麼所以才說是裝樣子,擺出譜兒來。

等到大營難得開放,讓家眷們看了一場拔河,周世澤也抱着女兒逛了一大圈,收穫了一大堆‘讚語’,不管是真是假,總歸好聽呢!周洪鑰這個小姑娘正是憑藉着裝樣子迷惑了好多人,人都以爲是禎娘言傳身教,教出了一個好閨秀。

等到這邊事情完了,禎娘一家人才又上了馬車或者說只有禎娘上了馬車。周世澤騎馬,周洪鑰當然是纏着一定要和爹爹一起。這不會引起別人誤會的,周世澤寵愛女兒出名,炫耀的不得了,人只當他是連騎馬也捨不得女兒,是他要帶着的。

慢慢行着,路途看遍春光,然後就到了踏青的地方。還沒有落地,周家的大小姐就嚷嚷起來,定要自己放風箏。禎娘笑過,讓人把所有風箏都拿出來,有有鴻雁傳書、龍頭蜈蚣、七仙女下凡、八仙過海這種串式風箏,這都不用想了,一個大人也難得放起來。

實際上週大小姐不捨地看了看那些華麗有趣的串式風箏,自己曉得,根本沒下手。真正拿起來的是擔子雙蝶,一根竹擔起兩隻蝴蝶,也算很有意思了。再有就是一隻南通‘七連星’,看起來普通,放上去卻能發出各色哨響,音色美妙。

只是禎娘還是不看好,她還是太小,丫鬟小廝替她放,她選哪一個都使得。若是自己放,別說擔子雙蝶和南通‘七連星’,就是最簡單,同時也是正常風箏大小的軟翅風箏、硬翅風箏、板子風箏,那也放不起來。

不過禎娘不說,隨她去吃了虧就好。她這裡只管選了一隻八仙過海,不假他人的手,只讓周世澤替自己放起來。然後又估量自己的能力,拿了了一個美人風箏,同樣放起來。不一會兒,兩隻風箏都乘着風,飄飄揚揚上了天。

兩人互看了一眼,都曉得對方的心意這樣的放風箏不會放完了再收回來,都是放得高了,只把風箏線鉸斷,任它飛去,稱作‘放晦氣’。兩人放風箏卻不是爲了自己放晦氣,而是爲了對方。

“這樣夠高了。”禎娘說了一聲,這時候她是覺得風越來越緊,手上也越來越得力,是放得的了。便拿了丁香遞過來的剪子,一下把線鉸斷了。周世澤比她隨便,只用牙在線上用力磨咬了兩下,咬斷了線,那風箏飄飄搖搖便隨風而去了,一時越來越小直至不見。

周世澤和禎娘做得好,這便讓丫頭小廝們去放。周大小姐這裡就不成了,她先拿了那隻擔子雙蝶,原有胭脂給她擎着,她再拉着跑。然而沒得用,中間都是倒栽蔥,不然就是跑到一半她支撐不住,氣喘吁吁停了,這風箏自然也就下來了。

周世澤給禎娘放了風箏,這就想替女兒也放了,誰知道周大小姐有擰巴上了,不肯把線軸撒手。周世澤沒得法子,只得看禎娘。禎娘在周世澤和周洪鑰這對父女眼裡就是萬能的。瞪了兩人一眼,讓人去車上取了個小盒子來,只道:“拿這個去玩兒罷!”

打開來看,裡頭是一對京城沙燕風箏。這本來沒什麼稀奇,沙燕風箏算是常見的,奇就奇在這風箏只有手心大小。周大小姐看了眼前一亮,立刻就去拿,捏在手上翻來覆去地看,然後就給接上線軸。

周世澤見了心裡擔心,怕放不上去女兒還要強着來他倒不是怕這風箏放不起來,大概是哪裡流行起來的罷,反正在太原,就在這一片踏青的地兒,各種各樣風箏,好像也有這樣的。他只是擔心,這樣的風箏雖小,卻不一定真的好放起來,於是問道:“鑰兒能不能放這個?”

禎娘搖搖頭,那玩意兒是逗小孩子玩的,其實放起來比一般風箏還難呢!洪鑰沒把其他風箏放起來,放這個風箏不見得就好了。因此道:“只怕放不起來,不過放風箏不要緊,你多陪伴她她就高興了。”

周世澤在家時候少,洪鑰又十分喜歡他,這時候放風箏打緊麼?打緊的是有人陪她而已果然,周世澤明白過來以後帶着女兒放風箏,最後在他的‘幫助’下那小沙燕風箏果真放起來了,周大小姐可是拍紅了手掌!

在下午晌禎娘一家踏青放風箏的時候,太原城裡一家門戶也有自己的事情。這家姓李,也是小門小戶來着,靠着家裡有兩張織機紡線織綢。每年養幾筐蠶,妻絡夫織,甚好過活。一張織機盡勾日用,另一張織機則是幹賺,一年生息不少,也算是溫飽之家罷。

只是這一日,家裡綢緞又攢了十來匹,這家丈夫李大郎就去市面上出脫。都是熟門熟路的,將銀子用秤準了一準,喝定價錢,銀貨兩清,並沒有多少停留。按理說這樁事了了,李大郎就該回去,偏他就是想往雜貨鋪子走一遭給家裡帶點子東西去,這一下引出事端來。

李大郎老婆這時正在屋裡造反,本好好兒的,忽然有街坊鄰居來她家拍門,慌慌張張道:“李大嫂!不好了!李大哥在街上好心撿了人銀子等着還人,卻被賴着說中間貪了一半,少了三十兩,不如數拿出來要見官呢!如今在坊主鋪裡拴着李大哥,就等明天。”

人都不是瞎子,不說這李大郎平素爲人正直,貪人錢財乃是沒影子的事兒。就當是大家知人知面不知心罷,這件事也不對啊!人真想貪你銀子還做什麼在那裡等着還你?真共有六十兩,那人家六十兩不要,反要你三十兩?滑天下之大稽!真當旁的人是傻子了。

只是這事情不是道理說得清楚的,這賴上的潑皮正是這坊主的外甥,不然也不會先拴在坊主鋪子裡了可別小看這坊主,就如同那鄉下的里長一樣,眼看着連芥豆之火都算不上,其實在自己地盤上也很有權威。

既然是坊主,那在官府裡一定有些關係。不一定多大,但是比起平頭百姓不知強到哪裡去。這樣的小案子,也驚動不着父母官,大約就是主簿之流隨意畫幾筆定下。若是中間有一二關係,好走通的很。

去了一趟鋪子裡,李大嫂已經哭的淚人一般。那邊咬死了一定要湊出三十兩,不然官府見官府是一定不去的,生不進官府是老話,進了官府不說上刑,就說銀錢,那也遠遠不是三十兩可以應付的了,中間有的是小鬼來盤剝。

然而三十兩又是哪裡好湊的,本來積攢了兩年的銀子只有十五兩,打算再攢一年就夠打第三張織機了,家裡越發生髮。現如今拿出來也不夠,只能尋思去賣出什麼。可打眼一看,竟是家常用之物,置辦起來花了錢,要出脫確實不值錢的。

也只有兩張織機,新的織機是二十兩一張,這張舊的至少也能賣個十二三,然後其他各處湊一些,也就齊了只是如何甘心?自家勤勤懇懇好生置業積攢起來的,只因爲一個潑皮三兩句話就付諸流水了。

正在這時候忽然有個婦人道:“也不是真沒得法子了,李大嫂大可以去巷子底黃家試試看,黃四哥如今在草場辦事,他家娘子卻是在家的。她原是什麼出身,你們都知道,請動她去周家奶奶那裡走一趟說一句話,什麼事了不得!”

李大嫂聽住了,只是原先與黃四家娘子泛泛,這時候上門頗覺得窘迫,便道:“這使得?原來與人就是不怎麼來往的,這一回就求着辦事,忒不講究。況且人是富貴人家,看得上我這樣的?怕是沒得用的。”

原先說話的婦人就道:“這一回李大嫂可說錯了!誰讓李大嫂平常只釘死在了家裡兩張織機上,一點也不知道街坊鄰里的新聞。人黃四娘子是個再好不過的,與人和氣,不見一點高傲,但凡是好的事兒,平常也最是幫忙呢!”

於是一幫人商議着,到底不好空手上門,李大嫂便拿了錢來買了一罈金華酒,兩隻燒鴨,兩隻雞,一錢銀子鮮魚,一肘蹄子,二錢頂皮酥果餡餅兒,一錢銀子的搽穰捲兒。這在她自家是平常絕不會花用的,這時卻管不得了。

黃四娘子,也就是子夜收到街坊送來這些還驚了一回。街坊裡都知根知底,一般人家誰平常使這個閒錢?便請了人進來說話,等李大嫂羞答答把話說了她已經眉頭緊皺,道:“李大嫂且放心!若真是如你說的真真的,不消李大哥有半點事。”

讓丫頭送了人出門,叫了家裡僱來做飯的婆子,如此這般吩咐。一會兒就回來,再問那婆子,那婆子道:“果然是那樣,李大嫂沒說一句不對的!唉!這天下清明,只是到底有些該腳底生瘡的,不怕報應,淨做這些事兒。”

既然曉得事情真假了,子夜也是個救急人。當即讓家裡一個看門的老叔套了馬車去估衣街找禎娘只是禎娘這時候還在郊外踏青,怎的在家!好在門房都認得她,笑嘻嘻地作揖,知會了紅豆,就帶她進了正院。

等到禎娘回家,有些疲憊的時候就見到了和紅豆一起在屋檐子底下說話的子夜。因道:“好稀奇的事兒!這是哪裡來的貴客?我彷彿記得平常是絕少登門,今日還是清明節,怎的不在家過節?”

子夜嫁人是嫁在外頭,因這個上門不比微雨、將離她們本就是做了管家媳婦,也沒得什麼上門不上門的說法。不過這也沒錯,成親以後就是另一段日子了,自己小日子要經營,沒得緣故,日日來過去主家是什麼事兒!

子夜早些時候還吃這個說,現在早就巋然不動了。利利落落地行了禮問過好,就把李大郎之情形如此這般一說,最後道:“好生沒道理!什麼是地痞惡霸這就是地痞惡霸,地方一害是真的。”

禎娘聽過後也有感慨,道:“連着幾代陛下費盡心思,就是爲了肅清吏治。如今來看說不得十全十美,但是比起以前貪腐成風欺壓百姓卻是強了很多。然而就是這些纖介之疾,幾代人的心血,無數的錢財,全毀了!”

禎娘說着又問清了些事情細節,凝神想了一下,然後忽然笑道:“我是癡了,這樣的事兒有什麼好想的!紅豆,你去與老爺說一回這事情,問他討一張他的名帖來,到時候我好用。”

周世澤這時候正帶着女兒在演武場那邊玩蹴鞠難爲他們兩個精力足,這一日勞累的,竟然還能玩這個。等到紅豆來的時候周世澤正拿手去試女兒背後,果然是汗溼了,便叫來洪鑰的奶孃道:“你帶着大小姐去洗個澡,換身乾爽些的衣物。”

然後就見到了紅豆,問是什麼事兒,紅豆也是如此這般一說。周世澤眉頭挑起,沒想到還真有這種事能撞在自己手裡這種事不少,然而也不會多,泯滅在無聲無息之間的最多,輪到他遇見確實講究個緣分。

不過也沒什麼要特別追究的,他從小廝手裡接了一條幹毛巾擦汗,道:“名帖不是隨便拿的,我都鎖在匣子裡,你先回去回奶奶一聲,我親自去書房取出來,然後再送過去。”

稍待一會兒,周世澤果然拿了名帖過去。其實禎娘自己的名字也有用,只是到底不如周世澤來的名正言順,既是丈夫家主,又是當着指揮使的從三品。這時候他把個名帖放在禎娘面前,問道:“這事兒還要通衙門?直接與那坊主說話就是了,難道他能囉嗦?”!

不要把周世澤想的太高尚,他從小除了練武也有的是地方讓父母傷腦筋。一般少年郎欺凌弱小他是不會幹的,但是最近地面上有哪個厲害角色太風光就要小心!包括周世澤在內的一班衛所小衙內就是看不順眼,真能讓人有苦說不出。誰讓那些地面人物也依託衛所,就是再風光也不敢真的對這些小‘衙內’做什麼。

按照他想的,讓那坊主自己想清楚,狠狠‘教導’自己外甥一番才記得牢。教訓的滿意了這件事算完,教訓地不滿意,這件事就永遠沒完。這種事甚至不用周世澤的名字,不是地痞流氓麼,就讓地痞流氓的老祖宗出面,只怕嚇的什麼壞主意都不會有了。

禎娘卻從來沒走過周世澤的路子,不過她也不是什麼好相與的,瞥了一眼周世澤,慢悠悠道:“生不進公堂,你當時白說的?既然他們拿這一條嚇別人,那就自己受着罷。平素看別人被扒皮良心沒得不安,還高興的很,這一回就看還高不高興!”

晚間周世澤的名帖就送到了衙門。於是讓那小無賴錯愕是第一件事就有了,等到第二日提審,不是什麼主簿典史,更不是隨便什麼打發,正是知府大人自己出來。端坐在上頭,也不看底下,先看了報單,心裡冷笑。

這知府大人周世澤禎娘是與他相交多時,曉得他的爲人。說是純臣不至於,三節兩壽冰敬炭敬不會拒之門外,大家拿的他也不矯情,適當的人適當的好處悶聲收下。然而也不能說是個壞人,真正禍及最底下百姓的事兒他不會幹。至於這種小地痞禍害良民,更是痛恨,因爲這是他曾經經歷過的切膚之痛。總而言之,他不能簡單說好官壞官,只能說是這時代裡一個最常見還不錯的官員。

看了堂下人,先問過各人名字。然後問了李大郎事情緣由,先得了如此這般的解釋。完完整整都對的上,或者說這案子就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着的,於是他問那小地痞道:“你怎麼說?”

那小地痞還不知中間有許多波折,只當是今日知府老爺無事來審這案子。他想着衙門裡的人還要互相周全,自家在衙門裡有關係,只要咬死了等過這一日,上下尋人情也不怕。因此大聲道:“老爺休信他巧對!我那明明是六十兩銀子,偏生到了他手就是三十兩了,不是他拿了又是誰?說的是好心還銀子,其實正是用心險惡,顯得正直誠懇,其實是怕小人家知道不肯干休!”

見人還在狡辯,知府大人大怒,罵道:“好一個潑皮無賴,巧言令色!顛倒黑白!但是沿街證人所說的,李大郎問你把什麼包的?有多少件數?一件件說的怎麼對的上,恰好是青布包兒,三錠整的銀子?這時候到手改口六十兩,我想這大概不是你的!你既然說是六十兩,那就尋你的六十兩去罷,這三十兩另有主人。”

最後好結局,善惡有報。那小地痞受了二十大棍,連那銀子也罰了,補給李大郎一家。

最後子夜是興高采烈來與禎娘說這件事的,還帶着了李大嫂讓遞的禮物。不值錢,難得的是心意。禎娘收了,事後與人道:“實際我哪裡好收這個,這種事幫不過來,只是見到這一次湊巧罷了。真個受人謝,且先從根子上改了世情再說!”

第101章第42章第110章第12章第144章第164章第62章第80章第111章第126章第133章第13章第44章第46章第141章第100章第28章第139章第133章第140章第89章第123章第119章第177章第14章第91章第70章第139章第116章第140章第127章^第149章第88章第56章第159章第40章第26章第140章第38章^第149章第29章第35章第17章第121章第46章第137章第180章第2章第28章第107章第68章第114章第134章第17章第2章第84章第10章第14章第94章第97章第155章第126章第75章第163章^第145章第176章第130章第82章第121章第186章第160章第136章第47章第61章第126章第89章第56章第39章第40章第74章第65章第40章第73章第167章第186章第183章第117章第179章第88章第57章第178章第5章第23章第136章第133章第131章第94章第175章第59章第103章
第101章第42章第110章第12章第144章第164章第62章第80章第111章第126章第133章第13章第44章第46章第141章第100章第28章第139章第133章第140章第89章第123章第119章第177章第14章第91章第70章第139章第116章第140章第127章^第149章第88章第56章第159章第40章第26章第140章第38章^第149章第29章第35章第17章第121章第46章第137章第180章第2章第28章第107章第68章第114章第134章第17章第2章第84章第10章第14章第94章第97章第155章第126章第75章第163章^第145章第176章第130章第82章第121章第186章第160章第136章第47章第61章第126章第89章第56章第39章第40章第74章第65章第40章第73章第167章第186章第183章第117章第179章第88章第57章第178章第5章第23章第136章第133章第131章第94章第175章第59章第10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