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關於錢莊, 禎娘確實是有相當深的執念的。事到如今,甚至遠遠超過了十年。自她沒嫁人起就想過錢莊生意, 然後再到入了山西這個錢莊窩子, 更加確定了方向——即使從這個時候計算, 那也是超過了十年的!

爲了這個錢莊計劃, 這些年她一直在小心鋪路。結交官場上的人脈,其中最關鍵的幾條線更是下死力氣,砸起錢來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結交商場上的人脈, 人情賣出去不知道多少,也是怕自己一個人鎮不住, 一向做獨門生意的她,只有在這上頭開了大口子, 又是山西的,又是浙江的,還有福建、兩廣等, 這些地方的勢力, 一個也沒落下。

至於自身就更不用說了, 興業錢莊從無到有, 爲的是什麼?就是爲了培養出自己的錢莊人才——真以爲錢莊是那樣容易的買賣?拿着銀子就能夠在這一行裡呼風喚雨了?那未免太小看天下了。

這個行當和顧家原本的老本行典當行是一樣的, 都是賺錢極多也穩定,按說這樣的好生意,若是人人都做得, 那豈不是人人都去做了。沒有氾濫開來,除了本錢上要求高, 也就是這裡水太深。嘿,看不見的貓膩太多了,若是手上沒有足用的人,等着最後一塌糊塗罷!

然後又用興業錢莊做別人沒有想到的‘創業投資’,靠着這個人無我有的概念,從一衆大小錢莊裡脫穎而出。到如今,興業錢莊雖然在一衆老牌錢莊裡算是新的不能再新了,但確實是有一定地位,在民間也頗有影響力,受到信任。

人以爲這樣興業錢莊就做的足夠好了,或者以爲禎孃的目的就在於此了——這怎麼可能呢,她花費了那樣多的心血,如果只是爲了這個,根本不值當!這背後有她大的多的目的。

事實上,現在禎娘在呂宋竭力促成金礦競標大會爲的是什麼——確實有爲了周世澤使力的意思,但追究最大的原因,還是她也想要得到其中一些金礦。只有得到一些金礦,她才能進軍到這一行,從而有機會獲取大量黃金。

而獲取大量黃金,以及今後計劃的白銀,都是爲了日後的錢莊‘大計劃’,即錢莊發出紙鈔——一張紙印刷出來的東西,憑什麼要人家相信它就是值上面印刷的錢數?就算是朝廷擔保業不好使呢,這一點看寶鈔就知道。

寶鈔算是朝廷自己印的了,也就是一開始還好,後面就成了廢紙一樣。這些年朝廷似乎想重新撿起來寶鈔,每年還回收一些,使得寶鈔不至於真的淪落爲廢紙。但寶鈔的信用問題,早就積重難返了,況且問題又不是一個兩個,朝廷的補救終究只能算是杯水車薪。想要真的救回寶鈔,有眼睛的都知道,這不過是當今聖上自己一廂情願罷了。

而禎娘甚至沒有朝廷這塊招牌,想要不淪落到寶鈔的境地。除了不犯寶鈔的錯誤,譬如不限制地發鈔,‘大明寶鈔’最初的發行在很大程度上是爲彌補朝廷財政虧空,其發行主要基於當時所需的朝廷開支,而非流通中真正的需要。官府並未對其發行量進行一定的限制,超發現象十分嚴重。

就禎娘所知的,洪武時期發行寶鈔的二十四年,平均每年都要發行五百一十五萬錠。洪武二十三年,寶鈔更是發行到了一千五百萬錠。和同樣發行紙鈔的元代對比,元代發行的紙鈔最初也不過二十萬錠,後來雖然有所增加,也大多控制在一百五十萬錠之下。

這樣看來,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本朝初年的紙鈔氾濫到了什麼程度。而紙鈔氾濫必然帶來貶值——在洪武三十年,一兩白銀可以買四石米,如果用寶鈔買,卻要十貫。□□死後,大明寶鈔的貶值程度日甚一日,到明宣宗的時候,一石米、一匹棉居然要寶鈔五十貫。正統九年,一石米已經需要一百貫。從此到今聖之前,大明寶鈔兌換銅錢,一貫基本上沒有超過兩文。

除此之外,朝廷也不回收已經發出的寶鈔,這樣市場上寶鈔其實是連年增多的。本來就對寶鈔沒什麼信任的百姓因此就更加不信任寶鈔了,這其實是一個惡性循環。

又譬如,單純以朝廷爲後盾,作爲信任,卻沒有準備金——就連錢莊開存單、銀票等都知道不能把錢全部放出去,需要保底放一些,這是爲了防範擠兌等問題,也是在危機之中依舊讓百姓信任。

在這一點上,元代發行的寶鈔都要做到更好,當時籌劃寶鈔的人是個明白人!元初發行的紙鈔‘中統鈔’建立了一套‘絲銀本位’制度。規定絲鈔每一千兩,可以兌換五十兩銀,而元朝廷主要以銀及少數的金,還有其它具有價值的物品作爲準備金,以供紙鈔持有人兌換。百姓以紙鈔兌換,只需扣除一定比例的費用,便可換到銀或其它貨品。

有這樣的規定在,百姓也確確實實隨時可以用紙鈔兌換到‘硬通貨’,自然格外相信朝廷發出的紙鈔,以至於元代紙鈔比本朝紙鈔流行地多,也並沒有演變成惡政。但到了本朝卻是倒退了一樣廢除了這一項,爲後來寶鈔的崩潰埋下了一個根源。

另外,還有寶鈔常常沒有一點準備,憑空進入市場。以及寶鈔防僞的能力不足,經常有私人印刷作坊仿製等。這些都是破壞了寶鈔的正常市場,進一步摧毀了寶鈔在民間存活的希望。

總之就是這些寶鈔曾經犯下的錯誤,禎娘都會引以爲戒就是了。而除此之外,她要做的事情還多着呢,絕不是避開這些就足夠了——更重要的是她輸不起,朝廷做這件事,可以一錯再錯,哪怕最後都沒有對過,那也不要緊。若是真能好不容易能夠自己做這件事,那麼中間只要行差踏錯一步,之前的努力就要全部付諸流水。朝廷,以及那些對她虎視眈眈的對手,絕不會輕輕放過她的。

趁着這一次的機會,禎娘鄭重地與手底下的掌櫃,以及合作伙伴第一次談了自己這個一直沒有說出來的計劃——這些人以後和她就是要一同奮進的人了,這件事當然需要他們的幫助,她不可能一直瞞到事情塵埃落定那一天。

禎娘將這個堪稱宏大的計劃當衆陳述,雖然她已經可以使用了平淡無奇的語氣,中間所做的事情也是平鋪直敘而來。不要說比較那些擅長抖包袱,提起聽者興趣的說書先生了,就是口齒伶俐些的普通人也不及。

但在這些成日和銀錢打交道,把花錢、賺錢、利用錢得到錢當作真正樂趣的人看來,她說出的這些話就是世上最有趣,最令人血脈僨張的話。只聽禎娘最終總結道:“賺錢上不用擔心,如今投進去的再多,也能賺回來。以我們這些興業錢莊東家的身家,以及佔據興業錢莊的股數計算。將來發鈔少說能拿出三千萬兩銀子,就算保守一些發鈔,對半了發,只發六千萬兩的,那也——”

禎娘做出攤手的手勢,沒說完的話大家都是明白的。做錢莊是如何賺錢的,這六千萬兩到時候就用來投資,用來放貸,用來與人拆借——如今商業大興,神州大地上到處是想要做生意沒得本錢的,不怕吃不下這六千萬兩銀子!到時候用不得幾年六千萬就能翻番!

等到翻番之後,興業錢莊掌握的資本不要說在大明在世界獨一無二,就是放眼古今,也能毫不心虛地說一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坐擁這樣大的資本量,做什麼不能成?而且這不是什麼一錘子買賣,增加的資本等於增加的發鈔,錢是會自己不斷動起來,不斷增長的。

禎娘從第一天接觸生意的時候就知道一個道理,做生意這一途,永遠是第一桶金最難賺。一但邁過了那個檻,後頭根本不需要你去找錢,而是錢來找你。就像當年的顧家,有了珍珠生意之後就紅得發紫,原本盡力爭取也不見得有的好生意自己就上門了。

而如今的興業錢莊紙鈔計劃就是第二道檻,這是另外一重境界裡的檻。這一道檻甚少有人邁過,這個級別的大商人要出現可以說是時也命也,不只要自己手眼通天本事過人,更要官場和商場的風向正好,所謂‘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天’。遇到不利於商業的大風氣,任你有偌大的本事也使不出來!

聽了禎孃的暢想,松江沈家的二號人物,未來的沈家家主就笑了起來,道:“這個生意真是聽的人心熱了起來,若是哪家拿定了這個主意,然後一代人只做成了這一件事,那也足夠了!”

的確是足夠了,這個生意如此巨大,真的做成了,綿延好幾代的潑天富貴就在眼前呢!說起來那些所謂鉅商人家,絕不是靠着零碎生意就能到此地步。都是至少手握一個相當令人驚歎的大生意的,但是這樣的大生意又不是路邊的大白菜,一代人能做出一個來就能夠吃好幾代了!

未來沈家家主,說是青壯派,其實也四十來歲了,看上去十分符合世家子弟的樣子。平常都是一副溫文爾雅謙恭和藹面容,只有時常是微微斂着的眼睛,偶爾放射出精光,這才能看出商人本色!

不過他雖然精明,卻也是一個相當穩重的人——不然也難得當上沈家繼承人了!沈家如今已經烈火烹油三四代了,相比起開拓,更看重的是守成。只要能把這一份家業保持如今的樣子傳給以後的子孫,就已經是善莫大焉了!

也是因爲這個穩重,即使聽過禎孃的計劃和準備,心潮澎湃起來,他依舊是第一個提出了意見的。他只大略想了想就提醒道:“這個計劃倒是十分好了,只是周夫人有幾件事是一定要慎重的。”

禎娘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當然明白這些商場官場上的雙料老油條遠遠比自己在某些方面看得清、做得好。所以一看他這樣鄭重地說,立刻就十分嚴肅起來,拱拱手道:“沈工部便直說罷,我知道一定是金玉良言。”

這未來的沈家家主在南京工部捐了一個四品散官,因此旁人多恭敬稱呼一聲沈工部——他和禎娘交往過幾次,知道禎娘雖不是外面傳聞的一般行事霸道目中無人,但也絕對不是什麼軟軟和和恭恭敬敬的小輩。

這當然沒什麼,這位沈工部一點都不介意。在他們這樣務實的人眼裡,纔不一定要合作的人日日對他們恭恭敬敬拍馬逢迎呢!應當說,對於他們這樣的人來說,真的有本事賺的來錢,那就是脾氣上了天,也是無礙的。反而要讚歎一句真性情,絕不似俗人!

而沒得什麼能力,一個勁拉後腿的人。即便是殷勤小心到了極點,那又有什麼用?耽擱了生意,誤了自家賺錢——呵!所謂‘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說是從此結仇也沒什麼問題。

而脾氣有些‘不太好’的禎娘,真是罕有這樣放低自身的時候。這就好比從來沒得好臉色的佳人,忽然多給了一個笑臉,雖然只是一個笑臉,也足夠讓人受寵若驚了。

就是這樣的受寵若驚,沈工部越發說的多了一些:“這裡頭的事可以說是千頭萬緒,既然周夫人已經準備了十來年,門道當然比我要清楚。但我這裡依舊有一些淺見,算是我們這些多吃幾年飯的瞎操心。”

他說這話的時候笑意盈盈,說真的,他還真有一些心虛——這說出去人家只怕會當作笑話來聽!堂堂松江沈家二號人物,未來的家主,這些年沈家的事幾乎都是他在調理,松江沈家他早就能當一半的家了。

這樣的人物什麼場面沒見過,說在禎娘跟前心虛,這種事情若沒有他親口說,誰會信?誰都不會信的!但是他確確實實是心虛了,禎娘出現在商界衆人面前,滿打滿算也不過就是十幾年的事情,但是看看她辦的那些事,到達的高度,除了她之外的其他人,別說做了,就算是在夢裡想想,想想也不能夠啊!

在沈工部眼裡,似禎娘這樣的人物,大抵就是那等天才,生而知之之流。這樣的人物但凡出一個,必定青史留名,至於同輩,根本不會有能望其項背者。同樣的,這樣的人物的想法和考量也不是一般人能吃的準的。

別人去指點他們,本人看來確實都是一些正經道理,但或許在他們的想法裡,那些卻是不足爲慮的——這也不稀奇,那等人物就是能跳脫出普通的窠臼,不然也不會取得別人沒有的成就了。

他自己口裡說的是‘瞎操心’,一般的聽者必然當是他的自謙之語,只有他自己知道,這句話在他這裡是半真半假,至少他真有這種擔心。只是擔心也無用,這樣的大生意眼見得前景確實是驚人,相對的就是投入也會大的驚人。他們作爲興業錢莊的股東,即使都不如禎孃的乾股多,按佔股出資也絕不會是一個小數目,如何慎重都是不爲過的。

他只能接着道:“其中最難的一樣是朝廷上的關係,想來周夫人是一直有特意維繫的,但還遠遠不夠。不過如今說開了就好得多了,咱們這幾家沒有幹看着的道理,到時候定出一個章程來,一起圈定關鍵人物,發動人脈和資源着重使力,就不信砸不開這門!”

這也是禎娘會在事成之前曝光的最大理由,別看她如今在東南地位超然,到底崛起時間太短,積累不夠。只靠着她一個人做成這件事,實在是力有未逮了。這時候沈工部說這話,與其說是提議,還不如說是表態。禎娘當然只有點頭的。

沈工部見禎孃的態度,心裡大定,立刻又道:“還有一樣,就是紙鈔防僞的事兒。我自家沒有錢莊的本錢,但也偶聞過一些新聞,有些銀票造假,可是讓一些錢莊有苦說不出。那還只是銀票,發出到底有限,到咱們的紙鈔卻不同了,若有個紕漏,真是鉅虧!”

之後又林林總總說了許多,都是老成謀事的話了,禎娘一一聽了——有些她是心裡早就有底了的,譬如這紙鈔防僞的事情。直接與衆人道:“你們是知道的,我家的生意一向看中那些工匠的創新。要知道,有時候他們一個巧思,頂得上成百上千的人埋頭苦幹。在打算做紙鈔的營生之後,我就有預備了,讓他們想法子印出防僞的紙券出來,這些年幸不辱命,也有些成就。”

禎娘手下的確有能人,在原本銀票防僞的基礎上,他們又進一步做研究。研究出了一種藥物配方,在造紙的時候加入這個,紙張會有無法仿冒的特徵。所以只要保密好配方,未來的紙鈔就不用憂慮了。

而爲了多上一重保險,禎娘甚至在研究配方階段就做出囑咐,即配方中的內容,不見得要珍惜,卻一定不能是氾濫的東西。所以配方中有一味需求不算大的配料,是隻有寥寥幾個地方所產。這樣將來真的泄露了配方,也能很快察覺。畢竟那幾個地方有人大舉收購那種配料,是根本瞞不住的。

而技術的可靠性其實已經是經過檢驗了的,如今興業錢莊的銀票正是用的這個技術印刷。這也是一個試水的過程,只要有哪裡有漏洞可鑽,禎娘都會讓人重視起來,並且儘快解決。從興業錢莊發銀票起,到如今也好幾年了,有幾年就糾錯了幾年,禎娘自然有信心。

至於沈工部的其他建議,還有些禎娘並沒有考慮到,或者力有未逮的,禎娘當然從善如流,拿出來大家商議着做——這一回商議可真是久了,大約是意識到自己是參與到了一向了不得的生意裡頭,事業心一下激盪了起來,都格外興致高昂,竟是到了月上中天也不察覺。

而到了這麼晚的時候,其實也沒有商議完畢。怎麼說也是未來利潤可以達到幾千萬兩,並且能細水長流的生意。即使這數字是個總數,還要按照各家佔股數來分割,那也不少了。既然是這樣的生意,投入自然也是千萬兩級別的。千萬兩級別啊,那就是錯了一個小點,也能多出幾十萬兩銀子的差別,誰敢輕忽?真當各家銀子是大風颳來的不成?

山西那邊參股的是禎娘好友夫家銀號,來的是他家大掌櫃,姓陳。陳掌櫃搖頭可惜道:“只是可惜了,咱們現在保密,幾年之內做出來,開頭幾年是獨佔鰲頭一枝獨秀,做的是人家沒有的生意,利潤最大。到之後開了這個口子,別人自然也會跟進,那時候生意也就沒這麼好做了。”

他倒是沒提自家同樣是錢莊生意,搶在禎娘興業錢莊之前做出來——這位陳掌櫃做到如今的位置,當然不是個傻的。真以爲有個主意就可以做生意了?天真!他們自家偷偷做,且不說自此之後就把禎娘得罪了。畢竟如果能夠獨享那樣讓人目眩神迷的利潤,不要說得罪禎娘了,就是洪水滔天也只怕管不得。

但不只是禎娘,在座的只他一家是錢莊的本錢,即是說在座的其他人和禎孃的紙鈔計劃完全沒有利益對衝,是會全力支持禎孃的計劃的。而自家的行爲,直白的說就是虎口奪食,與所有在場的家族爲敵。想想這些家族的實力,除非聯合起不弱於這些家族的家族,不然真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但是那樣又是何必呢?興業錢莊這裡已經準備了很久了,他們再動手也一樣要面對一個已經搶佔了先機的對手,根本沒有始終和禎娘合作來的穩妥和舒服。同時,和另外的大家族合作,那是要分薄幹股的,就像禎娘做的那樣。甚至還比不上禎娘,畢竟禎孃的身家和地位高於自家,這又是她默默推動許久的計劃,話語權自然高。換成是他們自家來做,付出的東西必須更多!

第186章第78章第185章第182章第110章第179章第57章第47章第115章第72章第8章第61章第159章第72章第9章第136章第123章第29章第111章第92章第123章第89章第118章第181章第185章第158章第136章第21章第65章第133章第181章第167章^第146章第45章第91章第72章第163章第116章第72章第34章第118章第137章第76章第62章第65章第131章第58章第13章第90章第130章第73章^第146章第43章第143章第126章第85章第143章第71章第22章第32章第104章^第147章第152章第104章第70章第178章第127章第63章第20章第120章第23章第32章第67章第23章第4章第171章第15章第144章第119章第80章^第145章第177章第163章第28章第132章第80章第173章第172章第140章第26章第11章第122章第183章第116章第40章第181章第142章第4章第159章第185章
第186章第78章第185章第182章第110章第179章第57章第47章第115章第72章第8章第61章第159章第72章第9章第136章第123章第29章第111章第92章第123章第89章第118章第181章第185章第158章第136章第21章第65章第133章第181章第167章^第146章第45章第91章第72章第163章第116章第72章第34章第118章第137章第76章第62章第65章第131章第58章第13章第90章第130章第73章^第146章第43章第143章第126章第85章第143章第71章第22章第32章第104章^第147章第152章第104章第70章第178章第127章第63章第20章第120章第23章第32章第67章第23章第4章第171章第15章第144章第119章第80章^第145章第177章第163章第28章第132章第80章第173章第172章第140章第26章第11章第122章第183章第116章第40章第181章第142章第4章第159章第18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