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破薊並燕

如是,初元二十九年的冬歲,隨着秦國兵馬陸續後撤,趙國境內總算是稍稍安定了下來。

公子嬴誠治理魏地,只爲過渡大秦的地方郡縣制,至於燕國那邊,燕王的被刺而死,燕太子被人生擄,且是一衆燕國權貴被連番刺殺,一場大雪過來,既無勇將,也無強兵的燕國自是衰弱了下來,東胡又是復辟,在趙國手上吃了虧的匈奴也是調轉了箭矢所指,看向了燕國。

齊國趁勢奪取了濟北郡之後,與出兵鉅鹿郡的秦軍隔着濟水而望,齊國的安平君田耽遠遠地瞧着欲要北上燕地的秦軍,終是嘆息了一口氣,並未將這場兵禍之水引到自家上來,畢竟齊國已經是得到了消息,秦王琰已經是將那位曾經只差一步覆亡齊國的樂羿派到了泗水郡,同舊楚降將項巖一起操練兵馬,窺伺齊國。

“今日這天下皆是強秦所擄掠,固然是知曉脣亡齒寒,然而齒已深齲,焉能護脣……”

如是感嘆之後,齊安平君田耽終是率領齊國兵馬返回臨淄去了。

前往收取燕國之地乃是秦將蒙敖與其子蒙武二人,率領八萬精兵由着魏國桑丘進到了燕國境內,輕微用兵便是攻取了燕國原先趁火打劫奪取的魏國故土。

燕國現如今隨着燕王和大批當權強勢人物的暴死,亦是讓如今的燕國各地成了一批散沙。

薊城以南的燕人又是聽聞了燕相樂羿投奔了秦國,自是心中鬆動,畢竟樂羿乃是收復薊南燕國故土的大恩人,又是聽聞燕太子被擄往了洛陽,在秦軍的強大攻勢之下,幾乎是不怎麼費力的就是將燕國薊城以南打了下來,一路高歌猛進,終於是在年關之前打到了薊城

如今據守在薊城的乃是燕國太傅鞠武,本來此人也是在秦國義俠此番行刺的名錄之列,但當日燕王遭遇行刺鞠武退下之際又是接到了兩三起燕國權勢人物遭到行刺的消息,故而心性謹慎的鞠武也是留意了三分,果然逮住了數月前剛投奔自己的府中門客,其面色有異,卻是幾度想要靠近鞠武身側。

鞠武令人將其拿下,從懷中搜出來了削鐵如泥、見血封喉的利刃,嚴刑拷打之下,果然是讓此人招供了,居然是牽連着翻出來了許多燕國權勢的行刺案件。

鞠武獲悉之後,終是派遣家僕前去一一知會,雖說那些刺燕義俠在得到慶柯刺燕王功成的消息,也是悍然發難,但也有這兩三義俠並未抓住時機。

如那薊城尉樂閒便是如此,得到了太傅鞠武的提醒之後,家宅中一搜,果然是搜到了一位下臂帶着袖箭的歹人。

如是鞠武和樂閒雖說是管不了薊城以外的事情,但在薊城之內也是聚集了兩萬精兵,把守住城中各個交通要道,實行宵禁之策,一直等到了蒙敖所率的秦軍打了過來。

“八百年燕國社稷啊……”見到薊城之下烏泱泱的如同黑色海潮的秦軍,鞠武也是心急如焚,他追隨過三代燕王,見證了燕國從衰亡中破滅重生,彼時收復薊南百二十城又是奪取齊都臨淄的功業還歷歷在目,豈能夠料到今時今日秦國的黑甲兵居然已經是兵臨城下!

樂閒看着這幾倍於薊城內燕軍的秦軍數量,心中也是發虛,當即是問道:“太傅,這薊城能夠守得住麼?”

鞠武聽見這番問話,只覺得是十分荒謬,堂堂一個武將居然是向自己這教授太子詩書禮儀的太傅兵事成功,不過這個時候鞠武也是知曉,只能夠是自己做主了。

故而鞠武也是強打精神道:“某已經是聯繫了那匈奴部落的頭曼單于,用不了兩天,其就會領兵前來薊城,解這燕國之難!”

樂閒聞言,當下是面色大爲驚訝,居然是一副驚恐的神色看着鞠武問道:“太傅居然是聯繫了匈奴!”

鞠武也是面色一滯,倒是不詫異樂閒如今這面色的驚駭,而是嘆息了一聲道:“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如今趙國自身難保,齊國又是燕國世仇,且是先王那般作爲,已經是讓列國寒了心,欲要救援燕國與秦軍兵鋒之下,唯獨只有塞北大漠新近崛起的匈奴了!”

“太傅,你糊塗啊!”樂閒亦是語氣極爲憤怒的說道:“千不該萬不該將那匈奴引入燕長城之內啊,那塞北胡人與那豺狼無疑,一旦入關,必定是四處劫掠,燒殺砸牆,此非是燕國臣民之福而是中原百姓劫難啊!”

鞠武本就是心中對此事介意許久,如今聽樂閒責難,也是把心一橫,拂了拂袖子就作勢離開,且是說道:“不管如何,某總不能看着燕國八百年江山被那秦人竊據,如今秦國與匈奴兩虎相爭,燕國未必是沒有機會從中熬過來!”

說完,鞠武也不管樂閒是什麼臉色,便是離開了。

看着鞠武這般心態,樂閒也是心情變得尤爲複雜了起來,太傅挽救燕國於危難之間錯了麼?

樂閒捫心自問,並沒有錯,這份赤誠之心天地可鑑,可是那匈奴胡人……樂閒也是握緊了手中的拳頭,燕人是最恨胡人的,這麼多年遭受了多少劫掠,又有多少燕人家戶被匈奴胡人這等豺狼無異的兇殘野人弄得妻離子散,爲奴未娼!

是夜,鞠武看完桌案上的儒家經典之後,吹燈便是要睡下,如今這薊城乃是在戒嚴中,實行了宵禁,除了那些巡守的薊城燕卒,也無其他的動靜。

今夜士卒走動的聲音似乎是比往常要更爲頻繁一些。

鞠武也沒在意,只當是今日秦軍先頭部隊到來,雖說是缺少攻城器械並未盲目攻城,但想那義俠刺燕不要命的事情,這薊城之內恐怕還有不少被秦國【華夏大一統】那套歪理邪說蠱惑的義俠潛藏着。

剛剛臥下不久,鞠武便是感覺到了心神一跳,睜開眼來方纔覺得今夜薊城的動靜實在是太大了一些,還未待鞠信起牀招來家僕去打聽,鞠府的大門便是被撞開,擁擠進來無數士卒。

最前面的士卒鹽氏燕卒,當鞠武轉而看見的卻是夢魘中存在着地黑甲秦卒!

鞠武再看,方纔是發現領首之人乃是樂閒,當即是心中已經明瞭,大罵道:“樂閒,你這個忘恩負義,數典忘祖的東西,居然勾連了秦人,葬送了八百年燕國社稷啊!”

只見樂閒面色也是頗爲複雜的回道:“老太傅,請恕樂閒不能按照您的命令行事了,因爲燕國斷然是不能放那些匈奴胡人入關的,老太傅說樂閒忘恩負義,莫不是老太傅已經是忘呢燕國何以得國祚八百年!”

這一問,倒是將學識淵博的鞠武問住了。

燕國立國之初,就是爲了防備逃亡遼東之地的殷商遺民以及那些塞北大漠的胡虜!

第五百八十二章 嬴肆應詔第六百三十五章 險惡謀劃第三十六章 書肆盛況第四百三十章 秦軍發難第六百一十四章 兵臨安邑第一百五十二章 震動潁川(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國之義將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趙歸心第二百二十章 建造新宛第四百九十八章 南巡第三百二十一章 在劫難逃第三百五十七章 兵敗竟陵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元五年第三百二十四章 宛市第七百二十六章 吳越第九十八章 兵臨襄城(下)第六百零五章 先登將令第七章 衛人韓悝第七百四十四章 放退魏軍第一百八十章 商議大策(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泉反擊第四百六十章 田術使魏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終是被獲第三百三十一章 兄弟相見第三百八十九章 破敵之機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六十一章 姻親之好第六百一十一章 始於魏碑第二十章 籌辦上林苑第六百九十三章 識破玄襄陣第三百六十二章 楚國的許諾第六十四章 搶班奪權第二百零四章 伐木造船(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陽新聞【二合一】第七百零一章 衡山冬日第三百三十四章 鄉人遷秦第十七章 血濺朝堂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二十章 籌辦上林苑第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擴大第八百二十三章 趙國之亡第四百二十八章 屈平勸諫第二十二章 上林苑之制第二十八章 尚書府落成第八十八章 首攻若縣第六百二十四章 魏卒敗因第七百九十四章 彈指十年第五百六十七章 到達咸陽第四十五章 上報田稅(一)第七百八十九章 初元八年第六百二十章 震驚老秦(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各出手段第一百九十二章 交易達成第二百五十七章 交手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趙開戰第八百一十五章 趙庭君臣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元五年第一百七十四章 到達狼皋第一百一十四章 諸事安排第七百二十二章 條件第四百一十章 範離辭行第三百五十六章 甘魚口之危第六百九十章 伐秦七月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國酌量第五百二十八章 復楚準備第三百五十章 江畔之宴第四百八十八章 陷入僵持第四百零八章 吳國野心第三百九十二章 範離獻計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軍第六百一十三章 攻下無鹽第一百三十五章 歸來第三百六十章 戰火熄滅第三百七十七章 出征壯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污穢之物第九十一章 秣兵厲馬(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出使王畿第四百六十四章 東宮新部第五百二十章 吳國君臣第四百二十九章 交戰之中第四百二十四章 秦楚開戰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梁驚恐第六百三十九章 乾柴烈火第一百七十章 魯陽君第四百五十章 停留滎陽第八百零六章 列國出兵第七百四十八章 抉擇第八百一十九章 四面伐魏第七十九章 震動大秦第七百三十章 商談第一百五十二章 震動潁川(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請求援楚第四百九十七章 回府第二百九十一章 隴東之戰(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南陽學宮第五十四章 升帳議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夏守
第五百八十二章 嬴肆應詔第六百三十五章 險惡謀劃第三十六章 書肆盛況第四百三十章 秦軍發難第六百一十四章 兵臨安邑第一百五十二章 震動潁川(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國之義將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趙歸心第二百二十章 建造新宛第四百九十八章 南巡第三百二十一章 在劫難逃第三百五十七章 兵敗竟陵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元五年第三百二十四章 宛市第七百二十六章 吳越第九十八章 兵臨襄城(下)第六百零五章 先登將令第七章 衛人韓悝第七百四十四章 放退魏軍第一百八十章 商議大策(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泉反擊第四百六十章 田術使魏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終是被獲第三百三十一章 兄弟相見第三百八十九章 破敵之機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六十一章 姻親之好第六百一十一章 始於魏碑第二十章 籌辦上林苑第六百九十三章 識破玄襄陣第三百六十二章 楚國的許諾第六十四章 搶班奪權第二百零四章 伐木造船(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陽新聞【二合一】第七百零一章 衡山冬日第三百三十四章 鄉人遷秦第十七章 血濺朝堂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二十章 籌辦上林苑第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擴大第八百二十三章 趙國之亡第四百二十八章 屈平勸諫第二十二章 上林苑之制第二十八章 尚書府落成第八十八章 首攻若縣第六百二十四章 魏卒敗因第七百九十四章 彈指十年第五百六十七章 到達咸陽第四十五章 上報田稅(一)第七百八十九章 初元八年第六百二十章 震驚老秦(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各出手段第一百九十二章 交易達成第二百五十七章 交手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趙開戰第八百一十五章 趙庭君臣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元五年第一百七十四章 到達狼皋第一百一十四章 諸事安排第七百二十二章 條件第四百一十章 範離辭行第三百五十六章 甘魚口之危第六百九十章 伐秦七月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國酌量第五百二十八章 復楚準備第三百五十章 江畔之宴第四百八十八章 陷入僵持第四百零八章 吳國野心第三百九十二章 範離獻計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軍第六百一十三章 攻下無鹽第一百三十五章 歸來第三百六十章 戰火熄滅第三百七十七章 出征壯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污穢之物第九十一章 秣兵厲馬(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出使王畿第四百六十四章 東宮新部第五百二十章 吳國君臣第四百二十九章 交戰之中第四百二十四章 秦楚開戰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梁驚恐第六百三十九章 乾柴烈火第一百七十章 魯陽君第四百五十章 停留滎陽第八百零六章 列國出兵第七百四十八章 抉擇第八百一十九章 四面伐魏第七十九章 震動大秦第七百三十章 商談第一百五十二章 震動潁川(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請求援楚第四百九十七章 回府第二百九十一章 隴東之戰(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南陽學宮第五十四章 升帳議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夏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