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梁驚恐

河西的消息只需要三日的時間,便是能夠傳至魏國的核心中樞處大梁,前前後後大梁陸陸續續接到了河西的戰報,但是起先的時候,大梁並不在意。

其中固然是有着大梁方面相信河西有着足夠的力量抵禦老秦人,雖說是眼前失利,但是河西軍主將龍谷已經是向魏王保證了將會力保河西本土不失,能夠支撐到魏國援軍的到來。

另一方面的根本原因在於魏國大梁真的是已經無兵可以派遣,眼下對於中山國的戰事,魏國正是打的如火如荼,雖說是佔據了完全的上風,但畢竟是異地作戰,無論是魏王亦或者是相國翟璜皆是認爲,絕不能夠動用魏國討伐中山國的兵馬。

如此一來,支援河西一事便是拖了下來,原本以爲河西在龍谷的守護之下必定是不會出現什麼意外的時候,誰曾料到,居然是傳來了安邑失陷的消息。

即便是魏王不會輕易相信,但精神的魏國臣卿還是派遣了大量的人手前去探知河西消息。

這一探知,便是將之前聽聞到的諸多消息一一證實起來,魏國在河西的戰況要比魏國起先的預料更爲嚴重,不僅僅是將大河以西的河西郡丟失了,甚至是連曾經魏國姬姓魏氏的先祖埋骨之地皆是被老秦人佔據。

此時的魏國還是未從兩年前的徐州會盟這場霸主美夢中醒過來,老秦人的這次當頭棒喝,方纔是讓這些這位“霸主大魏”如夢初醒!

“小小老秦,居然是敢出兵奪孤之河西,侵犯魏氏先君的靈寢之地……真是可惡!可恨!”

在大梁雄偉的宮殿之上,魏王於玉階之上來回踱步,看着底下的魏國臣卿,亦是大吼大怒道:“你們這些人吶,老秦攻打河西的時候便是一一高喊不足爲慮,怎麼這個時候,安邑都是被老秦攻佔了,卻是在這裡啞口無言了,怎麼了?啞巴了麼!”

聞言,那殿中一名士卿站了出來,對着魏王稟報道:“臣,建言令上將軍逄涓率領魏武卒回援河西,討伐老秦,必要效仿當年吳啓之魏武卒千里追擊,將老秦人徹底送到隴西大山之中,使其不敢越出半步!”

這名士卿的膽量倒是不小,估計也是魏國朝堂之上的新貴,初生牛犢不怕虎,魏國朝堂之上的階層固化已經是到了世家世襲的地步了,這朝堂之上十之八九都是出自魏國的權貴,其中【肉食者鄙】佔據大多數,擁有真才實幹的人倒是極少數。

似這等建言將上將軍逄涓在討伐中山國的行列之中回調出來的短見,即便是魏王都是知曉絕不可取,然而再此人將這建言說出來之後,魏國朝堂上附和的士卿也不在少數,這邊是讓魏王更爲惱怒了。

魏王拿起玉案之上的金石玩物,便是將其投擲向這名建言的士卿,勃然大怒道:“鼠目寸光的短見東西,盡給孤出這等亡國之計,不將你貶低官職,孤這朝堂之上還剩下多少似你這等的酒囊飯袋!”

於是魏王招出來殿外守戍的衛士,當下便是言道:“將此人押下去,削去在孤魏國的一切官位,等候發落!”

“王上!王上……雖是不喜臣之建言,然則亦是不能夠如此屈待了臣啊!”這名臣卿看到了魏王對其如此發落之後,亦是拜伏在了地上,對着魏王不斷的叩首。

越是見到如此,越是讓魏王心煩,當下是擺了擺手,催促那衛士道:“還不快將此人押下去!”

待覺得耳邊稍稍清淨了一陣時間之後,魏王方纔是睜開假寐許久的眼睛,掃視着底下的臣卿,似乎是注意到了一人,魏王的面色也是稍稍變了變,當下是看着後者言道:“公子誠,對此事究竟是有何看法啊!”

這公子誠,便是林玧琰的四兄嬴誠,當初南秦在接連開疆拓土之後又是配合魏國參與了徐州會盟,魏國對於秦國也是更爲重視了幾分,似嬴誠作爲質子的待遇亦是得到了相應的提高,魏王許其魏國的官職,允許其出魏國的朝堂入仕,參政議政。

嬴誠站了出來,當下是對着魏王行禮言道:“臣的母國乃是嶺南秦國,大魏之臣屬爾,如今攻伐魏國,佔取河西,謀奪安邑的乃是老秦,臣之身份較爲尷尬,既是需要避嫌,也是需要爲嶺南秦國解釋一番,一時之間尚且還未想好如何對王上道明心中所慮!”

魏王的右手下,首位便是相國翟璜,見到嬴誠這般說,翟璜亦是站了出來,對嬴誠言道:“公子誠此話實在是有一些不坦誠啊……大梁已經是接到了消息,言明此番河西的戰爭之中雖是並未有着南秦的兵馬大規模出現,但也是聽聞了南秦隴東軍還有那公子琰的出現。”

翟璜的言語剛剛落下,嬴誠便是感覺到了一道銳利的寒芒籠罩在自己的身上,不用刻意去尋找,這份毫不掩飾的殺氣正是來自那魏王,看來在聽聞了南秦似乎是參與了河西戰事,讓魏王對這南秦的質子也是起了殺心。

誰知曉嬴誠卻是笑了笑:“隴東軍?請恕外臣不能夠理解,不知南秦何時有了隴東軍的編制……”

嬴誠並未正面回答,但是回答的角度卻是極爲的巧妙,當下是看着魏王,又是開口言道:“外臣年歲尚幼的時候便是來到了大梁作爲質子,如今皆是言南秦如何如何,但於外臣來說,可能未及大魏如何如何的瞭解!”

“至於臣弟公子琰,是否是相國所說的老秦那位率軍的公子琰倒是尚未可知,畢竟似外臣所瞭解,在趙國,便是有一位名爲趙誠的公子,同爲贏氏出身,稱之爲嬴誠倒也可以,由此知之,那老秦的公子琰也未必是臣弟公子琰!”

與周邊的一衆魏國臣卿相比,這秦公子嬴誠雖然是口辭犀利,但並未讓魏王有所反感,相反似乎是想起來了什麼,倒是愈發讓魏王更爲欣賞這嬴誠起來。

果然,半晌之後,魏王亦是哈哈大笑,在這朝堂之上高聲道:“公子誠所說的確是不錯,孤亦是願意相信秦國!”

旋即,魏王又是看着左右言道:“諸位寬些心,雖說是老秦人驚擾了魏氏的先君,然則大魏尚有四十萬的兵馬,單單是這大梁還有十萬之衆,即便逄涓與樂陽兩位上將軍難以回援,孤亦是有着出兵收復河西的信心!”

魏王的視線落到了翟璜的身上,言道:“相國,你暫且留下來,與孤商議籌措兵馬軍備糧草的事情,其餘臣卿便是下朝吧!”

第三百四十三章 獻計第五十六章 火燒烏林第二百一十七章 “貴客”第三百八十四章 轉守爲攻第六十二章 土龍面目第二百三十二章 備戰安排第三百零九章 公子琰的應對第四百零五章 費無極歸來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玧淵(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楚應秦盟第六百五十七章 嬴行建言第六百六十六章 姜氏第五百零一章 臨陣裁軍第九十二章 秣兵厲馬(中)第三百九十章 捷報至楚第四百五十五章 嬴誠際遇第三百零六章 滓垸之愁第五十一章 古唐道第六百零六章 效仿武卒第六百九十五章 高陵戰後第二百九十六章 招賢試第八百零四章 老秦北境第三百六十二章 楚國的許諾第三百一十七章 售賣府邸第三百八十章 桓羽兵敗第二百零七章 詭異之處第六百六十五章 戰略落定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秦宮第七百八十五章 巴地之戰第五百七十一章 陽宮之談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心之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國酌量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魏君臣第六百五十章 郿縣事變第七百七十二章 滯留荊地第三百四十七章 秦人江築第十五章 旬朝前夕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梁驚恐第一百九十四章 撼動南郡!第九十一章 秣兵厲馬(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玧淵(下)第三百八十章 桓羽兵敗第九十四章 真正用意第三百五十章 江畔之宴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相申不亥第四百九十八章 南巡第七百六十五章 隴東騎卒第八百章 伐楚落幕第二百一十一章 鴆殺第六百四十四章 宣後召見第四百三十五章 秦卒遭圍第三百二十六章 查詢第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秦宣後第七百八十五章 巴地之戰第八百二十章 慶柯刺燕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三百二十五章 遇刺第六百七十七章 釋然第一百零一章 壽王軍使者第三百零五章 起於壘土第四百五十五章 嬴誠際遇第五百九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九十章 隴東之戰(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武關變化第三百零五章 起於壘土第三百零三章 收取柘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南巡第六百零一章 終是收降第四百零八章 吳國野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四百一十三章 鬆口第二百一十一章 鴆殺第四百四十四章 成皋之策第六十五章 商議決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新戶制第四百七十九章 說服秦公第四百五十八章 魏朝談判第一百九十四章 撼動南郡!第一百零四章 房德鬥壽王第五百九十八章 少年王簡第四百二十六章 搶灘登陸第二百三十六章 韓鄭消息第六十五章 商議決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隴東退軍第三百一十七章 售賣府邸第八十九章 南郡大戰將起!第七百零八章 爭分奪秒第八百零四章 老秦北境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九十五章 如意歸來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城規模(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營地第三百四十八章 衝突(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在劫難逃第六百八十章 吳國奇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伐交之策第六百零五章 先登將令第六十七章 北王進軍第六章 事實說服
第三百四十三章 獻計第五十六章 火燒烏林第二百一十七章 “貴客”第三百八十四章 轉守爲攻第六十二章 土龍面目第二百三十二章 備戰安排第三百零九章 公子琰的應對第四百零五章 費無極歸來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玧淵(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楚應秦盟第六百五十七章 嬴行建言第六百六十六章 姜氏第五百零一章 臨陣裁軍第九十二章 秣兵厲馬(中)第三百九十章 捷報至楚第四百五十五章 嬴誠際遇第三百零六章 滓垸之愁第五十一章 古唐道第六百零六章 效仿武卒第六百九十五章 高陵戰後第二百九十六章 招賢試第八百零四章 老秦北境第三百六十二章 楚國的許諾第三百一十七章 售賣府邸第三百八十章 桓羽兵敗第二百零七章 詭異之處第六百六十五章 戰略落定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秦宮第七百八十五章 巴地之戰第五百七十一章 陽宮之談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心之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國酌量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魏君臣第六百五十章 郿縣事變第七百七十二章 滯留荊地第三百四十七章 秦人江築第十五章 旬朝前夕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梁驚恐第一百九十四章 撼動南郡!第九十一章 秣兵厲馬(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玧淵(下)第三百八十章 桓羽兵敗第九十四章 真正用意第三百五十章 江畔之宴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相申不亥第四百九十八章 南巡第七百六十五章 隴東騎卒第八百章 伐楚落幕第二百一十一章 鴆殺第六百四十四章 宣後召見第四百三十五章 秦卒遭圍第三百二十六章 查詢第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秦宣後第七百八十五章 巴地之戰第八百二十章 慶柯刺燕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三百二十五章 遇刺第六百七十七章 釋然第一百零一章 壽王軍使者第三百零五章 起於壘土第四百五十五章 嬴誠際遇第五百九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九十章 隴東之戰(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武關變化第三百零五章 起於壘土第三百零三章 收取柘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南巡第六百零一章 終是收降第四百零八章 吳國野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四百一十三章 鬆口第二百一十一章 鴆殺第四百四十四章 成皋之策第六十五章 商議決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新戶制第四百七十九章 說服秦公第四百五十八章 魏朝談判第一百九十四章 撼動南郡!第一百零四章 房德鬥壽王第五百九十八章 少年王簡第四百二十六章 搶灘登陸第二百三十六章 韓鄭消息第六十五章 商議決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隴東退軍第三百一十七章 售賣府邸第八十九章 南郡大戰將起!第七百零八章 爭分奪秒第八百零四章 老秦北境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九十五章 如意歸來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城規模(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營地第三百四十八章 衝突(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在劫難逃第六百八十章 吳國奇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伐交之策第六百零五章 先登將令第六十七章 北王進軍第六章 事實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