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震驚老秦(一)

龐城,這座已經是被老秦中軍攻佔下來已經是有十數日之久的重城,似乎是已經成了老秦的止步之地。

魏將龍谷率領的河西軍,在大河東岸的汾陰眼線佈置了重兵,其中強弓勁弩,拋石機皆是不再少數,一旦是發現了老秦中軍欲要東渡大河,便是常常半渡而擊。

這一段時間以來,老秦死傷在大河之上的兵卒並不在少數。

今日,公孫鞅召集回來了前線作戰的諸多將領,升帳議事。

衆將到來,只見公孫鞅在中軍營帳之中的河西郡地圖之前左右走動,面色之上似笑非笑,難以掩飾其心中的激動之意。

“國相,何事如此?!”那嬴騫亦是開口問道,這位素來喜怒不形於色的公孫鞅,此時表情卻是這般怪異,亦是讓嬴騫不能夠理解,當下是猜測道:“莫非是咸陽那邊出現了什麼問題,公君欲要某等撤軍!”

這個時候,那太子嬴肆亦是率領着公孫延等麾下將領到來,方纔在帳外已經是聽到了公伯嬴騫的猜測,當下入帳便是對公孫鞅勸阻道:“國相,此時撤兵萬萬不可,左軍剛剛是攻下了河西梁山,此地魏國人煙稀少,我軍在此登岸,必能夠避開魏軍嚴防死守的大河天險!”

百里奔襲梁山,太子嬴肆就是爲了替老秦的東進開闢一條新的道路出來,此時此刻,乍然聽到了欲要退兵的消息,亦是讓太子嬴肆感覺到了功虧一簣,故而有所牴觸。

“不是,不是……”公孫鞅擺了擺手,連忙否定了衆將的爭吵聲,方纔是對衆將解釋道:“咸陽有公君坐鎮,老秦後顧無憂也!”

那嬴騫亦是有些不解:“既然如此,國相何故纔是這般……”

公孫鞅道:“是捷報!”

捷報?

營帳之中諸將疑惑,自龐繁之戰以後,魏國的河西軍就是龜縮到大河以東汾陰所在的東岸嚴防死守,且是在岸上放置了拋石車,還有大量的強弓勁弩鎮守着,已經是有十日的時間,未曾聽聞到老秦軍隊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了。

嬴肆也是十分疑惑,掃了一眼這營帳之中的中軍諸多將領,亦是滿面疑惑之色,不知道這捷報究竟是從何處到來的。

提醒嬴肆的乃是公孫延,其亦是壓低了聲音對嬴肆低聲提醒:“殿下莫不是忘了還有右軍……”

“右軍……”嬴肆回過神來,不得不說,近來太子嬴肆對那林玧琰的看法十分不瞞,無他,就在自己等人浴血奮戰的時候,這秦公子贏琰所率的右軍,居然是按兵不動,作壁上觀,這讓太子嬴肆如何能夠忍得。

眼下得到了公孫延的提點,嬴肆亦是向着公孫鞅開口問道:“莫不是……右軍那邊?”

聞言,公孫鞅點了點頭承認的確是右軍那邊傳過來的捷報,隨即公孫鞅又是安排主將按照位次坐下,方纔是按耐住了心中的激動之意,對衆人言道:“右軍主將公子琰,遣將軍嬴壯、王簡率領數萬士卒,渡過大河,攻擊陰晉,十日之間,嬴壯與王簡已經是攻克臨晉、陽晉、封陵、蒲阪等十數座城池,大小十數丈,皆勝!”

隨後公孫鞅亦是看了一眼桌案上的竹簡,方纔是說清楚了對方的傷亡:“河西南境的魏國兵馬盡數喪失,其中斬殺敵首近兩萬人,生俘民夫徭役等從兵不計其數!”

果然,此言一出,帳中四下皆是驚起,那嬴騫亦是言道:“右軍已經是攻佔下來了蒲阪,豈不會意味着其可以進軍解邑,與某中軍配合,夾擊汾陰的河西軍?”

公孫鞅抿起來了嘴,重重的點了幾下頭,表情更爲慎重的言道:“如此一來,駐守在汾陰的河西軍便已經是腹背受敵,情勢於某老秦十分利好!”

“善!”嬴騫一拍大腿,當下是驚喜不已。

太子嬴肆聞言,亦是覺着心煩,雖說是知曉汾陰已經是局勢利好,但這等扭轉局勢的卻是那讓自己極爲看不慣的南秦公子琰,嬴肆便是不能夠坦然接受了。

當下嬴肆亦是言道:“如國相所言,渡過大河陰晉大小十數丈乃是以嬴壯爲主將,嬴壯的櫟陽營乃是老秦的精銳之師,能夠做到這一步並不奇怪!”

隨即,嬴肆話鋒一轉便是言道:“但是前線廝殺的乃是某老秦人,未曾聽聞公子琰隨軍前行,中軍和左軍又是吸引住了河西七成的兵力,這等戰功,應該是大打折扣吧……”

無論是國相公孫鞅,公伯嬴騫,還是這營帳之中的其他將領,如左軍前將公孫延,中軍前將子岸、車英、司馬錯等人,皆是知曉太子嬴肆爲何這般說。

畢竟咸陽之約,左右兩軍爭功的消息早已經是在軍中流傳開了!

“哈哈……”公孫鞅笑道,看着太子嬴肆言道:“太子說的不錯,此番陰晉之戰,乃是那公子琰遣嬴壯與王簡所爲,嬴壯乃是軍中驍將,至於這王簡,年歲不過十六七,乃是被公子琰戰前提拔所用的少年纔將,若是算上,那公子琰至多是一個【舉薦】之功!”

如此一說,連嬴肆都是覺得十分詫異,本來就是認爲自己所說的乃是牽強附會,但是當公孫鞅都是明顯的偏向自己,便是讓嬴肆覺得不可思議了。

正是因爲如此,連往常對公孫鞅是有着些許仇視的太子嬴肆,都是改觀了不少。

嬴騫見狀,似乎是覺得有一些不妥,如此輕而易舉的將右軍主將的軍功抹去,即便那公子琰沒有上戰場作戰,但亦是有着指揮的軍功。

看着一向大公無私的國相公孫鞅皆是這般想法,心思耿直的嬴騫當下是言道:“國相,此事似乎是有一些不妥……”

“不妥?”公孫鞅回過頭來,看着嬴騫問道:“長公子是在爲那公子琰的軍功打抱不平麼?”

“嗯!”嬴騫點了點頭,隨即言道:“公子琰領兵作戰,雖是外臣,但亦是需要論功行賞!”

“哈哈……”公孫鞅亦是朗笑道:“論功行賞,乃是老秦二十等功爵的本意所在,鞅豈能違背。”

隨即,公孫鞅對衆將言道:“此番據右軍軍法吏稟報,陰晉之戰前後,這秦公子贏琰並沒有與嬴壯、王簡所部隨軍出行,且是陰晉之戰中,與魏軍交戰之事也是盡數由嬴壯、王簡兩位將軍出謀劃策,並未有公子琰的決策。”

“這……”嬴騫無言以對。

聽聞到這話,那太子嬴肆大怒,一拍桌案驚起:“這南秦林氏豎子實在是空有一身老秦人的血脈,數典忘祖的東西,老秦伐魏一事乃是血洗當初晉魏氏的國恥,焉能夠似他那般毫不出力!”

公孫鞅面色變得嚴肅起來,看着太子嬴肆,斥道:“太子乃是儲君,說話做事當三思而後行,焉能夠如此狂言!”

嬴肆對公孫鞅拱手道:“聽聞那南秦豎子的所作所爲,心中氣憤不過,方纔是孟浪了,還請國相恕罪!”

見狀,公孫鞅卻是搖了搖頭,嘆道:“太子,此番你錯了……”

隨即公孫鞅指着地圖上的河西郡走勢對營中諸將言道:“公子琰雖是未隨嬴壯、王簡兩位將軍並行,然則,其親率右軍近萬精銳,順渭水,入大河,登封陵,折魏碑,越石門山,跋涉數百里攻取鹽氏,出奇兵攻佔了……魏國舊都安邑!”

此言一出,四下皆驚!

若是說方纔的陰晉之戰的戰績還能夠被衆將所接受之外,那麼這一條戰報,簡直就能夠以匪夷所思來形容了!

這不可能!

太子嬴肆已經是按捺住了腰間的佩劍,卻是始終未能夠平復下來心情,若是從其他人口中得聞此消息,嬴肆必定是以爲信口雌黃,天方夜譚。

然則,卻偏偏是從國相公孫鞅的口中說了出來,嬴肆猶豫了,已經是倒向了這事是真的的一面。

那長公子嬴騫亦是平復了過來,看着公孫鞅,再次確認道:“國相,此言當真?!”

公孫鞅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對衆人道:“此事在衆將未來之前,某便是寫了書信傳給了咸陽的公君,豈能夠是弄虛作假,犯了那欺君之罪?!”

公孫鞅站了起來,亦是用着不可思議的語氣對衆人言道:“安邑之外,公子琰用詐兵之計,軍陣後方置野草人扮作數萬老秦大軍,且是僅以老秦荊王銳士,便是斬殺安邑魏武卒八千餘人,俘虜亦是有着近萬人!”

“如今魏國的故都安邑,已然是在某老秦的軍隊控制之中了!”公孫鞅又是對着衆人發出來了一聲驚歎,“自魏國富強稱霸以來,如此能夠折損到魏國筋骨的戰役,僅此一次。”

“公子琰,乃是某老秦的福將!”

“孃的!”長公子嬴騫亦是一拍大腿,朝着衆人爆出來粗口言道:“這小子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太子嬴肆的內心之中亦是像打翻了五味瓶一般,極不是滋味。

他忽然是想到了,當初在咸陽時候聽聞到的那些有關於那南秦贏琰的數度參戰的以往戰績,以前不過是覺得南秦誇大了事實。

但是如今看來……

第二百七十九章 斥候營(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衆說紛紜(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巴地之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初見魯陽君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魏對峙第三十六章 書肆盛況第三百八十四章 轉守爲攻作者想說的話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頃第二百三十章 吳國範離第一百二十七章 襄城角力第五百八十七章 嬴珏態度第三百七十五章 羋雲到訪第二百六十二章 由余之計第一百七十八章 荊國局勢第八百二十四章 何爲天下第一百零一章 壽王軍使者第三百九十一章 陷入僵局第三百零九章 公子琰的應對第一百一十四章 諸事安排第五百二十章 吳國君臣第四百五十四章 宅中衝突第五百九十章 征剿庸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巴女子清第一百二十八章 譁變將起?第七十七章 決戰落幕第五百一十七章 申包胥入秦庭第六百一十六章 銳士VS武卒第五百六十八章 咸陽朝堂第六百五十三章 藍田君贏信第二百九十章 隴東之戰(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相不放火?第五百九十六章 胡傷應待第四百四十九章 前往魏國第三百九十章 捷報至楚第八十章 進軍南郡(上)第四十六章 上報田稅(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胡傷心意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秦州試第三十五章 宛城書肆第一百九十三章 計劃開始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陽新聞【二合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範離又至第七百三十九章 破魏之策第六百八十六章 內生間隙第四百四十一章 韓滅鄭之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韓悝手筆第二百五十章 武關倉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五十七章 交手第二十四章 羽林軍第五百九十五章 藍田反應第三百三十一章 兄弟相見第八百零三章 秦王無氏第一百零一章 壽王軍使者第四百七十二章 說服莒勱第四百五十一章 到達大梁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悝請儲第五百二十一章 範離入郢第五十八章 北王軍的應待第四百五十八章 魏朝談判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三十三章 申相卒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戰落幕第四百二十六章 搶灘登陸第三百四十九章 邀請壽王第四百二十六章 搶灘登陸第四百四十二章 秦國反應第八百一十八章 長平後事第一百零八章 協議達成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十六章 大旬朝第一百八十七章 宛城劇變第六百九十三章 識破玄襄陣第五百七十三章 內宮晚宴第四百九十六章 吳楚開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擊潰孟驤第四十三章 七月第八十七章 大秦北境第七百一十九章 重裝出陣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意爭儲第三百一十九章 北秦消息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窗事發第三百六十七章 首次議約第一百六十六章 韓國真意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莒勱(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關防線第六十五章 商議決戰第三十六章 書肆盛況第四百四十三章 出使王畿第七百二十四章 託付第五百三十六章 唐邑攻防第一百一十五章 針鋒而對第三十章 鍛鐵造弩第六百一十九章 進軍安邑第一百八十七章 宛城劇變第三百九十八章 降?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隴東落幕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宜獻計第五百二十六章 夫概請戰
第二百七十九章 斥候營(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衆說紛紜(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巴地之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初見魯陽君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魏對峙第三十六章 書肆盛況第三百八十四章 轉守爲攻作者想說的話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頃第二百三十章 吳國範離第一百二十七章 襄城角力第五百八十七章 嬴珏態度第三百七十五章 羋雲到訪第二百六十二章 由余之計第一百七十八章 荊國局勢第八百二十四章 何爲天下第一百零一章 壽王軍使者第三百九十一章 陷入僵局第三百零九章 公子琰的應對第一百一十四章 諸事安排第五百二十章 吳國君臣第四百五十四章 宅中衝突第五百九十章 征剿庸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巴女子清第一百二十八章 譁變將起?第七十七章 決戰落幕第五百一十七章 申包胥入秦庭第六百一十六章 銳士VS武卒第五百六十八章 咸陽朝堂第六百五十三章 藍田君贏信第二百九十章 隴東之戰(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相不放火?第五百九十六章 胡傷應待第四百四十九章 前往魏國第三百九十章 捷報至楚第八十章 進軍南郡(上)第四十六章 上報田稅(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胡傷心意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秦州試第三十五章 宛城書肆第一百九十三章 計劃開始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陽新聞【二合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範離又至第七百三十九章 破魏之策第六百八十六章 內生間隙第四百四十一章 韓滅鄭之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韓悝手筆第二百五十章 武關倉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五十七章 交手第二十四章 羽林軍第五百九十五章 藍田反應第三百三十一章 兄弟相見第八百零三章 秦王無氏第一百零一章 壽王軍使者第四百七十二章 說服莒勱第四百五十一章 到達大梁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悝請儲第五百二十一章 範離入郢第五十八章 北王軍的應待第四百五十八章 魏朝談判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三十三章 申相卒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戰落幕第四百二十六章 搶灘登陸第三百四十九章 邀請壽王第四百二十六章 搶灘登陸第四百四十二章 秦國反應第八百一十八章 長平後事第一百零八章 協議達成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十六章 大旬朝第一百八十七章 宛城劇變第六百九十三章 識破玄襄陣第五百七十三章 內宮晚宴第四百九十六章 吳楚開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擊潰孟驤第四十三章 七月第八十七章 大秦北境第七百一十九章 重裝出陣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意爭儲第三百一十九章 北秦消息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窗事發第三百六十七章 首次議約第一百六十六章 韓國真意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莒勱(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關防線第六十五章 商議決戰第三十六章 書肆盛況第四百四十三章 出使王畿第七百二十四章 託付第五百三十六章 唐邑攻防第一百一十五章 針鋒而對第三十章 鍛鐵造弩第六百一十九章 進軍安邑第一百八十七章 宛城劇變第三百九十八章 降?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隴東落幕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宜獻計第五百二十六章 夫概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