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趙歸心

肥義和樂羿的先後示好,的確是多少拉近了原本並不算親近的與秦國關係。

短暫浮於客套的噓寒問暖之後,趙國和燕國的來使亦是表明了此番的來意,趙太子何徑直開口問道:“公子琰,不知曉秦國許諾給趙國的十萬兵馬軍備究竟是否當真?”

原來,當初張祿東宮獻計遠交近攻的時候,便是在林玧琰的授意之下,以十萬軍備的許諾拉攏了趙國,這也是爲何主管趙國政事的太子何受喜好兵事的主父前來應秦國洛邑會盟的緣由之一。

至於燕國亦是當初受到了秦國如此許諾,不過比不及趙國的底氣,畢竟燕國可真真切切參與了齊盟伐秦,若非是最後騎劫和秦國暗地裡達成了和談,說不得燕國伐秦的五萬軍馬就是要丟在了韓國境內。

真要是如此的話,對於現如今處境不佳的燕國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燕太子丞父似乎是有着顧忌,言語之間也是猶豫不決,不知如何向秦公子贏琰開口。

如今見到趙太子何已經是問到了正題之上,似樂羿,騎劫,肥義等諸多燕趙臣卿皆是將目光落在了林玧琰的身上,期待着迴應。

燕太子丞父也是開口道:“燕國原先應齊盟伐秦,不得不拒絕了秦國十萬將士的軍備要求罷兵的條件,但前不久貴國又是派遣使者向薊城再言此事,請恕丞父斗膽,試問秦國此事當不當真?”

燕太子丞父這句問話,亦是讓方纔入堂的秦公子嬴淵、嬴誠、嬴穗和贏如意皆是看向了林玧琰,往昔在外征戰,宛城中與諸侯列國的伐交之策無暇顧及,如今乍一聽聞,自是十分詫異。

倒是嬴穗和贏如意聽懂了其中的關鍵,準確的說其二人自小隨着林玧琰一同長大,早已經是摸透了兄長“欲要取之必先予之”的處事手段,眼下看六兄已經是拿出來了燕趙各十萬將士的軍備,這般天大的誘餌,所要圖謀的必定是能夠影響中原列國之間走勢的大局!

“此事……”林玧琰有意吊着趙國和燕國兩者的胃口,頓了頓,端起桌案上的茶水抿了一口。

趙太子何與燕太子丞父以及肥義、樂羿和騎劫見到這一幕,認爲這秦公子贏琰的舉止稍顯輕佻和敷衍,當即是心中咯噔一下,然此時卻是由不得兩國發難,必定是秦國主場。

林玧琰見狀,亦是止住了繼續賣關子的意思,當即是回道:“君無戲言,大秦之所以許諾燕趙兩國十萬將士的軍備,若是說之前還有合縱兩國化解齊盟伐秦甚至是秦魏交戰的脅迫,但如今大勝於齊魏,仍要履行這般許諾,也是有着燕趙二國爲中原列國、諸夏子民戍守北塞的欽佩之意!”

“我秦國自隴西老秦遷移至嶺南之地,雖說是免於戎狄胡虜之禍,卻也是在先祖長輩的口中得知邊疆列國的艱難和大義,塞北苦寒,燕趙二國的將士乃是守衛諸夏疆土的勇士,秦國獻上些許的軍備作爲燕趙抵抗戎狄胡虜的敬意,乃是順應天意,感激人事罷了!”

林玧琰言語之間多有對燕趙二國的欽佩之意,其言辭慷慨,擲地有聲,亦是讓燕趙兩國的使團動容,秦國這般胸襟,倒是讓見慣了齊魏這等昔日的中原霸主欺凌弱小、背後插刀行徑的燕趙二國備受感激。

這一次倒是燕國率先於趙國提前表態,秦國這般豁達,燕太子丞父和亞卿樂羿、上大夫騎劫皆是伏首跪拜在了林玧琰的面前。

臣民面君,匍匐已見!

這是燕國擺出來這番姿態是願意尊秦國爲盟主的意思。

燕國亞卿樂羿道:“齊國奪燕百二十城,燕王給養十餘萬將士捉襟見肘,燕國國力只能夠蓄養薊城、漁陽和上谷三軍的糧草供應,軍中士卒多隻能夠斬木爲兵,與塞北胡虜交戰,兵革之利並不佔優,反而因爲糧草掣肘,戰機多有延誤!”

“如今秦國許諾十萬將士的軍備給予燕國,則薊城、漁陽和上谷三軍則享受兵革之利,日後未嘗不能夠藉此以伐取胡虜補給己身,於齊面前,亦是有着自保之力,假以時日,未嘗不能夠藉以兵勢向齊國討要回來薊城以南的百二十燕國城邑!”

“善!”林玧琰點了點頭,燕國能夠直接擺出臣服的姿態,亦算是開了一個好頭,林玧琰亦是再度許出來一件條件:“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秦國不久也將會經由鄭地、宋國和魯國境內開闢一條與燕國的商道,助燕國將塞北所獲的胡虜牛羊馬羣售完中原,爲燕國換取源源不斷的財力物力!”

“公子琰高義!秦公高義……秦國高義!”樂羿激動之餘,連說三聲“高義”。

那燕太子丞父見到秦國如此真誠相待燕國,絲毫不已兵勢淫威加以欺凌,亦是以燕國八百年的王室血脈之身對林玧琰拜道:“齊魏爭霸,爾虞我詐,欺凌弱小,不似秦國待燕國這般真誠之至,燕國願奉秦國爲盟主,尊秦國爲【霸】!”

林玧琰倒是擺了擺手,道:“我秦國志不在稱霸,之所以援助燕國,還是那一句,爲我諸夏子民,爲酬謝燕國戍守中原邊疆,爲天理昭昭不負有心之人!”

聞言,燕太子丞父亦是再度將額頭貼到了地面之上,默然不言,表現出臣服之意。

見到這一幕,趙國也是動容,主管趙國政事許久,亦是自小侵淫權謀已久,趙太子何自認爲能夠看清楚中原列國諸侯的虛僞和功利,但入這洛邑之後,尤其是見到了秦國公子琰之後,倒是覺得自己愈發看不懂秦國了!

這些念頭不過是一閃而過,趙太子何繼燕國之後,也是表露了願意臣服秦國,尊秦國爲霸主的意思。

十萬將士的軍備,已經是足夠趙國動容的了,就是如同趙太子何知曉自己是爲趙國之利而來,亦是知曉不管這位秦公子那套冠冕堂皇的說辭究竟是不是真假,卻是知曉秦國絕無可能無的放矢。

趙國的處境要比時時受到齊國欺凌的燕國處境好過太多,故而也是決定了趙太子何絕無可能擺出如燕太子丞父一眼的低姿態,不過卻也是選擇了執圭之禮對林玧琰行禮一番。

且是趙太子何亦是心照不宣的許諾:“魏國雖標榜三晉一家,卻是多次趁勢伐取趙國之地,虎狼之心人盡皆知,主父臨行之前已經是吩咐過,若是秦國以真誠待趙,趙國必定以誠意回報秦國!”

“日後秦魏若戰,趙,絕不援魏!”

對此,林玧琰也是瞧出來了這位趙太子何已經是一位合格的雄主了,至於擺出低姿態的燕太子丞父,林玧琰也是並未有着瞧不起的意思,理解其燕國雖然是八百年傳承古國,卻是遭受齊國時常欺凌的危難處境。

這一點也是在天性上決定了,燕太子丞父多半是不如趙太子何日後那般雄才大略的!

林玧琰還是擺出來了那副大義炳然的姿態,站了起來,走上前將燕趙二國的使者皆是一一扶了起來,隨即也是朝着衆人拱手道:“日後,我諸夏子民抵禦戎狄胡虜的重擔,就繼續交給燕趙二國了,還請燕趙諸君能夠盡心盡力抵禦外侮!”

“之前秦國無力則也罷了,如今若是再有任一列國敢趁着戎狄胡虜侵犯北塞之際對着燕趙二國攻伐,大秦將視爲此乃是對大秦的進攻,必當舉兵以討伐之,策應燕趙二國的安危!”

如此一說,不管是出自心中的感動,還是已經快要擺在明面上的利益,趙太子何與燕太子丞父皆是重重的點了點頭,朝着林玧琰再度鞠躬作揖行禮道:“必不辜負秦國所託!”

第四百二十四章 秦楚開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答應援楚第二百六十四章 詐兵之謀(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安邑附降第六百三十二章 四面魏歌第六百三十一章 千里馳援第三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名隱賊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郡事發第五百零三章 江陵告破第三百五十四章 桓羽意動第六百七十九章 範宣迎接第一百八十六章 鑄造坊第五百三十五章 全軍出擊第五百五十七章 巴墨和談第六百三十八章 歸返老秦第五百零六章 秦公來至第五百七十三章 內宮晚宴第一百九十章 荊奴貿易第六百七十一章 巴人攻秦第七百八十二章 初元四年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家分晉第七百四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六百一十章 右軍出擊第二百五十章 武關倉第四百三十二章 秦楚議和第九十二章 秣兵厲馬(中)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關外聞第二百零五章 新設商司第五百六十八章 咸陽朝堂第四百五十七章 九賓之禮第三百六十二章 楚國的許諾第一百五十二章 震動潁川(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齊軍攻秦第七百四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四百六十章 田術使魏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一百一十五章 針鋒而對第五十二章 隨國失守第一百七十六章 迎回魯陽(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陽宮之談第三百四十章 江夏試法第二十六章 雍丘衆首,雍恥!第三十三章 秦王宮朝宴第八百一十二章 天下暫安第七百二十章 迅猛反擊第五百三十四章 行軍沂邑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飛猛進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生分歧第二百三十一章 越國鄭旦第四百二十二章 吳軍動向第二百五十六章 孟驤第三百五十章 江畔之宴第八百零九章 兼併之心第四十八章 上報田稅(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嚴肅軍紀(下)第一百一十章 公子羋雲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秦宮前第七百九十四章 彈指十年第一百七十一章 索要兵權第五百六十二章 父子議政第七百三十七章 逄涓第五百六十一章 姻親之好第二百八十章 臘腸第三百零二章 宣政殿對問(中)第五百七十七章 貓捉老鼠第七百一十二章 子西回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隴東新象第四百六十一章 返歸大秦第三百一十五章 賞賜第八百零八章 弩炮利器第四百七十四章 言辭之才第二百五十章 武關倉第三百零二章 宣政殿對問(中)第五章 度量衡第二百一十章 老氏族動向第五百二十四章 答應援楚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安第四百七十四章 言辭之才第六百四十一章 景監赴魏第五百一十九章 魏王之慮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君交底第二十七章 白馬將房德第四百五十三章 兄弟相見第四百二十三章 楚國背盟第二百八十五章 金山之地第七百五十章 現局安排第七百二十五章 伐韓第五百二十九章 察覺詭異第三百三十五章 落幕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六十二章 問罪暗祿關於【加更】的二三事第四百五十七章 九賓之禮第三百四十八章 衝突(上)第五十六章 火燒烏林第四百六十三章 對魏之謀第四百一十九章 郢都落幕第三十章 鍛鐵造弩第一百六十八章 是友非敵第五百零八章 佈局洛邑
第四百二十四章 秦楚開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答應援楚第二百六十四章 詐兵之謀(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安邑附降第六百三十二章 四面魏歌第六百三十一章 千里馳援第三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名隱賊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郡事發第五百零三章 江陵告破第三百五十四章 桓羽意動第六百七十九章 範宣迎接第一百八十六章 鑄造坊第五百三十五章 全軍出擊第五百五十七章 巴墨和談第六百三十八章 歸返老秦第五百零六章 秦公來至第五百七十三章 內宮晚宴第一百九十章 荊奴貿易第六百七十一章 巴人攻秦第七百八十二章 初元四年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家分晉第七百四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六百一十章 右軍出擊第二百五十章 武關倉第四百三十二章 秦楚議和第九十二章 秣兵厲馬(中)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關外聞第二百零五章 新設商司第五百六十八章 咸陽朝堂第四百五十七章 九賓之禮第三百六十二章 楚國的許諾第一百五十二章 震動潁川(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齊軍攻秦第七百四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四百六十章 田術使魏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一百一十五章 針鋒而對第五十二章 隨國失守第一百七十六章 迎回魯陽(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陽宮之談第三百四十章 江夏試法第二十六章 雍丘衆首,雍恥!第三十三章 秦王宮朝宴第八百一十二章 天下暫安第七百二十章 迅猛反擊第五百三十四章 行軍沂邑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飛猛進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生分歧第二百三十一章 越國鄭旦第四百二十二章 吳軍動向第二百五十六章 孟驤第三百五十章 江畔之宴第八百零九章 兼併之心第四十八章 上報田稅(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嚴肅軍紀(下)第一百一十章 公子羋雲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秦宮前第七百九十四章 彈指十年第一百七十一章 索要兵權第五百六十二章 父子議政第七百三十七章 逄涓第五百六十一章 姻親之好第二百八十章 臘腸第三百零二章 宣政殿對問(中)第五百七十七章 貓捉老鼠第七百一十二章 子西回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隴東新象第四百六十一章 返歸大秦第三百一十五章 賞賜第八百零八章 弩炮利器第四百七十四章 言辭之才第二百五十章 武關倉第三百零二章 宣政殿對問(中)第五章 度量衡第二百一十章 老氏族動向第五百二十四章 答應援楚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安第四百七十四章 言辭之才第六百四十一章 景監赴魏第五百一十九章 魏王之慮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君交底第二十七章 白馬將房德第四百五十三章 兄弟相見第四百二十三章 楚國背盟第二百八十五章 金山之地第七百五十章 現局安排第七百二十五章 伐韓第五百二十九章 察覺詭異第三百三十五章 落幕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六十二章 問罪暗祿關於【加更】的二三事第四百五十七章 九賓之禮第三百四十八章 衝突(上)第五十六章 火燒烏林第四百六十三章 對魏之謀第四百一十九章 郢都落幕第三十章 鍛鐵造弩第一百六十八章 是友非敵第五百零八章 佈局洛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