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衛人韓悝

因【鐵質農具】一事,林玧琰明顯是在這林氏族地這些人心目中,威信達到了如日中天。

不得不說,就算是結構最爲簡單的鋤頭比起來那些木杵與耒耜等原始農具好用了不少。

當下應林玧琰的要求,也是察覺到了這些新式農具的潛力所在,滓渙與箔錫應下了,開始從百工坊內抽調一些人馬專門打造農具。

這也是林允琰在大秦,第一次將一件事做得徹頭徹尾的成功,當下也是覺得自己未必不能做到一些現在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不過這樣一來,使林氏族地對耕牛與駑馬的需求便是增大了,以至於滓渙這幾日也是換了不少的牛馬回來。

原來打算一個冬季慢慢熬着整理的土地,現在因爲有了新式農具的使用,不足半月的功夫,便是悉數平整完畢。

大農許稼也是對了幾日的天文地理,算好了日期時辰便是決定今年的冬季將播種一季小麥,於是族地內的邑民們又是開始了勞作。

而林玧琰這幾日也是在籌算今年族地的賦稅,秦王宮內每年需要族地這邊繳納五千石的糧草田稅,至於百工坊的精巧器物也可抵糧食。

往年的時候,田稅這邊,族地是繳納三千石上下的糧食,剩下的空缺則是用百工坊的精美飾器頂着。

不過今年……林玧琰總想將百工坊收爲己用,因此不想在糧食上有什麼空缺的,直接繳納上去五千石糧食,換來族地的最大自治權力。

至於這一點,輔丞滓渙雖是有點顧慮,不過終究是應了下來,畢竟如今種植下的小麥,到了明年春上就能夠收穫。

林玧琰所住着的地方,乃是族地內的驛站,這種驛站只有在招待客人的時候用上,乃是族地的門面。

原本滓渙是將原本作爲茶肆的前堂棄用了,反正往常的時候也是沒有多少人用這茶肆,不過林玧琰在知道此事過後,卻是讓茶肆開館了,無論如何,作爲族地的門面,還是必須要存在的。

大秦南境至宛城的官道便是路過林氏族地,這每日南來北往的人員也不少,茶肆作爲驛站的主營業務,自然是時常有人光顧的。

到了十月下旬這一日,來了一個二十餘歲的士子,其身後還跟着一位十六七歲的隨從。

按照姬周時期的禮節,只是是遊學的士子拿出來了身份的證明,各國官府便是要儘可能的爲遊學的士子提供便利。

大秦自然也是不例外,雖是條件簡陋,但是能夠提供給遊學士子的便利也是毫不吝嗇。

這位士子的要求也並非是太高,對肆中侍人只要了一壺熱開水,就着自己的茶餅,便是泡了一壺濃茶,就着隨身攜帶的乾糧也就勉強對付了一口。

臨走的時候,看到了茶肆外正曬着一些裡的乾貨時候,這位士子也是友善的提醒了一下那肆中侍人:“夥計,趁着天還沒變將外面的乾貨收起來,要不了多久雨就來了……”

〖雨就來了?!〗

就在茶肆侍人的疑惑時候,坐在隔間的林玧琰也是擡起了頭看向了天色。

正是豔陽高照晴空萬里的天氣,哪裡來的雨?

林玧琰正在覈算着自己的手裡還有多少存糧,族地又有多少人口,甚至是畫有田畝的地圖,這些在其他人看過來運算起來極爲麻煩的數據,到了林玧琰的眼中卻是幾個符號就能對等上前後。

正是算到了關鍵處,也是被那人說了“雨要來了”移了神的林玧琰也是自嘲一般的搖了搖頭,江湖遊歷的士子豈可隨意相信。

當下也就當那士子故弄玄虛說的話一笑而過,林玧琰也是繼續覈算起來自己的賬目。

但是讓林玧琰詫異的是,僅僅是一個時辰之後,天色便是陡然暗了下來,一陣涼風吹過,雨便是嘩啦啦的下了起來。

〖真的有雨!〗

林玧琰看着這稀里嘩啦的落雨聲,便是知曉這雨勢小不到哪裡去。

茶肆的侍人早早的見了天色不對,想到了那位士子的臨末言語,剛要出去收拾乾貨的時候,雨便是下了起來,緊趕慢趕的,還是遲了一步,那些乾貨已經是淋溼了。

正當侍人歸置好自己收回來的乾貨的時候,卻是發現那門口走進來兩道溼漉漉的身影躲雨,仔細一瞧,居然會是先前那士子主僕二人。

這個時代的士子是處於最爲尷尬的地位,他不似姬周時期,還能有一個諸侯小宗的身份在,也不似後世那般能夠憑藉自己的才學換取功名。

各個諸侯國能夠儘可能的爲士子提供便利,那是因爲這是姬周時期留下的禮儀,除了楚國,還真的沒有願意在自己的身上倒上“蠻夷”的髒水。

似茶肆侍人這種平民,禮待遊學士子,一是大氛圍下的隨衆,而更多的卻是一種憐憫的心態。

不過眼下,那茶肆卻是對那兩人格外客氣,其中何不是方纔這位士子的【未雨先卜】?

“兩位士客不是一個時辰前就走了麼,也知道會下雨,怎麼現在又回來躲雨?”

聽着侍人客氣的問道,那士子也是苦笑着回道:“外士原本是想趁着趕去下一處地方,着實沒有想到在這村邑中見到了新奇的事物,因此耽擱下了行程……”

“新奇?!”侍人不解。

“外士見村邑中所使用的農具皆非其他地方可見的,還是用鐵器鑄造……且還使用了牛耕之法,因此覺得頗爲新奇。”

“哦……原來是因爲這個呀!”那侍人大笑,隨即也是爲這外方士子解惑:“這些都是邑內百工坊打造的新式農具,士客不識也是正常。”

士子點了點頭,隨即瞧着外面的雨水還是下的嘩啦啦的,天色依舊是烏濛濛的,沒有半點好轉的跡象,其苦笑道:“看來這雨一時半會兒是停不了了……不知貴驛有沒有空置的地方,能夠讓我師徒二人有一個避雨之處?”

〖原來是師徒啊……〗

不過旋即那侍人爲難了,也是道出來了實情:“士客有所不知,如今真的是沒有住的地方了,後院已經被……”

“驛侍,我哪裡還空置了一間屋子……如若這位士客不嫌棄,姑且住下吧。”

驛侍看過去,乃是公子殿下平日最愛待的向陽隔間內,人沒出來,但是聲音卻是沒錯的,當下恭敬的回道:“喏!”

隨後,驛侍便是領着這兩人準備去後院安置下,那士客也是對傳出來聲音的隔間行了禮:“東周士子,衛人韓悝多謝閣下!”

沒有回聲,那驛侍也是催促道:“走吧,我來燒一壺熱湯,好給士客洗漱風塵。”

而隔間內的林玧琰卻是抓頭搔耳可起來,方纔正算到最後一步的關鍵時候,居然被這外方士客的道謝直接打斷了。

前功盡棄!

心中這個惱啊!

〖方纔他說什麼,東周士子?衛國人?叫韓什麼來着……〗

不多時,那驛侍便是折了回來,對林玧琰道:“殿下,那士客給了小民三晉布幣……”

“給了你就收下吧……”林玧琰低着頭道。

“喏。”驛侍也是喜滋滋的回道,隨即也是朝着林玧琰說道:“殿下,那士客說了,爲了答謝殿下的收留,他應承殿下一件事,比如說……算賬。”

〖算賬?!〗

林玧琰擡起頭來,瞧了這隔間的門窗,皆是沒有空隙,那士客怎麼會知道自己在算賬的。

〖不過,既然如此……嘿嘿。〗

林玧琰揚起嘴角,突然來了興致,當然拿出來白紙寫出來了幾個問題,讓驛侍遞給了那外方韓姓士客。

〖雞兔同籠、勾股定理……看你怎麼解!〗

卻是沒有想到,短短的小半柱香的時間,那驛侍便是折返回來了。

林玧琰笑道:“沒有算出來?”

驛侍搖了搖頭,道:“那士客覺得磨墨麻煩,便是算出來了答案讓小人來回報殿下。”

“多少?”林玧琰詫異之色。

驛侍神色端正的回道:“雞二十三隻、兔二十七隻,而弦爲十三尺。”

〖這答案,還真是……〗

林玧琰知道當今,士子多是修習各種經義,至於數理也是知之甚少,大秦能夠將數理拿出手的,林玧琰估計也只有一個司空明子夫了,甚至是司徒百里槐,對於數理則是不甚精通。

而林玧琰設出來的這兩個問題,說難也不難,但那僅僅是限於自己而言,或許司空明子夫倒是能夠算的出來,但耗時這麼短,林玧琰也是無法確定他能不能做到。

這位什麼東周衛國的士子說不定就是大才,現在給自己遇見了,還不想抓到自己手中好好地勞用一番!

林玧琰臆想之餘,當下問道:“你把他安排在那間屋子裡了?”

驛侍答道:“怕打擾到殿下,安排在了最東的屋子,進出都在小門。”

“領路,帶我去見他!”林玧琰吩咐道。

“要不要叫過來荊宗衛隨身?”

“不用!”林玧琰搖了搖頭拒絕道。

當下驛侍便是領着林玧琰去了韓悝下榻的屋子,雨很大,驛侍準備拿一把傘,卻是沒有想到殿下卻是搶先一步冒着雨去了,驛侍只能跟上。

第三百章 君臣談心第五百零五章 齊魏真意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城規模(上)第一百章 撤軍過後第三百九十一章 陷入僵局第四百九十一章 汜水關破第三百五十六章 甘魚口之危第七百六十章 包藏禍心第七百九十七章 又聞變故第七百三十五章 魏王決斷第五百八十七章 嬴珏態度第八百零三章 秦王無氏第十九章 莒府深談第六百五十九章 嬴肆下落第六百八十五章 戰後事宜第一百四十九章 火燒南樑第六百四十五章 宣後開口第七百一十四章 離間聯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江築回鄉第一百二十七章 襄城角力第七十八章 決戰過後第一百六十章 變法圖強第七百七十七章 老秦動態第八百零一章 二十一年第七百一十九章 重裝出陣第二百七十二章 和約之盟第八十六章 若縣前夕第二百八十六章 煉出成鹽第三百六十六章 用意第六百五十二章 嬴肆處置第八百二十二章 破薊並燕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武卒出第八十八章 首攻若縣第五百五十九章 荊地事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轉守爲攻第二百五十九章 黃列請求第三百八十七章 四面合圍第三百三十一章 兄弟相見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趙開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由余之計第七百六十三章 胡服騎射第七百一十三章 反擊序幕第六百四十六章 公君顧慮第二百九十三章 隴東落幕第二百零一章 降俘歸心第六百一十八章 安邑附降第一百二十四章 國之義將第二百八十章 臘腸第六十八章 應城攻守第六百零四章 真正用意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關外聞第八百章 伐楚落幕作者想說的話第一百八十二章 鍛鐵突破第七百九十二章 範離至秦第八百一十五章 趙庭君臣第一百零七章 壽王赴宴第四百六十七章 九章算術第二百六十九章 丹水一戰(下)第二十六章 雍丘衆首,雍恥!第二百三十一章 越國鄭旦第七百九十三章 定國之策第三百八十章 桓羽兵敗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魏對峙第七百章 吳楚動作第七百六十章 包藏禍心第五百七十八章 終是被獲第六百二十六章 戰勢激烈第五十八章 北王軍的應待第二百七十八章 斥候營(中)第十章 推行新制第三百一十七章 售賣府邸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玧淵(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一十四章 離間聯軍第七百一十八章 中陽山反擊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飛猛進第四百四十六章 齊聚東宮第五百二十章 吳國君臣第五百七十七章 貓捉老鼠第六百二十四章 魏卒敗因第七百一十五章 楚應秦盟第七十章 應城血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宮朝謝第二百九十章 隴東之戰(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鍛鐵突破第五百一十五章 徐州落幕第二百五十九章 黃列請求第四十三章 七月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窗事發第一百三十八章 趕赴北境(下)第五十六章 火燒烏林第六百九十一章 中境戰況第五百一十章 洛邑在手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秦備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破敵之機第五百九十六章 胡傷應待第一百一十五章 針鋒而對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復第三百九十七章 羋負心意
第三百章 君臣談心第五百零五章 齊魏真意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城規模(上)第一百章 撤軍過後第三百九十一章 陷入僵局第四百九十一章 汜水關破第三百五十六章 甘魚口之危第七百六十章 包藏禍心第七百九十七章 又聞變故第七百三十五章 魏王決斷第五百八十七章 嬴珏態度第八百零三章 秦王無氏第十九章 莒府深談第六百五十九章 嬴肆下落第六百八十五章 戰後事宜第一百四十九章 火燒南樑第六百四十五章 宣後開口第七百一十四章 離間聯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江築回鄉第一百二十七章 襄城角力第七十八章 決戰過後第一百六十章 變法圖強第七百七十七章 老秦動態第八百零一章 二十一年第七百一十九章 重裝出陣第二百七十二章 和約之盟第八十六章 若縣前夕第二百八十六章 煉出成鹽第三百六十六章 用意第六百五十二章 嬴肆處置第八百二十二章 破薊並燕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武卒出第八十八章 首攻若縣第五百五十九章 荊地事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轉守爲攻第二百五十九章 黃列請求第三百八十七章 四面合圍第三百三十一章 兄弟相見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趙開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由余之計第七百六十三章 胡服騎射第七百一十三章 反擊序幕第六百四十六章 公君顧慮第二百九十三章 隴東落幕第二百零一章 降俘歸心第六百一十八章 安邑附降第一百二十四章 國之義將第二百八十章 臘腸第六十八章 應城攻守第六百零四章 真正用意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關外聞第八百章 伐楚落幕作者想說的話第一百八十二章 鍛鐵突破第七百九十二章 範離至秦第八百一十五章 趙庭君臣第一百零七章 壽王赴宴第四百六十七章 九章算術第二百六十九章 丹水一戰(下)第二十六章 雍丘衆首,雍恥!第二百三十一章 越國鄭旦第七百九十三章 定國之策第三百八十章 桓羽兵敗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魏對峙第七百章 吳楚動作第七百六十章 包藏禍心第五百七十八章 終是被獲第六百二十六章 戰勢激烈第五十八章 北王軍的應待第二百七十八章 斥候營(中)第十章 推行新制第三百一十七章 售賣府邸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玧淵(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一十四章 離間聯軍第七百一十八章 中陽山反擊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飛猛進第四百四十六章 齊聚東宮第五百二十章 吳國君臣第五百七十七章 貓捉老鼠第六百二十四章 魏卒敗因第七百一十五章 楚應秦盟第七十章 應城血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宮朝謝第二百九十章 隴東之戰(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鍛鐵突破第五百一十五章 徐州落幕第二百五十九章 黃列請求第四十三章 七月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窗事發第一百三十八章 趕赴北境(下)第五十六章 火燒烏林第六百九十一章 中境戰況第五百一十章 洛邑在手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秦備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破敵之機第五百九十六章 胡傷應待第一百一十五章 針鋒而對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復第三百九十七章 羋負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