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始於魏碑

石門山,乃是魏國河西郡的南部屏障,正是有此山與大河接連橫亙在河西郡的南部,纔是讓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河西郡府放鬆了對南部縣邑的戍守,這纔是讓那些東進的戎狄部落佔了大好河山。

石門山峰巒迭嶂,曲徑通幽,林木茂盛,氣候溼潤。

山脈形似“九頂蓮花墩”,有“山不蓋土,水不歸一”之說,兼鬼斧神斫,羣峰環繞之奇。

其隨着季節的變化,春花、夏蔭、秋果、冬雪、風光旖旎,引人入勝,若是在有心人的眼中,此地倒也不失爲一處洞天福地。

但現如今,此地人跡罕至,山無小徑,其中野獸甚多,不乏豺狼虎豹等猛獸爲亂,以至於今時今日的魏國河西郡,郡府的政令止步於石門山北麓。

石門山乃是東北至西南走向的縱深山脈,就像是一把尖銳的長刀,刀尖部分正好是對着魏國的鹽氏城邑,這鹽氏乃是魏國的河西大臣,河西商賈聚集之地,論起繁榮,絲毫不遜色於魏國在河西的故都安邑。

當然,還有更深層次的一點原因,乃是這鹽氏距離安邑,僅僅只有三十餘里路。

林玧琰現如今到達的地方正是這石門山的刀柄部分,乃是封陵的東邊,不過因爲此地充斥戎狄,倒也不見魏國的鄉邑所存在,想來即便是以前有,亦是會被打家劫舍的戎狄部落清剿掉。

至於瞭解所處位置,還是在林玧琰率軍欲要進入石門山之中,見到的一塊石碑,其上除了一個魏國的篆體“魏”字之外,亦是沒有其他的說明。

姑且便是將此地稱爲“魏碑”吧。

到達魏碑,乃是自懷德大營出發的第二日便是到達了,因爲之前順着渭水而下,路程少了一大半,是故,林玧琰亦是選擇了在魏碑一帶進行簡單的休整。

早在數月之前,林玧琰便是派遣人馬繪製了一戰穿越石門山的山中路徑圖,其中雜草叢生,枝繁葉茂,林深茂密,更是有着數也數不盡的雜蟲猛獸埋伏在山間的陰暗地方。

穿越石門山,對於這支百里突襲的銳士營來說,將是此番奇襲之戰的最大難度所在。

林玧琰令自己的親衛營,即黃列自隴東帶過來的百里營,作爲開路前鋒,畢竟百里營的前身正是武關守軍之中的斥候營,黃列應下之後,便是率軍提前出發。

林玧琰又是將公孫起,宣冉與胡傷等將領招了過來,現如今這幾人已經是從剛開始聽聞到將要攻伐魏國故都安邑的震驚之中,逐漸是變成了一種極爲亢奮的狀態。

林玧琰又是言道:“石門山之中的山道曲折,約莫估算是在三百里左右,且是道路艱辛,跋涉艱難,爾等可有畏懼?”

那胡傷此時卻是豪邁的搖了搖頭,對林玧琰回道:“這區區石門山,焉能夠比得上隴西大山,某等舊時在雍城的時候,皆是無所畏懼,豈會是懼了這區區的石門山!”

林玧琰點了點頭,隨後公孫起與宣冉亦是表決道:“但憑公子琰將軍吩咐!”

林玧琰再次點了點頭,道:“即便是山路艱難而行,但是我給爾等的穿越石門山的時間,只有五日的時間,若是五日不能夠穿過石門,便是全軍退走,爾等的不世軍功,亦是要告吹!”

“五日……”那宣冉和胡傷皆是有所猶豫之色。

三百里的路程,五日的時間,一日要行六十里路,

若是在平坦地上,這自然不是問題,但是在石門山之中……雖說這石門山並非如同崤函或者隴西大山那般艱險,但亦是曲折不堪,崎嶇坎坷,一日要在其中行六十里路,不比在平坦路上一日行百里路簡單多少!

很快,公孫起便是給了堅定的回答:“某一定率軍爭取在五日之內到達石門山北!”

“好!”林玧琰重重的點了點頭,此番突襲的軍隊之中,林玧琰最爲倚重的並非是胡傷與宣冉之流,甚至是黃列的百里營,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林玧琰亦是不想對魏人輕易的展露身份。

是故,林玧琰取出來地圖,指着地圖上石門山的地勢,對衆人言道:“石門北面的第一座城邑,便是魏國的河西商貿重城,其中錢糧無數,但因爲在魏人看來,此地靠近安邑,相距不過是三十餘里,乃是中央腹地所在。”

“那河西郡主將龍谷,爲了抵禦大河以西來勢洶洶的老秦中軍與左軍,必定是抽調河西一切能夠調動的兵馬,甚至是河西的青壯,民夫皆是會被抽調一空!”

“據密探回稟,魏國如今駐紮在鹽氏的軍馬,連帶上戍卒民夫青壯,攏不過三千餘人……”

說到這裡,林玧琰頓了頓,隨即便是點了公孫起的名字:“公孫起,我令你部爲前軍,率領本部人馬率先出發,趁着鹽氏沒有防備,一舉攻伐下鹽氏。”

說到這裡,林玧琰眼神亦是兀的變得狠厲起來,厲聲言道:“此番攻伐下鹽氏,凡是鹽氏之內的執兵之卒,皆是斬殺,鹽氏之內的魏人,無論老幼婦孺,皆是拘押起來,即便是列國商賈,亦是不例外!”

“喏!”公孫起的回答雖然並不大聲,卻是沉穩,堅毅。

旁邊的宣冉和胡傷見狀,只感覺自己的猶豫讓自己錯過了一大軍功,要知曉,鹽氏可是聚集了河西的七成商賈,其中積累的財富必然不在少數,而老秦無論是攻城拔地,皆是能夠分享參與軍隊三成的當地積累,

鹽氏的三成積累!

若是公孫起所部率先到達攻伐下鹽氏,其軍中不過是兩千餘人,鹽氏之內三成的積藏,便足以讓公孫起麾下的士卒,從老秦隨處可見的黔首之民搖身一變爲一方富豪。

當下無論是爲了爵位,亦或者爲了麾下士卒的出身,宣冉和胡傷皆是請令出戰。

然則山路狹窄,老秦斥候亦是隻探查出來了一條山道,無法讓數營人馬並行而過,林玧琰也只是將其安置在公孫起所部之後。

第五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夫概攻秦第八百零二章 老秦變故第二十五章 韓鄭邊境第三百八十五章 盧縣首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宛城劇變第三百四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三百四十五章 納商入官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復第六百八十五章 戰後事宜第三百四十七章 秦人江築第四百五十一章 到達大梁第三百四十二章 嬴鍾第六百二十八章 秦卒請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歃血爲盟第五百四十一章 離間之策第七十章 應城血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售賣府邸第五百七十七章 貓捉老鼠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柱國熊紀第六百零六章 效仿武卒第四百二十二章 吳軍動向第四十一章 城防營營嘯第六百二十五章 首戰河西軍第七百一十章 另一支奇軍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一百一十七章 交接襄城第六百七十九章 範宣迎接第一百七十五章 初見魯陽君第三十一章 與君同行 慨而慷之第一百章 撤軍過後第一章 贏姓林氏之南秦第四百五十四章 宅中衝突第二百六十二章 由余之計第二百零八章 內朝商澤第三百七十三章 巫舞之禍第四百六十一章 返歸大秦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公子回都第三百八十六章 壓倒式勝利第三百四十三章 隸人之弊第二百三十五章 妥協第三百一十五章 賞賜第三百二十一章 在劫難逃第六百八十九章 衡山糾纏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梁驚恐第六百八十一章 接連得勝第七百四十九章 蔡澤建言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外之客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營地第四百三十六章 範宣勸諫第六十三章 返回舊唐第五百零一章 臨陣裁軍第七百七十二章 滯留荊地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戰欲起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軍南陽!第二百二十八章 秦韓對比第五百九十三章 右軍間隙第五百八十三章 意動第一百九十三章 計劃開始第二百三十八章 說服出兵第五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八章 首攻若縣第八十章 進軍南郡(上)第八百零七章 曲沃之會第六百零三章 東出大計第三百七十九章 郢都應對第一百八十七章 宛城劇變第一百零四章 房德鬥壽王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心之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襄城角力第五百六十一章 因豫震怒第六百零九章 張宜歸來第二百八十章 臘腸第二百九十二章 隴東之戰(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秦楚議和第二百三十章 吳國範離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陽事變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戰將起第五十三章 攻陷隨都第二十九章 北陵族遷第五百六十七章 到達咸陽第七十章 應城血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戰落幕第三百九十章 捷報至楚第四十五章 上報田稅(一)第七百九十六章 又逢鉅變!第四百九十六章 吳楚開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談判第七百六十二章 列國之軍第八百零三章 秦王無氏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魏君臣第六百三十章 異變突生第七百三十七章 逄涓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陽新聞【二合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成皋之策第五百六十章 趕回宛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隴東落幕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圍荊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真兇?第五百八十五章 張宜辭別
第五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夫概攻秦第八百零二章 老秦變故第二十五章 韓鄭邊境第三百八十五章 盧縣首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宛城劇變第三百四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三百四十五章 納商入官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復第六百八十五章 戰後事宜第三百四十七章 秦人江築第四百五十一章 到達大梁第三百四十二章 嬴鍾第六百二十八章 秦卒請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歃血爲盟第五百四十一章 離間之策第七十章 應城血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售賣府邸第五百七十七章 貓捉老鼠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柱國熊紀第六百零六章 效仿武卒第四百二十二章 吳軍動向第四十一章 城防營營嘯第六百二十五章 首戰河西軍第七百一十章 另一支奇軍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一百一十七章 交接襄城第六百七十九章 範宣迎接第一百七十五章 初見魯陽君第三十一章 與君同行 慨而慷之第一百章 撤軍過後第一章 贏姓林氏之南秦第四百五十四章 宅中衝突第二百六十二章 由余之計第二百零八章 內朝商澤第三百七十三章 巫舞之禍第四百六十一章 返歸大秦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公子回都第三百八十六章 壓倒式勝利第三百四十三章 隸人之弊第二百三十五章 妥協第三百一十五章 賞賜第三百二十一章 在劫難逃第六百八十九章 衡山糾纏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梁驚恐第六百八十一章 接連得勝第七百四十九章 蔡澤建言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外之客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營地第四百三十六章 範宣勸諫第六十三章 返回舊唐第五百零一章 臨陣裁軍第七百七十二章 滯留荊地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戰欲起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軍南陽!第二百二十八章 秦韓對比第五百九十三章 右軍間隙第五百八十三章 意動第一百九十三章 計劃開始第二百三十八章 說服出兵第五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八章 首攻若縣第八十章 進軍南郡(上)第八百零七章 曲沃之會第六百零三章 東出大計第三百七十九章 郢都應對第一百八十七章 宛城劇變第一百零四章 房德鬥壽王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心之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襄城角力第五百六十一章 因豫震怒第六百零九章 張宜歸來第二百八十章 臘腸第二百九十二章 隴東之戰(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秦楚議和第二百三十章 吳國範離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陽事變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戰將起第五十三章 攻陷隨都第二十九章 北陵族遷第五百六十七章 到達咸陽第七十章 應城血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戰落幕第三百九十章 捷報至楚第四十五章 上報田稅(一)第七百九十六章 又逢鉅變!第四百九十六章 吳楚開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談判第七百六十二章 列國之軍第八百零三章 秦王無氏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魏君臣第六百三十章 異變突生第七百三十七章 逄涓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陽新聞【二合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成皋之策第五百六十章 趕回宛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隴東落幕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圍荊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真兇?第五百八十五章 張宜辭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