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籌錢

內宰……

林玧琰盯着這令牌上的兩個篆文小字,也是沒有想到此行居然這般順利,出宮的時候,君父身邊的大侍監高錦便是派人將象徵着內宰身份的令牌送了過來。

看着這青銅製成的內宰令牌,高興是高興……不過旋即林玧琰發現到了自己的窘迫之境。

〖囊中羞澀啊!〗

本來,他作爲公子的月例僅僅能夠養活府中上下十數人而已,現在陡然接下來了這麼大的差事,那用度自然就是捉襟見肘了!

難道是要把宛城的宅子賣了?!

林玧琰心中突然冒出來這個念頭,眼下自己最值錢的就是這個,不過旋即就被否了,那宅子乃是屬於贏姓林氏的公產,林玧琰只有居住的權力,且不說有沒有敢買,要是真的賣掉了,等不到次日,宗府太廟裡的那些老頑固就會讓人給了拿回宅子,什麼也不給你留下。

真是一分錢難倒一個好漢!

林玧琰也曾經創過業,不過很顯然他創的業明顯不符合這個時代。

想來想去,就只有借錢了!

向誰借又是一個事,最終林玧琰便是將視線再次落到了宮裡,沒辦法,他纔出閣多長時間,比起來養士數百人的長公子和公子信等王兄的身家,自然是拍馬不及!

子息學宮,坐落在王宮的西南角,由正南宮門走進,偏右甬道而進,這裡是南秦的宮學之地,除了未出閣的公子,南秦的一些老氏族的嫡系子弟也在這裡受學啓蒙。

正是宮學的休沐日,這也是時隔大半年,林玧琰再次踏進子息學宮,依舊是那般模樣,不過外界的風浪並沒有捲入到被王宮高牆深院圍住的子息學宮。

子息學宮與諸位未出閣的公子所住的地方只有一條長長的甬道,因此林玧琰進了子息學宮,便是奔着甬道走了進去。

遠遠的,林玧琰便是聽見了打鬧的聲音。

“延慶,帶人給我從右邊的走廊裡繞過去,把十一弟攔下來,今日是大戰,他年歲小,不能把他傷了!”

王宮宮牆的另一邊,這樣的聲音傳過來,林玧琰一笑,這童稚之聲正是自己的九弟公子如意!

不過是便是聽到了摸着宮牆的走動聲音,林玧琰臉色一滯,未出閣的時候,林玧琰儼然是這些公子之中的老大,宮中無聊,因此林玧琰也是整出來了模擬作戰的沙盤這般遊戲,沒有想到這幾位今時今日,他們幾個居然鳥槍換炮,直接用真人來替代沙盤上的棋子了!

院牆內,年歲最小的十一公子智,不過是堪堪過十二歲而已,最大的公子穗與公子如意同齡,十四歲的模樣。

兩邊分配着幾個太監,幾位公子就像是指揮打仗的將軍似的。

不過林玧琰推開了宮門,便是看見了十一弟公子智被兩三個太監圍住了,不過年歲太小,沒有掙扎開。

卻是沒有想到,八弟公子穗帶着自己這邊的小太監抄到了公子如意的身後,這偌大的宮牆內,皆是牆壁花草,公子如意也是沒有想到八哥會跑到自己的身後。

就是公子穗讓人捉住九弟公子如意的時候,沒有想到自己的身後卻是被站出來了一道人影,直接拎住了自己的後衣領。

公子穗內心緊張,沒有想到自己的【斬首行動】遭到了對方的腰斬,難道是十弟?

公子穗緩緩放下了手,這個時候掙扎已經沒有意思了,便是回過頭去看,待看清楚了後面的人臉的時候,頓時面色一喜:“六哥!”

一聽到這聲稱呼,公子府內的所有人將視線看了過來,幾位公子喜出望外,前後喊着“六哥”。

那些在諸位公子手底下的“士卒”,也就是小太監,頓時跪倒在地上,叩首道:“見過六殿下!”

林玧琰擺了擺手讓他們起來,隨後,幾位王弟便是擠到了自己的身邊,一同開口,嘰嘰喳喳的問個不停。

“六哥六哥,你出去了大半年了,看到了什麼好玩的有沒有?”

“六哥,你能不能也帶我出去看一下啊?”

公子如意也是道:“是啊,六哥,宮學我們就上午習文,下午習武,不宮學的時候,我們也就是在這公子府內玩耍,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六哥走了以後,做什麼都感覺沒勁了!”

半個時辰後,林玧琰腰包鼓囊囊的離開了公子府,剩下的幾個未出閣公子皆是一人手持一根毛筆,桌案上還擺着白紙。

最小的公子智說道:“我聽先生說過,帛書很貴。”

公子如意一拍他的腦袋道:“六哥說了,這不是帛書,這叫【紙】!”

最年長的公子穗卻是直中利害:“我比較好奇,這紙與帛書差別在哪裡,要知道這些東西,六哥把我們攢了一年的月例都拿去了!”

公子禮也是插了一句話,“六哥說了,帛書哪兒都能換的到,但是這紙就六哥有,不是說物以稀爲貴麼?!”

幾位公子在這裡嘰嘰喳喳的說着,身邊的小侍監也不敢多言什麼,他們的閱歷豈會不知道那六公子殿下用這什麼【毛筆】【白紙】套走了幾位公子攢下的月例,可惜啊,這幾位公子居然認爲自己佔了多大的便宜。

這些,他們也只能藏在心裡,說了討不了好,那位六殿下自小就是記仇的很,萬一走露了風聲,還不是自己倒黴,索性這些公子在宮裡待着也不怎麼出門,花銷也不大,月例給六殿下拿去了也就拿去了。

林玧琰捧着自己的收穫出了王宮大門,荊翊駕馭的馬車就是宮門外等候着,見到自家殿下捧着一大摞東西出來,荊翊也是立刻上前接住。

瞧着乃是幾個布囊,荊翊認得此物,乃是宮內未出閣的幾位公子平時存放月例的布囊,一觸,實打實地觸到了裡面的黃白之物,荊翊全是明白了,自家殿下又是將宮內幾位公子的月例給騙了過來。

一想到這些年自家殿下做的生意本錢都是來自宮內幾位公子,荊翊也是爲他們着實嘆息了一聲。

一回到宅子裡,林玧琰便是吩咐人收拾一些家當,將要前去棘陽,贏姓林氏的田產便是在棘陽。

當日還沒有天色完全黑下來,便是有一道身影敲了公子琰府邸的大門,自稱道:“咱是宮內的侍監,奉姜夫人之命,前來尋公子琰殿下。”

這姜夫人乃是林玧琰的生母,宮內的公子穗的母親出生時難產而死,姜氏便是代撫養了公子穗。

原來今日接連兩餐,公子穗都去了姜氏所在的【紫夜苑】用膳的,這倒是稀奇的事情,往日的時候公子穗除了過節的時候來紫夜苑吃一頓之外,也不甚過來,姜氏察覺到了不對之後,便是詢問公子穗。

公子穗也不會撒謊,一來而去,也就是知曉了其中的內情,當下便是派出來身邊的陸侍監出宮來尋公子琰。

這陸待監拿出來一包東西,遞給了林玧琰,也將姜氏所要說的話帶給了林玧琰。道:“姜夫人說了,殿下要是有什麼短處,自去尋夫人說就好,宮中幾位公子年幼,殿下身爲王兄,他們的月例……殿下實在是不必拿。”

這讓林玧琰如何反駁?眼下既然拿了,也是應付下來內宰一事的耗費而已,當下也沒對這位陸侍監多說什麼,自己要做的事,他們必然是無法理解什麼叫做【實業興國】的。

跑去王城外某一處地方去治田?這哪像是一個公子所做的事情!

當下賠笑着對這位陸侍監解釋了一番,便是讓其回去覆命取了。

待陸侍監走後,林玧琰攤開陸侍監送過來的包袱,裡面有黃白之物,也是玉器飾品,瞧着這些東西絕不是母妃姜氏作爲一個夫人能夠有的月例,多半是母族姜氏一族的孝敬,這一次卻是全拿給了林玧琰,倒是有些說不出口了……

當下便是決定此次絕不能好高騖遠,南秦終究是存在的了,北秦算什麼,現在都不知道存不存在呢!

與其指望一個虛無縹緲的北秦,這南秦雖說是根基淺薄了一點,但未必不可成事。

至於爭儲,這個林玧琰現在也只是想想而已,嫡長子林玧仁那般眼高手低也並非是沒有道理的,再者朝堂上還有一位二王兄穩壓長公子一頭,看來這二王兄未必沒有爭儲的心思和手段。

現在的自己還是太弱,要是心中這個心思被這兩人知道,稍稍皺起眉頭,想來就有人識相的爲他們排憂解難。

自己倒是不怕,但無論是長公子林玧仁的母親秦後,亦或是二王兄公子信的母妃都是王宮內的權勢婦人,萬一有一個殃及池魚的話,禍及到自己的母妃姜氏,這可不是林玧琰看到的一幕。

瞧着眼下這麼多的財物,林玧琰暗暗攥緊了拳頭,任誰都看不起這個內宰之位,而林玧琰心中卻是有着自己的打算,未必不能走出來一條爭儲之路、一條強國之途出來!

不過眼下……

林玧琰不由得嘆道:“還是一步一個腳印吧……”

第五百三十四章 行軍沂邑第四百六十八章 公塾體系第二百九十章 隴東之戰(上)第九十三章 秣兵厲馬(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攏兵權第七百零七章 鷹隼出擊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一百五十八章 封公大典(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魯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意爭儲第二十七章 白馬將房德第九十一章 秣兵厲馬(上)第四十八章 上報田稅(四)第七百三十六章 又是戰起第五百零二章 水攻真意第六章 事實說服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關外聞第七百一十一章 楚王氣概第四百零一章 水淹鄢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用意第七百三十五章 魏王決斷第二十七章 白馬將房德第九十二章 秣兵厲馬(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斥候營(中)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梁驚恐第四百零七章 再起戰事第二百零七章 詭異之處第十三章 上林苑與推恩令第四百六十章 田術使魏第三十三章 秦王宮朝宴第五百八十九章 隴東退軍第六百八十三章 戰勢如荼第六百四十章 迴歸櫟陽第四百二十六章 搶灘登陸第六百八十九章 衡山糾纏第五百四十一章 離間之策第七百七十一章 翟璜入秦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秦宣後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復第六百四十六章 公君顧慮第二百七十八章 斥候營(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儲(上)第四十一章 城防營營嘯第五百一十三章 嬴肆相王第三百三十一章 兄弟相見第三百六十九章 屈平妥協第一百八十九章 談判第七百六十一章 議定盟誓第九十一章 秣兵厲馬(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軍首戰第八百零九章 兼併之心第一百五十一章 震動潁川(上)第七十三章 決戰開啓第一百零七章 壽王赴宴第四百二十章 郢都失陷第三百六十七章 首次議約第五百六十六章 公孫起第七百六十二章 列國之軍第六百八十一章 接連得勝第二百五十九章 黃列請求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外之客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關外聞第七百四十六章 新鄭暴亂第六百一十八章 安邑附降第七百九十五章 太子政歸秦第三百九十四章 攻鄢之計第八十五章 惱怒的壽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三章 招攬陳之慶第五百二十六章 夫概請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鄉人遷秦第二百九十四章 鹽司一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隴東退軍第三百一十七章 售賣府邸第六百二十八章 秦卒請戰第六百一十九章 進軍安邑第一百七十八章 荊國局勢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二十一章 大秦之裂變第七十一章 應城落幕第五百六十一章 姻親之好第七百二十一章 合圍之勢第一百零二章 正面交戰?第七百九十三章 定國之策第七十五章 決戰(中)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返宛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泉反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儲(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韓國真意第三十二章 進宮第六百五十五章 歸入府中第三百五十一章 驅狼吞虎第八十四章 南郡初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後各態第九章 韓悝入仕第三百七十七章 出征壯行第六百七十九章 範宣迎接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趙歸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新鄭暴亂第四百章 郢都後事
第五百三十四章 行軍沂邑第四百六十八章 公塾體系第二百九十章 隴東之戰(上)第九十三章 秣兵厲馬(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攏兵權第七百零七章 鷹隼出擊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一百五十八章 封公大典(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魯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意爭儲第二十七章 白馬將房德第九十一章 秣兵厲馬(上)第四十八章 上報田稅(四)第七百三十六章 又是戰起第五百零二章 水攻真意第六章 事實說服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關外聞第七百一十一章 楚王氣概第四百零一章 水淹鄢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用意第七百三十五章 魏王決斷第二十七章 白馬將房德第九十二章 秣兵厲馬(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斥候營(中)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梁驚恐第四百零七章 再起戰事第二百零七章 詭異之處第十三章 上林苑與推恩令第四百六十章 田術使魏第三十三章 秦王宮朝宴第五百八十九章 隴東退軍第六百八十三章 戰勢如荼第六百四十章 迴歸櫟陽第四百二十六章 搶灘登陸第六百八十九章 衡山糾纏第五百四十一章 離間之策第七百七十一章 翟璜入秦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秦宣後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復第六百四十六章 公君顧慮第二百七十八章 斥候營(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儲(上)第四十一章 城防營營嘯第五百一十三章 嬴肆相王第三百三十一章 兄弟相見第三百六十九章 屈平妥協第一百八十九章 談判第七百六十一章 議定盟誓第九十一章 秣兵厲馬(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軍首戰第八百零九章 兼併之心第一百五十一章 震動潁川(上)第七十三章 決戰開啓第一百零七章 壽王赴宴第四百二十章 郢都失陷第三百六十七章 首次議約第五百六十六章 公孫起第七百六十二章 列國之軍第六百八十一章 接連得勝第二百五十九章 黃列請求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外之客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關外聞第七百四十六章 新鄭暴亂第六百一十八章 安邑附降第七百九十五章 太子政歸秦第三百九十四章 攻鄢之計第八十五章 惱怒的壽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三章 招攬陳之慶第五百二十六章 夫概請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鄉人遷秦第二百九十四章 鹽司一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隴東退軍第三百一十七章 售賣府邸第六百二十八章 秦卒請戰第六百一十九章 進軍安邑第一百七十八章 荊國局勢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二十一章 大秦之裂變第七十一章 應城落幕第五百六十一章 姻親之好第七百二十一章 合圍之勢第一百零二章 正面交戰?第七百九十三章 定國之策第七十五章 決戰(中)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返宛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泉反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儲(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韓國真意第三十二章 進宮第六百五十五章 歸入府中第三百五十一章 驅狼吞虎第八十四章 南郡初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後各態第九章 韓悝入仕第三百七十七章 出征壯行第六百七十九章 範宣迎接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趙歸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新鄭暴亂第四百章 郢都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