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戰勢如荼

湖口秦軍營寨,這裡是大江和彭蠡湖聯繫的要塞之地,也是順江而下前往衡山和渡過彭蠡湖聯繫豫章南部的中樞之地。

公子友欲要佔據此地,亦是有着自己的考量,秦國在彭蠡湖佈防的重點,吳國也是能夠看得出來,說的是緊密一體也是不爲過。

吳國若是奪取了秦國的湖口營寨,便是等同於直接將秦國的彭蠡防線攔腰斬斷,甚至對於楚國面臨的衡山要塞都是極大的牽制作用!

湖口要塞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太子友雖然是名爲此番攻打湖口要塞的吳軍主將,實則指揮吳軍的乃是孫敖。

孫敖作爲孫長卿的族弟加之副將,排兵佈陣、攻城拔地的本事亦是不可小覷。

尤其是吳軍將士平日裡都是見慣了吳國東海的滔天巨浪,對於這湖口的小風小浪自然是駕輕就熟。

是故,孫敖派遣兵馬一面伐竹造筏的同時,也是派兵攻打湖口要塞周圍的幾座牙塞。

孫敖領軍的兵貴神速,與吳軍士卒能夠在江水下潛泳半柱香的時間,還真的是讓孫敖趁機奪取了湖口周邊一座千人規模的牙塞。

也是趁此搶奪了一批船隻,其中更是有一座秦國的雙層樓船。

太子友聽聞此消息,連忙趕到前線督戰,一方面是催促孫敖率領兵馬登上秦國的船隻,另一方面卻也是加緊聯繫後方並不存在的孫長卿所部,企圖全軍壓了上來。

如今正是東南風颳的最盛的時候,升起來的船帆,東西縱寬數裡的湖口江面,吳軍順風發船,幾乎是眨眼可及!

“真是天時助我吳軍!”

在牙塞江岸上的太子友見到孫敖已經是率軍觸及到了秦軍營寨,只有一箭之地的時候,當下亦是神情難以掩飾激動之意。

湖口營寨的重要性,吳人能夠看得出來,秦國豈會是不知曉,湖口要塞正是秦國防禦豫章方向敵軍而特意建設的。

可以這麼說,若是荊國數年前便是擁有如今的湖口要塞,當初從豫章發軍的吳國必定是無機可趁,最不濟也是不會讓吳國兵馬短短十數日間便是攻打到了郢都城下。

湖口要塞乃是憑藉着大江的天險,即便是天時有利於吳國兵馬,但地利卻是被秦國握在了手中。

湖口被秦國佈置了三萬兵馬,其中更是陳設強弓勁弩無數。

孫敖雖然是帶人闖入了湖口要塞的一箭之地,卻是已經發現,秦軍的箭鏃就如同暴雨一般狂涌而來。

這讓孫敖十分駭然,雖說雙方已經是隻有一箭之地,但也僅僅是邊緣而已。

吳國的弓箭射到這麼遠的距離,必定是後繼乏力,別說是射穿盔甲了,就是碰到人身上恐怕都沒有準頭。

但秦軍的箭矢如同暴雨而至,緊接着船隻上的吳國士卒便是如同割韭菜一般紛紛中箭倒下。

有的甚至是秦軍的箭矢射穿了甲冑,沒入自己的要害足足有着半尺之深!

“秦軍的弓箭居然是如此之厲害!”

孫敖驚駭之餘,也是吩咐吳軍士卒準備箭矢還擊。

因爲是順風,吳軍的箭矢射程也是多出來了些許,不過也僅僅只是擦到了湖口要塞的邊緣而已,被高大的湖口要塞城牆擋住了。

“弓矢交戰並非是某軍的長處!”僅僅是掃了一眼,孫敖便是篤定,絕對不可以繼續與秦軍纏鬥了。

是故,孫敖左右掃視,終於是發現了秦軍湖口要塞營寨的一絲破綻。

正是偏左的一處水門,是故孫敖下令,令部分吳軍士卒駕着小船,直接吸引秦軍的注意力,而自己則是率軍殺向那水門!

“吩咐己方士卒,一旦靠近那水門,是立刻點燃船上的松脂油膏!”

孫敖當機立斷,大抵水門自然不可能用着土石築牆,水面承受不住那麼大的重量,只能選擇木頭。

木頭怕火燃燒,是故孫敖寧願是捨棄一點己方士卒的性命,也是要趁機打開湖口要塞的缺口。

秦軍的箭矢就像是暴雨,那些投石車亦是接連不斷向着江面投拋巨石。

吳軍傷亡不可不謂慘重,但還是有幾艘裝滿了松脂油膏的船隻穿過了險域。

就是在此時,這吳軍船隻便是燃起來了熊熊大火。

松脂油膏本就是易燃,只需要一點點火星,頃刻間便是火光滔天!

江面上的火焰足足是有着數丈之高,把守湖口要塞的乃是漢水軍偏將軍宋代,當下便是意識到了吳軍的目標乃是攻破水門。

“不好!”警覺過來的宋代亦是連忙招過來一名三千人將,帶人去支援那水門營寨。

然而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那孫敖水軍本就是順水順風,自然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船隻撞到了營寨之上。

這些都是不大的船隻,若是撞一下也就是撞一下,自然是無可厚非,但致命的乃是這些船隻上的松脂油膏!

火勢壓住了秦軍士卒不能夠靠近,孫敖也是乘勢用着船隻撞破水門,吳軍士卒也是紛紛下船與秦軍短兵交接!

“好!”見到孫罷了。敖率軍攻破了湖口要塞的水門,太子友也是極爲興奮,讚賞孫敖道:“孫敖果真是勇猛!”

“諸將士登船殺敵!”太子友亦是傳令護衛在身邊的士卒支援孫敖,旋即太子友又道:“派人前去知會大將軍,言明我軍已經是勝券在握,素來支援!”

太子友已經是篤信,只要是大將軍孫長卿趕過來,便是能夠把握住湖口要塞的主動優勢,進而攻破這湖口要塞。

但太子友定然是不會想到,以爲只相隔三十里路的孫長卿,實際上卻是遠在三百里開外的鄱陽。

而鄱陽的孫長卿,此時此刻臉色也是極爲不善,看着兩側突然衝殺過來的秦軍士卒,饒是素來冷靜的孫長卿也是一拳捶在了旁邊的樹幹上。

若是說橫峰、番地和餘干,孫長卿還對伍員、太子友透露過風聲,那麼此番進攻鄱陽可就是真真切切孫長卿一個人埋在了肚子裡面,不曾對任何一個人提及過。

但即便是如此,駐守在鄱陽的秦軍似乎是提前得到了風聲,在這處地勢對己方極爲不利的地方埋伏着。

按着腰間的寶劍,孫長卿的目光終於是掃過了這戰場之上,毫無疑問,戰況對己方極爲不利!

“莫不是這秦軍之中還真有算無遺策之人,不過……這怎麼可能!”

戰場上的迅速潰敗讓孫長卿也是回過神來,當下幾乎是咬着牙下令:“撤軍!”

第三百八十九章 破敵之機第七百八十三章 嬴肆決斷第四百九十七章 回府第三百七十八章 新蔡會盟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破郢都第六百一十七章 魏武卒敗第六百五十九章 嬴肆下落第四百六十四章 東宮新部第二百三十二章 備戰安排第四百八十四章 齊兵來犯第五百三十五章 全軍出擊第四百五十二章 魏相翟璜第六百九十章 伐秦七月第三百四十八章 衝突(上)第七十八章 決戰過後第四十二章 謀劃出兵第一百七十章 魯陽君第三百九十三章 桓羽應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鞠信領命第六百四十八章 賜爵大典第三百三十四章 縱橫之術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七百六十二章 列國之軍第五百章 到來江陵第二百零三章 宣政殿對問(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君交底第二百零一章 降俘歸心第八百二十二章 破薊並燕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軍後撤第一百七十五章 初見魯陽君第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九章 韓悝入仕第四百四十章 休養之策第七百一十章 另一支奇軍第二百三十六章 韓鄭消息第四百六十四章 東宮新部第二百八十九章 斥候營密謀第一百五十一章 震動潁川(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查案第五百八十九章 隴東退軍第三十五章 宛城書肆第八十七章 大秦北境第三百三十五章 落幕第二百一十六章 爭儲現狀第三百八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九十三章 秣兵厲馬(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閱兵落幕第三百二十六章 查詢第四百四十七章 裨諶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戰落幕第二百六十九章 丹水一戰(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嬴肆相王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軍第三百四十四章 利器第四百四十七章 裨諶第四百六十八章 公塾體系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元五年第四百二十二章 吳軍動向第二百七十一章 秦宮反應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國酌量第四百三十章 秦軍發難第八百零一章 二十一年第一百一十二章 “誠意”第六百七十七章 釋然第六十八章 應城攻守第六百七十八章 淯水商談第七百九十八章 楚亡越祀第三十一章 與君同行 慨而慷之第六百二十七章 桐鄉暫歇第七百零四章 破秦秘策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楚朝堂第五百五十八章 巴女子清第三百八十三章 隸人行伍第一百零六章 壽王返陣第一百四十章 意外來援第三百二十三章 初面(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譁變將起?第四百五十九章 嬴誠怒言第四百五十二章 魏相翟璜第二百六十二章 由余之計第四百二十章 郢都失陷第七百零二章 楚軍發力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宜第七百六十七章 閱兵落幕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擴大第五百六十三章 封令祝融第七百二十七章 屠城第十二章 旬朝黨爭第五百七十三章 內宮晚宴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意爭儲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公崩亡第七百零二章 楚軍發力第三百三十五章 落幕第一百六十七章 驚現刺殺第三百章 君臣談心第五百零八章 佈局洛邑第四十六章 上報田稅(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相申不亥第二百八十一章 辭別回鄉第一百八十六章 鑄造坊
第三百八十九章 破敵之機第七百八十三章 嬴肆決斷第四百九十七章 回府第三百七十八章 新蔡會盟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破郢都第六百一十七章 魏武卒敗第六百五十九章 嬴肆下落第四百六十四章 東宮新部第二百三十二章 備戰安排第四百八十四章 齊兵來犯第五百三十五章 全軍出擊第四百五十二章 魏相翟璜第六百九十章 伐秦七月第三百四十八章 衝突(上)第七十八章 決戰過後第四十二章 謀劃出兵第一百七十章 魯陽君第三百九十三章 桓羽應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鞠信領命第六百四十八章 賜爵大典第三百三十四章 縱橫之術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七百六十二章 列國之軍第五百章 到來江陵第二百零三章 宣政殿對問(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君交底第二百零一章 降俘歸心第八百二十二章 破薊並燕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軍後撤第一百七十五章 初見魯陽君第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九章 韓悝入仕第四百四十章 休養之策第七百一十章 另一支奇軍第二百三十六章 韓鄭消息第四百六十四章 東宮新部第二百八十九章 斥候營密謀第一百五十一章 震動潁川(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查案第五百八十九章 隴東退軍第三十五章 宛城書肆第八十七章 大秦北境第三百三十五章 落幕第二百一十六章 爭儲現狀第三百八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九十三章 秣兵厲馬(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閱兵落幕第三百二十六章 查詢第四百四十七章 裨諶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戰落幕第二百六十九章 丹水一戰(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嬴肆相王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軍第三百四十四章 利器第四百四十七章 裨諶第四百六十八章 公塾體系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元五年第四百二十二章 吳軍動向第二百七十一章 秦宮反應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國酌量第四百三十章 秦軍發難第八百零一章 二十一年第一百一十二章 “誠意”第六百七十七章 釋然第六十八章 應城攻守第六百七十八章 淯水商談第七百九十八章 楚亡越祀第三十一章 與君同行 慨而慷之第六百二十七章 桐鄉暫歇第七百零四章 破秦秘策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楚朝堂第五百五十八章 巴女子清第三百八十三章 隸人行伍第一百零六章 壽王返陣第一百四十章 意外來援第三百二十三章 初面(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譁變將起?第四百五十九章 嬴誠怒言第四百五十二章 魏相翟璜第二百六十二章 由余之計第四百二十章 郢都失陷第七百零二章 楚軍發力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宜第七百六十七章 閱兵落幕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擴大第五百六十三章 封令祝融第七百二十七章 屠城第十二章 旬朝黨爭第五百七十三章 內宮晚宴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意爭儲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公崩亡第七百零二章 楚軍發力第三百三十五章 落幕第一百六十七章 驚現刺殺第三百章 君臣談心第五百零八章 佈局洛邑第四十六章 上報田稅(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相申不亥第二百八十一章 辭別回鄉第一百八十六章 鑄造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