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行軍沂邑

雲夢軍到來是在一日之後,是將軍祜鏃蚵率領三千騎卒率先趕了過來,知曉江息縣邑並無大事,當下亦是暗暗地鬆了一口氣。

但聽聞公子琰在江息縣,祜鏃蚵亦是沒有想到,當下連忙去見林玧琰,亦是對林玧琰告知了江夏郡府的動靜,江夏郡守馮簡已經是下發了各個重縣徵發民卒的詔令,凡是江夏境內的十六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青壯,盡數攬盡了在徵發之卒的行列之中。

馮簡亦是知曉此番乃是一大動作,畢竟江夏郡的人口,已經是逼近百萬之數,其中的青壯也不是在少數,此番又是無論隸人和秦民,皆是在徵發之列,甚至是鄉野之間的民婦,亦是要充作運送糧食的勞力。

馮簡非常果斷,知曉林玧琰非是無的放矢,眼下長沙北郡又是徵集兵馬,宛城也是發出了譴責吳國的文書,大秦和吳國的關係便是愈發微妙了起來,這個時候,江夏調集重兵,意思便是不言而喻。

是故,在祜鏃蚵率領三千騎卒到來江息一日之後,嵇狩再次率領萬餘雲夢軍進駐江息。

林玧琰的命令亦是轉到了江夏郡府,乃是命令江夏北部的各個縣邑鄉卒聚集在唐邑、江夏中部進駐在應山邑周圍,南部以及竟陵一帶的援兵進駐江息,外加上從漢水直接襲奪吳國佔據了的鄂地與西陵,幾乎已經是將吳國的先鋒軍和姑蘇王軍圍在了桐柏山之內。

桐柏山之內,亦是有着這樣的一座小鄉邑,名爲“沂邑”,約莫數百戶人家,乃是數十年前,唐國和隨國的幾戶大氏族爲了躲避戰禍,便是舉族遷移到這裡。

與外界的交通也僅僅是一條掩沒在密林之中的小徑罷了,即便是數年前聽聞隨地和唐地已經是被秦國佔領,這數百戶亦是沒有離去桐柏山,畢竟比起來外界的戰亂,沂邑自給自足,甚至不用繳納賦稅,的確是故土難離。

不過,前幾日,隨着昨日這裡闖進來的一列身着革甲的士卒之後,沂邑的安寧便是被徹底打破,先前沂邑的百姓還認爲這是秦軍,故此亦是百般招待。

但是在外狩獵歸來的沂邑青壯見到這夥士卒之後,亦是直接拆穿了,秦軍的兵甲多是以黑色爲主,豈是眼前這羣士卒身着白色的軍甲,尤其是看到了打出的旗號乃是“吳”,是故,吳軍的面目亦是被直接拆穿。

被拆穿面目的吳軍亦是直接暴露了兇殘的本性,他們殺死了幾名反抗的沂邑青壯,隨即也是將沂邑老氏族的族領、族老之類的鄉間有名望者皆是關押了起來,餘者婦孺盡數被吳軍士卒抓了起來。

不久之後,夫概亦是率領先鋒軍本部人馬到達了沂邑,夫概本人也是沒有想到,桐柏山羣山之中,居然是有着這麼一座鄉邑,當下亦是詢問道:“在此地發現了多少糧食?!”

吳軍伯長亦是回道:“此地人口共有千餘人,幾個大戶人家亦是囤積了不少的糧食,足足能夠保證某軍數萬人馬吃上月餘的!”

山間倒不至於外界那般容易遭受到“乾旱”“洪澇”等等的自然災害,其灌溉所用的山泉亦是常年清澈,沂邑的先人們在桐柏山之中尋到了這般福地,自然是一代又一代的紮根了下來,若不是此番被吳軍打攪,定然也會世世代代的生活下去。

“夠某軍月餘之用……”夫概磨挲着手掌,隨即亦是掃了一圈周圍的地勢,當下也是招來了夫達說道:“如今西陵和鄂地已經是被秦軍佔據,某軍只是攜帶了七日的乾糧,某觀沂邑,地勢平坦,四周多山,且是有着供某軍月餘之用的糧食,不妨駐紮在此地,等探明瞭桐柏山周圍的情勢,再伺機而動!”

夫達想了想,夫概所說,的確是眼下的萬全之計,但坐等這裡也絕非是辦法,是故,夫達抱了抱手對夫概請命道:“將軍不妨在沂邑駐紮,等候夫律與夫錯兩位將軍率領姑蘇王軍到來,末將請令,前往桐柏山之外探聽秦人的動靜!”

“如此再好不過,亦可迷惑秦軍!”夫概當下便是同意了。

就地勢上來說,諸侯列國之間的分界線並非是相連着的,往往是根據山脈湖泊劃分的,對於山脈湖泊兩邊的諸侯國來說,山脈湖泊乃是共有的“分界線”,因爲如今的人力還不足以佔據這些地勢複雜的地方。

但是夫概卻是將沂邑當作了秦境之內,尤其是那幾名被吳軍殺死的沂邑青壯,臨死時候的瞪目亦是刺激到了夫概,夫概下令將這些人暴屍荒野,任野狼分食。

而吳軍士卒亦是在沂邑之內燒殺掠搶,無惡不作,一日之後,亦是飽食了幾頓的夫概所部也是等到了後續的姑蘇王軍到來,夫概便是暫時駐紮在了此處。

夫律和夫錯也是對夫概能夠找到這般地方大感意外,仔細觀察了周圍的地勢,夫律也是耗盡了自己僅有的那點兵法道:“此地中央平坦,四周又是桐柏山脈,乃是秦軍所短某軍所長也,必能夠在此處大破秦軍,揚某軍威!”

夫概聞言,也是極爲受用,當下根據探查清楚了沂邑周圍的地勢,夫概亦是排兵佈陣,見其打算,乃是將沂邑作爲吳軍的後方大本營,藉此向西南可以攻伐秦國的江夏郡,向北就直接打到了秦國的南陽郡。

夫概覺得“天助我也”的時候,亦是接到了在桐柏山迷惑秦軍的夫達消息,乃是夫達前往了唐邑本想劫掠一番,孰能夠料到在唐邑,秦人聚集了數萬兵馬,直接是將夫達所部打的慌亂四逃,潰不成軍。

夫達率領殘兵逃竄進了桐柏山甩掉了秦國的追兵之後,便立馬將消息傳給了在沂邑的夫概。

聞此消息,夫概亦是眉毛幾乎是擰到了一起,看着桐柏山之外,夫概幾乎是怒喝着問道:“吳國混進秦國的細作不是說,駐守江夏的秦軍只有萬餘人麼,一個江息縣邑便是有着近萬人,怎麼這唐邑居然還是有着數萬人規模的秦軍士卒!”

怒喝至此,夫概拔劍又是怒火長嘯道:“匹夫誤我也!”

第四百八十章 秦卒之憂第一百五十九章 封公大典(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陽宮之談第三百五十八章 歃血爲盟第七百七十五章 嬴肆行蹤第三百二十二章 初面(上)第三十七章 長公子的蛻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範離獻計第二十七章 白馬將房德第四百零七章 再起戰事第五百一十章 洛邑在手第四百七十七章 授爵弊端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秦宣後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秦宮第三百五十八章 歃血爲盟第八百一十八章 長平後事第六十七章 北王進軍第一百零七章 壽王赴宴第七百九十六章 又逢鉅變!第七百九十五章 太子政歸秦第四百八十六章 齊軍攻秦第三百九十三章 桓羽應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少年王簡第五百七十二章 宣氏密談第四百九十一章 汜水關破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九十七章 鄭人馮簡第四百七十八章 二十等功爵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頃第三百二十七章 查案第四百零七章 說服荊王第三百五十章 江畔之宴第四百九十三章 捷後應待第三百三十一章 兄弟相見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儲(上)第五百八十章 琰肆見面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秦宮前第五百零六章 秦公來至第四百九十五章 如意歸來第六百零二章 善後之事第四百一十章 範離辭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五十二章 震動潁川(下)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度震驚第十二章 旬朝黨爭第三百零四章 內朝新政第二百二十五章 新物件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意爭儲第七百四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零四章 內朝新政第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四百七十章 借道成皋第一百七十九章 到達隨都第三百九十八章 降?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秦人江築第五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四十章 逄涓用兵第三百零九章 公子琰的應對第七十四章 決戰(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鴆殺第二百零四章 伐木造船(下)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趙開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查詢第六百四十五章 宣後開口第七百八十九章 初元八年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二百二十五章 新物件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攏兵權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秦宮第五百章 到來江陵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國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獻計第四十八章 上報田稅(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六百五十七章 嬴行建言第八十章 進軍南郡(上)第九十九章 陳之慶的顧慮第三百八十六章 壓倒式勝利第五百零二章 水攻真意第四百九十五章 如意歸來第二百五十一章 敗家第四百八十三章 孟津始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羋負心意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五百三十四章 行軍沂邑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趙歸心第一百九十六章 竟陵着落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魏對峙第六百九十五章 高陵戰後第四百七十一章 嬴騫第三十八章 返回上林苑第七百八十章 吳越落幕第三百二十四章 宛市第八十二章 壽王歸襄第八百章 伐楚落幕第五百零三章 江陵告破第三百四十四章 利器第六百零八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宜
第四百八十章 秦卒之憂第一百五十九章 封公大典(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陽宮之談第三百五十八章 歃血爲盟第七百七十五章 嬴肆行蹤第三百二十二章 初面(上)第三十七章 長公子的蛻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範離獻計第二十七章 白馬將房德第四百零七章 再起戰事第五百一十章 洛邑在手第四百七十七章 授爵弊端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秦宣後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秦宮第三百五十八章 歃血爲盟第八百一十八章 長平後事第六十七章 北王進軍第一百零七章 壽王赴宴第七百九十六章 又逢鉅變!第七百九十五章 太子政歸秦第四百八十六章 齊軍攻秦第三百九十三章 桓羽應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少年王簡第五百七十二章 宣氏密談第四百九十一章 汜水關破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九十七章 鄭人馮簡第四百七十八章 二十等功爵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頃第三百二十七章 查案第四百零七章 說服荊王第三百五十章 江畔之宴第四百九十三章 捷後應待第三百三十一章 兄弟相見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儲(上)第五百八十章 琰肆見面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秦宮前第五百零六章 秦公來至第四百九十五章 如意歸來第六百零二章 善後之事第四百一十章 範離辭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五十二章 震動潁川(下)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度震驚第十二章 旬朝黨爭第三百零四章 內朝新政第二百二十五章 新物件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意爭儲第七百四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零四章 內朝新政第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四百七十章 借道成皋第一百七十九章 到達隨都第三百九十八章 降?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秦人江築第五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四十章 逄涓用兵第三百零九章 公子琰的應對第七十四章 決戰(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鴆殺第二百零四章 伐木造船(下)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趙開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查詢第六百四十五章 宣後開口第七百八十九章 初元八年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二百二十五章 新物件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攏兵權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秦宮第五百章 到來江陵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國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獻計第四十八章 上報田稅(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六百五十七章 嬴行建言第八十章 進軍南郡(上)第九十九章 陳之慶的顧慮第三百八十六章 壓倒式勝利第五百零二章 水攻真意第四百九十五章 如意歸來第二百五十一章 敗家第四百八十三章 孟津始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羋負心意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五百三十四章 行軍沂邑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趙歸心第一百九十六章 竟陵着落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魏對峙第六百九十五章 高陵戰後第四百七十一章 嬴騫第三十八章 返回上林苑第七百八十章 吳越落幕第三百二十四章 宛市第八十二章 壽王歸襄第八百章 伐楚落幕第五百零三章 江陵告破第三百四十四章 利器第六百零八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