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安邑附降

“報!戰場已經是估算完畢,某軍傷亡兩千,斬殺敵卒八千餘人,戰死敵卒多數死於自相踐踏之中,俘虜近萬人,其中受傷者不在少數!”

黃列的親衛營一名百夫長,在安邑關閉城門之後的半個時辰,便是匆匆清點了敵我兩軍的傷亡,便是將估算出來的具體數字稟報給了林玧琰。

面對如此結局,林玧琰亦是有一些唏噓不已,原因正是在於,老秦的銳士營士卒勝魏國的武卒實在是過於容易了!

此時此刻的魏武卒,林玧琰怎麼看,都不像是能夠在數十年前隨着吳啓大殺四方,以一當十的魏武卒了。

待公孫起,宣冉,胡傷等將領一一歸來的時候,林玧琰亦是言道:“自此之後,中原便是流傳【齊之技擊不能當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銳士】的流言,而這等先河,俱是爾等所建立下的功勳!”

宣冉卻是抱了抱手回道:“某等戰場殺敵乃是本分之事,此等軍功多半是仰賴於公子琰將軍的運籌帷幄,某等不敢與公子琰將軍爭功也!”

那胡傷亦是下馬對林玧琰拜道:“某乃粗鄙之人,先前已經是衝撞了公子琰將軍,還請將軍寬恕!”

面見這胡傷如此誠懇的認錯,林玧琰豈會是有着追究之理,再者說了,林玧琰在南秦的時候便是知曉老秦人的烈性與野性,非是名正言順的折服其人,便是欲要將其武力征服,根本就是虛妄之事!

林玧琰讓人將胡傷扶了起來,並對胡傷言道:“等攻破了安邑,胡將軍在與我相互敬酒一番,說此話也不遲!”

胡傷連連答應道:“喏!”

倒是一臉神色拘謹的公孫起,卻是提醒道:“公子琰將軍,某等自奪取鹽氏已經是過了一天一夜了,消息必然是走漏了,恐遲則生變。”

“此事易爾!”林玧琰擡起頭,看着安邑的城牆之上,當下是言道:“魏武卒大敗,盡數被某軍斬殺和俘虜,安邑之內的守備已經是不多了,方纔我觀這城頭之上,早已經是人心惶惶!”

林玧琰回過頭來,看着胡傷問道:“方纔可是將那魏武卒的老將魏朏抓住了?!”

胡傷點了點頭,亦是沒有爭功道:“乃是宣將軍一箭射中了那廝的肩胛骨,被某一刀斬了馬首,跌落馬下,斷了一條腿!”

林玧琰點了點頭,便是將目光看着安邑的城牆之上,終於是冒出來了狠厲之色:“爲了老秦的銳士營將士的安危,行事不可不狠辣,來人啊,遣傳聲士卒立於安邑城下,若是安邑城內不願意投降,每一個時辰,某軍便是斬殺降卒一千,待某老秦大軍到來攻破安邑之後,必定是要……屠城!”

此話一出,即便是那公孫起亦是抖了抖,動輒殺降……乃至屠城,自鹽氏屠城之後,公孫起便是已經是逐漸認識到了這位公子琰殿下絕對就不像是表面上看到的那般謙謙如玉。

胡傷得令之後,便是挑選了百十來個聲如洪鐘大呂的傳聲士卒,將“安邑若不投降,每過一個時辰便會斬殺一千降卒”乃至“老秦大軍到來破城之後,便會屠城”等等消息,悉數報知給了那城頭之上的魏國安邑老氏族。

果然,聽聞此消息,那安邑城頭之上,果然是陷入到了巨大的惶恐之中。

“殺降?!”有魏國安邑老氏族族老又驚又怒,虛指着老秦軍陣的方向,言道:“老秦真是虎狼心思,安敢如此!”

但是更多的老氏族已經是憂懼了起來,此時此刻,魏武卒的大敗,已經是讓這些老氏族逐漸相信了龍谷的河西軍在汾陰大敗的消息。

畢竟,強如魏武卒,皆是畏懼了老秦人的刀鋒,更何況河西軍。

魏武卒,甚至是比大魏的國號,還要讓這些魏國安邑的老氏族感到自豪,自打他們生於斯長於斯的時候,便是聽着魏武卒百戰而無一敗的故事長大的。

打一個比方說,魏國安邑的這些老氏族與其他地方的世家權貴幾乎是毫無區別,只想着如何能夠壓榨着無田佃戶的歲收,甚至是欺男霸女,魚肉鄉里皆是常有之事。

但是這些老氏族,卻是不會將自己的手爪伸向魏武卒家中,因爲他們知曉,魏武卒乃是大魏的國之武卒,若是動了他們的利益,便是動搖了魏武卒的軍心與銳氣,亦是動搖了大魏的國本!

“公子昂,此事當是如何處置?”有老氏族的族老不免將意見放到了這城頭上早已經是虛汗淋漓的公子魏昂身上。

公子魏昂暗中啐罵了一聲,這些安邑老氏族的狡猾,如今這個時候,公子魏昂已經是聽出來了這些安邑城內的老氏族已經是對城外的士卒毫無抵抗之意,皆是生出來了附降之意。

但其卻是都不明說,卻是將最終的被選擇權交到了自己的手中。

即便是河西軍全軍覆沒,安邑魏武卒損傷大半,但是勿要忘記了,大魏近乎八成的國力,尚還在以大梁爲中心的東境,此時此刻,局勢雖說是落入了下風。

然而,魏國的國力尚還在,有朝一日,東境必定是會發動大軍,收復河西郡失地,到時候大梁追責的時候,首當其中,便是做主附降老秦的公子魏昂,而這些老氏族卻是相安無事。

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公子魏昂始終沒有鬆口,見其模樣,應該是打算等待着什麼意外發生了。

那城下的老秦銳士,見到安邑城內雖說是有着異動,但卻是毫無投降之意,便是將千餘個未曾負傷的附降魏武卒推到了陣前,沒有絲毫的猶豫,手起刀落,右軍銳士營的功勞簿上便是再次多了千餘降俘首級的軍功出來!

當此之時,老秦士卒已經是將先前戰死的魏武卒首級再一次堆砌成了【京觀】。

這座在安邑老氏族親眼所見之下,從無到有,遠比那從鹽氏攜帶過來的十數座京觀,更有直接的觸感。

當下,那些族內有着子弟出戰的老氏族族老紛紛是哀嚎不已,有着痛心疾首乾脆就是昏了過去不省人事。

城頭之上的公子魏昂亦是內心極爲焦灼不安,其欲要等待的意外,的確是來了,但絕非是魏昂所要希翼的意外,乃是在秦軍的陣後,卻是突然冒出來幾座龐然大物。

赫然是拋石車這類的攻城器械!

魏昂見狀,再無與老秦士卒交戰之意,當下指着旁邊的將旗乃至魏國的旗幟言道:“擲旗於城下,向老秦乞降,勿要再將這姬姓魏氏的先祖靈寢之地遭受生靈塗炭的兵禍之事……”

第五章 度量衡第七百二十一章 破齊營第四百四十三章 出使王畿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宜獻計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悝請儲第六百零七章 重賞勇夫第四百四十六章 齊聚東宮第五百四十三章 說服羋雲第二百五十二章 感觸第六百八十一章 接連得勝第七十章 應城血戰第一百二十章 有意招攬第二百二十七章 吳楚來使第七百五十二章 宗府太廟第二百七十八章 斥候營(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江築回鄉第三百二十章 商司第三百七十三章 巫舞之禍第四十九章 青穂宮落幕第七百七十二章 滯留荊地第十七章 血濺朝堂第五百六十章 齊盟伐秦第九章 韓悝入仕第四百九十一章 汜水關破第七百九十六章 又逢鉅變!第七十四章 決戰(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後各態第二百八十八章 滿獲而歸第四百八十章 秦卒之憂第五百三十五章 全軍出擊第六百一十八章 安邑附降第七十五章 決戰(中)第五百零四章 察覺秦意第五百九十一章 聚兵藍田第六百五十五章 歸入府中第四百四十四章 成皋之策第五百六十四章 隴東新象第四百七十一章 嬴騫第七百二十二章 條件第八百零二章 老秦變故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城規模(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攻武關第五百九十三章 右軍間隙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戰欲起第八百零四章 老秦北境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戰落幕第二百八十三章 武關變化第三百八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戰欲起第四百七十二章 說服莒勱第八百一十六章 戰於長平第七百一十三章 反擊序幕第三百六十六章 用意第三百五十一章 驅狼吞虎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返宛城第八百零一章 二十一年第一百零二章 正面交戰?第三百三十章 真相第十章 推行新制第九章 韓悝入仕第二百八十五章 金山之地第五百五十九章 荊地事了第四百八十章 秦卒之憂第一百四十八章 污穢之物第六百一十八章 安邑附降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路向南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窗事發第四百六十七章 九章算術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生分歧第六百一十八章 安邑附降第五百一十七章 申包胥入秦庭第三百六十三章 楚使離去第六百九十三章 識破玄襄陣第七百七十七章 老秦動態第一百三十二章 公子敘來訪第二百三十八章 說服出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家分晉第二百一十九章 辯罪【二合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辭別回鄉第二百二十七章 吳楚來使第一百一十一章 “分贓”不均第二百九十一章 隴東之戰(中)第六十三章 返回舊唐第七百六十三章 胡服騎射第三十四章 印刷成冊第四百五十六章 魏侯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武卒出第三百五十三章 柘王屈衍第二百八十五章 金山之地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泉反擊第二十八章 尚書府落成第一百二十六章 勢態終止?第三百二十五章 遇刺第一百一十一章 “分贓”不均第五十七章 糧煙四起第一章 贏姓林氏之南秦第一百三十八章 趕赴北境(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征人選第六百零七章 重賞勇夫第一百三十八章 趕赴北境(上)
第五章 度量衡第七百二十一章 破齊營第四百四十三章 出使王畿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宜獻計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悝請儲第六百零七章 重賞勇夫第四百四十六章 齊聚東宮第五百四十三章 說服羋雲第二百五十二章 感觸第六百八十一章 接連得勝第七十章 應城血戰第一百二十章 有意招攬第二百二十七章 吳楚來使第七百五十二章 宗府太廟第二百七十八章 斥候營(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江築回鄉第三百二十章 商司第三百七十三章 巫舞之禍第四十九章 青穂宮落幕第七百七十二章 滯留荊地第十七章 血濺朝堂第五百六十章 齊盟伐秦第九章 韓悝入仕第四百九十一章 汜水關破第七百九十六章 又逢鉅變!第七十四章 決戰(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後各態第二百八十八章 滿獲而歸第四百八十章 秦卒之憂第五百三十五章 全軍出擊第六百一十八章 安邑附降第七十五章 決戰(中)第五百零四章 察覺秦意第五百九十一章 聚兵藍田第六百五十五章 歸入府中第四百四十四章 成皋之策第五百六十四章 隴東新象第四百七十一章 嬴騫第七百二十二章 條件第八百零二章 老秦變故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城規模(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攻武關第五百九十三章 右軍間隙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戰欲起第八百零四章 老秦北境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戰落幕第二百八十三章 武關變化第三百八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戰欲起第四百七十二章 說服莒勱第八百一十六章 戰於長平第七百一十三章 反擊序幕第三百六十六章 用意第三百五十一章 驅狼吞虎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返宛城第八百零一章 二十一年第一百零二章 正面交戰?第三百三十章 真相第十章 推行新制第九章 韓悝入仕第二百八十五章 金山之地第五百五十九章 荊地事了第四百八十章 秦卒之憂第一百四十八章 污穢之物第六百一十八章 安邑附降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路向南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窗事發第四百六十七章 九章算術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生分歧第六百一十八章 安邑附降第五百一十七章 申包胥入秦庭第三百六十三章 楚使離去第六百九十三章 識破玄襄陣第七百七十七章 老秦動態第一百三十二章 公子敘來訪第二百三十八章 說服出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家分晉第二百一十九章 辯罪【二合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辭別回鄉第二百二十七章 吳楚來使第一百一十一章 “分贓”不均第二百九十一章 隴東之戰(中)第六十三章 返回舊唐第七百六十三章 胡服騎射第三十四章 印刷成冊第四百五十六章 魏侯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武卒出第三百五十三章 柘王屈衍第二百八十五章 金山之地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泉反擊第二十八章 尚書府落成第一百二十六章 勢態終止?第三百二十五章 遇刺第一百一十一章 “分贓”不均第五十七章 糧煙四起第一章 贏姓林氏之南秦第一百三十八章 趕赴北境(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征人選第六百零七章 重賞勇夫第一百三十八章 趕赴北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