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封公大典(下)

自呂氏齊國會盟以“尊王攘夷”以來,姬周天子冊封公侯常常以賜胙來表達對某諸侯的尊容,此番秦公嬴蹈進封,姬周天子派遣過來的使者乃是上大夫趙累,手持天子節杖,隨行一行人數不多,各有安排。

明子夫不在,此番封公大典乃是由上大夫沮綬主持,不過秦公卻是有意讓韓悝主持門面,以此來宣告自己將要封韓悝爲大秦國相,比如說沮綬負責的乃是封公大典的瑣碎之事,但是韓悝卻是以秦臣的身份迎接天使一行人。

“大秦簡陋,不知道天使感覺在宛城驛這幾日待得如何?如有招待不週之處,還請天使海涵。”韓悝開口問道。

大秦民力簡陋不假,但是供奉少了大半的姬周王畿情況也是能夠好到哪裡去,不過是半斤八兩罷了,不過這秦國,的確是夠簡陋的,宛城的城牆都是殘破異常,趙累周遊列國,出訪各地從未見過如此殘破的國都。

不過秦人民風彪悍,趙累也是不敢將自己不屑的意思表現出來,而是直接將話題移到了主題之上說道:“尚好,此番乃是天子進封秦伯爲秦公,一應典籍已經是在王畿備份好了,就等秦公派人前去交接,趙某這番前來只爲天子賜秦公胙,以示尊容。”

說到此處,趙累輕輕靠近韓悝道:“聽聞秦國在潁川大勝韓國,天子也是十分感謝秦公的勤王之情,如今似秦公這般的忠義諸侯,中原已經是頗爲少見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韓悝不知道這趙累究竟知道潁川之戰中多少細節,不過對於此番恭維還是接納了下來,世人皆知姬周王室每況日下,但其終究還是天下的名義共主,與其交好,對大秦始終是有好處的。

“天子恩榮,秦公十分感謝,想必天使也是見到了,如今大秦接連戰火,民生凋敝,秦公處理政務目不暇接,實在是沒能夠抽出時間來招待天使,還請天使勿怪!”韓悝也是十分謙虛的告罪道。

按照姬周舊例,王畿的臣卿要比王畿外的諸侯高出來一個等階,也就是說,似趙累這等姬周王畿的上大夫等同於伯爵或者侯爵一等的諸侯,按照姬周禮節,就是秦公親自接見也是不爲過。

但趙累何嘗不知道今時不同往日,對韓悝這句謙遜的告罪之詞也是極爲受用,當下道:“不怪不怪,秦公兢兢業業治理地方何錯之有,天子也是極爲看好似秦公這等忠義諸侯!”

左一個忠義諸侯,右一個忠義諸侯,已經是讓韓悝嗅到了某些不同尋常的氣息,當下略微一想便是明白了姬周天子的用意,天子心術……看來這是姬周天子要利用大秦牽制住韓國等王畿周圍的列強。

居然會是想把大秦當作棒槌使?

韓悝也是心中不免冷笑。

倒是趙累看着韓悝不說話,又是沉聲道:“韓子,想必你也聽聞了潁川郡的陸渾戎之患吧。”

“陸渾戎?”韓悝皺起眉來。

趙累倒是咬牙說道:“韓子,百餘年來,姬周王畿深受陸渾戎的荼毒……”

“咚咚咚……”

一聲聲鐘聲傳過來,似鈴音嫋嫋,韓悝裝作沒有在意趙累的話,提醒道:“良辰吉時已經到了,還請天使移步臺上,主持天子冊封的禮節。”

趙累神色一滯,隨即也就是木訥點了點頭,便是應了下來。

大秦崇尚玄黑色,無論是嬴姓林氏,還是老氏族或者平民,皆是以“黑”爲尊,宮府爲秦公趕製的秦公華服乃是以玄黑爲主,顯得十分內斂。

已經是站在臺上的趙累倒是點了點頭,如今姬周天子威嚴喪失,中原諸侯常常是做出來有失禮節、逾規越矩的事情,具體就是表現在擅用姬周天子才能使用的器物,似韓趙魏三家得知天子賜封爲諸侯的時候,大張旗鼓的陣仗比天子登基聲勢都要浩大,對比之下,倒是秦公顯得中規中矩,博得了趙累不少好感。

孰不知,秦公這副姿態全完是因爲秦人已經是窮到了骨子裡!

周頌與秦風相依而鳴,周頌乃是雅音,比不及後面出來的秦風更爲勁道,倒是顯現出來如今秦國和姬周王畿的姿態。

趙累乃是姬周王畿世代的禮官出身,因此頗爲講究,秦國蠻蔽之所,趙累也是沒有強求,只是做好了自己的就行。

臨末,趙累吟唱完頌文,便是宣讀姬周天子冊封秦公的詔書,並賜給了秦公胙。

這個時候,這個趙累的作用已經是完全失去了,後續的禮節將由大秦這邊掌控,封公大典,也是秦公的封賞大典,屆時將會對南北兩境的戰事突出的將領進行一些封賞。

果然沮綬將趙累迎了下去,派人將其送回了驛站,趙累面色雖然並不動怒,實際上內心已經是有了慍意。

秦公嬴蹈已經是手奉肉胙,祭拜給了嬴姓的先祖,隨即喚來了宗府的宗伯,讓其將肉胙進奉太廟祀奉先祖。

“韓卿,代孤讀頌文吧!”秦公站起身來,對韓悝忽然說道。

韓悝擡起頭,看着秦公,後者裝作不在意,自顧自地站在祭壇前面,韓悝冒出來感激之色,對秦公應道:“喏!”

隨即韓悝手奉頌文,這篇頌文本就是出自他手,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外加上編鐘的敲鳴,其上又是誦讀着這一年來大秦的開疆拓土,即便是那些老氏族不瞞秦公如此明目張膽的重用韓悝,也是因爲這篇頌文壓制住了心中的怒火,畢竟這一年大秦取得的成就太過矚目。

韓悝道頌完畢,秦公便是緩緩走近,高錦手奉一塊黑布隨後,秦公穩住身子,便是從高錦那裡掀開黑布,居然會是一塊印鑑。

秦公虎目威視,一手拿着印鑑,一手扶着韓悝的右臂,極爲慎重的聲音問道:“願以大秦國相以待韓卿,韓卿可留?!”

韓悝目色觸動,對秦公報以感激的眼神回道:“悝,定當爲大秦鞠躬盡瘁!”

第八十五章 惱怒的壽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玧淵(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軍第三十六章 書肆盛況第六百四十六章 公君顧慮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破郢都第七百七十六章 吳越又亂第十章 推行新制第六百章 初生悔意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宮朝謝第六百七十四章 刀兵之宴第四百五十章 停留滎陽第三百八十章 桓羽兵敗第六百五十章 郿縣事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到達大梁第三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名隱賊第二百五十五章 隴西密事(下)第四十一章 城防營營嘯第八百二十二章 破薊並燕第七百九十二章 範離至秦第五百零一章 臨陣裁軍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征人選第二百五十一章 敗家第六百四十三章 班師回朝第五百零一章 臨陣裁軍第七百零八章 爭分奪秒第四百二十九章 交戰之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落幕第一百三十八章 趕赴北境(下)第八百一十五章 趙庭君臣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復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關防線第六百六十六章 姜氏第三百七十五章 羋雲到訪第三百二十八章 真兇?第二百六十四章 詐兵之謀(上)第四十一章 城防營營嘯第一百一十四章 暴起刺殺第八百一十章 韓楚序幕第二百五十七章 交手第六百三十四章 左軍來至第六百四十四章 宣後召見第六百四十二章 咸陽安定第三百四十三章 隸人之弊第一百零六章 壽王返陣第五百四十三章 說服羋雲第二百二十七章 吳楚來使第一百一十二章 “誠意”第六百三十二章 四面魏歌第一百章 撤軍過後第四百八十一章 天子之懼第八十五章 惱怒的壽王第四百六十九章 秦卒歸鄉第四百零七章 說服荊王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趙開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奴隸處置第六百六十八章 螳螂捕蟬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武卒出第二百二十七章 吳楚來使第四章 走馬上任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一百九十九章 奴隸處置第六百二十二章 震驚老秦(三)第三百一十章 趙氏趙庸第七百零四章 破秦秘策第五百三十章 吳軍欲來第四十五章 上報田稅(一)第二十七章 白馬將房德第五百四十三章 說服羋雲第二百六十章 戎狄反常第六百零六章 效仿武卒第八百一十二章 天下暫安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君交底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趙歸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衝突(下)第六百五十五章 歸入府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儲(上)第九十二章 秣兵厲馬(中)第六百五十五章 歸入府中第六百三十四章 左軍來至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玧淵(下)第六百四十五章 宣後開口第三百零三章 收取柘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郡事發第七百九十三章 定國之策第五百九十章 征剿庸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韓國豪族第七百零七章 鷹隼出擊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陽事變第三百四十一章 階下囚第四百六十六章 儒法之爭第二百三十二章 備戰安排第二百八十三章 武關變化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國酌量第一百九十九章 奴隸處置第四百五十三章 兄弟相見第七百九十六章 又逢鉅變!第六百六十八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軍第三百零四章 柘城之“富”
第八十五章 惱怒的壽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玧淵(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軍第三十六章 書肆盛況第六百四十六章 公君顧慮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破郢都第七百七十六章 吳越又亂第十章 推行新制第六百章 初生悔意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宮朝謝第六百七十四章 刀兵之宴第四百五十章 停留滎陽第三百八十章 桓羽兵敗第六百五十章 郿縣事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到達大梁第三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名隱賊第二百五十五章 隴西密事(下)第四十一章 城防營營嘯第八百二十二章 破薊並燕第七百九十二章 範離至秦第五百零一章 臨陣裁軍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征人選第二百五十一章 敗家第六百四十三章 班師回朝第五百零一章 臨陣裁軍第七百零八章 爭分奪秒第四百二十九章 交戰之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落幕第一百三十八章 趕赴北境(下)第八百一十五章 趙庭君臣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復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關防線第六百六十六章 姜氏第三百七十五章 羋雲到訪第三百二十八章 真兇?第二百六十四章 詐兵之謀(上)第四十一章 城防營營嘯第一百一十四章 暴起刺殺第八百一十章 韓楚序幕第二百五十七章 交手第六百三十四章 左軍來至第六百四十四章 宣後召見第六百四十二章 咸陽安定第三百四十三章 隸人之弊第一百零六章 壽王返陣第五百四十三章 說服羋雲第二百二十七章 吳楚來使第一百一十二章 “誠意”第六百三十二章 四面魏歌第一百章 撤軍過後第四百八十一章 天子之懼第八十五章 惱怒的壽王第四百六十九章 秦卒歸鄉第四百零七章 說服荊王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趙開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奴隸處置第六百六十八章 螳螂捕蟬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武卒出第二百二十七章 吳楚來使第四章 走馬上任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一百九十九章 奴隸處置第六百二十二章 震驚老秦(三)第三百一十章 趙氏趙庸第七百零四章 破秦秘策第五百三十章 吳軍欲來第四十五章 上報田稅(一)第二十七章 白馬將房德第五百四十三章 說服羋雲第二百六十章 戎狄反常第六百零六章 效仿武卒第八百一十二章 天下暫安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君交底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趙歸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衝突(下)第六百五十五章 歸入府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儲(上)第九十二章 秣兵厲馬(中)第六百五十五章 歸入府中第六百三十四章 左軍來至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玧淵(下)第六百四十五章 宣後開口第三百零三章 收取柘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郡事發第七百九十三章 定國之策第五百九十章 征剿庸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韓國豪族第七百零七章 鷹隼出擊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陽事變第三百四十一章 階下囚第四百六十六章 儒法之爭第二百三十二章 備戰安排第二百八十三章 武關變化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國酌量第一百九十九章 奴隸處置第四百五十三章 兄弟相見第七百九十六章 又逢鉅變!第六百六十八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軍第三百零四章 柘城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