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黎明到來

“復涼號的情況怎麼樣了?”楊坤林看着遠方海面上覆涼號騰出的巨大爆炸火光,臉色急變!

身爲一個老資格的海軍將領,楊坤林只是看這爆炸的火光就知道,這一次擊中復涼號的絕對是八寸以上口徑的炮彈,而考慮到復涼號對面的一大一小兩艘敵艦,那麼復涼號所承受的那顆炮彈應該就是曰`本海軍的一艘重型巡洋艦所發出來的。

而八寸炮彈的打擊是復涼號所無法承受的。

復涼號的噸位雖然也不算小,作戰排水量高達八千多噸,但是防空水平還是輕型巡洋艦的水平,根本無法有效防空八寸艦炮的打擊。要想防護八寸炮彈的打擊,至少也得是作戰排水量一萬八千噸以上的重型巡洋艦,比如中國的世廣級,美國的得梅因級,又或者是中國海軍裡頭的那些兩萬多噸的大型巡洋艦,伏羲級、長江級以及美國的阿拉斯加級。

而輕型巡洋艦,不管是中國造的還是美國人的又或者是其他國家的,都是無法有效防禦八寸炮彈的打擊。

復涼號乃是中國海軍的復煙級B型的一員,而且還是後期型號,具體設計佈局已經和之前的復煙級B型有所不同,因爲根據當年第八期和第九期的海軍發展計劃中,輕型巡洋艦是分成了兩個方向,一個是側重防空能力,一個則是側重炮戰能力。而爲了能夠最大程度上的降低成本,所以在具體設計以及建造上,採取的是通用化船體。

其中的A型則是航空母艦戰鬥羣所需的防空艦,配屬八座雙聯裝共十六門的五寸四十倍炮。而B型的則是配屬三座三聯裝共九門六寸五十五倍炮。此外兩個型號在具體的防空武器,反艦武器以及航速上都有些一些差別,甚至建成後標準排水量以及作戰排水量都是不同的。

但是由於這兩個型號的巡洋艦都是採用同一個船體,除了武器系統不同外,其他的內部機構以及電子設備甚至外觀設計都是極爲相似,所以籠統的稱之爲復煙級,不過具體細分爲A型,B型,C型等。

不過由於B型的首艦被命名爲復廣號,所以外界也稱B型爲復廣級。

在中國海軍多年的發展計劃中,造艦計劃始終是根據海軍戰略以及技術的發展不斷做出調整,而這也就造成了中國海軍內部發展建造的船隻型號有些繁雜,比如航空母艦上就可以看出來,有平直甲板的青山級航空母艦,也有斜甲板的青山級航空母艦,然後還有大型裝甲航空母艦天山級,再過來還有超級航空母艦九連山級以及華山級,然後同時也還有從傾斜甲板版本的青山級改進而來的五臺山級。

如果說航空母艦的發展還有脈絡可循的話,那麼驅逐艦上就更繁雜了,中國海軍這些年發展的驅逐艦中,從1937年開始,首批是自安級,追求高速、大火力以及雷擊能力。而在1939年的時候發展了自梅級,不再追求高航速以及雷擊能力,而是追求極限的防空火力,並首次採用四寸口徑的全自動裝填火炮。但是在1940年的時候,又從自梅級中改進並發展了自桂級,這一次放棄了四寸火炮,回到了裝備五寸火炮的年代。理由很簡單,那就是中國海軍在嘗試了四寸的全自動防空炮後,發現對空姓能雖然足夠了,但是反艦姓能實在太差,再加上二戰爆發後各國驅逐艦清一色的120毫米或者五寸艦炮,這讓自梅級的四寸艦炮顯得遜色了很多。

中國海軍自然是不願意看到自家最新的驅逐艦在炮戰的時候打不過其他國家的驅逐艦的,所以改進發展了自桂級驅逐艦,作爲新一代的通用驅逐艦使用。而原有的自梅級驅逐艦則是大多作爲防空驅逐艦來使用,主要配屬給航空母艦戰鬥羣執行防空任務。

然而這並不是終點,於此同時還在自梅級的基礎上發展了另外一快高速驅逐艦自梅級B型,算的上第一代自安級的後繼者了,弱化了火力等,但是強化了航速,使得最高速度達到了三十七節之多,並配屬了最先進的電子設備,比如對海搜索雷達,對空搜索雷達,作爲前衛偵查驅逐艦使用。這一款的驅逐艦並不多

這樣算下來,在這幾年裡中國大量建造的驅逐艦中,就有了四個型號之多,包括自安級、自梅級、自桂級、自梅級B型。分別對應標準排水量的話,就是2000噸通用驅逐艦,2700噸防空驅逐艦,2800噸艦隊驅逐艦、2800噸艦隊驅逐艦。

此時第25分艦隊中的自攀號就是屬於自梅級的B型號,也是屬於自梅級系列中的最後一批次的驅逐艦,整個自梅級系列,包括自梅級、自桂級,自梅級B型這三款加起來,自梅級船體系列的驅逐艦目前一共建造了一百二十六艘之多。再加上一百二十一艘的自安級系列驅逐艦,那麼就形成了總數近兩百五十艘的中國海軍主力驅逐艦羣。

當然了中國的龐大海軍也不止這麼這兩個系列的,還有數十艘戰前服役的驅逐艦

同時中國海軍裡頭還有大量的護衛艦,主要是三十年代後期開始大規模海軍擴張時期建造的,主要服役於各大海防艦隊,用於沿海巡邏,但是相當多的一部分在建造途中被改裝爲快速佈雷艦、快速運輸艦等輔助船隻。

此時自攀號,已經是動力全開,甚至是用超負額的狀態使得戰艦的輸出功率已經是超過了當初的額定功率,並讓航速保持了在三十七節以上的高速度上。

高航速的自攀號靈活的穿過了曰`本兩艘驅逐艦的火力攔截,然後是深入到了兩個曰`本海軍運輸船隊的中間,而這個時候,自攀號上的雷達卻是依舊沒有發現更遠處的曰`本海軍主力護航艦隊。

眼見着周邊的火力越來越密集,自攀號也是不敢繼續冒險,而是快速轉向後脫離敵艦,同時展開炮火進行還擊。

此時的世廣號上,三座炮塔上的八寸主炮已經是開始向十海里外的目標開始射擊,由於距離過遠,世廣號採用的是雷達火控系統,然而在夜晚遠距離作戰的是,雷達可比光學瞄準有用多了。

當世廣號火力全開,儘管距離很遠達到了十海里也就是一萬八千五百多米,這個距離上儘管世廣號的炮彈依舊能夠有效的打擊曰`本船隻,但是距離過遠也就導致命中率有所下降。

然而哪怕是命中率有所下降,但是世廣號通過密集的火力齊射後,依舊給了已經受到重創的復涼號極大的支援。世廣號上的九門主炮以每分鐘三發左右的射速向遠方的一艘曰`本大型船隻傾斜炮彈,儘管還無法得知敵艦的準確船型數據,但是根據大小以及對方反擊的火力來說,楊坤林已經可以判定出,這就是那艘重創復涼號的曰`本重型巡洋艦,具體型號和船名那就不知道了。

世廣號的九門主炮雖然已經是老炮了,但是射速和威力並沒有各國的主力八寸炮有什麼差距。

世廣號上的主炮乃是中國在二十年代根據進口的美國八寸艦炮自行研發的,採用55倍的身管長度,射速每分鐘在三發到四發之間,三十年代中期以後隨着中國海軍在個主力艦上陸續採用超重彈計劃,導致不僅僅是主力艦上的十六寸以及十二寸主炮採用超重彈,連八寸以及六寸的艦炮也是採用重彈。

總體來說,目前的世廣號的主炮在姓能上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差,和各國在二十年代以及三十年代研發裝備的八寸艦炮差距不大。真正要說有差距的話,也就是美國在二戰後研發的採用全自動裝填的八寸艦炮才能夠遠遠的超出了,畢竟美國人的這款八寸炮射速高達恐怖的每分鐘十發以上,射速堪比六寸艦炮。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中國也不是研發不出來全自動裝填的八寸艦炮,而是因爲沒有這個需求,中國在三十年代中期開始就停止了八寸艦炮的研發,並全力轉向了十二寸艦炮的研發,並和法國人一起研發出來了姓能優越的十二寸艦炮系統廣泛裝備在各型大型巡洋艦上。

世廣號上的炮雖然已老,但是威力依舊十足,炮彈陸續落在了那智號附近,也是迫使那智號採取了機動規避,同時放棄了對復涼號進一步的火力打擊。

身爲輕型巡洋艦的復涼號無法承受八寸艦炮的打擊,但是身爲條約巡洋艦的那智號同樣也無法承受八寸艦炮的打擊。

當世廣號上前用大量的火力打擊減輕了復涼號的壓力時,此時的復涼號也是終於趁機脫離,而世廣號以及另外兩艘巡洋艦則是繼續爲復涼號提供火力掩護。

“復涼號此時已經無法再戰了,其一號炮塔被毀,二號炮塔被卡主了,只剩下一個三號炮塔還能夠戰鬥,此外復涼號的雷達火控系統已經遭到了毀滅姓的打擊,主炮的前部光學火控系統也已經損壞!”

楊坤林聽罷皺眉,沒有想到復涼號的情況這麼嚴重,此時的復涼號雖然還沒有任何的進水,更沒有沉沒,但實際上已經是失去了戰鬥力。

“讓復涼號撤離戰場!”楊坤林如此說罷後不就,通訊官又是急忙走了過來:“自攀號報告!”

“哦,他們發現敵人艦隊沒有?”楊坤林問。

通訊官道:“自攀號報告,他們之前已經深入兩運輸艦隊結合部,但是沒有發現有敵人主力艦隊的蹤跡!目前他們遭到了敵軍密集火力的打擊!”

楊坤林聽罷後,再詳細的看起了海圖,十多秒後他道:“如此看來,敵軍應該是沒有主力護航艦隊了,不然現在還沒有發現!讓自攀號脫離,掩護自林號撤回!另外把情報回報給機動艦隊方面!”

楊坤林不知道,自攀號上的官兵也不知道,就在交戰海域的東北方向二十海里外,距離自攀號最深入的十五海里之外,數艘曰`本軍艦正在快速駛來,而在更遠處的海域更是出現了衆多大型軍艦的身影,數萬噸的戰列艦和航空母艦都能夠看見。

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82章 左將軍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918章 F5對P51(二)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64章 悅己者容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91章 福州冬日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208章 空襲(二)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230章 問與答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13章 臨近生變第83章 軍制改革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143章 飛鴻號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429章 ‘抗菌素’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13章 臨近生變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302章 遷移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7章 林家有女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256章 軍級機構
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82章 左將軍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918章 F5對P51(二)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64章 悅己者容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91章 福州冬日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208章 空襲(二)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230章 問與答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13章 臨近生變第83章 軍制改革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143章 飛鴻號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429章 ‘抗菌素’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13章 臨近生變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302章 遷移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7章 林家有女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256章 軍級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