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

當沈綱說到太平洋作戰方案的時候,在座的諸人不由得精神振奮,儘管他們都已經知道今天這個會議是要說什麼,但是現在真正的聽沈綱說出來,那感覺又是不一樣的,因爲在這之前都只能算是他們自己的猜測或者預計,但是這個事情卻是沒有真正確定下來。

上頭的沈綱繼續道:“太平洋作作戰方案書已經擺在了諸位的桌面上,諸位可自行翻閱!”

各人的桌上都放着一疊文件,文件首頁印着數個大字‘太平洋作戰方案’這數個粗體大字後還有數個小字“之對日作戰’

“爲了保障本土戰略安全,爲了避免潛在敵人對我本土沿海以及內陸主要工業區的大規模轟炸,我國之核心工業區以及人口聚集區之外至少需要三千公里的戰略緩衝線!”沈綱繼續說着:“根據這一戰略,我國在前幾年發動了俄羅斯戰役,並把西方的戰略安全線保持在了裡海到烏拉爾山脈一帶,充分的保障了國內內陸以及東部地區的戰略安全,避免從西方起飛的潛在轟炸!”

“而在東部以及南部地區同樣如此,我們需要一個絕對的安全距離,以避免本土工業在戰時遭到敵方毀滅性的打擊!”沈綱說道這裡的時候,毫不遲疑的道:“在之前我們在東部的主要潛在敵人是日`本,但是日`本戰略空軍力量薄弱,無法突破我海口軍的防空網,然而如今日`本勢弱,日軍在澳大利亞苦戰一年多依舊沒能攻克澳大利亞,而在海上,日本海軍經過和美國海軍的多次大規模海戰,目前實力已經遠不如戰前,但是美國海軍卻是實力繼續龐大,其艦載航空兵的數量已經正在逐步追趕我國海軍。如此下去,日`本必敗,而一旦日`本失敗後,英美聯軍相繼收復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後,還會攻佔日`本的琉球諸島,日`本本土列島。”

說道這裡,沈綱沉默了會後道:“一旦英美聯軍佔據上述地區,那麼從以上地區的起飛轟炸機的話,只需要一千五百公里的空中航程,那麼就覆蓋我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業地區,而從日`本長崎起飛的話,只需要八百多公里空中航程就足以把我國之第一城市上海化爲廢墟!”

“而這一點,是絕對無法容忍的!”沈綱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是堅決無比。

中國的絕大部分工業區都集中在沿海省份,除了這些沿海省份外,能夠說的上工業大省的並不多,只有東北遼寧省、吉林省、綏遠省(內蒙古中部和東部,另內蒙古西部爲寧夏省)、湖北、安徽這少數幾個省份,而廣大西部地區以及大部分內陸省份雖然也有部分的工業,而且發展程度和歷史比起來好的多,但是在整個中國的工業比重裡頭卻是不多。中國的主要工業區還是以沿海省份以及少數內陸省份爲主,形成了東北三省組成的東北工業區,河北和綏遠組成的北方工業區,江蘇、上海、浙江所組成的東部工業區。安徽、湖北組成的中部工業區。廣東爲主的南方工業區。

這四大工業區就是組成了中國的90%以上的現代工業,儘管從三十年初開始陳敬雲就逐步開發西部地區,效果也不錯,但是受到西部交通以及各種硬條件限制,導致西部開發多年來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成功,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這年頭的中國不是國家經濟,工業轉移不是國家說一句話轉移就能夠轉移的,受到資本以及各種硬性條件影響太多。

而這種情況也不僅僅是中國如此,基本實行自由市場經濟的國家大多如此,資本家們投資都喜歡在沿海或者交通方便,資源豐富的內陸省份,沒有什麼企業家喜歡去山坑角落裡投資的。

中國工業的這種自身限制就使得中國極爲注重沿海地區的戰略安全,因爲一旦這四大工業區受到了直接威脅,那麼對於中國來說將會是災難性的。

在這之前,中國的沿海安全是有保障的,雖然也有着日`本這個宿敵,但是日`本的力量還是太弱,他們的戰略轟炸機就沒多少,根本無法突破中國的海空兩軍防空網。

然而即便日`本空軍弱小,但是中國爲了預防萬一還是大力建設沿海防空網,從北方朝鮮半島到山東半島再到江蘇、上海浙江、臺灣、廣東。在這些地區中國空軍都是部署了大量的防空警戒雷達、防空戰鬥機。

而一直處於絕密狀態的噴氣式戰鬥機在中國空軍服役的時候,他們第一時間並不是用來上前線爭奪制空權,而是用在了本土防空上,這數年了中國生產的超過一千多架的各型改型F10雙發噴氣式戰鬥機都是服役於第五航空軍。

由此可見中國對沿海防空的重視程度了,而這種重視程度也就體現了中國對於沿海工業區的重視程度了。

對於中國而言,他們是絕對不允許有什麼力量威脅到自身工業區的。

而按照目前太平洋的局勢發展下去的話,一旦日`本戰敗,英美攻佔菲律賓,日`本本土的話,那麼對於中國來說就是不可能的接受的。

這個地球上是養不起兩個的超級大國的,中美之間的競爭是必然的,而一旦讓美國的轟炸機能夠直接從本土起飛轟炸中國沿海工業地區,這種威脅對於中國來說就是致命的。那時候都不用什麼核彈轟炸了,就算是常規轟炸也就能夠把中國的工業給廢了。

“我國沿海地區所面臨的潛在威脅,我國目前能夠採取的措施有二,一是直接聯合日`本,對英美作戰。二是聯合英美對日`本作戰,並在英美之前控制日`本、菲律賓的等地區,以保障我國沿海地區的絕對安全。

如果我們聯合日`本對英美作戰的話,那麼我國將會不可避免的陷入和英美兩國的消耗戰當中,而這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所極力避免的!”沈綱如此說着。

中國一直都是避免和美國全面開戰的,因爲這種程度的戰爭很難打得贏,雖然說也不太可能輸,但是這種消耗戰打起來總是得不償失的,如果能夠避免自然是避免最好。

要想避免和英美全面開戰,又想要保持沿海工業區的絕對安全,那麼剩下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主動對日宣戰,然後把日`本本土以及菲律賓等地區控制在手中。

這種控制並不是說需要全部佔領,實際上陳敬雲也對吞併日`本本土沒有什麼興趣,他要的是控制,要的是把日`本作爲太平洋防線的前沿陣地。

總之是不能讓美國獲得轟炸中國本土的前進基地。

這一點和陳敬雲在中亞以及西伯利亞地區所採取的直接吞併措施是完全不一樣的。

“此案中,我們預備採取的是主動對日作戰,以實現控制日`本列島以及其他靠近我國本土的島嶼地區!”

沈綱繼續解說着:“基於此,本案制定了以下作戰方案,初步預定以第一艦隊爲主導,獲取東海、日`本海域的制海權,以臺灣爲前進基地,切斷日`本和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南洋地區的海上聯繫,隨即本土陸軍部隊從朝鮮渡海,登陸琉球諸島以及日`本本土。

南洋地區,以第二艦隊爲主導,對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地區進行海上作戰,爭奪制海權,陸軍部隊將以攻佔新加坡、馬來西亞爲主,同時對菲律賓進行登陸作戰。”

這一個戰略方案中,並沒有對印度尼西亞、新幾內亞島以及澳大利亞方向的日軍採取攻勢,因爲這些地方是英美所作戰的地方,中國貿然進入會引起糾紛不說,而且中國也需要這一方向上的日軍來遲緩英美聯軍的步伐,從而爲中國贏得進攻日`本本土的時間。

接下來,沈綱又是詳細講解了對日作戰的各種計劃,整個講解的時間持續了足足一個多小時。

等沈綱初步說完了後,陳敬雲開口了:“這只是一個初步預案,肯定還存在着許多問題,國家軍事委員會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完善這一計劃,除了參謀部和空軍部以及海軍部需要大力配合外,裝備部和後勤部也要做好全面之準備,此外政府方面也要做好工業部門的相應配合!”

這是一場比俄羅斯戰役還要重要並且規模龐大的戰爭,戰爭之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是非常多的,而且工作量是非常龐大,不但需要中國海陸空三軍的配合準備,國內的工業部門更是需要密切配合,如此才能夠發動整個國家的戰爭機器進行戰爭。

這年頭要進行一場大規模的對外侵略戰,已經不是今天下了決定明天就能開戰的時候了,而是需要大量時間來提前準備,不但需要兵力上的集結,相關部隊也要展開適應性的訓練,同時後勤部門也要做好彈藥物資的各項準備,然後政治外交上也需要進行一定的處理,可以說只有把這些完全準備妥當了後,纔是開戰的時候。

就和當初中國決定要進攻俄羅斯的時候,實際上是1941年的6月份,但是中國足足準備了四個月後,到了1941年的10月份才正式對俄羅斯作戰,由此可以證明發動一場戰爭,是需要時間的。

當陳敬雲召開了這一次核心高層會議後,中國要對日`本宣戰已經可以說確定了下來,而接下來的就是各項準備工作了。

1943年的12月末,中國的衆多造船廠都是接到了海軍部發出的中國衆多秘密訂單,而這種訂單並不是以往的大批量驅逐艦或者巡洋艦什麼的,而是一種輔助艦:登陸艦。

隨着中國陸軍機械化的深入,要怎麼才能夠把這些裝備了大量重型裝備的部隊海運到敵國海岸進行發起登陸作戰就成爲一個難題。中國陸軍發展數十年,真正算得上大規模登陸作戰的還是1931年的時候對琉球諸島發起的登陸作戰。

不過那個時候雖然後後期參戰兵力衆多,但是剛開始的登陸階段並沒有用太多的兵力,而且更主要的是,當時中國參與登陸的部隊都是屬於特殊改編過的輕型步兵師,也就是說沒有什麼重型裝備的,汽車和重炮之類的裝備是後期佔領了碼頭才運輸過去的。

而這種模式對於如今的中國軍隊來說已經遠遠無法滿足,而參考了日`本和英美聯軍在太平洋上的作戰以及北非英美聯軍和意德聯軍的各個登陸作戰,中國纔算是制定了大規模發展登陸艦的計劃。

要進行登陸作戰,得有衝灘用的小型人員登陸艇、坦克登陸艇、車輛登陸艇。然而這些都是艇,排水量幾噸到數十噸都有,坦克登陸艇大一些,有數十噸的,也有兩三百噸的。這些艇沒有什麼技術難度和製造難度,真要造起來非常簡單,也非常快速。

此外,還得有大型登陸艦,排水量多達一千噸甚至數千噸,能夠運載大量步兵以及裝甲車輛渡海登陸,而這纔是大規模登陸戰的主力登陸艦。

可達三千六百噸,可以搭載高達一千八百噸的各種物資,可以裝卸坦克,同時也可以作爲人員運輸船隻以及補給物資的運輸船。

LT登陸艦的建造速度非常快,根據中國在江7型標準貨輪採取的流水線分段建造模式的成功,中國海軍的自梅級驅逐艦和LT登陸艦等一批建造數量非常大的船隻都是採取了流水線分段式建造的模式,也就是各零部件在各個工廠先建造好,然後運輸到船廠直接裝配。同時爲了縮減工時,壓低成本,中國也是在這些船隻上大量採取了焊接工藝,使得建造工時進一步下降,而工時的縮短對於大批量建造的船隻來說是具備非常大的性價比優勢的。

除了LT登陸艦外,還有更多的各種登陸艇也被陸續建造出來。

海軍爲了渡海作戰而發起了大規模造各式登陸艦的時候,陸軍的相關部隊也已經進行了適應性的訓練,除了原有的幾個兩棲作戰師外,還有一批步兵師開始接受兩棲作戰裝備,並展開渡海登陸的適應性訓練,籌建大量兩棲部隊的同時,自然也免不了建造大量的兩棲作戰裝備,其中最爲重量的就是兩棲坦克了。

兩棲坦克T19,根據T16輕型坦克發展而來,具備獨自從大型坦克登陸艦使出然後直接衝灘作戰的能力。

當陸軍進行大規模兩棲作戰適應性準備的時候,警衛師的林景飛也不甘落於人後,由於警衛師的特殊性,自身採購了一批叢林作戰的裝備,就等着南方開戰,然後派遣一個團的警衛師前往日`本或者菲律賓作戰了。

空中力量上,空軍則是籌備着對日本本土進行超大規模的戰略轟炸,相對於美國之前對日`本發起的常規轟炸距離遠,投彈少的情況,中國要對日`本進行戰略轟炸幾乎是簡單至極,幾乎所有戰略轟炸機甚至雙發轟炸機都能夠飛到日本本土上空投彈。

而且很關鍵的是,前往轟炸的時候,中國的轟炸機部隊能夠得到大航程的F5戰鬥機的全程護航,這比美國的轟炸機孤零零的來轟炸要安全的多。

當以上中國海陸空三軍進行各種準備的時候,國內工業部門也是接到了衆多相關的軍事物資訂單,國內工業力量已經是爲戰爭開始做全面之準備。

這些都是中國自身的內部準備,而在外部,中國還有着廣泛的外交活動。

即便對日宣戰是中國自己的選擇,但是現在日`本正在和英美打着呢,如果是讓英美求着中國打日`本,和中國自己主動打日`本可是兩碼事。

1944年1月份,面對英美越來越強硬的態度,中國派遣密使抵達美國,表示可以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一事上進行談判,不過中國同樣需要獲得足夠的利益。

英美早就想要讓中國徹底和日`本斷絕貿易關係了,但是以前也是怕徹底的把中國逼到日`本那邊去,所以一直採取的都是外交反對,但是並沒有進行實際上的反對動作,現在中國說同意英美的說法,願意斷絕和日`本的貿易往來,這對於已經在太平洋戰爭上苦戰兩年多的英美兩軍來說無疑是絕好的消息。

華盛頓,秘密抵達美國的顧維鈞如此道:“爲了世界安全故,本國可以斷絕和日`本的重要戰略物資貿易往來,不過我們要求貴國能夠重視本國在東南亞地區的戰略利益!”

這話說的非常直白,擺明了就是,英美得承認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的特殊利益,那麼中國纔會斷絕和日`本的貿易關係。

所謂的東南亞利益有很多,包括各國承認現有東南亞各國政府的合法權,承認緬甸的獨立。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中國要新加坡!

當然把新加坡直接吞併是不可能的,英國死活都不會答應,所以陳敬雲提出了另外一種解決方案,那就是中南半島上的馬來西亞地區必須獨立,亞洲人民必須獲得充足的人權自由。

扶持馬來西亞獨立是中國掌控馬六甲海峽的重要一環,如果不能夠讓馬來西亞獨立,那麼陳敬雲也不會介意在之後直接從日`本手中搶奪到馬來西亞,控制新加坡。總之不管怎麼樣,馬六甲海峽是必須掌控在手裡的,這關乎後後續中國海外貿易的戰略安全問題,關係到中國進出印度洋的關鍵。

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213章 大戰(三)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969章 北非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5章 光復餉第511章 F1戰鬥機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833章 直升機第969章 北非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1056章 分析(二)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213章 大戰(三)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960章 低估(一)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210章 衝鋒(二)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650章 海航輝煌
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213章 大戰(三)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969章 北非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5章 光復餉第511章 F1戰鬥機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833章 直升機第969章 北非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1056章 分析(二)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213章 大戰(三)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960章 低估(一)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210章 衝鋒(二)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650章 海航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