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熱烈反響

北洋軍在江北戰敗的消息很快就大範圍的流傳了起來,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爲固有消息傳遞渠道的流通,但是更重要的是南京共和政府對江北大捷進行了及時而大範圍的宣傳。

根據報喜不報憂的原則,當初國民軍第五混成旅在明光遭遇慘敗的時候,國民軍上下對這個消息進行了封鎖,非但沒有外傳而且就連國民軍內部的中下層軍官也只是第五混成旅遭遇了一定失利,但是具體損失怎麼樣是不知道,而國民軍的普通士兵們則是半點都不知道,更別說普通人了。雖然說北洋方面也對所謂的明光大捷進行了一定的宣傳,但是北洋軍可是沒有南京共和政府那樣有着完整的宣傳部門並且有着新聞檢查等手段掌控了轄地的媒體,所以北洋很少會主動的對戰事進行大規模的宣傳,有也只是僅限於北洋軍內部的通報。

而陳敬云爲了營造南京共和政府強勢的印象,爲了擴大影響力很早就選擇性的進行的宣傳活動,而對於大型的軍事勝利更是大張旗鼓的進行宣傳,除了宣揚國民軍的赫赫武功外,更重要的自然是爲了提升國民對南京共和政府的支持,爲了提升民衆對他陳敬雲個人的支持,而且更是希望用國民軍的節節勝利來獲取更多工商階層支持。

國民軍不斷的宣傳,把前線的勝仗進行了擴大化宣傳,讓國民軍統治區內的民衆對國民軍更抱有信心,增加陳敬雲統一中國的信心。而這樣的好處自然是好處處多多的,首先第一個點就是應徵來當兵的人數在這段時間內急速上漲。

這個年代的士兵是一個職業,不管是國民軍還是北洋軍可都不是什麼義務兵制度,而是募兵制,國民軍現在可做不到強制農民子弟來當兵,拉壯丁這種事情更是不可能辦到,不是陳敬雲不想弄義務兵制度,而是因爲國民軍在南方諸省的統治基礎還是極爲薄弱的,現在能夠把稅收集中起來並實行軍政分離就已經是極爲難得了,對基礎地區的控制力度並不強,所以拉壯丁,強行攤派抽丁這種事情還辦不到。如此情況下要吸引壯丁來當兵,除了高額的軍餉和良好的伙食供應外,國民軍的勝利也是至關重要的。

畢竟很多人還是很怕死的,就算是能夠吃飽飯和有着高額的軍餉可拿,但是很多人還是有所猶豫不敢去當兵的,畢竟現在是戰爭年代一旦去當了兵那就是把腦袋別在了褲襠上,隨時都能丟掉小命。別看現在國民軍成立纔不過兩年多時間,但是戰事頻繁,中高級軍官們一個個是春風得意持續升官,但是一將成萬骨枯,從福州起義到現在,累積起來國民軍的傷亡人數沒有十萬也是有五六萬的,去年的一場蘇南戰事就是傷亡了兩三萬人,而今年的江北戰役中,別看各個國民軍部隊依舊保持了大體上的編制,但是有些部隊的士兵都已經換了一遍了,以身爲國民軍絕對主力的第九師爲例,從巢湖戰事開始已經累計傷亡高達五千餘人,參謀部陸續爲第九師補充了四千人的新兵才讓第九師持續保持着完整編制和戰鬥力。而第五混成旅這幾個月的累計傷亡也是高達四千餘人,第八師也有五千人。

從七月份開始,國民軍已經從各省設立的新兵訓練營中爲各支部隊輸送了高達六萬多人的新兵,其中部分是爲了擴編四個混成旅而補充的兵員空缺,而剩下的全都是用於補充各部隊的戰鬥損失。

從發起蕪湖渡江戰役到現在,國民軍已經累計在安徽、江蘇兩省的戰場上傷亡了高達三萬人,而且陣亡的比例相當高。本來當場陣亡是沒有那麼多的,但是由於國民軍和北洋軍乃至其他軍閥部隊一樣,衛生系統及其薄弱,雖然國民軍已經竭盡全力爲傷兵們提供治療,包括南京、上海、杭州在內的各大醫院裡幾乎是注滿了傷兵,然而傷兵的生還率依舊不高。後方醫院畢竟不能及時爲前線受傷的士兵提供治療,而國民軍部隊自身的醫療系統極爲薄弱,軍隊的醫生基本只配備到了營一級,甚至有時候一個營只有幾個經過匆匆培訓的醫務兵而已,相對比醫生的缺乏,更重要的是缺乏有效的抗感染藥物,不過這一點不管是國民軍還是列強其他軍隊都是差不多的,大批重傷士兵在前線受傷後幾乎無生還可能性,一旦被感染就是被宣判了死刑,在抗生素被髮明出來之前,傷兵的死亡率一直是居高不下的。

現在打仗這麼危險,所以就算是有着高額軍餉但是很多人也是不願意去當兵的。

當國民軍連接不斷取得勝利,並且在江北地區擊敗了北洋軍主力後,這對徵兵起到了極好的宣傳作用,因爲在人們的觀念裡,打了勝仗的部隊自然是傷亡不大的,至少現在是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相信哪怕是國民軍在江北擊敗了北洋,但是隻看傷亡比例的話,頂多也就是二比一,如果加上安徽省陸軍三個師的話,這個比例會攀升到三比一。

但是人們不看這些的,人們知現在國民軍現在是大勝特勝,現在去當兵的話也就沒有那麼危險了,打順風仗可是要比打苦戰好很多。所以很多人在這段時間裡涌向了徵兵站,拿給家人十五塊的安家費後就是走進了國民軍設立在各省的新兵訓練營。

其實說起來,北洋軍之所以會在江北地區慘敗於國民軍,很大一定程度上就是因爲部隊兵力損失後無法及時的得到新兵的補充,北洋軍裡由於沒有系統的新兵訓練,各部隊的兵員補充都是靠自己招收、自己訓練、自己發軍餉,平時沒戰事的時候還好可以有時間來招兵和訓練,但是遇上大規模戰事的時候,部隊在前線激戰的時候根本就不可能還繼續招兵和訓練新兵,這遲遲得不到兵員補充就是人越打越少。而反觀國民軍呢,雖然自身傷亡也不小,但是各主力部隊卻是一直得到了經過三個月訓練的新兵補充,持續戰鬥中並沒有讓部隊越打越少。

國民軍在江北的大勝經過了大肆宣傳後,大批人走進了徵兵站當兵。除了普通士兵外,福州軍校也迎來了一番報考熱潮,這些報考軍校的年輕人除了那些懷抱理想爲中華複習而投軍的高覺悟青年外,也有一部分是爲了找一個出路。畢竟現在這年頭雖然當普通士兵就是炮灰的命,但是普通士兵和軍官是兩碼事,不管是國民軍的軍官還是北洋軍裡的軍官,基本上都是當今社會裡的成功人士了,校官後就是上百塊華元的月薪,這還只是表面的軍餉呢,而暗地裡的影響力更大,那些將軍們可都是跺跺腳都能讓當地地震的角色,而更重要的是現在正值戰爭期間,國民軍的規模一天比一天大,需要的中高級軍官也是越來越多,按照福州軍校這兩年畢業生的晉升速度來看,學三個月出來就是少尉,三個月內晉升中尉一點問題沒有,一年內晉升上尉難度不大。後續如果有戰功的話晉升少校、中校也不難,就算沒有大戰功只靠熬資歷的話,三四年下來也能混個少校。

其實不管是福州軍校還是北洋的保定軍校,這些畢業生只要別戰死,這持續幹下去的一個校官是跑不了的,將軍的話要看運氣,但是機會也是相當大。

所以說不管是前清時期還是現在的內戰時期,報考軍校投軍是相當熱門的一個事情,福州軍校爲了擴大招生雖然放寬了門檻,但是依舊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考上的。而當年前清的陸軍大學招生的時候更是出現夠數千人報考,而錄取的不多百人而已。

國民軍對江北大捷的大肆宣傳一方面讓更多的人來當兵,讓更多的年輕人來報考軍校,同樣也對‘統一債卷’的銷售起到了更大的催促作用,甚至在江北大捷的消息傳出後,華夏銀行上海分行的‘統一債卷’因爲準備不充分,一時間竟然造成了賣光了的情況,而當天各個華夏銀行分行的‘統一債卷’銷售額加起來足足超過了兩百萬之多,此後三天內統一債卷的銷售超過了六百萬。

這個數額比整個七月份的銷售額都多,可讓財政部的安華林樂翻了,更是說要是統一債卷能夠保持這樣的銷售勢頭,那麼他一個月就能夠籌集五千萬出來。不過這種話只是癡人說夢罷了,統一債券在短短三天內爆發性的銷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爲江北大捷的消息傳出來後,就讓衆多富商們對國民軍抱有了更大的信心,並且認定陳敬雲能夠取代袁世凱成爲中國的實際統治者,這纔會出現爆發性購買統一債卷的事情,除了希望統一債卷能夠給他們帶來實際上的利息收益外,更是一種選擇站隊的舉動,這幾天銷售的這些統一債卷大多數是被那些富豪們所購買,而且一次性都是幾十萬幾十萬的買。

當這個勁頭過去後,統一債捲回歸平靜一個月能夠賣出去六百萬就不錯了。

江北大捷造成的熱烈反應,代表着的是民衆對國民軍的看好,代表着的是民衆對陳敬雲的看好,很多人甚至已經期待着,中國在陳敬雲這個年輕有人的強力領袖的帶領下,重回世界之巔。

被外部民衆有着強烈期待的陳敬雲其實比外人更高興!

“這麼長時間了,總算是奠定了局勢!”陳敬雲此時的心情是很好的,自從發現自己俯身這個身體到了辛亥年後,他一直都是嚴重的缺乏安全感,這個可以從他擁有比國內任何一個軍閥都要多的私人衛隊就可以看的出來。要知道除了日常四百多人的私人衛隊外,一整個警衛師可都算是陳敬雲的私人衛隊。畢竟警衛師這種中高級軍官幾乎清一色是陳敬雲親朋故舊的軍隊怎麼說也不能算是普通軍隊,直系的陳家子弟就有近二十個,各種姻親家族子弟比如陳俞氏後面的俞家、林成坤的林家、林韻孃家的林家子弟,加起來的人數少說也有四五十個,這可不是普通士兵而全都是軍官啊,其他國民軍將領口中的‘皇親國戚師’這個貶稱可不是憑空而來的!

用通俗的觀念來說這種模式的部隊是會嚴重的影響部隊戰鬥力的,總之壞處一大堆,而好處只有一點,那就是警衛師的中高級軍官都是陳敬雲的親朋故舊,所以這警衛師要遠比國民軍其他部隊保持了更多對陳敬雲個人的忠誠。

一直以來他都在害怕刺殺、害怕被部下叛亂、害怕被其他軍閥打敗。兩年多來他的神經一直都是緊繃着,最爲害怕的就是自己寄予厚望的軍隊敗在北洋軍下,一直以來他從來就沒有認爲過自己一定會取得勝利,他很有自知之命自己能夠在這個亂世崛起,最開始的憑藉就是當初的新軍高級軍官的身份,有着當初一手掌控的第二營,那纔是他起家的根本,可不是什麼身爲後世人的先知先覺,沒有這些他和一個普通人就沒有什麼區別。至少他不認爲自己會在軍事上勝過沈綱,也不認爲在政治謀略上勝過錢翰朗或者是鄭祖蔭這些人。他的優勢很簡單也很實用,那就是他佔據了先手並且一直小心翼翼的把當初的優勢保持到現在,後續又通過各種造神運動,通過國社黨持續加強自己的權勢,如此才奠定了今天陳敬雲在國民軍當中無人可代替的絕對地位。

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64章 悅己者容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337章 渡江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91章 福州冬日第139章 7月調整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358章 蔡家崗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478章 97號陣地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1053章 戰損(一)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29章 購軍械(二)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37章 擁袁通電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191章 伍世鍾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40章 亨利歸來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
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64章 悅己者容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337章 渡江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91章 福州冬日第139章 7月調整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358章 蔡家崗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478章 97號陣地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1053章 戰損(一)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29章 購軍械(二)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37章 擁袁通電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191章 伍世鍾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40章 亨利歸來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