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政治體系

顧維鈞道:“我那是老毛病了,總統也是知道的,不礙事!”

“顧老可是我國外交的頂樑柱,可要珍惜身體,事務忙可也不能累壞了身體!”陳華天說着:“前些時候,朝鮮那邊給父親送來了一些老參,我去向父親討要一些來,讓顧老也補一補身子!”

顧維鈞哈哈搖頭笑:“我可不敢奪總統所好!”

實際上這些話都是場面話,顧維鈞身爲中國近十幾年來的頭號外交家,深得陳敬雲的信任,權勢在政務院裡可算得上前三號人物,身邊那裡會缺什麼深山老參啊,但是現在大家表明的只是一個態度而已,說實話,顧維鈞還是很享受陳華天的關心和吹捧的。

兩人略微談了兩句後,顧維鈞道:“德國的豪斯總理還沒那麼快到,我先給你介紹幾個人!”

今天這種場合,雖然說是專門爲了豪斯總理具備的歡迎舞會,但是對於南京的諸多權貴而言,這是一個聯絡人際關係的好機會,平常時候很多人可是沒有什麼機會能夠見到顧維鈞或者陳華天的。

而今天陳華天來了,顧維鈞也是想要趁着這個機會介紹幾個人給陳華天認識,其中有幾個交情比較好的工商界人士,另外也有幾個他比較看重的後輩官員。

陳華天笑了笑點頭,隨即就是帶着洪紫萍和顧維鈞走了過去,開始了拉攏人心之旅。

“這是天津友邦公司的新任總裁肖信先生!”顧維鈞開始介紹着。而此時,一個身着昂貴西服的中年男子也是面對陳華天道:“見過副院長,一直都想見一見副院長,今天總算是有機會了!”

陳華天面帶微笑道:“肖先生領導的友邦公司可是我國國防事業的一大支柱,尤其是你們的新式105毫米坦克炮,可是讓我們的t18坦克威力上升的一大截啊!”

隨後又是一個老年男子走了過來,顧維鈞繼續道:“這是江南造船集團的董事長郭太瓊先生!”

這一個接着一個介紹,能夠出現在今天這個場合並且並顧維鈞親自介紹的,都是國內首屈一指的超大型企業的負責人,這些負責人絕大部分都是職業經理人,可不是那些混吃等死的財團家族子弟。

當這些工商界的人介紹完了後,又是有五六個文官體系的人走了過來,顧維鈞一一介紹。

“這是財政部的新任稅務司司長畢全雄,之前他在擔任經濟發展司任職的時候,可是立下了大功,把上海的稅收硬生生的提升了十三個百分點,而且提出了不少稅務改革方案!”

陳華天對這個畢全雄也有些印象,這個人是屬於中國財政體系裡的傑出三代角色,雖然人只有四十來歲,但是前幾年就提出了不少改革方案,在經濟發展司任職期間更是因爲成績卓越,被破格調任到財務部任職稅務司司長一職,算得上已經是半隻腳踏入了政務院高層體系當中了。

中國官員的任職是專業性非常強的,就算是傳統官僚大多數也都是有一技之長而且普遍侷限在所擅長的領域裡任職,這種情況在中層以下更爲普遍,比如說某個市政府當中的主官工商的工業委員會會長,是很少說會被調任到某個縣去當什麼縣長,或者當提拔當市長之類的,他的晉升途徑絕大多數機會還會是在工商體系當中,比如提拔到省工商司、財政司等部門任職,很少出現跨行業發展。他們中那些年輕有位的年輕官員,奮鬥目標就是進入中央部門中任職,比如經濟發展司、工商部、財政部等部門,而當上了這些部門的頭頭,也就是等於直接進入內閣了。

實際上,當陳敬雲選內閣成員的時候,就更爲注重候選人的特長的,他絕對不會因爲所謂的資歷就提拔一名官員進入內閣的,考慮內閣成員的時候更多考慮的還是他們的特長,要不然這幾年內閣成員也不會陸續出現專業學者、企業高管的人稱爲候選人並進入內閣的了。

在1945年的今天,公務員和政治家更是兩個區別甚大的兩個羣體。簡單來說,政治家比如那些普選出來的市長、又比如那些掌控省立法和財長大權的省議員們,又或者是國會的參議院和衆議院的議員們,再加上內閣成員,這些都可以稱之爲政治家。而其他政府機構裡辦理具體事務,不靠選舉產生而是由上級直接任命的官員,比如省稅務司、省警察司等部門裡的就都是公務員。

1945年的中國政治體系實際上是相當複雜而混亂不堪的,首先中國是實行的一黨政治,也就是說國內以及各省議會裡,絕大部分都是中國社會黨的黨員,再加上極少數的無黨派人士。在中國除了中國社會黨外,沒有第二個合法黨派,一些反對派都只能是在地下活動。

但是儘管是一黨制,不代表着選舉的時候就沒有競爭了,而這就是所謂的黨內競爭。中國的一黨制只在選舉陳敬云爲總統的時候纔會出現全員投贊同票的事情,至於其他議案,尤其是關乎到一些經濟、地區就業等重大問題的時候,照樣鬧的沸沸揚揚,議員當場打架扔高跟靴的事情也不是沒有發生過。這是爲什麼呢?因爲中國儘管是一黨制,但是卻因爲選舉以及利益等諸多因素,導致在中國社會黨內形成了諸多子派系,這些派系沒有什麼正式名目,但是在重大議案投票的時候卻是會四處拉攏爲自己以及自己選區的利益而奔走,如果硬要定型的話,那麼中國社會黨內,存在着在經濟政策以及民生事項上較爲開放的民主派,同時也有着對經濟政策較爲固執的保守派,然後還有堅決叫嚷着華夏民族高於一切,喊出禁止華夏民族和其他種族通婚的民族激進派,然後還有地域地區的鬥爭,比如長三角地區的議員一直都是珠三角地區議員的死對頭,雙方爲了爭奪國會撥款以及項目等鬥了幾十年了。

所以講,表面上看中國是一黨制,但實際上是黨內有黨,在重大問題上保持一致,但是在細節問題上卻是分歧衆多。這個問題是連陳敬雲都解決不了的,因爲不管怎麼樣,陳敬雲都不可能否認他建立的中國是一個民`主資本主義的國家,既然有了議會,有了選舉就不可能避免黨派的出現。他現在所做的就是儘量融合這些人,讓他們在重大問題上依舊保持一致,比如說:支持自己,支持自己的兒子!

至於其他問題,爭就爭吧!

過去的數十年時間裡,中國也是逐步開放了縣級普選,市級普選,也算是初步完成了從黨政再到民政的轉化,不過省級的省長級別,卻是依舊遵從中央政府提名兩名到三名候選人到該省,由該省議會進行投票選擇,儘量選擇對該省有利的候選人。也就是說,內閣政府對省長有提名權,而省議會有任命權,如果省議會不滿意候選人,則可以全部否決,中央再另行提名候選人。當然這種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因爲如果發生了的話,調查局第二天就得上那些省議員的家,隨便扣上一個叛國反黨之類的帽子就能把你給抓走。

議員的司法豁免權只對警察等政府執法機構有效,但是對於調查局不管用!調查局可以針對國內除了陳敬雲之外的任何人進行調查,並且可以以要求配合調查的名義帶走任何人,哪怕是副總統、政務院院長,國家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當然用的絕對不是抓捕名義,而是配合調查,至於抓捕權限制就比較大了,對於普通小角色那自然是想抓就抓,但是對於級別高的官員就需要陳敬雲的特批,而涉及到軍政高層,尤其是國會兩院議員、內閣成員、國家軍事委員會成員的時候,就得需要最高法院批准逮捕令了。

但是逮捕令沒有,不代表調查局對你沒辦法了,先是以一個配合調查的名義帶走你就夠讓你受的了。如果還嫌不夠話,調查局還有那讓它聞名於全國,讓人談之色變的拿手好戲:各種方式的暗殺……調查局的特工可不單單用來對付敵對國間諜,暗殺同樣非常好用。過去多年裡,一些影響力太大,不好直接抓捕的人有非常多就是被調查局給暗殺掉了。

從權利來說,調查局比監察部裡由總統特別任命的特別檢察官權利還要大,特別檢察官那可是調查涉案的任何人員的,但是他們只有調查權,沒有抓捕的權力,調查後會把結果直接移交司法部抓捕,並由最高法院審判。

簡而言之,中國現今的政治體系是相當模糊的,一黨不像一黨,多黨不像多黨,唯一可以比較好形容的,那還是獨裁模式下的資本民`主體系。

在這種政治體系下,官員要想上位,獲得陳敬雲的信任是至關重要的,不管是要踏入高層當一省之長還是想要進入內閣,都必須陳敬雲點頭才行。

這種權利在未來就會延續到陳華天或者陳敬雲的另外幾兒子身上來,所以很多年輕一代,自問還可以再活好幾十年的官員們大多數也已經是開始站隊,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選擇了陳華天。

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已經證明,沒有那個繼承人可以拍着胸脯說自己一定能夠笑到最後,中途倒臺的可不少,再加上有特殊利益關係的人也不會選擇陳華天。陳華俊乃是另外陳敬雲的幾個兒子可都有不少的支持者。

很明顯,眼前的比全雄就是看好陳華天,並試圖和陳華天發展良好的關係,一方面他實際上也是屬於顧維鈞的後輩,要不然也不會被顧維鈞親自引見給陳華天了。、

而顧維鈞和多數軍政高層大佬一樣,他個人是效忠於陳敬雲,雖然心裡頭對於陳敬雲要把爲止傳給兒子有些不滿,但是也不會反對,他選擇信任陳敬雲,相信陳敬雲的選擇和以往的選擇一樣都是正確的。所以他纔會向陳華天考慮,並向給介紹自己的後輩。

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38章 英國領事第157章 長樂號第502章 大會戰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302章 遷移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302章 遷移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941章 終戰令第139章 7月調整第575章 伏擊戰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998章 陰謀(二)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379章 休閒日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961章 低估(二)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
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38章 英國領事第157章 長樂號第502章 大會戰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302章 遷移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302章 遷移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941章 終戰令第139章 7月調整第575章 伏擊戰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998章 陰謀(二)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379章 休閒日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961章 低估(二)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