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

旁邊的一箇中尉道:“那邊的日軍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地形卻是對日軍頗爲有利,呂營長的部隊要拿下來還得花費不少的時間,如果要硬攻的話怕是傷亡不小!”?

聽到這話,裴中校沉思了會後道:“那邊的坦克連呢,讓他們配合的話,裡外進攻那日本人怎麼能夠擋譝小說章節?。??br?/?

“坦克連那邊被敵軍的反坦克炮壓制着,貿然衝出來的話!”旁邊的中尉又是如此道。?

“哼,畏畏縮縮的還怎麼打仗,難道還要讓我等他幾個小時不成,給呂健安傳令,讓他務必在一個小時內突破敵軍陣地,然後和團部主力匯合!”裴中校對現今的情況自然是不滿意的,他的52團可是還有着重要任務的,不可能在這裡被拖的太久。?

隨進他又是下令:“不用等一營了,我們先走!”?

第52團作爲第五師的前鋒,擔任的可是掩護第一裝甲師的重任,現在第一裝甲師正在快速向前突進,而他也必須跟上第一裝甲師的步伐,不然的話一個搞不好就會讓第一裝甲師陷入敵軍重圍。?

裝甲集羣的突擊速度雖然快,但是這個快速突擊代表的也是深入敵軍的縱深之中,現在日軍正在調集大量的主力部隊試圖攔住裝甲集羣的突擊,一個搞不好就會造成重大損失。?

己方爲了突破日軍的防禦縱深,可是調集了大量的主力部隊,除了第一裝甲軍爲主的裝甲集羣外,還是第十七軍配合作戰,投入兵力高達七八萬人,爲的就是徹底突破日軍的防禦縱深,打亂日軍的部署和指揮體系,從而爲後方的步兵主力創造大規模突破的機會。這種情況下是絕對不能因小失大的。?

第一裝甲軍的軍長方大山中將已經再三嚴令要求第五師跟上第一裝甲師的步伐,而第五師的師部也是要求52團加快速度,但是現在52團卻是因爲一股小小的日軍就被擋住了去路,這讓裴中校甚爲不滿。?

但是不滿歸不滿,仗還是要打的,既然一營那邊被拖住了,他也只好直接率領團部的主力繼續趕路,可不能因爲這股小小的日軍就放棄原定的計劃。?

就在52團主力繼續南下的時候,留在了後頭的521營也是接到了來自裴中校的命令,呂健安看着手中的這份命令,嘆了口氣,他知道自家的頂頭上司裴中校對自己的作戰不力已經是甚爲不滿了,不過他也是沒辦法,這日軍佔據的地形太好,自己的進攻很難發揮出火力,強攻的話損失恐怕會很大。但是他也知道不管如何,這都不是自己作戰不利的理由。?

“如果不能打好的話,恐怕會給上面的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了!”呂健安雖然已經五十歲了,按照常規來說應該是差不多退役了,但是現在既然遇上了戰爭,那麼身爲一個職業軍官他內心裡也是想着趁着這個機會在往上挪一挪的,這一場戰爭裡如果自己能夠立下功勞的話,他沒有奢望着能夠和裴中校那樣快速晉升,但是在退役之前升到中校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他和裴中校不同,裴中校那是白銀雙劍勳章的獲得者,年紀輕輕就是晉升爲校官,現在才三十二歲就已經是中校團長了,在那些陸軍高層的眼中是正兒八經的將官苗子,按照這種情況下去,四十歲左右晉升到少將是問題不大。而他呂健安這輩子當上將軍是沒什麼指望的了,但是能夠在退役之前升到中校甚至上校應該也是有可能的。?

而這種可能的前提就是自己立下軍功,在現今的中**隊當中,沒有軍功幾乎是很難往上升的。其他的所謂年齡資歷都不太管用,因爲這支軍隊成立至今也才二十年不到,而這二十年裡可是大戰小戰不斷,國內戰爭,青島戰爭,干涉俄國內戰,第一次中日戰爭,第二次俄國內戰,加上這一次的中日戰爭,可以說是戰爭不斷。而大量的戰爭也就造就了一大批戰功顯赫的軍官將領,其他人不說了,第47師的師長唐強就是很明顯的例子,這個人幾乎參與了所有的戰爭,其戰功和資歷如果放在那些很少發生戰爭的部隊裡,早就能夠爬到中將乃是上艦了,但是在中國陸軍裡,卻依舊只是個少將,這不是說他能力不行,而是和陸軍裡的其他將領比起來,他的軍功和資歷就是很一般了。要在人才濟濟的中**官羣體當中出頭,難度不是一般的大,至少單憑時間長短的資歷根本就無法爬的太高。?

呂健安沒有太大的野心,他只是想着如果能夠以中校軍銜退役的話,也算對得住自己的一生戎馬生涯了。?

可是現今的情況對他來說卻是很不秒,咬了咬牙後的他轉身對一個上尉道:“李上尉,我抽調兩門八十毫米迫擊炮給三連,一連的輕機槍也抽調六挺出來給他,再從二連抽調兩門六十毫米迫擊炮給他!”?

說道這裡,他把目光停留在這個中年上尉的身上數秒後繼續道:“這樣你部能不能把對面的日本人的右翼給拿下來!”?

對面的中年李上尉聽罷後面露堅毅:“只要二連和一連能夠牽制住其他日軍,三連保證能夠拿下來!”?

呂健安點了點頭:“那就去吧!”?

一營爲了能夠快速拿下這個日軍並把那支坦克連給救出來,很快就是做出了戰術調整,抽調了大量的火力後配屬給三連,然後以三連爲主力試圖突破日軍的右翼陣地,於此同時,被日軍壓制的不能動彈的坦克連也是冒險的離開掩體,然後發起了小規模的反衝鋒。?

一時間,槍炮聲大作,作爲主力進攻的三連更是發動了中國陸軍中已經極少採用的密集隊形衝鋒,短時間內部隊的傷亡人數急劇上升,畢竟人家日軍的機槍也不是吃白飯的,這掃射下來就跟割麥子一樣,造成了三連的大批傷亡。?

然而付出了大量的傷亡之後,三連依靠着火力上的優勢很快就是突入到了日軍右翼陣地上,然後和當面的日軍進行了殘酷的肉搏戰。?

雙方進行了肉搏戰後,雙方的刺刀不斷的刺出,偶爾還能聽見手槍聲的響起,如果說以上這部分只是普通的肉搏戰的話,那麼時不時響起的一連串突突聲就是代表着,中日兩國的傳統肉搏戰已經是出現了不小的變化。?

當一個日`本士兵叫嚷着端着步槍向前從過去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一陣突突聲,然後那個日`本士兵上就是被打出了幾個彈孔,而這個突突聲並不是輕機槍的聲音,更不是重機槍的聲音,而是衝鋒槍的聲音,在看那個端着衝鋒槍的中國上士,冷哼一聲後又是把衝鋒槍的槍口對着了另外一個日軍士兵。?

衝鋒槍,這種武器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貨色了,早在一戰後期德軍就已經開始使用,而在1923年的中日戰爭中,中國也是開始少量使用並試驗了衝鋒槍的一些作戰效能,並在攻克旅順的作戰共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不過當時的中國進行試驗作戰的衝鋒槍某種程度上來說並不算是衝鋒槍,而是從毛瑟c96改裝而來的衝鋒手槍,威力和射程都是不足。雖然在旅順作戰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這只是讓陸軍高層看到了衝鋒槍的潛力而已,而對於c96衝鋒槍本身卻是沒有太大的好感,並且當時在和一戰後期的德軍mP18以及美國的m1921\m1923等系列湯姆森衝鋒槍有着不小的差距。?

所以戰後的陸軍就是要求裝備部研發一款衝鋒槍,而陸軍裝備部在參考了德軍的mP18以及美國的湯姆森系列衝鋒槍後,吸取了兩者的優缺點並結合了中國陸軍自身的情況,從而研發了1924年式衝鋒槍,由於該衝鋒槍某種程度上參考了美國的湯姆森衝鋒槍,結構複雜不說,更關鍵的是造價高昂,每一支的價格高達四百多元。這個價格甚至不比1921年式輕機槍便宜多少,要知道1921年式輕機槍的價格也不過五百元而已。價格的高昂讓陸軍對1924年式衝鋒槍是望而止步。?

於是乎裝備部被迫重新研發另外一款衝鋒槍,採用了衆多的簡化工藝後,並得益於二十年代期間中國的工業基礎進步極快,所以讓研發的新式衝鋒槍得到了有效的成本控制,最後研發出了1928年式衝鋒槍,這款衝鋒槍發射中國陸軍通用也是唯一的制式手槍彈:11.5毫米手槍彈。外形上和德國的mP28類似,彈匣量爲二十一發,二十九發兩種。這個彈匣的數量乃是根據1911年式手槍的裝彈量來制定的,因爲中國陸軍使用的手槍清一色的是1911年式手槍,彈匣數量爲7發,而士兵們攜帶手槍子彈的時候通常也是7發的倍數,也就是十四發或者二十一發左右。而衝鋒槍使用的也是同一種手槍子彈,所以彈匣的裝彈數量也是7發的倍數。爲了控制成本1928年式衝鋒槍的結構上很簡單或者說簡陋,有些細微的小毛病,比如供彈系統偶爾卡住,不過對比現今世界上的其他幾種主流衝鋒槍,性能上並不會遜色多少。但是造價上卻是要低很多,一支1928年式衝鋒槍的採購價約爲260元左右,摺合美元一百三十左右,而同時期的美國湯姆森沖沖鋒槍的價格高達兩百多美元。?

不過儘管造價已經大大降低,但是限於衝鋒槍的巨大彈藥消耗量,所以陸軍的後勤部嚴重反對大批量裝備衝鋒槍,並且是直接言明:以中國陸軍現有的後勤供應體系,是絕對無法滿足一支大規模裝備衝鋒槍的部隊了。?

而於此同時,裝備部那邊也是說明,按照中國現有的工業能力,是很難爲大量的衝鋒槍提供足夠的子彈的。畢竟中國陸軍中的輕重機槍就已經夠多的了,如果再來一個衝鋒槍那麼對於國內的國防工業來說,會是一個極爲嚴重的挑戰。?

基於種種情況,所以衝鋒槍雖然1928年的時候就研發出來了,但是普通部隊依舊沒有裝備,陸軍只是採購了一批用以裝備裝甲部隊,主要裝備給裝甲師以及摩步師下屬的步兵部隊,以此提高這些部隊的短距離交戰能力。?

而這種裝備也不是說人手一支,而是隻有班長才能夠裝備一支衝鋒槍,而副班長則是裝備一支能夠掛載槍榴彈發射器的步槍,再加上一名裝備瞄準鏡的精確射手,這三人分別率領兩個步槍手,就是能夠構成三個戰鬥小組,以此配合機槍組的戰鬥。?

摩步師的一個步兵班人數爲標準的十二人,包括三人的機槍組,三個三人的戰鬥組。比起傳統步兵部隊要少兩個人。?

衝鋒槍的裝備目前僅限於裝甲部隊,不過之前裝備部隊很少能夠和日軍發生肉搏戰,所以之前一直沒有發揮出太大的作用來。?

今天的雙方肉搏戰,終於是讓衝鋒槍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儘管目前裝備的衝鋒槍數量還不多,一個連加起來也不過九挺而已,但是在短兵相接的時候所發揮出來的火力卻是讓己方取得了極大的優勢。?

從雙方展開了肉搏戰後,場面極爲慘烈,短時間內就是有大量的士兵被擊中而倒下,兩國的士兵們爲了國家和民族,更爲了自己能夠活下去,用盡了一切辦法把刺刀刺進敵軍的身體中,把子彈打進敵人的身體裡……?

當十幾分鍾,吶喊聲已經是逐漸消失,而土地上是一大片的屍體!?

今天就一章了,這幾天所欠的章節會在後續半月內補上。?

總之一個月20萬字的更新是絕不會少的!

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575章 伏擊戰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597章 爆發(二)第230章 問與答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350章 蔡凝(一)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13章 臨近生變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235章 岑春煊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833章 直升機第213章 大戰(三)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46章 丫頭換裝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57章 北京初雪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30章 購軍械(三)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598章 鎮壓(一)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319章 南北,戰!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263章 閒扯一二
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575章 伏擊戰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597章 爆發(二)第230章 問與答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350章 蔡凝(一)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13章 臨近生變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235章 岑春煊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833章 直升機第213章 大戰(三)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46章 丫頭換裝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57章 北京初雪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30章 購軍械(三)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598章 鎮壓(一)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319章 南北,戰!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263章 閒扯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