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回 皇袍帝冕

光熙元年,三月初五,子時,晴,徐州下邳城。

月明星稀,春暖還寒,三更天的梆子聲伴隨着更夫“小心火燭”的依稀吆喝,映襯出這座重城深夜宵禁中的安謐。一條幽靜的小街上,一隊二十餘人的巡夜軍卒頂着涼風,打着哈欠,就像以往的每個夜晚一樣,鬆鬆垮垮的巡邏路過。

然而,不同以往的是,他們左側的一條衚衕內突然傳出一個石子翻滾撞擊的聲音,像是有人踢到了地上的石塊,同時,一個狠抽冷氣的人聲隨風傳來。這些聲音並不大,但在寧靜的夜晚卻顯得那麼突兀。

“那邊有人!”一向眼尖的軍卒侯二恰好行經衚衕口,第一個顫聲叫道,與其說他是後知後覺的提醒同伴,倒不如說是通知衚衕裡違反宵禁的不明人物。

啪的一聲,一扇大巴掌落在侯二的後腦勺,出手的是隊頭趙五。教訓侯二的同時,趙五已經兩步搶到衚衕口,藉着月色,他看見第三戶人家的門口,此刻正站着一個猶自愣怔的人,依舊保持着步出院門的姿態。

定眼看去,此人面覆蒙臉黑巾,身着黑衣緊裝,腳蹬雲底快靴,揹負蛇皮包囊,獐頭鼠目,矮身縮腰,就差在腦門上貼張字條,上書“俺是毛賊”了,而且看其吃驚呆愣的模樣,定還是個膽小如鼠的小毛賊。

“大膽毛賊,還不束手待擒!弟兄們,跟俺上!”身爲隊頭,趙五還是有些勇力與膽氣的,他吼叫着抽出腰刀,搶過身邊一面盾牌,率衆直衝向那位顯是魚腩的毛賊。

與此同時,那位毛賊似也終於被趙五的斷喝驚醒,他啊的怪叫一聲,轉頭就向衚衕另一頭逃跑,不過剛跨一步,像是覺得這樣逃跑不科學,毛賊又急速轉向,一頭扎回第三戶人家的院門。

趙五勇往直前、勢不可擋,率着屬下軍卒快步趕到那戶院門。或是太過心急未及注意腳下,臨近門口,趙五一個踉蹌差點被什麼絆倒,勉強站穩身形的時候,他已經沿着衚衕衝過了院門。他忙不迭的一邊掉頭轉身,一邊高呼道:“別管我,快進院捉賊,立功受賞啊!”

然而,趙五顯然低估了自己受到下屬“愛戴”的程度,緊挨着他的那名軍卒並未依令進院捉賊,而是趕忙跟上來扶住趙五,臉上是滿滿的關切。第二個軍卒是侯二,他同樣沒有“貪功”,而是很有義氣的持刀護在趙五身側,彷彿擔心平地裡會有人冒出來傷害身形不穩的趙五。接着,第三個依舊忙着“保護”趙五,第四個仍然,第五個…

“臥槽!一個個咋都衝過頭了,到底還來不來抓賊呀,小爺我腿都快站麻了,還趕着完事去和丐師兄吃酒呢。”庭院內,那獐頭鼠目的毛賊禁不住低聲嘟囔,“這要擱着以前幹活的時候,該有多好啊。”

“直娘賊,誰再違令過來,老子砍了他,快進院捉賊!”似乎聽到了毛賊的心聲,趙五眼見軍卒們一個個的圍攏身邊,卻無一人打頭闖入那扇黑洞洞的院門,終是急了,揮舞鋼刀對着後面的軍卒怒吼道。

好在,衝在隊伍後面的有位新兵蛋子,感慨着“戰友情誼”的同時,他義無反顧的衝入院門。看其眼中的那份興奮勁兒,倒是頗似紀某人轉生前的那一刻...

有了傻的在前趟雷挨刀,其餘軍卒頓時聲勢大振,一窩蜂的跟着衝入院門,其中自然少不了調整好身位的趙五。衆軍卒入了這個二進宅院的小富之家,藉着月光立刻發現了院中的那名毛賊。頗爲奇怪的是,毛賊並未趁着衆軍卒在院門口耽擱的空檔立刻逃跑,而是貼着後院一間房屋的側牆,竟然向着牆裡掏着什麼。

“太陽的!”瞥見軍卒們衝了過來,那毛賊發出一聲憤怒不甘兼且無比懊悔的咒罵,無奈的放棄了掏摸動作,繼而左腳斜蹬側牆,右腳猛踏屋邊一棵大樹,趕在刀兵加身之前蹭蹭竄上屋頂,快奔一段後直接躍出宅院後牆,消失於茫茫夜幕,看來還是個輕身功夫不錯的毛賊。

“那賊人身法太快,很難追上,我等不如還是搜查一下宅院,看看有否同黨吧。”目睹毛賊飛檐走壁,侯二恰如其分的建議道,誰願放着油水不撈,反而去追捕那名功夫不錯的毛賊呢?

此言甚合衆意,趙五也心領神會的令道:“正該如此,弟兄們好好搜搜,仔細些,看看有沒有住戶,小心還有別的毛賊。快點,別讓他隊的傢伙來搶功啊!”

“嗷嗷…”一干軍卒發一聲喊,當即點起火把,興沖沖的闖入宅院各間屋舍,也不知是搜人,還是去搜財。趙五則在侯二等幾名軍卒的簇擁下,快步來到那面側牆邊上。這時,趙五才發現這面側牆上居然有個腳大的洞,洞內是個夾層,裡面有個很小的隔間,顯然是富戶們通常用來藏匿財物的密室。

這才叫機緣巧合啊!趙五是有經驗的,他瞬間便腦補完畢,定是那毛賊方纔逃跑時意外蹬破了老舊的側牆,露出了隱藏的密室,但不待毛賊順手牽羊便被己方趕跑,這間密室卻是便宜了自家。嚥了口唾液,趙五一臉正派,沉聲吩咐道:“檢查賊贓!”

其實,同樣看明白的還有侯二等人,大家壓根不用廢話,當即齊心協力的扒開牆磚,繼續那位毛賊所未盡的心願,當然誰都知道,換了官差來,這就叫作檢查賊贓。衆人擡柴火焰高,很快,側牆被扒開一個大洞,侯二立刻翻身進去,沒叫大家多等,緊跟着就送出了一大一小兩隻鐵箱。

“咔嚓!咔嚓!”鋼刀接連揮落,趙五毫不客氣的斬落銅鎖,反正這肯定是毛賊乾的。在周圍數人熱辣辣的目光中,他迫不及待打開了第一隻小箱子,越小越貴重嘛。不出意料的,裡面非但有着金黃銀白的一堆小可愛,更有三件玉器古玩,那材質、那造型、那色澤,一看便知是高檔貨色!

一陣狂喜中,趙五尤覺不足的打開了第二隻大箱子,頓覺眼前金芒耀眼,霞光閃閃,檔次明顯更勝之前。然而,這次衆人不再是意外大賺一筆的驚喜,而是各個手腳發顫,呆若木雞!

因爲,藉着通紅的火把,衆人看見,這隻箱子裡存放的卻是冠冕與袍服。那質地,那飾珠,那繡紋,尤其是那些山龍華蟲的圖案,根本不是常人可以染指,三公九卿或許夠格配戴,甚至,還得再高一級...

魏晉輿服尚不是明清時期的那種龍駕龍袍之類,其承漢制:“天子郊祀天地明堂宗廟,元會臨軒,黑介幘,通天冠,平冕。冕,皁表,硃綠裡,廣七寸,長二尺二寸,加於通天冠上,前圓後方,垂白玉珠,十有二旒,以硃組爲纓,無緌。佩白玉,垂珠黃大旒,綬黃赤縹紺四採。”

“衣皁上,絳下,前三幅,後四幅,衣畫而裳繡,爲日、月、星辰、山、龍、華蟲、藻、火、粉米、黼、黻之象,凡十二章。素帶廣四寸,硃裡,以硃綠裨飾其側。中衣以絳緣其領袖。赤皮爲韍,絳袴襪,赤舄。未加元服者,空頂介幘。”

趙五僅是一名不入流的郡兵隊頭,自然不清楚“天子備十二章,三公諸侯用山龍九章,九卿以下用華蟲七章,皆具五采”,自也搞不懂箱子裡的冠服屬於哪一級別的,卻是知曉這事已經遠遠超出了他這個小人物的處理範圍,甚至是沾邊範圍。

好一片呆愣,趙五總算回過神來,他的第一念頭就是躲開這一樁大麻煩,就當啥都沒發生,可擡頭四顧,麾下幾十個兄弟都已聚攏過來,一個個依舊對着霞光金芒目瞪口呆。得,這麼多人,蓋是蓋不住了,還是儘快如實上報吧,只可惜小箱子裡的那些小可愛了...

其實,此事趙五也根本沒有掩蓋的可能,天明之後,當趙五等人還在官衙中接受訊問的時候,下邳乃至徐州的市面上,已經傳出了一條爆炸性消息,一隊巡夜軍卒在捉拿一名毛賊的過程中,極爲偶然的撞破了被盜家宅的一間密室,並及時劫住了行將被毛賊從密室盜走的鐵箱,只是,在鐵箱內,軍卒們居然發現了私造的帝冕和龍袍!

相比這一驚天發現,那名事後蹤跡全無的毛賊完全被所有人忽略,受害者則成爲最大被告。據查,當夜宅中有一名女主人和數名奴僕丫鬟,悉數被毛賊迷暈;按他們的交代和隨後的查證,此間是一名大人物包養二奶的外宅,那間密室則是大人物獨有鑰匙的暗庫,而那位大人物,正是都督府長史王修。而且,官差們後來還發現,鐵箱所用的銅鎖上赫然刻有琅琊王氏常用的“王”字標記,更將此事做實。

就此,一樁鐵證確鑿的謀逆大案驚現徐州,縱是琅琊王氏也遮掩不及,其最大嫌疑人王修當即無奈的自請革職待查,琅琊王氏也難脫關係。更糟糕的是,結合近日傳遍大晉的“龜碑讖語”,琅琊王氏幾乎被衆口一詞的臆斷爲謀逆之賊,黃泥巴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

這等驚天大案,旋即經由官面的與民間的諸多渠道,以遠超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達了洛陽,伴隨而來的自然也有鋪天蓋地的流言。大街小巷,酒肆茶館,一時間洛陽百姓們最流行的招呼不再是“你吃了嗎”,而是“(讖語)你懂了嗎”。

“本同根,自相軋;親不親,家不家;王與馬,共天下;龍氣震,地神罰。”這段源自洛陽的讖語,本還是模模糊糊,可到徐州轉了一圈,與“皇袍帝冕”事件兩相印證,立刻摩擦出了絢爛的八卦火花。人民羣衆的智慧是無窮的,幾乎不用一天時間,評論家們便已剝繭抽絲,發掘出了讖語中該有和不該有的更多寓意。

其中,最公認最權威最經得起推敲的讖語解析版本如下。王氏外宅驚現皇袍帝冕,正是印證琅琊王氏預謀大權獨攬,預謀與司馬家共座天下,也即讖語中的“王與馬,共天下”。

而所謂的“親不親,家不家”也有了新解,也即王氏身爲晉室親家卻毫不顧及親家之誼;王敦身爲晉室駙馬,王衍幼女嫁與愍懷太子,槓槓的晉室親家,可昔年賈后陷害愍懷太子之時,琅琊王氏非但不曾援手大晉太子,反而急急讓王氏女與愍懷太子合離(離婚)。

甚至“本同根,自相軋”,路人皆知司馬諸王的那點破事,現在也被加上了王氏在其中煽風點火的臆斷。至於“龍氣震,地神罰”,則成了一樁懸念,直令衆多八卦黨們茶飯不香,苦待後文。

可笑的是,當某羣別有用心的路人甲們小心翼翼出言“點撥”龜碑與皇袍事件的時候,得到的往往是不屑的白眼與“哥早知道”的冷哼,因爲,路人甲們精心炮製的言論早已成了人盡皆知的陳詞濫調。而等這羣路人甲們的大檔頭吳蘭鬱悶下令集體收隊的時候,最公認、最權威的讖語解析版本已快風靡大晉了。

這一下,本爲讖語所擾的王浚爽了,背鍋俠王衍則哭了,乾脆聯合王敦王導等王氏俊彥集體請辭以表心跡。求官洛陽的諸多士人們則笑了,琅琊王氏因與東海王封地毗鄰,素來交好,是東海王的嫡系勢力,他們若在蛋糕將分之際,帶着一干門生故吏轟然倒下,那該空出多少肥缺啊!

關東陣營立即全力調查起了這一流言,意欲揪出幕後黑手。然而,查着查着就沒法查了,只因散佈謠言的黑手越查越多,有幽州來的,有西北來的,有關西來的,有巴蜀口音的,同樣也沒少來自關東陣營內部的,簡直就是萬國聯軍,琅琊王氏就這麼招人恨嗎?倒是始作俑者,卻因發現諸多接盤俠取代己方操控起了輿論,提前就溜號了。

自然,東海王司馬越苦了,革命尚未成功,股肱焉能倒下,內部更不能亂!一方面,他按下王衍等人的辭呈留中不發,着力安撫琅琊王氏莫要胡思亂想,組織還是信任他們的;另一方面,他還得頂住層出不窮的耳邊風,勸導陣營中的其他勢力莫要聽風是雨,蛋糕大家都有份嘛。只是,誰又知道在他的心中,是否會埋下什麼別的種子?

其實,流言所以能殺人,不在流言本身,也不在傳播流言的八卦黨,而是在於流言給想殺人又有能力殺人的人提供了一個理由。大晉的那些士族政客,又有幾人不明白所謂的讖語和皇袍事件九成九是有人背後搗鬼?只是,身處局中,決定態度的往往不是頭腦與事實,而是屁股所在的位置...

第五百五十三回 劉淵稱帝第三百三十六回 華興紙幣第二百四十四回 博支遇阻第四百六十一回 漏網之患第七百三十七回 策反靳準第四百七十三回 高氏謝幕第一百二十一回 百果佳釀第三百三十七回 皇袍帝冕第六百二十八回 力勸宇文第五百五十四回 京師求援第四十八回 莫名攜美第五百二十四回 破城在即第六百六十九回 殿前問對第七十回 少女監工第一百九十九回 定計撤手第一百七十回 收服陶彪第六百八十五回 陘東大捷第八百一十一回 勝局落定第六百一十六回 炮艦亮相第三百七十回 殖民琉球第三百六十八回 整兵換血第一百一十七回 馬賊石勒第三十二回 餌魚自來第二百八十三回 精械發威第三百一十回 神罰州胡第三十五回 鳩佔鵲巢第五百六十五回 坐待截胡第五百三十九回 保護新區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裡藏刀第六百六十六回 入主薊城第二百零九回 關關雎鳩第六百二十五回 炮火雷霆第五百五十五回 出兵勤王第七百三十七回 策反靳準第一百三十四回 恩結祖逖第七百三十七回 策反靳準第五百四十五回 密林截殺第二百九十二回 時局難料第五百七十四回 淮水爭鋒第四百四十六回 案後有案第二百八十三回 精械發威第四百九十三回 威壓筑紫第七百五十五回 攻破防線第三百九十八回 祭祖開府第七百九十回 洛陽稱帝第四百一十四回 結仇山夷第八十四回 義結金蘭第五百九十五回 笠原炮演第三百一十三回 政策之爭第七百一十六回 北塞煙起第六百一十九回 意外敵援第八回 鄴城毒謀第七百九十六回 坐地分贓第四百六十回 各逞謀算第一百二十四回 曲線興邦第三百零一回 飛魚遺寇第三百六十七回 陪審制度第二百零二回 兵臨鐵谷第三百六十回 強擄盧志第二百三十五回 火石如雨第七百三十九回 陣前皆敵第三百七十一回 請牛入甕第一百三十四回 恩結祖逖第三百八十四回 樂峰基地第二百五十六回 和平開市第一百五十一回 紀氏宗族第五百三十二回 巡視鰲山第四百零八回 示弱以待第七百九十九回 漠北迭變第三百九十回 捕奴萌芽第一百一十九回 名刀鷹翅第七百四十五回 色誘劉粲第七百五十五回 攻破防線第三百七十三回 較武震懾第二百五十五回 探航深海第三百七十九回 趁火打劫第一百二十回 趙郡拜謁第七百零六回 襄國易幟第三百零二回 池魚之殃第六百三十四回 彌天之謊第七百六十五回 夜半信使第四百一十六回 戰地病房第七百零二回 撤離襄國第五百八十七回 封鎖海峽第六百一十三回 晉境雲動第四百七十四回 弓騎獵殺第三百六十回 強擄盧志第七百七十四回 王敦之策第六百三十一回 笑裡藏刀第二百一十七回 匈奴劉淵第七百九十六回 坐地分贓第三百二十五回 鰲山樣板第一百六十回 布子淮西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三百五十一回 折箭賭戰第三百八十七回 涉足宗教第七百九十九回 漠北迭變第一百零九回 陣斬匪首第二百零二回 兵臨鐵谷第一百回 痛打歸師
第五百五十三回 劉淵稱帝第三百三十六回 華興紙幣第二百四十四回 博支遇阻第四百六十一回 漏網之患第七百三十七回 策反靳準第四百七十三回 高氏謝幕第一百二十一回 百果佳釀第三百三十七回 皇袍帝冕第六百二十八回 力勸宇文第五百五十四回 京師求援第四十八回 莫名攜美第五百二十四回 破城在即第六百六十九回 殿前問對第七十回 少女監工第一百九十九回 定計撤手第一百七十回 收服陶彪第六百八十五回 陘東大捷第八百一十一回 勝局落定第六百一十六回 炮艦亮相第三百七十回 殖民琉球第三百六十八回 整兵換血第一百一十七回 馬賊石勒第三十二回 餌魚自來第二百八十三回 精械發威第三百一十回 神罰州胡第三十五回 鳩佔鵲巢第五百六十五回 坐待截胡第五百三十九回 保護新區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裡藏刀第六百六十六回 入主薊城第二百零九回 關關雎鳩第六百二十五回 炮火雷霆第五百五十五回 出兵勤王第七百三十七回 策反靳準第一百三十四回 恩結祖逖第七百三十七回 策反靳準第五百四十五回 密林截殺第二百九十二回 時局難料第五百七十四回 淮水爭鋒第四百四十六回 案後有案第二百八十三回 精械發威第四百九十三回 威壓筑紫第七百五十五回 攻破防線第三百九十八回 祭祖開府第七百九十回 洛陽稱帝第四百一十四回 結仇山夷第八十四回 義結金蘭第五百九十五回 笠原炮演第三百一十三回 政策之爭第七百一十六回 北塞煙起第六百一十九回 意外敵援第八回 鄴城毒謀第七百九十六回 坐地分贓第四百六十回 各逞謀算第一百二十四回 曲線興邦第三百零一回 飛魚遺寇第三百六十七回 陪審制度第二百零二回 兵臨鐵谷第三百六十回 強擄盧志第二百三十五回 火石如雨第七百三十九回 陣前皆敵第三百七十一回 請牛入甕第一百三十四回 恩結祖逖第三百八十四回 樂峰基地第二百五十六回 和平開市第一百五十一回 紀氏宗族第五百三十二回 巡視鰲山第四百零八回 示弱以待第七百九十九回 漠北迭變第三百九十回 捕奴萌芽第一百一十九回 名刀鷹翅第七百四十五回 色誘劉粲第七百五十五回 攻破防線第三百七十三回 較武震懾第二百五十五回 探航深海第三百七十九回 趁火打劫第一百二十回 趙郡拜謁第七百零六回 襄國易幟第三百零二回 池魚之殃第六百三十四回 彌天之謊第七百六十五回 夜半信使第四百一十六回 戰地病房第七百零二回 撤離襄國第五百八十七回 封鎖海峽第六百一十三回 晉境雲動第四百七十四回 弓騎獵殺第三百六十回 強擄盧志第七百七十四回 王敦之策第六百三十一回 笑裡藏刀第二百一十七回 匈奴劉淵第七百九十六回 坐地分贓第三百二十五回 鰲山樣板第一百六十回 布子淮西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三百五十一回 折箭賭戰第三百八十七回 涉足宗教第七百九十九回 漠北迭變第一百零九回 陣斬匪首第二百零二回 兵臨鐵谷第一百回 痛打歸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