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回 樂峰基地

離開石磊村,紀澤一行沿環島公路西南而馳,途中又短暫巡察了幾所村學,倒未再遇上不爽之事。至樂北、樂南兩縣交界後,他們便向東走岔路扎入了山林。樂島的山林早被血旗軍梳理過多次,更有小白在此晃悠過好幾月,早無大型兇獸,一路自是無波無折。

隨着地勢走高,他們終於在午後時分行至水泥馬路的盡頭,抵達了樂峰(漢拿山)西麓的一片山地。這裡羣巖嶙峋,林木茂盛,溪濺鳥鳴,其中卻隱藏着新建的樂峰軍事基地,基地內除了常駐血旗步營左右兩軍之外,還設有血旗講武堂以及一座新建的血旗軍大型訓練營地。

碉樓拱立的西門前,紀澤一行下馬亮明身份,隨即在一名值守軍官的引導下進入了基地。倒非紀某人講排場,實是這處落成不久的基地,像他這樣不常來的,外圍無人引導還真容易迷路。

昔日紀澤在舟山黃楊尖偶得八陣圖,血旗軍謀部隨即對之進行了詳細的刻摹研習,算是頗窺其中五味。立足樂島後謀部選址興建軍事基地之時,發現此處有着大量天然峰巖,便就勢整建出了這處蘊含八陣圖佈局的大型基地,以便慣常小打小鬧的血旗軍上下,能夠更多熟悉陣法這種冷兵器時代的高檔戰術。

基地此時正駐有數屯地方守備營的乙等輔兵,輪替在此短期集訓,而今天下午他們恰將進行一場城池攻防的演習訓練。搞慣了突然襲擊的紀澤自然不會錯過機會,當即決定去現場觀摩,三個多月過去了,這些新軍的戰力到底如何,他的心裡還是頗有期待的。

“見過主公!”“見過主公!”“見過將軍!”接近城防演兵場,前面迎來三人,祖逖、錢波與郝勇,只是,見面行禮之際,錢郝二人自是稱呼紀澤爲主公,而祖逖卻稱紀澤爲將軍,這令氣氛不免怪異,郝勇甚至衝祖逖橫起了眼。

“呵呵,諸位免禮,辛苦了!”紀澤肅然回禮,心中則是苦笑。這祖逖也是,分明投了自家血旗軍,三月前來島接風時也答應相助他紀澤開疆海外,怎奈仍以晉官自詡,之前更是不曾簽訂華興約書,這樣口是心非放不下節操真的有意思嗎,難怪正史中他戰功赫赫,力抗後趙南侵,卻如岳飛一般,始終不爲東晉皇帝所喜。

腹誹歸腹誹,紀澤對祖逖卻是定要留用的。且不說前生那份對民族英雄的敬仰情結,祖逖可是正史中東晉初年數一數二的軍事帥才,如今雖不及十多年後聲威赫赫,但也經過數場諸王內戰的洗禮,全掌一方戰區足以勝任。在紀澤心目中,血旗軍內目前能夠勉強委以帥印,並總督某一戰區軍政的也就孫鵬與唐生二人而已,且大局觀上還未必靠譜。

都上賊船了,就不信時間收服不了你,大不了不讓你兵向大晉便是,紀澤心中嘀咕,面上笑着岔開尷尬道:“士稚兄,你深諳大晉正規軍伍之道,如今主抓各軍訓練已近三月,怎麼樣,某這幫野路子出身的麾下,沒讓你感覺不堪造就吧?”

“子興過謙了,什麼大晉正規軍,戰場纔是檢驗軍伍強弱之唯一途徑,以戰績而言,血旗軍若稱野路子,那麼晉軍都該走野路子纔是。”祖逖呵呵一笑,不無讚賞道,“某觀血旗三軍之軍事操典,全面、規範、嚴格,就練兵而言,業已勝過晉軍常見操練之法,若同爲新兵對戰,血旗軍必勝尋常晉軍,說來某亦受益匪淺啊。”

軍隊規範化幾乎是每個後世人都有的基本觀念,這一點紀澤可沒少下功夫,那水、騎、步的軍事操典可是廣泛採納各級軍官建議,並由他帶着一應軍將數番審覈才付諸實用的,這裡紀澤倒也並不謙虛,他笑道:“訓練是死的,戰略戰術卻是活的,血旗軍上下幾乎悉數出自底層,學識不足,往往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紀某亦然。士稚兄兼任講武堂督學,此處還請於訓練教學中多加指點纔是。”

“呵呵,子興又謙虛了,逖之才能,最多拾遺補缺而已,在其位謀其政,只要子興信重,逖自當不遺餘力。”祖逖也不推奸,不無豪爽道,“其實,最令逖感佩者,乃血旗軍之精神鬥志,上下一心,實非尋常晉軍可比,能與這樣一支軍伍並肩,爲我華夏開疆擴土,揚威海外,逖甘之如飴,焉不用命,哈哈...”

言說間,紀澤在衆人陪同下,登上一處專爲觀摩的高臺。從高臺看去,整個演兵場一目瞭然,東側依峰建有一段城牆,高四丈,長約百丈,此時城牆上下已經各有千多軍卒嚴陣以待。擔任守城的三屯軍卒由錢波總領,五屯攻城隊伍則由郝勇總領,血旗步營本就擔當基地協訓之責。

不過,郝勇錢波身畔,卻各自簇有十數協助指揮的黑裝軍卒,場上他處同樣混有些許黑裝軍卒,他們是講武堂學員,作爲講武實踐課程之一,他們在輔助操演並擔當裁判等事項之餘,也將輪次從各種角度深入領會一應戰術。其間,紀澤看到了夏山虎,看到了太行老弟兄王茂,還看到了端午較武大賽的第一優勝者,來自青州的難民曹嶷。

軍演總指揮自是祖逖,他將手中的令旗一舞,戰鼓聲便咚咚咚的響起。隨即,攻守兩方也各自調兵遣將,最先發作的是攻方隊伍兩翼的騎兵,各有一屯,想是來自樂東樂北的地方乙等守備營。他們衝出本陣,逐漸加速,很快便轟隆隆的直奔城牆。

將近一箭之地,已經完成提速的騎兵們順次驅馬向外側轉,恰距城牆一箭之外繞過一個圓弧,繼而折返。而就在拐彎的剎那,騎兵們紛紛射出了手中箭矢,一支支羽箭藉着馬力,凌空直射城頭,即便箭雨稍顯散亂,卻也好生壓制了城頭軍卒一把。

“州胡島夷不愧遊牧爲主,騎術果然嫺熟。只可惜,這些騎兵是漢夷混編,非但軍卒間交流不易,配合生疏,且漢卒騎術生澀,反爲拖累。倒不如漢夷分編,定可更早形成戰力。”指點着場上奔騰的騎兵,祖逖搖頭點評道,半是滿意半是惋惜。

祖逖提到了血旗軍新建輔戰隊伍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也即漢夷混編帶來的配合不順。尤其是輔戰騎兵,因州胡夷人善騎,新募輔兵整編時騎兵中夷人佔比最高,幾乎接近漢夷各半,其內部磨合也最困難,看其今日表現,三月便能整屯急轉並奔射放箭,其實已算成果顯著了。

“無妨,各族混編勢在必行!昔日我血旗騎軍橫穿塞北,也是漢胡混編,邊打邊練邊熟悉,如今一樣成爲強軍,無非壓力有別導致成軍耗時各有長短罷了。華興府短期內應無大型戰事,相比儘早形成戰力,我寧願多出些時間,讓各族精英在軍中融合互通。”目光不離校場,紀澤語氣堅定道。

他自然知道分族單編短期內對戰力提升的好處,可漢夷混編不僅涉及軍事,更涉及長治久安的政治問題。混編有益於民族融合,分編卻會產生可能引發分裂的各族獨立武裝,對日趨各族混雜的華興府來說,如何選擇不言而喻。

祖逖點到爲止,也不堅持。二人說話間,攻方步卒已擡着梯子,舉着盾牌,排着整齊的隊列,向着城牆一步步壓了過去。當騎兵們來回奔射有五輪,步卒們已經行進到離城牆還有一箭之地。這時,鼓聲突然急促起來,步卒們跟着陡然加快腳步,撒開雙腿向着城牆猛衝。

然而,隨着城牆方向也傳出陣陣鼓聲,剛纔還被騎兵奔射壓得空空如也的牆頭,突然冒出了無數士兵,衝着城下就是一通瓢潑箭雨。但這些箭都沒有安裝箭簇,箭頭上包裹布頭,沾了幹石灰,中箭者身上會有白點,自有黑裝裁判清理“陣亡”。

城牆下,攻方士兵紛紛舉起盾牌,阻擋箭雨,並未受到“陣亡”影響。到了城牆腳下,士兵們迅速架起雲梯,爭先恐後地攀上牆頭,而牆頭上的守軍則使用推杆、冷水乃至草垛模擬的滾木礌石加以阻擾,直至最終以木質刀槍彼此肉搏。過程中,不斷有“陣亡”軍卒被勒令出局,更有許多攻方士兵不時被打落雲梯,摔在鋪有厚草墊的牆角,倒也無礙。

說實在的,紀澤和血旗軍尚未正兒八經攻打過城池,即便攻取過巨鯊堡,但那次獲勝是以勢壓人,並未發展到攀城攻堅。今日這樣的場面,紀澤前生在電視電影裡也看過,而且顯得更爲慘烈,但像現在這樣,身臨其境地看着數千軍隊在一處城牆爭奪廝殺,還是第一次,不禁頗覺震撼。

見紀澤長久不發一言,祖逖以爲他對這場攻防演習不甚滿意,便解說道:“子興,守城本易於攻城,但爲避免演習傷亡,滾木、擂石這等守城武器並未真正使用。當然,攻方也未使用大型攻城器械,演習目的只是讓士兵們適應戰場氛圍,熟悉攻城節奏,想與實戰相若,卻是萬萬不足的。”

紀澤回過神來,頷首笑道:“恩,士稚兄所言甚是,能有這等效果,已經遠出紀某期望了。不過,各種軍械之使用,還當在避免傷亡之下,設法讓士兵們操練精熟。血旗軍作爲華興柱石,必須隨時準備應付各種戰鬥。”

“正是。各種攻防器械我等有組織士兵練習,基地有重弩與投石機專用靶場,守城器械也在這處演習場真實操演。你看,東邊城牆下方那些大坑,便是前日滾木、擂石砸出。”祖逖笑着回道。順着他的手指,紀澤放眼望去,果然見到城牆下未鋪草墊處露出許多坑窪不平的地方...

不久,在攻方騎兵棄馬登城之後,守方終告不敵,此**演完畢。中場暫歇,紀澤少不了與一應熟識者的相聚交流。其間夏山虎卻是由衷讚道:“主公,這座訓練基地委實不同凡響,非但老卒可令技戰術更爲全面,令主戰部隊更爲正規,便是新兵士卒,多來這裡訓練幾次,也能比近上過戰場,不亞老兵啊。倘若公師諸軍初始也有這等訓練之法,只怕情勢便將迥異了。”

紀澤笑着搖頭道:“演習雖可提高士兵戰鬥技巧,但卻無法取代實戰鍛鍊。至少血戰老兵身上自有一股殺氣,而沒真正戰爭經歷的新兵,平時訓練得再好,到了戰場見血,難免手足無措,大多難以正常發揮訓練水平。”

夏山虎卻是嘴硬道:“上戰場有何好怕,我第一次殺人見血,絲毫不曾心慌,下手可一點都不軟。哼,只要是真漢子,便該如此!”

“得了,夏山虎,你道誰都跟你一樣,天生做得來山大王?天生就跟個鬥雞也似?”紀澤一個白眼,笑着叱道,衆人頓時哈哈大笑。

祖逖順勢接過話頭道,“子興,戰場上的各種情形,能想到的大都依據操典,在基地有所佈置。演習場景有白天的,有夜間的,有襲營的,有平原作戰,有谷地作戰,有晴天,有雨天。只是,訓練就是訓練,永遠都不能代替實戰,想將新兵們訓練成沙場悍卒,卻是非實戰不可。聽說海中尚有荒島蠻夷,恰可用來錘鍊新兵,不知可有計劃?”

感受着祖逖自然散發的殺氣,紀澤卻也不再僞善,他正色道:“琉球羣島那些小島蠻夷,已歸種子、奄美與琉球三島駐軍收拾,樂島諸軍一時恐無機會。不過,他日騰出手來,自有倭島列島乃至南洋諸島用以練兵!”

“諾!哎...”周圍衆軍官紛紛嘆氣,頗一副慾求不滿的樣子。

暗歎弱肉強食無處不在,紀澤索性透露道:“安海中軍已在夷州島東側海中擇一十數裡海島立營,並加緊夷州島勘察。秋後,我血旗軍便將遠征夷州,屆時樂島諸軍與講武堂學員免不了走上一趟,便權作練兵吧。不過,訓練不可放鬆,演習也要繼續,校場多流汗,戰場少流血,屆時還望諸位切莫給血旗軍丟人!”

“好!好!好...”衆人聽得一片歡喜,個個躍躍欲試,卻不知是好在升官發財,還是好在開疆擴土,抑或是好在遠播文明?

紀澤的目光則對上祖逖,卻見他眼中滿滿都是燃燒的鬥志,一切盡在不言中。事實上,以祖逖在大晉的官銜與履歷,之前紀澤直接讓其擔任實職將軍獨領一軍也無不可,之所以安排他在山溝裡練兵兼而督學講武堂,正是爲了讓其在血旗軍中穩步積累人望,從而可以順利的獨擋一方,長期總督夷州戰事...

第二百一十五回 火馬踏營第六百七十六回 太行八陘第二百七十九回 東海風起第三百零九回 各出絕殺第二百五十三回 安海屠鯨第三百二十四回 遏遷暗鬥第六百七十三回 對壘安次第三百八十七回 涉足宗教第五百二十回 兵逼倭都第七百八十八回 一國兩使第五百五十九回 反中埋伏第五百八十回 誤傷其類第五百六十三回 李臻之死第七百六十四回 夜宴行兇第二百八十四回 步步逼迫第七百四十四回 帷幄對壘第七百七十五回 知羞與否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禮之論第二百零三回 多事之夜第一百七十六回 安海之始第七百九十三回 拉入賊船第四百七十二回 守株待兔第三百二十二回 大晉戰雲第七百一十七回 時過境遷第三十六回 厲兵秣馬第七百七十七回 伊缺夜雨第四百三十四回 劉輿之助第一百四十三回 劍斷秋水第九十三回 二度陪練第十三回 罄竹難書第四百零三回 南下夷州第八百零五回 蕩平塞北第一百六十九回 揭秘驅邪第五百八十九回 糧價長陽第二百四十九回 夜掠下邳第五百三十二回 巡視鰲山第六十五回 鄧喜失蹤第六百一十回 有驚無險第四十七回 趙家有女第六百八十八回 虛則實之第五百九十九回 永嘉四年第九十四回 三番折戟第二百四十回 兵困射陽第六百一十一回 圍攻伽耶第六百三十六回 得手樂浪第三百八十四回 樂峰基地第五百三十八回 巴岡夷寨第二百九十五回 疑難層生第三百九十二回 樂中新城第三百零二回 池魚之殃第七百七十三回 伊缺陷落第四百七十九回 連橫丘裡第三百七十六回 半島亂起第四百五十三回 悶頭一棒第一百三十五回 別部水軍第六十五回 鄧喜失蹤第七百零一回 刁膺諫降第五百七十二回 事態升級第三百零八回 聖藥死士第二十八回 畫餅思甜第六百九十八回 人心崩散第七百五十五回 攻破防線第二百六十七回 靖安剿匪第四百二十六回 刺案應對第一百五十七回 趁火打劫第一百二十一回 百果佳釀第七百九十三回 拉入賊船第一百零三回 空中飛人第四百三十八回 限制糧價第五百七十回 無可調和第五百二十七回 倭都告破第一百八十二回 假戲成真第二百四十八回 輸血救人第五百八十八回 蒲城諜影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七百九十六回 坐地分贓第四百八十回 暗中妥協第三百八十二回 農技推新第一百六十六回 置業濱海第七百八十八回 一國兩使第六百七十七回 夜襲壺關第四百七十四回 弓騎獵殺第五百二十三回 鐵錘撞城第五百五十回 後繼有人第四百五十七回 頓兵堡下第三百八十七回 涉足宗教第六百一十九回 意外敵援第一百八十二回 假戲成真第五百九十一回 特區整治第二百八十六回 烈油焚堡第七百二十二回 息事寧人第七百零九回 招撫李矩第六十七回 山雨欲來第三百八十二回 農技推新第一百六十四回 東解西救第三百四十三回 媾和巨鯊第四百五十回 韓海惡浪第五百七十一回 堡下陣戰
第二百一十五回 火馬踏營第六百七十六回 太行八陘第二百七十九回 東海風起第三百零九回 各出絕殺第二百五十三回 安海屠鯨第三百二十四回 遏遷暗鬥第六百七十三回 對壘安次第三百八十七回 涉足宗教第五百二十回 兵逼倭都第七百八十八回 一國兩使第五百五十九回 反中埋伏第五百八十回 誤傷其類第五百六十三回 李臻之死第七百六十四回 夜宴行兇第二百八十四回 步步逼迫第七百四十四回 帷幄對壘第七百七十五回 知羞與否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禮之論第二百零三回 多事之夜第一百七十六回 安海之始第七百九十三回 拉入賊船第四百七十二回 守株待兔第三百二十二回 大晉戰雲第七百一十七回 時過境遷第三十六回 厲兵秣馬第七百七十七回 伊缺夜雨第四百三十四回 劉輿之助第一百四十三回 劍斷秋水第九十三回 二度陪練第十三回 罄竹難書第四百零三回 南下夷州第八百零五回 蕩平塞北第一百六十九回 揭秘驅邪第五百八十九回 糧價長陽第二百四十九回 夜掠下邳第五百三十二回 巡視鰲山第六十五回 鄧喜失蹤第六百一十回 有驚無險第四十七回 趙家有女第六百八十八回 虛則實之第五百九十九回 永嘉四年第九十四回 三番折戟第二百四十回 兵困射陽第六百一十一回 圍攻伽耶第六百三十六回 得手樂浪第三百八十四回 樂峰基地第五百三十八回 巴岡夷寨第二百九十五回 疑難層生第三百九十二回 樂中新城第三百零二回 池魚之殃第七百七十三回 伊缺陷落第四百七十九回 連橫丘裡第三百七十六回 半島亂起第四百五十三回 悶頭一棒第一百三十五回 別部水軍第六十五回 鄧喜失蹤第七百零一回 刁膺諫降第五百七十二回 事態升級第三百零八回 聖藥死士第二十八回 畫餅思甜第六百九十八回 人心崩散第七百五十五回 攻破防線第二百六十七回 靖安剿匪第四百二十六回 刺案應對第一百五十七回 趁火打劫第一百二十一回 百果佳釀第七百九十三回 拉入賊船第一百零三回 空中飛人第四百三十八回 限制糧價第五百七十回 無可調和第五百二十七回 倭都告破第一百八十二回 假戲成真第二百四十八回 輸血救人第五百八十八回 蒲城諜影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七百九十六回 坐地分贓第四百八十回 暗中妥協第三百八十二回 農技推新第一百六十六回 置業濱海第七百八十八回 一國兩使第六百七十七回 夜襲壺關第四百七十四回 弓騎獵殺第五百二十三回 鐵錘撞城第五百五十回 後繼有人第四百五十七回 頓兵堡下第三百八十七回 涉足宗教第六百一十九回 意外敵援第一百八十二回 假戲成真第五百九十一回 特區整治第二百八十六回 烈油焚堡第七百二十二回 息事寧人第七百零九回 招撫李矩第六十七回 山雨欲來第三百八十二回 農技推新第一百六十四回 東解西救第三百四十三回 媾和巨鯊第四百五十回 韓海惡浪第五百七十一回 堡下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