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回 攻破防線

華歷五年,五月十四,辰時五刻,晴,老馬嶺。

“轟轟轟...”“殺啊!殺啊...”隨着朝陽的高起,血旗中路軍再次對匈奴人的老馬嶺防線發起了攻擊。重炮遠程壓制,銃兵中程掩護,狙擊手精準點名,冷兵器步卒則各結小陣,藉着石木或盾牌的保護,如海如潮的殺往一處處山頭山腰的匈奴工事。

“嗚嗚嗚...”匈奴防線之後的山頭,依舊飄揚着劉聰的纛旗,匈將劉安國厲目如刀,不時發出條條命令,各種意味的牛角號聲,混雜着炮銃轟鳴,於羣山間迴盪。在其指揮下,一隊隊匈奴兵壯被督戰匈卒們催逼驅趕着,從各處隱蔽點冒出,依憑防線,或發射箭矢,或推下滾木礌石,或直接與接近的血旗軍兵展開你死我活的肉搏。

只是,受制於血旗軍的炮火、炸藥亦或手雷等等熱武器的不時侵襲,匈奴軍兵的兵線根本不敢密集,以至於他們的地利優勢,並不能爲他們帶來局面上的優勢。尤其是今日,或因精銳撤離導致尋常兵壯比例過高的緣故,儘管匈奴人督戰得明顯更狠,出動的防守兵力也明顯更衆,可場面上的劣勢反較前兩日更爲難看。

戰線之東,山頭之上,麒麟血旗高高飄揚。血旗之下,程遠放下千里鏡,目露了然道:“大王,前方防線抵抗得雖然兇猛,但整體戰力卻低了一截,明顯是以臨時徵募的兵壯爲主。呵呵,昨夜飛艇察覺敵方有異,看是無誤。劉聰當已收到了平陽劇變的消息,撤離了主力。只怕不需多久,有關敵方主力的動向,特戰軍就該有軍報送來了吧。”

“該是沒錯,匈奴人終歸不乏忠臣,平陽之變也只能瞞到這時了,只不知對面纛旗下的又是何人,不會還是劉聰本人吧?”渾不知劉聰已然被自己搞死,紀澤點點頭,對匈軍動向絲毫不以爲奇,神情悠然道,“嗯,既如此,我等已可着手調整作戰部署,一旦消息確實,便令大軍全力壓上,火炮、飛艇也給本王全面開火,爭取今日便攻克老馬嶺!”

想了想,紀澤復又冷笑道:“還有,組織些大嗓門,待會兒利用炮火間歇,陣前多向對面的棄子們做做心理宣傳!但願那些漢民雜胡腦子足夠靈光,別再死乞白賴去給匈奴陪葬,還拉咱血旗好漢們下水!”

事實上,相比劉聰冷不防蒙受諸多噩耗的同時擂打,紀澤等人對血旗西路軍與北路軍一應戰事的勝果,以及平陽之變與匈奴水營之變,卻是在第一時間便已獲知了消息,故而不論從心裡接受還是實際部署,應對起來都要從容自如得多。

程遠下去具體協調安排不提,龐統卻是湊近紀澤,低聲問道:“大王,敵軍防線雖已大幅削弱,但若我等急於一日功成,傷亡難免頗衆,值得嗎?況且,平陽城內的靳準,用來與劉聰彼此對耗,未必不是好事呢。”

“言之有理!”紀澤目光一亮,但片刻閃爍之後,還是壓下了這一念頭,只喟然道,“算了,以我華國如今之實力,已然無需妄作小人,還是儘快解決戰事避免反覆爲好。況且,靳準那廝將所有城中漢人都綁上了城頭,某也不好令他們傷亡太重。”

言說間,果有掌管軍情的白望山急急趕來稟道:“大王,老馬嶺防線西側的特戰暗哨傳來急報,凌晨時分,約有六萬多匈奴軍兵撤離老馬嶺西向而去,四萬騎軍爲前隊,後隊爲兩萬多步騎,劉聰的皇駕節鉞亦在後隊。”

笑了笑,紀澤吩咐白望山道:“既然敵軍已動,我等也無須再爲平陽靳準遮掩延時了。即刻通報華興時報,將平陽之變、河套易主、匈奴水軍叛變乃至西河大勝等消息,一舉用特刊告之世人,嘿嘿,某倒是很想看看,周邊那幫摩拳擦掌的傢伙,都會做何反應?對了,報上別忘了繼續死噴東晉,爲我等後續報復他們先打好基調。”

白望山正欲領命離去,龐俊卻忽然說道:“白從事稍等,大王,俊尚有一疑。匈奴西歸隊伍似有不妥之處。四萬騎軍當屬匈奴最後的精銳老本,卻被用於先導前鋒,騎軍適於野戰卻不利攻城,劉聰會捨得拿他們去攻克平陽嗎?即便捨得,也無需四萬之多,身爲皇帝,劉聰此時已然岌岌可危,又會放心精銳主力脫離自己左右嗎?”

“嗯,好似的確有點蹊蹺之處。莫非,劉聰本人其實就在四萬騎軍之中,後隊的皇駕節鉞僅是樣子貨?亦或,劉聰是想派遣騎軍四方搜刮一番,從而聚集兵馬錢糧全力攻克平陽?”紀澤皺起眉頭,接連猜測,驀地,他心頭一跳,驚疑不定道,“難道,難道,劉聰回攻平陽僅是幌子,四萬精騎卻要直接逃跑?”

“這個,爲臣僅是懷疑有此可能,實不敢妄斷。畢竟,臣非劉聰肚裡的蟲子,也非梟雄豪傑,更非一國之主,難知劉聰如此境地下會如何選擇,但若換了爲臣,社稷拯救無望,嘿嘿,倒不如保留有用之身。”龐俊嘿笑搖頭,繼而正色諫道,“其實,國滅之際,人心難測,大王無需一味猜疑,左右大局已然在我,多些防範,穩打穩紮便好。”

略一沉吟,紀澤點頭讚許,繼而轉向白望山道:“知會各路諜情繫統,嚴密監視四萬匈騎的動向,半日一報!此外,急令北路軍不急攻略西河各地,務必先行穩固營盤,謹防被四萬匈騎所襲,同時,速速調遣步卒封鎖一應呂梁山口,集結騎軍隨機待命;另,傳令西路軍,儘量抽調騎軍於黃河西岸佈防,並隨時待命,配合北路軍圍剿匈騎。”

“還有,知會井陘、壺關、石嶺關等幷州關隘,以及新投匈奴水營,加強水陸封鎖,不得疏漏,更不可叫匈騎突襲破關!”接連下達完一應遠程軍令,紀澤又轉向劉靈道,“奉充,你率本部近衛與騎六、騎九軍團,且做好長途追擊準備,一旦老馬嶺山口被打通,便即尾追那四萬匈騎,糾纏爲主,謹防中伏,也不必急於死戰,但若可能,最好聯合他路大軍將之聚殲...”

這邊紀澤忙於調整全局部署,以應對匈奴人最後時刻可能的狗急跳牆,老馬嶺戰場,血旗軍則已結束了今日的首輪攻山,並做好了全面總攻的準備。六萬武裝到牙齒的步卒,輔以重炮、飛艇、火銃等熱武器,已在雙方陣線間擺開了架勢。山花爛漫間,沖天殺氣卻令四野一片冷肅。

“山上的漢胡弟兄們聽了,莫再給匈漢賣命啦...跟着華國多好,分田分地,衣食無憂,免費讀書...如今劉粲靳準已在平陽易幟投華,劉勱則在西河兵敗身死,河套更已落入我華國手中,匈奴人的尾巴長不了...跟着匈漢劉氏,跟着屠各匪族,只有死路一條啊...弟兄們,爾等現在即便造反,也無須擔心家小連坐啦...”

先於總攻的是此起彼伏的政治宣傳,其中自也不乏謠言挑撥之類的加料:“劉聰知曉保國無望,已經帶着主力跑啦,不是去平陽,而是直奔塞外啦...弟兄們,爾等如今都是棄子,別再犯傻啦,爲誰拼命爲誰忙呀...”

一波波的音浪攻擊,效果更勝炮火,頓令防線之後的匈軍士氣大跌。這叫留守指揮的劉安國氣惱不已,立即傳下軍令,但有擅議謠言者,但有作戰遲疑者,督戰隊立斬。只是,大勢已去,人心雪亮,自家大軍的異狀終歸瞞不了人,再經血旗軍這一忽悠,那些漢胡兵壯即便暫時噤聲應命,但真到打起來的時候,可就不好說了...

“嘀嘀噠...”“殺啊!殺啊...”伴着炮銃與炸藥包的轟鳴,漫山遍野的血旗中路軍,吶喊着,興奮着,以排山倒海之勢,對匈奴人的老馬嶺防線發起了最後的總攻。

“轟轟轟...”“砰砰砰...”硝煙,戰火,鮮血,殘肢,亙古延綿的戰爭畫卷迅速拉開。交戰伊始,尚有抵抗激烈之處,但受阻的血旗將士只需稍退,由地面步卒打出請援信號,便有飛艇亦或炮火殺來,對敵方陣線加以致命摧毀,令此前還似堅韌不拔的防線工事,猶如紙糊般片片崩碎。

時間推移,隨着一處處匈奴工事被摧毀,被攻克,血旗一方愈加士氣如虹,匈奴一方則愈加軍心崩散,老馬嶺防線很快便顯搖搖欲墜。尤其當血旗軍兵們頂着箭雨滾木,衝至匈兵戰線前肉搏之際,越來越多的漢胡兵壯主動吵吵着投降,甚至不乏殺官反正。

日過中天,越來越多的山頭飄起了獵獵血旗,越來越多的歡呼聲響徹老馬嶺羣峰。那面劉聰的虛假纛旗,早不知被炸成了多少碎片,而在那座山頂,親兵圍拱中的劉安國,則是怒髮衝冠,目赤如火,面對逐漸圍上來的大批血旗軍兵,他依舊揮舞着彎刀,聲如夜魈的吼道:“紀賊何在,紀賊何在,可敢與你家劉爺爺大戰百合?”

“臥槽,丫有病吧?還病得不輕呢!”眼珠摔落一地之後,血旗軍兵中傳來一名偏將的怒罵,“還愣着幹啥?掉門小炮來,轟死這個老貨...”

第五百九十五回 笠原炮演第七百零九回 招撫李矩第五百五十四回 京師求援第三百一十四回 四階制度第四百七十三回 高氏謝幕第三百二十二回 大晉戰雲第五百六十九回 郡兵來討第一百三十五回 別部水軍第三百九十二回 樂中新城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七百五十八回 夜城亂戰第六百二十五回 炮火雷霆第七百九十一回 遷國再起第七百五十三回 梟雄末路第五百六十四回 邊軍之變第八百零九回 夜戰北胡第一百八十五回 湖中死鬥第八百零七回 挑戰逞威第六百四十一回 蕩平附塞第四百五十二回 匪兵夜襲第七百六十三回 雨夜突圍第五百七十八回 獅子張口第六百四十五回 計議立國第一百九十六回 覆滅劉景第四百一十五回 戰地緬歌第七百七十八回 喋血鏖戰第五百七十一回 堡下陣戰第五十八回 唯一水源第一百七十八回 三十六寨第四百二十四回 封田聯營第三百五十回 入駐東萊第五百二十二回 尚喜夜戰第五十六回 烏桓少主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四百七十七回 五方和談第六百九十八回 人心崩散第四百八十回 暗中妥協第六十六回 中丘盧氏第二百四十回 兵困射陽第一百四十一回 莫名遇刺第二十二回 身東擊西第四百一十一回 大潰夷敵第四百五十九回 八陣迷宮第七百七十七回 伊缺夜雨第四百九十七回 耕戰並行第二百四十六回 張網以待第五百八十九回 糧價長陽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一百七十一回 海賊來襲第二百一十回 義利孰先第七百零六回 襄國易幟第七百零三回 賣後藏賣第六百二十三回 鮮卑慕容第一百八十九回 官升一級第一百八十四回 跳水破局第五百五十三回 劉淵稱帝第六百七十二回 勒石華奸第六百八十三回 狗急跳牆第三百五十回 入駐東萊第七百五十八回 夜城亂戰第五百二十六回 偷門襲城第三百零七回 漢夷對壘第十七回 零敲碎打第八百零二回 天下雲動第七百五十四回 劉聰之死第一百六十六回 置業濱海第九十七回 驚弓之吼第三百六十五回 推廣猛球第一百七十回 收服陶彪第五百八十七回 封鎖海峽第五百三十九回 保護新區第六百七十一回 刑斬千人第一百五十回 醫門棄徒第一百五十回 醫門棄徒第五百四十回 放狗圈羊第十九回 驟逢故人第二百五十回 列艦示威第七百六十八回 齊晉之變第五百六十二回 黯然罷兵第二百八十五回 得堡之疑第五百九十六回 劉淵病卒第三百三十一回 韓使丘拔第一百五十九回 坐收漁利第一百零九回 陣斬匪首第二百五十回 列艦示威第七百四十四回 帷幄對壘第七百九十八回 狙殺蒙巴第三百零八回 聖藥死士第三百八十八回 弘道太上第一百四十六回 練軍理政第四百零二回 南遷惠政第六百七十回 亂世重典第三百回 戰略東進第一百三十七回 錢糧之擾第五百八十二回 酒館爭執第二百一十五回 火馬踏營第二百七十二回 太行移民第三百七十二回 土著偷師第五回 就錯冒官第一百四十七回 中山劉琨
第五百九十五回 笠原炮演第七百零九回 招撫李矩第五百五十四回 京師求援第三百一十四回 四階制度第四百七十三回 高氏謝幕第三百二十二回 大晉戰雲第五百六十九回 郡兵來討第一百三十五回 別部水軍第三百九十二回 樂中新城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七百五十八回 夜城亂戰第六百二十五回 炮火雷霆第七百九十一回 遷國再起第七百五十三回 梟雄末路第五百六十四回 邊軍之變第八百零九回 夜戰北胡第一百八十五回 湖中死鬥第八百零七回 挑戰逞威第六百四十一回 蕩平附塞第四百五十二回 匪兵夜襲第七百六十三回 雨夜突圍第五百七十八回 獅子張口第六百四十五回 計議立國第一百九十六回 覆滅劉景第四百一十五回 戰地緬歌第七百七十八回 喋血鏖戰第五百七十一回 堡下陣戰第五十八回 唯一水源第一百七十八回 三十六寨第四百二十四回 封田聯營第三百五十回 入駐東萊第五百二十二回 尚喜夜戰第五十六回 烏桓少主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四百七十七回 五方和談第六百九十八回 人心崩散第四百八十回 暗中妥協第六十六回 中丘盧氏第二百四十回 兵困射陽第一百四十一回 莫名遇刺第二十二回 身東擊西第四百一十一回 大潰夷敵第四百五十九回 八陣迷宮第七百七十七回 伊缺夜雨第四百九十七回 耕戰並行第二百四十六回 張網以待第五百八十九回 糧價長陽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一百七十一回 海賊來襲第二百一十回 義利孰先第七百零六回 襄國易幟第七百零三回 賣後藏賣第六百二十三回 鮮卑慕容第一百八十九回 官升一級第一百八十四回 跳水破局第五百五十三回 劉淵稱帝第六百七十二回 勒石華奸第六百八十三回 狗急跳牆第三百五十回 入駐東萊第七百五十八回 夜城亂戰第五百二十六回 偷門襲城第三百零七回 漢夷對壘第十七回 零敲碎打第八百零二回 天下雲動第七百五十四回 劉聰之死第一百六十六回 置業濱海第九十七回 驚弓之吼第三百六十五回 推廣猛球第一百七十回 收服陶彪第五百八十七回 封鎖海峽第五百三十九回 保護新區第六百七十一回 刑斬千人第一百五十回 醫門棄徒第一百五十回 醫門棄徒第五百四十回 放狗圈羊第十九回 驟逢故人第二百五十回 列艦示威第七百六十八回 齊晉之變第五百六十二回 黯然罷兵第二百八十五回 得堡之疑第五百九十六回 劉淵病卒第三百三十一回 韓使丘拔第一百五十九回 坐收漁利第一百零九回 陣斬匪首第二百五十回 列艦示威第七百四十四回 帷幄對壘第七百九十八回 狙殺蒙巴第三百零八回 聖藥死士第三百八十八回 弘道太上第一百四十六回 練軍理政第四百零二回 南遷惠政第六百七十回 亂世重典第三百回 戰略東進第一百三十七回 錢糧之擾第五百八十二回 酒館爭執第二百一十五回 火馬踏營第二百七十二回 太行移民第三百七十二回 土著偷師第五回 就錯冒官第一百四十七回 中山劉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