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零敲碎打

永興元年,九月二十三,子時一刻,雲,高邑縣梅家村。

深秋時節,夜風冷颯,梅家村中心,村長故院火光通明。四名鮮卑胡人正於正廳烤火取暖,另一名倒黴胡人則在院門拐角象徵性的警戒。他們是圖布齊方纔留在此處,用於傳遞三路搜尋消息,並警巡梅家村左近的胡騎。只不過,天黑月晦又怪冷的,還是窩着點躲風實在啊。

突然,地面微微震動,西方也隱隱傳來馬蹄聲,估摸不下四十騎。族長大人回來了,莫非已經抓到那羣綿陽了?幾名胡人心念一動,忙紛紛跳起,直奔院外。偷懶沒關係,但在族長大人面前,要知道擺正態度,更該搶着拍馬呀。

果然,五名胡騎方在院門口排整站定,村口便出現了一彪馬隊,藉着晦暗月色,可見來人穿的正是鮮卑樣式的皮甲,而空氣中,也隱隱傳來讓胡人興奮的血腥味。但就在這時,一個鮮卑語的喝喊從馬隊中傳來:“族長大人剿敵受傷,你等還不過來請安?”

族長圖布齊大人神武,怎會受傷?幾名胡人心中驚訝,可這是表忠誠獻愛心的必要時刻,他們不及多想,更不會整裝上馬,忙一溜煙涌向來騎。事發突然之下,他們卻是忽略了本不該忽略的。譬如,那個聲音咋不熟,隊伍進村咋還不減速,且族長受傷需要的不是請安,而應是鋪牀備酒呀?

“殺!”雙方迅速接近,正當幾名胡人駭然看清來騎面目的時候,一聲暴喝在來騎中響起。旋即,十數支羽箭帶着死神的意志,沒入胡人的身體,隨後的,還有馬蹄與鋼刀的殺戮。

來騎正是紀澤一行。方纔,從李良口中得知胡騎分兵情況,紀澤與孫鵬兩個陰險家略一溝通,立即帶上近衛什、女衛什與作戰一二什,換上胡騎衣甲趕來了梅家村。至於其餘人,則留在垛場那邊,照顧傷員,細清戰場,更重要的是,去最近的村莊“請”大夫和“借”車輛。

“介成,外面的事情便交給你了。”輕鬆解決幾名留訊胡人,紀澤給孫鵬留下一句,便帶上兩名近衛,壓着李良,也是方纔喊話的那位,進入村長故院的正廳。

紀澤身後,在現場梅家村人複雜的眼神中,村內的幾間茅屋不久便被點燃,火借風勢,熊熊大火很快燒紅了這片天空,這正是之前圖布齊交代的胡騎集結信號。伏殺了一衆鮮卑胡騎,形同對抗官府,梅家村人已經徹底呆不下去了,房子就用來誘殺胡騎吧。

正廳,兩名近衛左右撫刀站定,紀澤則大馬金刀的居中落座,刀鋒般的目光,猶帶着適才拼殺的血腥,冷冷盯着眼前跪地的這名胡騎嚮導李良。乍看此人品相端正,酷似好人,可貌似畏怯的臉上,一雙眼珠卻不時在四下轉動。只是,在紀澤的長久冷視下,他的目光終漸不敢遊移,額頭也逐漸滲出點點細汗。

李良與絞殺己方的胡騎一起出現,紀澤對這名漢人嚮導自然不會待見,但是,此人有着高邑官方身份,所知消息的確有用,紀澤自要小使手段,從其口中盤問出更多。見李良已有怯意,不敢僥倖,紀澤心下點頭,看在這廝方纔配合襲村殺胡的份上,他決定先行文明審訊。

猛拍案几,紀澤突然怒聲喝道:“好你個李良,辱沒這一良字,竟然配合胡騎,來搜捕我漢家百姓,屠戮鄉里鄉親,羞也不羞,良心何在?似你這等漢奸,數典忘祖,有何面目存活世間?”

紀澤的批判上綱上線,非但激得兩名近衛怒火勃發,還斥得李良在驚顫之餘,羞紅了臉。不過,李良不願也不敢接下這頂大帽子,他辯解道:“軍候大人容稟,昨日有衙役不知如何捕獲一名百姓,當爲大人之前所救,縣令聞訊後不敢耽擱,便讓縣尉協同胡騎捉拿大人一衆,可縣中郡兵均不願出動,只因小人昔年販過馬,頗懂胡語,縣尉就逼迫小人一人前往,導引胡騎自行捉拿,小人也是迫不得已呀。”

紀澤斥道:“狡辯!郡兵不過本地武裝,悉由郡縣掌控生死,怎敢違令?分明是你利慾薰心,毫無廉恥!”

所謂郡兵,乃襲漢制,爲地方郡縣自募軍卒,不在國家編制之內,晉武帝統一全國之後,將全國軍隊統編爲中軍與外軍,業已廢除地方郡兵武裝,但隨着八王之亂,地方武裝漸又興起,獨立於大晉中軍、外軍之外,各地郡兵再度成爲常態,直接由地方郡縣招募發餉與任命調度。

“哎,都說兵過如匪,可也沒胡人這樣暴虐荼毒的,簡直天理難容啊!”見紀澤不信,李良忙解釋道,“幽並聯軍佔了趙郡,咱們高邑郡兵雖設卡捉拿潰兵,平時也有欺壓良善,但也不願胡人猖獗呀,更別說助紂爲虐了。自從胡騎屢造慘案,我等郡兵得令不與衝突,已被狠戳脊梁骨了,自不會再與胡人聯合出動。其實,本縣上下官吏軍卒,除了縣令縣尉擔心地位不保,一心巴結幽並聯軍,沒人還願與胡騎再有瓜葛了。”

見這廝滔滔不絕,紀澤知道這一話題討不了好,不願繼續糾纏,便沉聲道:“且不說這些,你先將高邑郡兵分佈,設卡情況細細說來!”

扯了一陣,李良似已少了畏懼,眼珠一轉,他竟然衝紀澤連連磕頭道:“大人容稟,在小人細說之前,還請大人同意小人一個請求,允許小人追隨大人。那樣,小人必將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紀澤一愕,不由狐疑道:“這是爲何?”

李良慨然道:“大人方纔訓斥的是,不論何因,小人皆不該協助胡狗。小人希望痛改前非,跟隨大人殺胡,以將功補過。大人智勇雙全,攜二十潰兵便殲滅近百胡狗,小人仰慕之情如同滔滔江水延綿不絕,又如...”

紀澤愛聽奉承,可現在不是時候,他臉一沉,殺氣暴涌,怒喝道:“說真話!”

李良忙磕頭到:“是,是,大人貴爲軍候,職比縣尉,年輕有爲,日後定有高就,小人希望追隨。況且,此事過後,小人即便回去,恐也難免被誣,承擔全部罪責。小人書香傳家,尚未婚配,父母早去,家中僅有三位姐姐,大姐二姐遠嫁外地,三姐嫁給縣尉做小,卻在去年病故,是以小人在本地並無牽掛。而可恨那縣尉,自從三姐去後...”

“得,得,得,不就是裙帶斷了,失寵了,想換個靠山嗎!一個販馬出身的,還說什麼書香傳家,能識幾個字倒也不錯。想要追隨本官也成,先贏得本官信任,拿出些誠意來,得是能令本官滿意的消息,本官可不收廢物!”紀澤懶得聽李良聒噪,斷喝道。

李良這廝巧言令色,難辨真假,奸詐不下孫鵬那廝。說得再好,誰知這廝不是爲了保命而玩的這首頭程,甚或另有陰招?紀澤自不敢輕信,不過,他也不介意先整點糖衣來吃,最多再將炮彈給拆了就是。

李良正說得起勁,忽聽紀澤要“誠意”,臉色不由一垮,眼神一陣閃爍,暗道這位大人不好糊弄。所幸,就在李良不知所措之際,南方村外傳來馬蹄之聲,卻見紀澤擺擺手,衝兩名近衛使個眼色,便留下三人,快步進入院中。

踏上一塊石墩,紀澤探頭院牆,四下觀瞧,等待好戲上演。村中火光熊熊,恰如胡騎在此肆掠,這等情況,百姓不敢來,郡兵不願來,此刻能縱馬前來的,自是一撮搜尋己方的胡騎,想來是見訊迴歸梅家村了。

不久,村南趙家堡方向,果然奔來了十餘胡騎。半夜三更的,老遠便可聽到他們的叫囂狂笑,喧鬧呼喝,壓根沒在別家地盤做客的自覺。待奔到村口,他們只是稍減馬速,看清村中狀況之後,更是一陣歡呼,立即縱馬衝入村來。

莫怪這些胡騎太無警惕,不知死活,實在是紀孫二人組,尤其孫鵬這廝太壞。此刻,村中靠近村長故院的打穀場上,火光映襯之下,由數十戰馬旁觀,十餘漢家女子正被背手捆綁,縮成一團,口中不時發出啼哭尖叫。而在她們身旁,背對村口方向,則有幾名鮮卑裝束的“胡人”,正做式對那些女子動手動腳,口中還不斷髮出肆意放縱的大聲淫笑。不止於此,空氣中居然還飄着濃郁的酒肉香味,混雜着淡淡血腥,卻不知源頭在哪。

好一副羣魔亂舞圖啊!熟悉的場景,熟悉的氣味,定是族長大人已經搜得那幫潰兵,得勝歸來。夜寒風冷,一干胡騎忙活了半天,正是飢腸轆轆,獸慾高漲,渴盼玩樂之時,心中既有了猜測,哪裡還會顧得上考慮什麼警惕謹慎呢?

於是,這十餘胡騎毫無防備的進入了村中主路,進入了房舍之間。然後,隨着一聲喊殺,箭矢、投槍從兩側房舍中驀然射出,緊跟着,就是一羣結陣奔出的兇悍軍卒...

第五百四十八回 移民紛沓第七百九十六回 坐地分贓第二百六十一回 劉琨夜訪第三回 聯手打虎第四百三十九回 長廣結案第七十三回 葉家三娘第六百五十四回 蒸汽火車第二百二十一回 文谷水畔第五百八十回 誤傷其類第一百五十四回 翻手攪局第四百八十一回 五方協議第二十回 鐵血誓師第三百四十七回 輕困逼降第三百三十四回 龜碑讖語第四百一十九回 夷民處置第三百六十回 強擄盧志第八百零二回 天下雲動第六百一十五回 一言不合第七百九十六回 坐地分贓第一百五十六回 翻雲覆雨第三百三十六回 華興紙幣第五百二十三回 鐵錘撞城第八十回 軍候周新第六百一十四回 江南水軍第一百六十一回 相城惡少第一百零八回 劫糧幕後第四百九十五回 倭國廷議第五百七十一回 堡下陣戰第四回 夜林話武第一百八十七回 有利有節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禮之論第二百五十九回 截斷井陘第四百三十三回 拓荒商會第一百九十三回 圍點誘援第二百回 各晃虛槍第五十二回 攀巖破寨第五百六十七回 長社塢堡第一百九十七回 誆奪潞城第二百六十回 騎軍返冀第四十七回 趙家有女第三百一十四回 四階制度第六百九十八回 人心崩散第五十二回 攀巖破寨第二百五十六回 和平開市第二百零五回 城頭激戰第五百七十五回 走舸逞威第二百七十三回 劍指淮中第五百六十二回 黯然罷兵第五百六十八回 塢堡屠戮第三百四十二回 碧海忠魂第七百六十三回 雨夜突圍第四百零三回 南下夷州第六百六十二回 神兵天降第五百三十九回 保護新區第二百三十八回 再掠陳氏第五百八十一回 志願售糧第六百二十四回 步騎之戰第三百零五回 登陸羅口第三百五十九回 械鬥事件第三十四回 再詐胡營第六百二十三回 鮮卑慕容第二百三十六回 萁豆相煎第七百四十三回 轉攻官渡第七百一十二回 列土封疆第四百六十回 各逞謀算第八十七回 對簿書房第七百五十二回 絃斷時分第二百九十四回 輕擄夷酋第三十二回 餌魚自來第二十五回 擴軍整編第四百三十九回 長廣結案第七十九回 寨運多舛第一百一十七回 馬賊石勒第三百六十二回 鵲橋之會第七百九十一回 遷國再起第一百二十二回 幷州流民第一百五十五回 鶴蚌之鬥第七百零五回 羯胡輓歌第三百一十二回 入主樂島第八百零四回 宇文敗落第五百六十七回 長社塢堡第一百一十九回 名刀鷹翅第六百九十一回 搬空上黨第三百三十一回 韓使丘拔第五百二十回 兵逼倭都第七百零三回 賣後藏賣第七百零一回 刁膺諫降第一百八十三回 殺招迭出第三百四十回 關錦船隊第四百九十一回 機關算盡第三百二十六回 書院之力第六百四十七回 華王建國第三百八十回 分田私有第五百八十九回 糧價長陽第十回 小滅胡蠻第五百四十七回 西海防區第二百八十五回 得堡之疑第四百六十九回 搬空慶全第六百一十九回 意外敵援第三百零七回 漢夷對壘
第五百四十八回 移民紛沓第七百九十六回 坐地分贓第二百六十一回 劉琨夜訪第三回 聯手打虎第四百三十九回 長廣結案第七十三回 葉家三娘第六百五十四回 蒸汽火車第二百二十一回 文谷水畔第五百八十回 誤傷其類第一百五十四回 翻手攪局第四百八十一回 五方協議第二十回 鐵血誓師第三百四十七回 輕困逼降第三百三十四回 龜碑讖語第四百一十九回 夷民處置第三百六十回 強擄盧志第八百零二回 天下雲動第六百一十五回 一言不合第七百九十六回 坐地分贓第一百五十六回 翻雲覆雨第三百三十六回 華興紙幣第五百二十三回 鐵錘撞城第八十回 軍候周新第六百一十四回 江南水軍第一百六十一回 相城惡少第一百零八回 劫糧幕後第四百九十五回 倭國廷議第五百七十一回 堡下陣戰第四回 夜林話武第一百八十七回 有利有節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禮之論第二百五十九回 截斷井陘第四百三十三回 拓荒商會第一百九十三回 圍點誘援第二百回 各晃虛槍第五十二回 攀巖破寨第五百六十七回 長社塢堡第一百九十七回 誆奪潞城第二百六十回 騎軍返冀第四十七回 趙家有女第三百一十四回 四階制度第六百九十八回 人心崩散第五十二回 攀巖破寨第二百五十六回 和平開市第二百零五回 城頭激戰第五百七十五回 走舸逞威第二百七十三回 劍指淮中第五百六十二回 黯然罷兵第五百六十八回 塢堡屠戮第三百四十二回 碧海忠魂第七百六十三回 雨夜突圍第四百零三回 南下夷州第六百六十二回 神兵天降第五百三十九回 保護新區第二百三十八回 再掠陳氏第五百八十一回 志願售糧第六百二十四回 步騎之戰第三百零五回 登陸羅口第三百五十九回 械鬥事件第三十四回 再詐胡營第六百二十三回 鮮卑慕容第二百三十六回 萁豆相煎第七百四十三回 轉攻官渡第七百一十二回 列土封疆第四百六十回 各逞謀算第八十七回 對簿書房第七百五十二回 絃斷時分第二百九十四回 輕擄夷酋第三十二回 餌魚自來第二十五回 擴軍整編第四百三十九回 長廣結案第七十九回 寨運多舛第一百一十七回 馬賊石勒第三百六十二回 鵲橋之會第七百九十一回 遷國再起第一百二十二回 幷州流民第一百五十五回 鶴蚌之鬥第七百零五回 羯胡輓歌第三百一十二回 入主樂島第八百零四回 宇文敗落第五百六十七回 長社塢堡第一百一十九回 名刀鷹翅第六百九十一回 搬空上黨第三百三十一回 韓使丘拔第五百二十回 兵逼倭都第七百零三回 賣後藏賣第七百零一回 刁膺諫降第一百八十三回 殺招迭出第三百四十回 關錦船隊第四百九十一回 機關算盡第三百二十六回 書院之力第六百四十七回 華王建國第三百八十回 分田私有第五百八十九回 糧價長陽第十回 小滅胡蠻第五百四十七回 西海防區第二百八十五回 得堡之疑第四百六十九回 搬空慶全第六百一十九回 意外敵援第三百零七回 漢夷對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