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回 圍點誘援

黎亭邸閣,濃濃的血腥氣中,盪漾着血旗軍卒們的歡聲笑語,那歡騰勁兒,恰似一羣闖入米缸的老鼠。可不是嘛,根據邸閣內那名錢姓倉吏的交代,邸閣現有存糧二十萬石,足夠三十六寨現有人口躺着吃五年,不,省着點吃七八年都沒問題。血旗營上下大都體驗過忍飢挨餓的流民生涯,如何不興奮?

城主府正廳,聚集了諸多前來交令的軍官,氣氛熱烈激昂,紀澤卻有些心不在焉。存糧樹木遠超預計的十餘萬石,自因匈奴人將上黨郡的所掠存糧與夏收徵糧都運到了此處,直待血旗營前來提糧,堪稱好人。只是,接近翻倍的存糧也給運送回山帶來了麻煩,原定三五天的搬運計劃最多會延長至十天,這勢必對全盤戰局產生巨大影響。

上黨郡雖不富裕,但其地處並冀司三州要衝,境內有太行陘、白陘、滏口陘,太行八陘佔了三個,各陘的關口皆有匈奴駐軍,而整個上黨郡的匈奴駐軍則已過萬。血旗營的原本方案是閃電戰,偷襲奪下上黨東北部的黎亭,再痛擊左近約五千駐軍,繼而封鎖濁漳河與西面的滁山諸嶺,如是拖延五日,上黨它處的敵軍尚不及完全反應,血旗營便已搬走糧食跑路,是以五千大軍足矣應付此戰。

糧食就是命,紀澤一粒都不肯捨棄,但如今,暴增的糧食令血旗營需要抵住十天,原本只需應付黎亭左近五千敵軍,而今卻不得不應對上黨全境的上萬敵軍,甚至上黨之外的匈奴軍,現有的五千兵力就顯不足了。

爲何兵力總是養時嫌多,用時不夠呢?似乎看出紀澤的苦惱,隨軍而來的探曹佐史白望山笑道:“上黨有如此多百姓,青壯不在少數,大人何不緊急擴軍?”

紀澤一愕,苦笑道:“大戰已起,如今擴軍何來戰力?又如何確保忠誠?再說,百姓未經訓練便貿然上陣,豈非令他們送死?”

白望山面帶揶揄,眼中卻閃過厲芒,淡淡道,“上黨山地衆多,百姓貧困,本就兇悍,更有諸多雜胡定居,只要摧毀其家園,控制其家眷,再許以好處,何俱其不肯效死?”

紀澤再愕,旋即心頭一凜,這豈非亂民起事的典型做法嘛,他可不願強人所難,日後徒增內部不和。張賓更是怒而插言道:“將軍萬萬不可,我等乃大晉王師,焉能行那不仁之事,豈非壞了將軍與血旗營聲名?況且如是帶回百姓,他們又豈能與血旗營一心?”

白望山卻不退讓,他冷笑道:“幷州軍爲了擴充兵力,這等做法私下早便有了,怎不見人誹謗東嬴公,更別說這裡實際已是匈奴轄境!卑下多次聽聞,大人起家之時,一路作戰一路擴軍,不是一樣戰無不勝嘛,如今條件更好,大人怎的反沒底氣了呢?”

紀澤聽得一震,想想去年血旗營起兵之時的窘境,他頓覺恍然。如今條件好了,玩起了高額養兵,玩起了正大光明,卻快忘了那時的浴血乞活,少了那份冷酷狠絕,真是官越大顧忌越多啊,天下遠沒太平呢。

“傳令下去,匈奴俘虜暫留性命,以待新兵浴血誓師!”沉吟良久,紀澤眼中閃過堅決,衝白望山點點頭,吩咐一名親衛道。

正欲開口再說,恰此時,段德風風火火衝了近來,眉開眼笑道:“將軍,我等在邸閣馬廄內繳獲戰馬兩千,個個膘肥體壯,哈哈,我騎衛曲一人雙馬都夠了!”

爲了橫穿太行,此番血旗營的戰馬悉數留在三十六寨,僅帶來了一應馬具,就指着來黎亭奪馬使用,但收穫如此之豐還是令紀澤歡喜不已。他笑着問道:“這裡又無戰事,千名駐軍何以有兩千戰馬?”

“哈哈,大人莫非忘了這裡是邸閣嗎?養馬消耗可比養人還大呢。爲了減少運送糧草損耗,左近匈奴軍的備馬沒少放此飼養。”段德嘿嘿笑道。

“都是好人啊。此番你騎衛曲便一人雙馬,不過,別把好馬都挑走了,我的近衛也得配馬啊,哈哈。”紀澤說笑兩句,面容轉肅道,“拿下邸閣僅是第一步,按照戰前計劃,我軍將實施一次圍點打援,目標自是西方武鄉縣駐軍與南方郡城路線的駐軍,此點維持原計劃不改。唯一調整之處,便是我軍須得緊急徵召本地百姓入伍作戰。”

掃視廳中軍官,紀澤冷然道:“拖延運糧將致戰事遷延,敵軍匯聚而來,我方勢必兵力不足。如今既然多了近倍存糧,我等也無懼三十六寨人口暴增,是以左近漢家與雜胡百姓紀某將悉數遷離,而非原定的自願投奔,其中青壯則擇優入軍。是以,諸軍再遇城鄉百姓,儘可裹挾隨軍,並焚燬村莊城鎮,堅定新兵戰心,當然,功曹諸史當儘量好言勸說。”

揮手打住意欲勸阻的張賓,紀澤搬出自己的道理:“血旗營尚還勢弱,上黨諸陘皆被匈奴封鎖,難以勾連晉軍外援,此番入並我等無法佔據上黨,戰略上只得削弱匈奴。漢匈對抗,最終須得比拼雙方資源與國力,留下百姓給匈奴當順民,無非增其錢糧兵源等實力,用以對抗大晉。是以,不論錢糧人口,不論個人意願,我軍對上黨之一切,能帶走便帶走,帶不走也須毀掉...”

五更時分,上黨潞城,郡守府內,匈奴右於陸王,也即所謂匈奴漢國的前將軍劉景,正在雕花大牀上酣然熟睡,口中兀自呼出些許酒氣。這個正史中將在延津把三萬晉朝降卒百姓沉入黃河的殘暴傢伙,此時正是上黨郡的實際掌控者。而光在郡置潞城,他就親自統領着兩千匈奴本部軍與兩千雜胡僕從軍。

“咚咚咚...”忽然,房門被重重叩響,伴以侍衛長那焦急的聲音:“大王,將軍,黎亭邸閣出事了,有烽火信號!將軍,快醒醒啊,邸閣出事了...”

“混賬!吵什麼吵?找死嗎...邸閣...邸閣...你說什麼!?”迷迷糊糊睜開眼睛,甩了甩昨夜宿醉遺留的頭昏,劉景罵咧咧的叨叨兩句,豁然驚醒,頓時醉意全無,整個人都不好了!

黎亭那裡可有二十萬石存糧,足夠十萬大軍半年用度,若有了閃失,他這個坐鎮上黨的前將軍真就難保是何下場。劉景哪還呆得住,一把撥開身邊的侍寢女子,他一躍而起,光着身子就衝至院中。果不其然,北方天空火紅一片,看距離該當就是邸閣方向!不只是邸閣,似乎邸閣周圍的鄉村也在冒着火光。

“快,派遣伺候前去探查!”劉景一蹦三尺高,急聲令道,“快,吹號聚將!還有,全軍整備待發...”

半刻鐘後,一支精銳探哨一人雙馬,奔騎出了潞城北門,直向黎亭河橋而去。兩刻鐘後,劉景留下千名軍卒守城,自身帶着三千全副武裝的騎兵,急衝衝出得潞城。方出城門,劉景便迎上第一批折返回報的探哨,隨同的還有兩名匈奴騎卒。

其中一名騎卒邊喘粗氣,邊大聲稟道:“卑下見過將軍,我等乃黎亭河橋的卡哨,適才有少許避亂百姓南渡濁漳河,據其所言,黎亭三名當地嗇夫聯合山匪,號一萬大軍舉事反叛。其中有個嗇夫名爲劉園,更是自稱仁公將軍,蠱惑百姓迎接晉軍反攻上黨,此刻正強行裹挾鄉民圍攻邸閣。我等不敢怠慢,特前來稟報。”

“小小漢狗,不知死活!你等可知邸閣如今狀況如何?”揮手打住那卡哨的絮絮叨叨,劉景怒聲問道。其實,劉景此刻業已鬆了口氣,一幫山匪亂民而已,匈奴鎮壓得多了,便讓他們偷襲入城,也不是自家千名匈奴駐軍的對手,甚至他都覺得自個方纔太過緊張,壓根沒必要帶出這麼多兵馬。至於叛軍人數,取個一成便好,整個黎亭還沒萬人呢。

“百姓說法不一,卑下不敢妄語,已有兄弟過河偵查,很快當有詳細回報。”那渡橋卡哨忙道。

“你那河橋有多少守軍,可做好防範?”心頭一動,劉景驀的急聲問道。

“我等一什匈人,輔以五十僕從軍,已嚴陣以待!”那卡哨道,一臉剛毅之色。

“快去再探!”劉景壓根沒再搭理那卡哨的表現,衝探哨喝令一聲,已經催馬前行,同時傳令一名千夫長道,“你快率五百本部加緊趕往黎亭河橋,莫要顧惜馬力,渡橋恐有危險,莫叫那幫漢狗給毀了!”

畢竟正史中將會歷任匈奴漢國的大司馬、太師、太宰,劉景並非膿包,他猶不放心,旋即又派出五百騎卒急速趕往河橋以西十五里的渡頭,利用那裡的渡船搭建河橋,以防河橋不測。

大軍急速前行,二十里一晃而過,可行至半途,劉景便接到探哨送來的一個壞消息,就在剛纔援騎趕到之前,有三百悍匪亂民突襲河橋北岸,哨卡軍卒不敵,援騎抵達之時,渡橋已被叛軍燒燬了!

潞縣至黎亭的唯一河橋被毀,劉景大怒,卻也有所預料,當即下令大軍轉向,趕往渡頭方向。還好,疾奔二十餘里趕到渡頭之時,北岸渡頭的船隻雖被叛軍燒燬一空,但南岸反應及時,更有援騎殺到,乘船來襲的叛匪被輕鬆擊退,渡船無虞,且浮橋已經開始搭建。

暗鬆口氣之餘,劉景心中不免焦躁。來襲叛匪雖被擊退,但仍佔據着對岸,用弓箭居高臨下騷擾河中浮橋搭建。更令他心焦的是,叛匪戰力雖然一般,但策劃如此周全,定是預謀已久,難保對邸閣沒有什麼暗招。他劉景事前都對這場叛亂一無所察,就別說邸閣駐軍會有提防了,偷襲之下焉知戰況如何?

恰此時,一名渾身溼漉的探哨被帶至劉景身前,其人一臉急迫,惶聲稟道:“將軍,小的方從對岸潛回,邸閣左近鄉村多被焚燬,鄉民被叛匪驅趕至邸閣之下,如今五六千亂民正在圍攻邸閣。據亂民相傳,邸閣城門已失...”

“你說什麼!邸閣丟了?”劉景只覺腦中嗡的一聲,一把抓過探哨脖頸,一臉猙獰道,“邸閣怎會失守?守軍都是吃屎的嗎,一幫亂民都防不住?”

“咳咳咳...邸閣尚未丟失,丟的僅是南城門,但駐軍抵死抵抗,雙方迄今仍在城門口附近激戰!”探哨面色紫漲,差點被勒得眼睛翻白,總算還要細問的劉景及時鬆開了手,他才咳嗽連連道,“小的進不了邸閣,但據亂民相傳,邸閣城中有倉吏被人收買,昨夜騙得南門值夜守卒喝下藥酒,並打開南城門。好在另有巡邏軍卒及時發現,守軍陸續趕到封堵,城門狹窄,雙方皆損失慘重,卻皆難以奈何對方!”

總算搞清楚戰況,劉景重拾一線希望,卻更心急如焚,城門狹窄處的戰鬥最爲慘烈,那就是人堆人擠着對砍,管你本領高低,戰力戰技均難發揮,數千亂民的人數優勢反可最大體現,鬼知道城門處能耗上多久。再瞟眼依舊緩慢搭建的浮橋進程,他頓時火冒三丈。

“布根,快率你部五百人,上船橫渡對岸,搶灘登陸,趕走那些蒼蠅!”劉景轉向身邊一名僕從軍副千夫長,冷聲喝令道。

河橋被毀,潞縣的大部分船隻均靠泊此處,數十丈寬的濁漳河面,也就這個渡頭的船隻足夠搭建浮橋。軍情緊急,劉景不可能另換地方過河,當前所能做的,便是不惜犧牲,儘快打散河對岸的騷擾叛匪,以加快搭橋速度了。自然,搶灘登陸這等危險活計非僕從軍莫屬。

“遵命!”布根應聲答道,一臉的忠誠馴服,心中卻難免幽怨,大家都不善水,咋又是自家隊伍去送死。他手握雜胡乃至漢人組成的僕從軍五百人,與五百匈奴本部軍卒併爲一個千人隊,可名爲副千夫長,他本人又何嘗脫得開僕從二字。

點起佈下軍卒,下馬來到岸邊,布根正欲跳上一艘千石商船,卻被一名匈奴百夫長伸手攔住,對方目露戲謔,手指另一邊一堆更小的遊艇甚至漁船,咧嘴笑道:“大船要用來搭建浮橋,那些小船纔是你等該用的...”

第三百五十八回 青島新城第五百三十五回 科考分榜第四百五十一回 暗諜夜影第六百五十三回 悠悠兩載第四百零二回 南遷惠政第六百三十三回 放歸宇文第二百九十五回 疑難層生第二百四十回 兵困射陽第六百八十回 東晉立國第五百九十四回 絕密基地第五百八十八回 蒲城諜影第三百二十四回 遏遷暗鬥第一百三十五回 別部水軍第四百三十七回 反腐打黑第一百八十一回 再見程三第七百一十二回 列土封疆第四百零四回 縱谷平原第二百四十九回 夜掠下邳第二百一十二回 西越呂梁第五百九十二回 直墜谷底第四百三十九回 長廣結案第三百三十二回 文明租島第五百一十回 點點下餌第二百二十回 火燒劉曜第三百六十二回 鵲橋之會第三百六十一回 端午大慶第五百八十五回 虛驚一場第三百九十六回 新科狀元第四十二回 福破玄關第三百七十五回 馬韓困局第五百三十五回 科考分榜第一百四十回 太平開市第四百七十一回 奇襲友山第四百二十三回 藤山礦業第二百五十九回 截斷井陘第九十九回 天公弄人第六百零六回 美麗構想第三百八十回 分田私有第五百六十二回 黯然罷兵第六百七十七回 夜襲壺關第五百六十六回 中原流人第四百四十回 勞工風波第六百二十六回 驚馬之敗第六百零四回 各方聯動第六百三十五回 兵威屈人第七百一十八回 何須罪證第五百四十五回 密林截殺第十五回 鼠膽搏殺第一百七十九回 智勇相較第三百二十九回 勸進風波第六十一回 藥翻胡寇第五百零八回 國戰廷議第七百零三回 賣後藏賣第七百四十四回 帷幄對壘第五百九十五回 笠原炮演第二百三十五回 火石如雨第二百四十五回 撞艇英雄第三百六十九回 科考選官第二百五十八回 謀算淮中第五百九十四回 絕密基地第六百二十四回 步騎之戰第二百五十六回 和平開市第四百一十九回 夷民處置第四十七回 趙家有女第六百六十五回 城門阻擊第三十二回 餌魚自來第五百九十回 顧全到訪第六百七十六回 太行八陘第五十四回 血腥批鬥第七十九回 寨運多舛第七百九十回 洛陽稱帝第六百五十六回 騙局連連第三百零三回 迫和甬東第六百三十回 廷議密謀第四百五十三回 悶頭一棒第一百一十三回 活字印刷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裡藏刀第七百七十六回 通盤籌謀第三百七十五回 馬韓困局第一百二十七回 入地有門第二百六十一回 劉琨夜訪第二十五回 擴軍整編第五百三十九回 保護新區第五十三回 匪寨內情第三百二十六回 書院之力第七百七十八回 喋血鏖戰第二百九十一回 八陣遺圖第六百九十四回 追亡逐北第六百六十四回 閃電破城第六百九十回 趁勝攻掠第三百九十九回 南征號角第四百七十一回 奇襲友山第三百四十八回 陵園龍震第四百一十二回 兵敗山倒第三百一十七回 收買夷心第六百零四回 各方聯動第七百九十七回 冰牆之戰第三百三十三回 龍震計劃第四百六十一回 漏網之患第二百七十七回 真假李鬼
第三百五十八回 青島新城第五百三十五回 科考分榜第四百五十一回 暗諜夜影第六百五十三回 悠悠兩載第四百零二回 南遷惠政第六百三十三回 放歸宇文第二百九十五回 疑難層生第二百四十回 兵困射陽第六百八十回 東晉立國第五百九十四回 絕密基地第五百八十八回 蒲城諜影第三百二十四回 遏遷暗鬥第一百三十五回 別部水軍第四百三十七回 反腐打黑第一百八十一回 再見程三第七百一十二回 列土封疆第四百零四回 縱谷平原第二百四十九回 夜掠下邳第二百一十二回 西越呂梁第五百九十二回 直墜谷底第四百三十九回 長廣結案第三百三十二回 文明租島第五百一十回 點點下餌第二百二十回 火燒劉曜第三百六十二回 鵲橋之會第三百六十一回 端午大慶第五百八十五回 虛驚一場第三百九十六回 新科狀元第四十二回 福破玄關第三百七十五回 馬韓困局第五百三十五回 科考分榜第一百四十回 太平開市第四百七十一回 奇襲友山第四百二十三回 藤山礦業第二百五十九回 截斷井陘第九十九回 天公弄人第六百零六回 美麗構想第三百八十回 分田私有第五百六十二回 黯然罷兵第六百七十七回 夜襲壺關第五百六十六回 中原流人第四百四十回 勞工風波第六百二十六回 驚馬之敗第六百零四回 各方聯動第六百三十五回 兵威屈人第七百一十八回 何須罪證第五百四十五回 密林截殺第十五回 鼠膽搏殺第一百七十九回 智勇相較第三百二十九回 勸進風波第六十一回 藥翻胡寇第五百零八回 國戰廷議第七百零三回 賣後藏賣第七百四十四回 帷幄對壘第五百九十五回 笠原炮演第二百三十五回 火石如雨第二百四十五回 撞艇英雄第三百六十九回 科考選官第二百五十八回 謀算淮中第五百九十四回 絕密基地第六百二十四回 步騎之戰第二百五十六回 和平開市第四百一十九回 夷民處置第四十七回 趙家有女第六百六十五回 城門阻擊第三十二回 餌魚自來第五百九十回 顧全到訪第六百七十六回 太行八陘第五十四回 血腥批鬥第七十九回 寨運多舛第七百九十回 洛陽稱帝第六百五十六回 騙局連連第三百零三回 迫和甬東第六百三十回 廷議密謀第四百五十三回 悶頭一棒第一百一十三回 活字印刷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裡藏刀第七百七十六回 通盤籌謀第三百七十五回 馬韓困局第一百二十七回 入地有門第二百六十一回 劉琨夜訪第二十五回 擴軍整編第五百三十九回 保護新區第五十三回 匪寨內情第三百二十六回 書院之力第七百七十八回 喋血鏖戰第二百九十一回 八陣遺圖第六百九十四回 追亡逐北第六百六十四回 閃電破城第六百九十回 趁勝攻掠第三百九十九回 南征號角第四百七十一回 奇襲友山第三百四十八回 陵園龍震第四百一十二回 兵敗山倒第三百一十七回 收買夷心第六百零四回 各方聯動第七百九十七回 冰牆之戰第三百三十三回 龍震計劃第四百六十一回 漏網之患第二百七十七回 真假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