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回 分田私有

一晃到了七月,馬韓與兩個鄰國依舊打得如火如荼,華興府自然沒了可能來自馬韓的諸多騷擾,得以安心發展。非但如此,華興府還通過文明島貿易,大發戰爭財,從交戰各方賺取了大量錢財丁婦,單是淘汰兵甲一項,就愣將血旗軍此番大整編的一應軍需耗費,悉數轉嫁給了悲催的半島蠻夷。

更有甚者,就着馬韓再無餘力開闢第三戰場,血旗軍趁火打劫,萬餘大軍在馬韓西海岸象徵性登陸,輔以使者悠悠然造訪福津城,迎着馬韓高層那一張張比哭還難看的笑臉,笑眯眯卻毫不客氣的敲詐了馬韓一大票。儘管因爲馬韓國戰缺糧之故,原定的百萬石谷糧有一半被黃金折算代替,可華興府的一個肥年已是妥妥的了。

不過,紀澤等安海高層也沒能高興幾天,因爲盛夏的海外諸島進入了颱風高發季節。中原移民們飽嘗了海外“風多”的苦楚,隔三差五就有軍民因爲帳篷或者劣質木屋被毀而吹風淋雨甚至受傷患病,工礦生產、設施建設、軍卒整訓的進程同樣屢屢被擾,一些地勢不佳的田地也因禾苗受損將註定減產。

此外,不定期肆虐洋麪的暴風雨非但嚴重限制了海貿運輸與往來交易,也令原定借半島混戰而渾水摸魚的“倭韓海賊”們舉步維艱。當接連兩撥“賊船”覆滅於朝鮮海峽的狂風駭浪,折損兩百多冒充海賊的血旗軍兵之後,紀某人總算體會了忽必烈面對倭人所謂”神風“的苦楚,乖乖取消了一切非必要的海上行動。

好在,這時的地球尚無厄爾尼諾現象,颱風沒有後世那般恐怖,樂島也不會有洪澇災害,颱風尚且不至對錢糧充足的華興府造成災難性影響。知道厲害的華興府上下在軍民協力抗災之餘,因地制宜的對建設規劃展開調整,毛竹、楊柳等更多防風林被栽植,建築設施大多改爲水泥磚石結構,鹽場、航運、漁業等海上勞作調整工期,受損田地更改種植種類...

總之,人定勝天,辦法總比困難多,華興軍民們對環境的適應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自然界與外部勢力的威脅並不能影響華興府的建設進程。尤其是關於一系列法律試行版的出臺完畢,反因空暇增多,在官方刻意推動下,於華興府上下展開大學習兼大討論,鬧得更加沸沸揚揚。

一次次爭執,一份份反饋,一篇篇詮釋,由紀某人主導,兩個時代的思想衝撞在樂島蕩起層層波瀾,成爲華興百姓們茶餘飯後第一話題之餘,也在劇烈改變着華興百姓們的三觀。直到七月下旬,華興府終於結束了一應法律試行版的第一輪徵詢,頒佈了將隨華興府成立而正式施行的一部部法律正式版,這一場全民大爭論被強行劃上了句號。

就此,憑藉無兩的威望,憑藉鐵齒銅牙,憑藉血旗軍的堅決擁戴,紀澤基本“勸”服了華興府上下,令他的一干法律試行稿大體獲得認同,也令他的治國思想基本獲得全民共識。當然,漫天要價,落地還錢,堅持一應核心精神的前提下,紀澤也在不少細枝末節上選擇了讓步,令其妥協於現實與民意。

譬如,女童的義務教育只至四年村學;無遺囑指定的遺產將由嫡長子繼承;男女婚姻須得經過雙方父母確認方可成立,男十八、女十六的婚齡限制推遲五年執行,現暫爲男十六、女十五;今年只進行縣諮議員也即村代表的村民公選,村長公選推遲一年舉行,鄉正推遲三年且原則上將採取初選後由上級差額提名再行終選的程序,縣令一級則再緩...

七月底,繼法律徵詢完畢,華興府首期科考初試在海外四島同時舉行。儘管只是一場極其簡單的資格考試,幾乎識些字的就該能通過,但爲了拔高這項科舉初考的權威性與嚴肅性,以張賓爲首,包括馬濤、賈崗、吳蘭等已經或即將進入華興府民政系統的華興府高層,均參加了這場考試。

必須說,士農工商有序,封建思想薰陶許多代,當官對晉人的誘惑是難以抗拒的。許多抱着留任與選官目的,甚至尚無目的的百姓,紛紛涌入了考場。統計下來,包括公民、平民,參加這場初考的人數總計高達萬人,絕對聲勢浩大。其結果倒還頗令紀某人滿意,有近四成的參考者通過及格線,也算對得起紀某人一早在太行時期便推行的“大學文”運動,至少足夠華興府即將的開府所需了。

有恆產者方有恆心,進入八月,繼法律正式版的頒佈,紀澤穩步出手,緊跟着通過《華興時報》公佈了有關年底海外四島私有化安置,尤其是分田分地的原則性政策,並開始了百姓的意見徵詢與意向登記。對晉時百姓而言,天大地大田地最大,沒說的,什麼科考,什麼當兵,都得一邊呆着去,分田話題頓時成爲華興府海外四島的唯一話題。

這場定於年底秋收秋播之後的私有化舉措,是一場針對華興府百姓(公民、平民)的一次性利益盛宴。其大量借鑑了後世八十年代初的私有化經驗,但也根據按勞分配、軍功優先的原則,並未簡單的均分田地,而是在提供所有公民、平民基本生產資料的同時,充分考慮了丁戶尤其軍卒對華興府做出的貢獻,力求做到公開、自願下的真正公平。

首先,家有丁壯者可獨立成戶,百姓們可根據自願選擇成爲從事農林牧漁的農業丁戶還是成爲從事工商的非農業丁戶。農業丁戶可以參與耕田、草場以及桑麻茶果等經濟用地的分配,公民還將享受免費保障田待遇。非農業丁戶則可視具體條件與貢獻情況分配一套規格不等的城市住宅(公民免費、平民低價,五年後可以交易),而公民除了享受養老金或保障糧待遇,還將包分工作。

其次,農業丁戶每戶除了一間免費村宅,還將享受足夠維持生計的,不可交易的法定保障田(公民免費,平民可用半貫一畝的超低價購買保障田)。以一年兩季的中田計,保障田每戶自帶十畝,另成人每口五畝,孩童每口三畝累計,譬如一個擁有三個孩子的武口之家將有二十九畝的保障田,亦可折算爲相當產量的林牧漁場或桑麻茶果用地。

其三,公民平民的農業丁戶,還能以半貫一畝的超低價,自願享受二十畝自有田的購買配額,以及低價購買對應的牲畜農具,且五年之後方可自由買賣,而華興錢莊將爲此番買賣提供最長五年期的貸款,年息爲等同存款的百分之三低息。

其四,五月整編前入伍的血旗老卒(包括烈屬),除了免費多得十畝自有田,還將或按承諾或論功或傷亡撫卹,獲得一定的免費自有田。此外,大量百姓也將根據、入府時間、擔任公職和生產先進等等因素獲得一定的自有田獎勵,甚或依據《功爵法》評定的榮譽公民等級,獲得額外的爵位封田。

值得一提的是,此番土地分配半賣半送,分給尋常百姓們的田地戶均僅五十餘畝,遠少於故往傳說中漢初的百畝授田。這固然有紀某人小家子氣的緣故,但是,畢竟這個時代農業已經進步許多,華興府更是採用了衆多先進技術的精耕細作,加之樂島一年兩季,田地的實際畝產與所需勞力均與漢初不可同日而語。

同時,分配之後的剩餘田地,除了用於軍屯、軍馬場、爵位授地,將留待日後安置新口或新戶,但可暫時以二成五地租(含稅)短期零散租賃給農戶,以保富餘勞力有所釋放。再說,分給百姓的都是統一開墾過的好田,還配有住宅水車、耕牛、耙犁等工具設施,對於一羣本已流落無着的安海百姓而言,已經足夠他們喜出望外了。

其五,華興府將拿出各地的磚窯、石礦、林場、毛皮作坊、食品加工廠、漁船、商船、商鋪等等產業,附以相關技術予以公開拍賣,安海與雄鷹各產業也將拿出食品、日化、建材、造船方面的部分民用技術參與拍賣,華興錢莊也將爲此番競買者提供年息一成的低息商業貸款。不得不說的是,在紀澤的建議下,各城鎮黃金地段的商鋪將只租不賣,收益將作爲華興府的長期財政來源之一。

利益蛋糕的分配涉及每名公民、平民的切身利益,頓時佔據了華興府的輿論核心。首要關注點便是落戶哪一類型,農業丁戶可以得到夢寐以求的土地,卻要面朝黃土背朝天;非農業丁戶可以進城過上更加安全舒適的生活,卻無法得到土地,其間更有那經商者,可能獲得巨大利益,卻也需要承擔巨大風險,整一個糾結!

這一選擇其實也是華興高層最爲關心的,它涉及社會結構、收入對比、安全考量、未來前景以及政策合理性等等諸多問題,如何選擇令人好不頭疼。很快,百姓們糾結之後,除了提出許多更加利於自家的“合理化”建議,也紛紛開始登記自家的意向選擇...

八月中旬,每旬一度的華興府軍政聯合工作會上,農部假侍郎張銀拿出樂島初步統計的安置意向彙總,叫苦不迭道:“主公,地不夠分啊!單看樂島徵詢結果,包括許多工匠在內,有八成百姓希望務農,次些也希望輪牧。按照之前私有化方案,別說計劃中預留兩成田地以待新增民戶,即便軍屯、軍馬、爵授用地全搭上,也不足分配呀。”

“士農工商,工商爲賤,士農爲尊,二者皆尚土地,百姓傾向田地在所難免。”衆人一同苦笑,戶部假侍郎錢惠道,“主公,我等是否適當調整分配方案,增加非農業丁戶安置補貼力度,將部分百姓吸引入城呢?”

工部假侍郎李竹忙跟着附和道:“對啊,對啊,若是百姓們都像這樣跑去種田,誰來務工,誰來跑商,我華興府的一應工商產業就甭想正常運營啦。”

“地不夠再去搶就是!幹嗎又讓咱放血,華興府又要養軍裝備,又要出保障糧,又要義務教育,又要科技研究,明年沒準還要免稅一年,哪有那麼多錢來補貼?”摳門的紀澤一邊下意識的捂緊口袋,一邊沒好氣道,“目前華興府除了些許戰爭繳獲,全憑工坊貿易支撐,進項不足,可不能大手大腳,總得留點應急呀!”

看看衆人無比怪異的目光,紀某人這才意識到自己語氣很有問題,火氣有些旺,不由赧然的摸摸鼻子,誰叫近來爲了這份私有化方案,各方各面都在不斷提出“合理”需求,削尖腦袋錙銖必較,便是他自家後院,就在昨晚,兩位紅顏連同妹子紀芙還對他開了場批鬥會,批判紀某人沒花心思往自家碗裡扒食呢。

嗯,將情緒帶入工作是不對的。端正身形,紀澤輕咳一聲,正色解釋道:“根據唐生將軍南下夷州探查,那裡夷人文明水平尚不及馬韓,依舊部落分治,北部地區尤甚,血旗軍當可輕鬆奪取,何愁田地不足。還望參軍署儘早籌備秋後遠征事宜,尤其是醫藥防疫,嗯,商議之時將祖逖祖士稚拉上。至於屆時的出兵理由嘛,就說土著襲擊我方船隻,或是傳播華夏文明,看着編一個吧。”

聽到紀澤提及祖逖,廳中衆人皆是一愕,旋即若有所思。上月祖逖攜鐵凡來到樂島,一番民情觀察之後,經紀澤誠心相邀,兼而本就有意來此一展所長,便都入了華興府。鐵凡立被任命爲司法署刑部假侍郎,而最受紀澤看重的祖逖卻被雪藏,僅任華興講武堂的副山長,兼管樂峰軍訓基地,而今看來,攻略夷州時莫非要啓用祖逖?

“當然,雖說農爲國本,百姓們可不能全都去耕地,無商不富,無工不強,還是要出臺一些措施的。”沒管軍將們的心思,紀澤眼珠連轉,就分田給出辦法,“文宣部門還當多加宣傳,尋幾名官員或專家在報紙上發表些評論感想什麼的嘛。首先告訴百姓,未來樂島收入水平將隨農民、牧民、工匠、軍兵、商人的職業不同而分化漸升。”

“尤其要說明,我華興府安居樂業,發展民生,大治可期,府內糧價還將大跌,嗯,大漢陳平之?今年暫爲糧食補貼。其三,單身無眷者推遲分地,暫先入城務工,待到成家後再行分地。嗯...衆位是否還有良策...”

第二百四十四回 博支遇阻第四十一回 困獸之鬥第五百七十二回 事態升級第六百六十三回 火器逞威第二百四十六回 張網以待第三百二十八回 移民漸至第一百七十八回 三十六寨第四百七十回 半島合縱第一百三十四回 恩結祖逖第七百四十四回 帷幄對壘第一百九十五回 上房拆梯第八百零九回 夜戰北胡第三百九十四回 金秋稻香第五百一十六回 縱騎那珂第六百八十二回 招撫劉琨第六百三十六回 得手樂浪第四百八十二回 移民洶洶第五十回 引蛇出洞第一百五十三回 局外有局第一百九十一回 兵出太行第二百一十回 義利孰先第九十二回 寨防首戰第七百三十九回 陣前皆敵第六百八十七回 瞞天過海第一百一十一回 抗匈易幟第六百八十五回 陘東大捷第二百五十七回 再會顧敏第六百三十七回 慕容元邕第四百一十五回 戰地緬歌第二百九十六回 多方棋子第四百七十三回 高氏謝幕第三百七十回 殖民琉球第三百五十六回 結好段氏第七百四十九回 靈洲大捷第四百二十四回 封田聯營第四百零六回 用間誘敵第四十六回 夜遇勁匪第五十六回 烏桓少主第一百七十九回 智勇相較第四十三回 京觀宣言第六百二十四回 步騎之戰第三百零九回 各出絕殺第七百五十九回 近衛騎襲第二百回 各晃虛槍第五百六十四回 邊軍之變第六百五十六回 騙局連連第一百二十二回 幷州流民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禮之論第六百八十回 東晉立國第五百二十三回 鐵錘撞城第一百三十三回 誘拐風波第二百六十五回 將計就計第一百零五回 祈福之效第二十三回 腥風更起第五百四十四回 錫蘭遺族第六百三十七回 慕容元邕第二百七十二回 太行移民第二百八十五回 得堡之疑第五百八十六回 糧食之戰第三百三十三回 龍震計劃第七十四回 流言風波第七百零六回 襄國易幟第四百七十九回 連橫丘裡第七百四十九回 靈洲大捷第八十九回 回馬一槍第五百九十八回 桑州之謀第一百一十三回 活字印刷第三百五十二回 鐵騎對決第六百七十五回 閃破信都第七百七十三回 伊缺陷落第七百六十六回 會晤苟晞第九十回 千面落馬第九十四回 三番折戟第六百八十五回 陘東大捷第二百七十五回 婚宴斬首第七百一十一回 以勢屈人第二百五十五回 探航深海第五百四十一回 曾母羣島第六百五十九回 薊城陷落第六百四十五回 計議立國第五百八十五回 虛驚一場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六百九十九回 鄴城軍議第六百五十五回 幽州變起第四百八十七回 局部碾壓第五百零一回 東線遭襲第五百一十二回 成事在天第二百一十六回 內外有別第六百零九回 雨夜激戰第六百一十八回 大獲全勝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裡藏刀第二百四十七回 雷霆一擊第五百五十五回 出兵勤王第六百九十二回 兵臨襄國第三百五十五回 硝煙漸散第一百零四回 病榻溫語第二百四十二回 匿兵垂柳第三百四十六回 火海塞灣第一百九十回 佈防待發第一百零五回 祈福之效
第二百四十四回 博支遇阻第四十一回 困獸之鬥第五百七十二回 事態升級第六百六十三回 火器逞威第二百四十六回 張網以待第三百二十八回 移民漸至第一百七十八回 三十六寨第四百七十回 半島合縱第一百三十四回 恩結祖逖第七百四十四回 帷幄對壘第一百九十五回 上房拆梯第八百零九回 夜戰北胡第三百九十四回 金秋稻香第五百一十六回 縱騎那珂第六百八十二回 招撫劉琨第六百三十六回 得手樂浪第四百八十二回 移民洶洶第五十回 引蛇出洞第一百五十三回 局外有局第一百九十一回 兵出太行第二百一十回 義利孰先第九十二回 寨防首戰第七百三十九回 陣前皆敵第六百八十七回 瞞天過海第一百一十一回 抗匈易幟第六百八十五回 陘東大捷第二百五十七回 再會顧敏第六百三十七回 慕容元邕第四百一十五回 戰地緬歌第二百九十六回 多方棋子第四百七十三回 高氏謝幕第三百七十回 殖民琉球第三百五十六回 結好段氏第七百四十九回 靈洲大捷第四百二十四回 封田聯營第四百零六回 用間誘敵第四十六回 夜遇勁匪第五十六回 烏桓少主第一百七十九回 智勇相較第四十三回 京觀宣言第六百二十四回 步騎之戰第三百零九回 各出絕殺第七百五十九回 近衛騎襲第二百回 各晃虛槍第五百六十四回 邊軍之變第六百五十六回 騙局連連第一百二十二回 幷州流民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禮之論第六百八十回 東晉立國第五百二十三回 鐵錘撞城第一百三十三回 誘拐風波第二百六十五回 將計就計第一百零五回 祈福之效第二十三回 腥風更起第五百四十四回 錫蘭遺族第六百三十七回 慕容元邕第二百七十二回 太行移民第二百八十五回 得堡之疑第五百八十六回 糧食之戰第三百三十三回 龍震計劃第七十四回 流言風波第七百零六回 襄國易幟第四百七十九回 連橫丘裡第七百四十九回 靈洲大捷第八十九回 回馬一槍第五百九十八回 桑州之謀第一百一十三回 活字印刷第三百五十二回 鐵騎對決第六百七十五回 閃破信都第七百七十三回 伊缺陷落第七百六十六回 會晤苟晞第九十回 千面落馬第九十四回 三番折戟第六百八十五回 陘東大捷第二百七十五回 婚宴斬首第七百一十一回 以勢屈人第二百五十五回 探航深海第五百四十一回 曾母羣島第六百五十九回 薊城陷落第六百四十五回 計議立國第五百八十五回 虛驚一場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六百九十九回 鄴城軍議第六百五十五回 幽州變起第四百八十七回 局部碾壓第五百零一回 東線遭襲第五百一十二回 成事在天第二百一十六回 內外有別第六百零九回 雨夜激戰第六百一十八回 大獲全勝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裡藏刀第二百四十七回 雷霆一擊第五百五十五回 出兵勤王第六百九十二回 兵臨襄國第三百五十五回 硝煙漸散第一百零四回 病榻溫語第二百四十二回 匿兵垂柳第三百四十六回 火海塞灣第一百九十回 佈防待發第一百零五回 祈福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