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回 誤傷其類

永嘉三年,進入臘月,隨着華興府與大晉諸方就《安內三策》達成共識,京畿一帶與潁川南陽等中原地區的移民遷徙愈加順利,數以百萬計無着無落的外地流人,以及生計維艱的本地百姓,紛紛涌往血旗軍設在各地的移民營地,繼而匯溪成流,直至萬川歸海。當然,因船隻運載量有限,移民多被臨時安置在豫州島,並編爲一個個建設兵團,等待中轉前往華興府海外各處。

轉眼到了臘月十五,爲期一個多月的中原移民潮終於漸入尾聲,初步統計下來,此番移民數量當有一百三十萬。帶着這一喜人成果,駐留中原的血旗軍勤王之師,在大晉諸公的期盼下,帶着最後一撥的移民,陸續退往潁水汝水、淮水沿岸,以備登船撤離中原。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軍歌嘹亮,血旗獵獵,憑山傍水的伊缺大營,血旗大軍已然整裝,正踏着朔風徐徐開拔。

營門之處,督帥祖逖在與一衆前來相送的朝廷官員以及名士賢達們,做着最後的依依惜別。話別之末,卻是餘樺滿臉堆笑的上前,無比誠摯道:“此番餘某能夠不辱使命,多仗將軍居中斡旋,他日若有機會,餘某定要請將軍浮上三大白,以謝將軍援手之恩啊。”

餘樺的確笑得誠摯,只因就在昨日,根據紀某人從瀛州通過鴿報發來的指示,華興府已然與鎮南將軍山簡就人口交易達成協議,糧到換人,概不拖欠。甚至,此時已有第一批運糧船隊正在前往荊州襄陽的途中。儘管其間華興府由專業人員出馬,愣將人均折糧價格從最初的十石降爲九石,但對餘樺而言,此行卻已是妥妥的圓滿成功。

“哪裡哪裡,相比先生爲了荊湘百姓不辭奔波,祖某僅是做了點微末小事,何敢居功?”祖逖回以微笑,淡淡叮囑道,“協議既已達成,還請先生儘早返回襄陽,與鎮南將軍彙報協調具體交割事宜,以便貴我雙方配合無間。”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在下這就南返襄陽。不過,也望貴方能夠儘早籌足糧食,爭取在二月底前完成流人遷徙,以便我南州百姓及早正常春耕呀。”餘樺連連點頭,目露不捨,親自爲祖逖牽馬,直至祖逖離去,兀自揮手惜別,“將軍走好,一路順風啊!”

“留步,諸位留步!”祖逖回頭揮手,不忘衝餘樺點頭示意。待得轉過頭來,他卻沉下臉,禁不住啐了一口,當然,祖逖所沒看見的是,在他身後,那餘樺其實亦啐了一口...

不過,就在祖逖率領大軍離去之際,送別雙方所不知的是,在他們數裡之外的一處山樑上,正有十數山民打扮卻難掩彪悍的男子,冷冷注視着血旗大軍的離去,眼中滿滿的都是幽怨。其爲首之人相貌堂堂,白麪俊雅,劍眉英挺,只是眉宇間頗帶陰鷙,正是流年不利的魏復。

“這幫天煞的血旗軍,總算他媽的走了,中原上百萬的流人百姓,夠咱們拉起多少隊伍啊,愣叫他們給帶走了!真他媽的大胃王,老少通吃啊!”沉悶之間,魏復身邊的心腹家將魏義憤憤道,“直娘賊,我等原還打算再入豫州走上一圈,多拉些兵馬再壯聲勢,如今被血旗軍這麼一移民,人都沒影了,咱們還搞個毛呀?直娘賊,他們血旗軍簡直就是故意跟咱們作對啊!”

“唉,多說無益!咱們充其量是被誤傷而已,論及血旗軍的故意作對,只怕咱們還不配。”不無自嘲,魏復淡淡道。

攻洛失敗之後,魏復僅餘萬餘精兵與兩萬老弱雜兵,待得劉聰退走平陽,魏復便率麾下殘軍躲入了商洛羣嶺,本欲等待血旗軍退走之後再去中原流竄攻伐,進而恢復實力,孰料血旗軍玩了一手百萬大遷移,對他叛軍幾同釜底抽薪嘛。要說魏復也非愚笨之人,一早便發現了大移民對他的危害,一度派出小股叛軍出山,暗中搬弄是非,給血旗軍移民添亂。

孰料,血旗軍竟然不惜血本,與晉廷和地方官府緊密聯手,促成移民順利,他魏復叛軍別說居中搗亂挑事,自身麾下竟也有不少人乾脆去做了移民。捨不得主力出兵阻止移民,從而跟血旗軍拼掉最後一點老本,魏復故也只能幹看着血旗軍如願以償搞移民,怎不叫人窩火?

“唉,本以爲借鑑血旗軍訓練之法,某便可以縱橫壯大,終有一日與之爭鋒,今日方知,血旗軍最擅者乃發展生產,而非軍事攻伐,我等卻被甩開太遠啦。”眼中閃過羨慕嫉妒恨,魏複復又道,“而今朝廷甩掉上百萬流人包袱,反而得了大量錢糧維繫軍政運轉,猶如迴光返照,短期勢必聲勢大漲,我等不宜與之爭鋒,還是將之留給胡人吧。”

另一心腹家將魏忠忙問道:“主公言下之意是改變計劃,暫先不再東向嗎?卻不知我等接下何去何從?”

長嘆一聲,魏復轉身步往林中,幽幽道:“唉,晉廷與華興府沆瀣一氣,中原暫時不宜涉足。得,惹不起躲得起,咱們向西,雍秦樑之地亂得很,官軍也弱,咱們便先去那邊佔塊地方休養生息,以待日後。哼,那裡天高地遠沒水運,華興府總夠不着咱們了吧...”

《資治通鑑》有載:“(永嘉三年冬)漢楚王聰、始安王曜歸於平陽。王彌南出轘轅,流民之在潁川、襄城、汝南、南陽、河南者數萬家,素爲居民所苦,皆燒城邑,殺二千石、長吏以應彌。”

與此同時,南陽近郊,一座農家小院內,幾名彪形大漢正在寒風中百無聊賴的縮脖蹲守,鼻子則不停抽動,豔羨着正堂中老大王如所享受的酒肉小席。驀地,一名壯漢急衝衝入得院來,向幾人點頭示意,旋即快步進入正堂,急聲叫道:“大哥,那幫天煞的血旗軍總算撤啦!”

堂內正坐之人名爲王如,是個三旬大漢,身形魁梧,一臉兇相,聞言後呆滯半天,面上似哭似笑,終是一把摔掉手中酒碗,指東大罵道:“臥槽,那幫喪門星總算他媽的走啦!直娘賊,老子折騰了好兩年,大好形勢啊,都叫他們狗日的移民給一鍋端走啦!”

這個王如乃京兆人氏,本是個家傳販鹽營生的黑幫頭子,且是上了層次的黑白道通吃型人物,關中戰亂連連,他也隨着大量流人遷徙到了南洋,憑藉故有人手與黑道作法,倒也依舊混得有聲有色,甚至通過領頭對抗本地士民,在流人中頗有聲望,隨手拉出上千人都不困難。只是,辛苦遭逢三兩年,一朝回到解放前,血旗軍的一次大移民,叫他的小弟們走了個十之八九,勢力極度縮水,安能不恨?

“大哥勿憂,三條腿的騾子沒有,兩條腿的人還不是到處都是?小弟瞧那匈奴人肯定還會折騰,這大晉根本穩不了,還怕日後沒有流人嗎?”二當家馮翊人士嚴嶷一臉苦笑,出言勸道,“其實,多走些人他媽的也好,咱們正好看清下面弟兄們的品性,留下的纔是好兄弟,日後也好重用不是?”

三當家京兆人士侯脫卻是吐着酒氣,目露奇光,難掩羨慕道:“叫我說啊,人家血旗軍才叫牛叉,大兵一到,那些平素吆五喝六的官軍都嚇得躲在城裡,乖得跟小媳婦似的。人家那才叫混出個人樣,聽說那個安海大將軍本也僅是個落草小軍戶,嘖嘖,哪天咱們弟兄也能混成那樣就爽了!”

“臥槽,老三說得對,狗日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王如聽得眼睛放亮,一拍案几道,“老子之前能夠拉起一般弟兄,現在也行,大不了多費點時間。哼,他安海將軍能行,咱們定也能行...”

《資治通鑑》有載:“(永嘉四年秋)雍州流民多在南陽,詔書遣還鄉里。流民以關中荒殘,皆不願歸;徵南將軍山簡、南中郎將杜蕤各遣兵送之,促期令發。京兆王如遂潛結壯士,夜襲二軍,破之。於是馮翊嚴嶷、京兆侯脫各聚衆攻城鎮,殺令長以應之,未幾,衆至四五萬,自號大將軍、領司、雍二州牧,稱籓於漢。”

不光是已然受害的魏復、王如等人,還有得知消息即將受害的李驤、杜疇等等,這些正史上憑藉流民起家的造反頭子,此時都在不同場合記恨、怒罵和詛咒着華興府與紀某人,誰叫華興府威逼利誘大晉官府而在中原、荊湘地區實施的這次大移民,着實令他們蒙受了堪稱滅頂的無妄之災!

《資治通鑑》有載:“(永嘉五年春)巴蜀流民布在荊、湘間,數爲土民所侵苦,蜀人李驤聚衆據樂鄉反,南平太守應詹與醴陵令杜苾共擊破之。驤請降,王澄僞許而襲殺之。以其妻子爲賞,沉八千餘人於江,流民益怨忿。蜀人杜疇等復反,湘州參軍言於刺史荀眺曰:‘巴、蜀流民皆欲反。’眺信之,欲盡誅流民。流民大懼,四五萬家一時俱反,以杜苾州里重望,共推爲主。苾自稱樑、益二州牧。”

亂世生流民,流民擾亂世,恰似明末農民起義成全了滿清韃子,西晉末年的流民起義也成全了五胡亂華。這一時空,華興府可勁從大晉移民海外,在壯大自身之餘,也大大削弱了流民起義的力度,此番的賦稅回補,更是反過來加強了朝廷官軍的力量,一增一減之間,倒是狠狠幫了晉廷一把,至少令其多撐些許時日。不過,華興府自身卻要不可避免的吃撐了...

第七百八十四回 健康朝議第二百一十九回 步步入局第七百六十五回 夜半信使第五十三回 匪寨內情第二百四十三回 驚魂一指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四百五十一回 暗諜夜影第二百四十八回 輸血救人第七百八十回 敢死騎軍第七百四十四回 帷幄對壘第七百六十六回 會晤苟晞第三百五十九回 械鬥事件第一百三十七回 錢糧之擾第六百六十一回 月夜空襲第一百七十四回 詐遇反詐第七百零二回 撤離襄國第十三回 罄竹難書第三百一十二回 入主樂島第九十三回 二度陪練第五百八十七回 封鎖海峽第一卷 烽火連三月 第一回 豕突狼奔第一百三十二回 丐姓飛賊第五百九十回 顧全到訪第七百三十六回 各懷心機第一百八十六回 脫險回巢第四百二十四回 封田聯營第五百三十七回 二徵瀛州第六百四十三回 半島戰畢第二百零六回 焚火退敵第七百五十八回 夜城亂戰第一百零四回 病榻溫語第五百二十九回 花落別家第四百七十回 半島合縱第二百四十九回 夜掠下邳第一百九十一回 兵出太行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七百一十五回 雷霆發動第三百二十六回 書院之力第七百九十八回 狙殺蒙巴第三百四十五回 烏桓故人第三百一十四回 四階制度第一百八十九回 官升一級第五百七十五回 走舸逞威第一百一十五回 柳泉出使第二百九十七回 另類談判第七百六十四回 夜宴行兇第六百六十八回 石勒落網第一百零三回 空中飛人第六十三回 信命孰重第六百四十一回 蕩平附塞第五百四十一回 曾母羣島第七百六十九回 伐胡之略第六百二十一回 攻破伽耶第三百八十六回 馬韓認慫第四百四十六回 案後有案第二百五十一回 車船試航第六百零三回 浴血攻城第二百三十一回 洗劫陳記第六百一十五回 一言不合第六百二十九回 探荒冰原第一百二十九回 追亡逐北第六百四十八回 使節之爭第五百一十五回 鐵騎遠襲第六百七十二回 勒石華奸第二百四十四回 博支遇阻第四十二回 福破玄關第六百六十五回 城門阻擊第二百六十回 騎軍返冀第九十二回 寨防首戰第六百七十四回 轟破敵營第一百五十六回 翻雲覆雨第五百九十三回 內部梳理第七百八十二回 伊缺止戈第五十回 引蛇出洞第六十一回 藥翻胡寇第四十九回 無端推波第二百八十三回 精械發威第一百一十五回 柳泉出使第六百五十五回 幽州變起第二百八十回 安海易幟第六百六十九回 殿前問對第一百五十三回 局外有局第一百三十五回 別部水軍第三十七回 不速之客第一百一十四回 無欲則剛第五百六十二回 黯然罷兵第一百六十回 布子淮西第五百五十二回 永嘉草草第四百一十六回 戰地病房第四百九十六回 倭使入境第七百一十一回 以勢屈人第六百六十二回 神兵天降第四百二十四回 封田聯營第五百零一回 東線遭襲第七百七十回 肅理並朔第五百九十一回 特區整治第六百一十回 有驚無險第五百七十四回 淮水爭鋒第六百五十六回 騙局連連第五百四十回 放狗圈羊
第七百八十四回 健康朝議第二百一十九回 步步入局第七百六十五回 夜半信使第五十三回 匪寨內情第二百四十三回 驚魂一指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四百五十一回 暗諜夜影第二百四十八回 輸血救人第七百八十回 敢死騎軍第七百四十四回 帷幄對壘第七百六十六回 會晤苟晞第三百五十九回 械鬥事件第一百三十七回 錢糧之擾第六百六十一回 月夜空襲第一百七十四回 詐遇反詐第七百零二回 撤離襄國第十三回 罄竹難書第三百一十二回 入主樂島第九十三回 二度陪練第五百八十七回 封鎖海峽第一卷 烽火連三月 第一回 豕突狼奔第一百三十二回 丐姓飛賊第五百九十回 顧全到訪第七百三十六回 各懷心機第一百八十六回 脫險回巢第四百二十四回 封田聯營第五百三十七回 二徵瀛州第六百四十三回 半島戰畢第二百零六回 焚火退敵第七百五十八回 夜城亂戰第一百零四回 病榻溫語第五百二十九回 花落別家第四百七十回 半島合縱第二百四十九回 夜掠下邳第一百九十一回 兵出太行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七百一十五回 雷霆發動第三百二十六回 書院之力第七百九十八回 狙殺蒙巴第三百四十五回 烏桓故人第三百一十四回 四階制度第一百八十九回 官升一級第五百七十五回 走舸逞威第一百一十五回 柳泉出使第二百九十七回 另類談判第七百六十四回 夜宴行兇第六百六十八回 石勒落網第一百零三回 空中飛人第六十三回 信命孰重第六百四十一回 蕩平附塞第五百四十一回 曾母羣島第七百六十九回 伐胡之略第六百二十一回 攻破伽耶第三百八十六回 馬韓認慫第四百四十六回 案後有案第二百五十一回 車船試航第六百零三回 浴血攻城第二百三十一回 洗劫陳記第六百一十五回 一言不合第六百二十九回 探荒冰原第一百二十九回 追亡逐北第六百四十八回 使節之爭第五百一十五回 鐵騎遠襲第六百七十二回 勒石華奸第二百四十四回 博支遇阻第四十二回 福破玄關第六百六十五回 城門阻擊第二百六十回 騎軍返冀第九十二回 寨防首戰第六百七十四回 轟破敵營第一百五十六回 翻雲覆雨第五百九十三回 內部梳理第七百八十二回 伊缺止戈第五十回 引蛇出洞第六十一回 藥翻胡寇第四十九回 無端推波第二百八十三回 精械發威第一百一十五回 柳泉出使第六百五十五回 幽州變起第二百八十回 安海易幟第六百六十九回 殿前問對第一百五十三回 局外有局第一百三十五回 別部水軍第三十七回 不速之客第一百一十四回 無欲則剛第五百六十二回 黯然罷兵第一百六十回 布子淮西第五百五十二回 永嘉草草第四百一十六回 戰地病房第四百九十六回 倭使入境第七百一十一回 以勢屈人第六百六十二回 神兵天降第四百二十四回 封田聯營第五百零一回 東線遭襲第七百七十回 肅理並朔第五百九十一回 特區整治第六百一十回 有驚無險第五百七十四回 淮水爭鋒第六百五十六回 騙局連連第五百四十回 放狗圈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