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茶的起源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是其中一項。由於茶葉生產的發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因此,民間的書寫者,爲了將茶的意義表達的更加清楚、直觀,於是,就把“荼”字減去一劃,成了我們看到的“茶”字。

“茶聖”陸羽

陸羽,名疾,字鴻漸、季疵,號桑苧翁、竟陵子,唐代復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門),是唐代著名的茶學家,被譽爲“茶仙”,尊爲“茶聖”,祀爲“茶神”。

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他也很善於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並不多。

《陸文學自傳》中陸羽寫到“陸羽字鴻漸,不知何許人,有仲宣、孟陽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雖然用語詼諧,但也透露出難以言說的辛酸。

陸羽是一個棄嬰,《唐國史補》、《新唐書》和《唐才子傳》裡,對此都毫不隱諱。公元733年深秋的一個清晨,竟陵龍蓋寺的智積禪師路過西郊一座小石橋,忽聞橋下羣雁哀鳴之聲,走近一看,只見一羣大雁正用翅膀護衛着一個男嬰,男嬰讓嚴霜凍得瑟瑟發抖,智積把他抱回寺中收養。這座石橋後來就被人們稱爲“古雁橋”,附近的街道稱“雁叫街”,遺蹟至今猶在。

積公是唐朝著名高僧,附近的寺西村裡居住一位飽學儒士的李公。李公曾爲幕府官吏,動亂時棄職,在景色秀麗的龍蓋山麓開學館教授村童,與積公感情深厚。積公就請李公夫婦哺育拾得的棄嬰,當時,李氏夫婦的女兒李季蘭剛滿週歲,就依着季蘭的名字取名季疵,視作親生一般。季蘭季疵同一張桌子吃飯,同一塊草甸上玩耍,一晃長到七八歲光景,李公夫婦年事漸高,思鄉之情日篤,一家人千里迢迢返回了故鄉湖州。

而季疵則回到龍蓋寺,在積公身邊煮茶奉水。積公有意栽培他,煞費苦心地爲他占卦取名,以《易》佔得“漸”卦,卦辭上說:“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爲儀。”意思是鴻雁飛於天空,羽翼翩翩,雁陣齊整,四方皆爲通途。於是定姓爲“陸”,取名“羽”字,以鴻漸爲字。積公還煮得一手好茶,讓陸羽自幼學得了藝茶之術。十二歲那年,陸羽終於離開了龍蓋寺。此後,陸羽在當地的戲班子裡當過丑角演員,兼做編劇和作曲,受謫守竟陵的名臣李齊物賞識,去火門山鄒老夫子門下受業七年,直到十九歲那年才學成下山。

據說唐中期陸羽隨誠州難民北上,州刺史李季卿在揚子江畔,遇見了在此考察茶事的陸羽,便相邀同船而行。李季卿聞說附近揚子江中心的南零水煮茶極佳,即令士卒駕小舟前去汲水。不料士卒於半路上將一瓶水潑灑過半,偷偷舀了岸邊的江水充兌。陸羽舀嘗一口,立即指出“此爲近岸江中之水,非南零水。”李季卿令士卒再去取水,陸羽品嚐後,才微笑道:“此乃江中心南零水也。”取水的士卒不得不服,跪在陸羽面前,告訴了實情,陸羽的名氣隨後也就越發被傳揚得神乎其神了。

明清時的一些茶藝專家認爲,南零水和臨岸江水,一清一濁,一輕一重,對茶聖陸羽來說是不難分辨的。陸羽逝世,後人尊其爲“茶神”。

《茶經》是中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爲茶葉百科全書,在中國茶文化史上,陸羽所創造的一套茶學、茶藝、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

陸羽二十一歲時決心寫《茶經》,爲此開始了對茶的遊歷考察,他一路風塵,飢食乾糧,渴飲茶水,經義陽、襄陽,往南漳,直到四川巫山,每到一處,即與當地村老討論茶事,將各種茶葉製成各種標本,將途中所瞭解的茶的見聞軼事記下,做了大量的“茶記”。

經過十餘年,實地考察三十二個州,陸羽最後隱居苕溪(今浙江湖州),開始對茶的研究著述,歷時五年寫成《茶經》初稿。以後五年又增補修訂,這才正式定稿。此時陸羽已四十七歲,前後總共歷時二十六年,才最終完成這第一部研究茶的鉅作《茶經》。

陸羽聲名遠揚,朝廷有意留他在京爲官,但他陳辭不就,仍周遊各地,推廣茶藝,影響所及,茶事大盛。唐朝以前,茶的用途多在藥用,僅少數地區以茶做飲料。自陸羽後,茶才成爲中國民間的主要飲料,茶盛於唐,飲茶之風普及於大江南北,飲茶品茗遂成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茶經》從一開始就與佛教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最初,茶爲僧人提供不可替代的原料,而僧人和寺院促進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創立茶道的茶聖陸羽在其《茶經》中就有著不少對佛教的頌揚和對僧人嗜茶的記載。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禪茶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產生的。

《茶經》是唐朝的陸羽(733--804)創作的。《茶經》一問世,就成爲人所至愛,被盛讚爲茶業的開創之功。《茶經》全書共七千多字,其主要內容和結構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一之源”考證茶的起源及性狀。“二之具”記載採製茶工具;“三之造”記述茶葉種類和採製方法;“四之器”記載煮茶、飲茶的器皿;“五之煮”記載烹茶法及水質品位;“六之飲”記載飲茶風俗和品茶法;“七之事”彙輯有關茶葉的掌故及藥效;“八之出”列舉茶葉產地及所產茶葉的優劣;“九之略”指茶器的使用可因條件而異,不必拘泥;“十之圖”指將採茶、加工、飲茶的全過程繪在絹素上,懸於茶室,使得品茶時可以親眼領略茶經之始終。

第九十一章 茶的起源第一百六十七章 汴繡第六十九章 酒的製作方法(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陶瓷文化(五)第二十六章 準備進墓事宜第一百九十四章 櫸木第九十五章 青茶第一百二十二章 香文化(五)第二十七章 宋壯無辜慘死第三十七章 銀鉤賭坊第一百五十八章 蘇繡文化第十二章 盜墓第四十七章 截生辰綱第六十四章 無法解釋的典故第六十章 突破築基期第七十五章 賭石第兩百一十九章 菊花(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粵繡特色第一百四十七章 宋竹嫺所藉助的玉的政治作用第二十五章 宋秀跋扈第兩百零五章 陰沉木第九十五章 青茶第八十三章 寧古塔前的土匪第十五章 淘金第兩百二十五章 竹子(二)第五十七章 細數菜餚第一百六十六章 蜀繡特色第一百四十三章 夢中突破第一百七十章 香包特色第一百六十六章 蜀繡特色第三十一章 收服秦舒窈第一百二十八章 陶瓷文化(四)第五十五章 經商?第八章 購物第一百四十一章 再回夢裡第一百五十一章 圍棋第一百九十九章 紅木的種類第一百八十章 司南的意義第一百六十七章 汴繡第一百九十八章 紅木第七十六章 鑑別賭石好與壞的方法第一百六十六章 蜀繡特色第一百七十六章 苗繡的藝術價值第一百五十七章 蘇繡針法第一百八十章 司南的意義第兩百二十六章 竹子(三)第八十六章 主要任務∶誅殺十惡不赦之人一百三十五章 湯冰漣歸順第八十五章 進寧古塔第一百四十二章 夢裡怪事第五十三章 進京第三十四章 盜墓成功第二十二章 宋秀有孕???第一百二十六章 陶瓷文化(二)第兩百一十五章 蘭花(二)第兩百零九章 沉香的介紹第一百四十三章 夢中突破第八十章 剿匪第一百九十七章 癭木第一百九十章 金絲楠木(一)第兩百一十二章沉香木歷史第二十二章 宋秀有孕???第兩百一十二章沉香木歷史第一百一十二章 飲綠茶的注意事項第四章 黃金馬車第八章 購物第一百六十四章 湘繡作品第兩百章 不同的紅木第五十五章 經商?第一百六十七章 汴繡第兩百零四章 雞翅木第一百零五章 黃茶種類第十六章 張家胭脂鋪第一百四十四章 滅殺二百萬元軍第一百零三章 黃茶第兩百零三章 紅木的特點第五十五章 經商?第一百八十章 司南的意義第兩百一十六章 蘭花(三)第三十九章 京城第一美人第二十七章 宋壯無辜慘死第八十章 剿匪第二十六章 準備進墓事宜第一百六十三章湘繡特色第一百一十五章 花茶的效用第一百六十三章湘繡特色第二章 悲慘的身世第一百二十六章 陶瓷文化(二)第九十三章 茶文化(二)第五十章 殺手再襲第兩百一十九章 菊花(二)第一百六十章 粵繡第一百七十二章 苗繡特色第三十九章 京城第一美人第三十九章 京城第一美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火藥第一百八十三章 火藥第兩百章 不同的紅木第一百八十三章 火藥第七十六章 鑑別賭石好與壞的方法
第九十一章 茶的起源第一百六十七章 汴繡第六十九章 酒的製作方法(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陶瓷文化(五)第二十六章 準備進墓事宜第一百九十四章 櫸木第九十五章 青茶第一百二十二章 香文化(五)第二十七章 宋壯無辜慘死第三十七章 銀鉤賭坊第一百五十八章 蘇繡文化第十二章 盜墓第四十七章 截生辰綱第六十四章 無法解釋的典故第六十章 突破築基期第七十五章 賭石第兩百一十九章 菊花(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粵繡特色第一百四十七章 宋竹嫺所藉助的玉的政治作用第二十五章 宋秀跋扈第兩百零五章 陰沉木第九十五章 青茶第八十三章 寧古塔前的土匪第十五章 淘金第兩百二十五章 竹子(二)第五十七章 細數菜餚第一百六十六章 蜀繡特色第一百四十三章 夢中突破第一百七十章 香包特色第一百六十六章 蜀繡特色第三十一章 收服秦舒窈第一百二十八章 陶瓷文化(四)第五十五章 經商?第八章 購物第一百四十一章 再回夢裡第一百五十一章 圍棋第一百九十九章 紅木的種類第一百八十章 司南的意義第一百六十七章 汴繡第一百九十八章 紅木第七十六章 鑑別賭石好與壞的方法第一百六十六章 蜀繡特色第一百七十六章 苗繡的藝術價值第一百五十七章 蘇繡針法第一百八十章 司南的意義第兩百二十六章 竹子(三)第八十六章 主要任務∶誅殺十惡不赦之人一百三十五章 湯冰漣歸順第八十五章 進寧古塔第一百四十二章 夢裡怪事第五十三章 進京第三十四章 盜墓成功第二十二章 宋秀有孕???第一百二十六章 陶瓷文化(二)第兩百一十五章 蘭花(二)第兩百零九章 沉香的介紹第一百四十三章 夢中突破第八十章 剿匪第一百九十七章 癭木第一百九十章 金絲楠木(一)第兩百一十二章沉香木歷史第二十二章 宋秀有孕???第兩百一十二章沉香木歷史第一百一十二章 飲綠茶的注意事項第四章 黃金馬車第八章 購物第一百六十四章 湘繡作品第兩百章 不同的紅木第五十五章 經商?第一百六十七章 汴繡第兩百零四章 雞翅木第一百零五章 黃茶種類第十六章 張家胭脂鋪第一百四十四章 滅殺二百萬元軍第一百零三章 黃茶第兩百零三章 紅木的特點第五十五章 經商?第一百八十章 司南的意義第兩百一十六章 蘭花(三)第三十九章 京城第一美人第二十七章 宋壯無辜慘死第八十章 剿匪第二十六章 準備進墓事宜第一百六十三章湘繡特色第一百一十五章 花茶的效用第一百六十三章湘繡特色第二章 悲慘的身世第一百二十六章 陶瓷文化(二)第九十三章 茶文化(二)第五十章 殺手再襲第兩百一十九章 菊花(二)第一百六十章 粵繡第一百七十二章 苗繡特色第三十九章 京城第一美人第三十九章 京城第一美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火藥第一百八十三章 火藥第兩百章 不同的紅木第一百八十三章 火藥第七十六章 鑑別賭石好與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