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湘繡作品

湘繡產品依據其創稿的新穎度、刺繡的精細度、裝飾的豪華度及其具有的欣賞價值與珍藏價值分爲:珍藏品、極品、精品、普品(合格品)。工藝質量一般用這幾個字來概括:平、齊、淨、亮、密、活。這幾項做到的越多檔次越高。並要求產品所用絲線光澤豐富細膩,顏色飽滿持久,具有韌性。所用繡地輕薄而不易變形,不易崩壞。繡品圖案典雅、精緻。所繡作品平齊、細密、勻、順、光、有靈氣、不呆板,有絲線的柔和光澤。作品具有不腐,不蛀,不褪色的特點。

產地環境

長沙並不產絲綢。考古發現,湖南的古代蠶桑區在湘江上游的零陵、衡陽地帶。唐、宋期間三百多年,這兩個地區每年要給統治階級賦貢紗羅或平絕二萬尺。後來由於歷代朝庭官家濫伐森林,致使水土流失,使湘南變成了紅壤乾旱地帶,曾經繁榮的蠶桑生產無形中消失。桑蠶的生存“逐水草而居”,一路沿湘江而下,向洞庭湖區發展。至元初,棉花的栽植迅速推廣,岳陽、常德、益陽等沿洞庭湖區域乃全中國十分重要的絲棉產區。岳陽、常德、益陽等沿洞庭湖桑蠶、木、棉基地是湘繡得以大成氣候的重要保障。

歷史淵源

湘繡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從長沙戰國楚墓和馬王堆西漢古墓出土的大量繡品中,可以窺見當時湖南地方刺繡技藝已經達到令人驚訝的高度。1958年,在長沙楚墓中發現的龍鳳圖案繡品圖案之精美,繡工針法之細膩,早爲世人嘆而觀止。

1972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中出土了四十來件刺繡衣物,說明遠在2100多年前的西漢,湖南地方刺繡即湘繡已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輝煌燦爛的楚繡與馬王堆漢繡,不但是中國刺繡史上足資驕傲與自豪的一章,也是湘繡順理成章的最初發展之源。”

湘繡在湖南民間刺繡的基礎上,還吸取了蘇繡、粵繡、京繡等繡系的優點,發展成爲清代刺繡藝苑的後起之秀。湘繡是在湖南民間刺繡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湖南民間很早就能夠刺繡。清代嘉慶年間,長沙縣就有很多婦女從事刺繡。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繡工胡蓮仙的兒子吳漢臣,在長沙開設第一家自繡自銷的“吳彩霞繡坊”,作品精良,流傳各地,湘繡從而聞名全國。光緒年間,寧鄉畫家楊世焯倡導湖南民間刺繡,長期深入繡坊,繪製繡稿,還創造了多種針法,提高了湘繡藝術水平。光緒末年,湖南的民間刺繡發展成爲一種獨特的刺繡工藝系統,成爲一種具有獨立風格和濃厚地方色彩的手工藝商品走進市場。田自秉教授在所著的《中國染織史》中指出:“湘繡的歷史,過去一般都認爲創始於清朝未年,最爲晚出。但自1972年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絹地長壽繡’、‘絹地乘雲繡’、‘羅綺地信期繡’等精美漢代刺繡後,對於它的歷史有了新的認識。可以這樣說:湘繡是在清代後期形成了獨特風格的刺繡體系。”而“湘繡”這一名稱,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見稱於世。

20世紀30年代,湘繡的產值最高達80萬銀元,產品1/3出口。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西湖博覽會總報告書》“繡品”一節中,湘繡就佔了一半的篇幅。

新中國成立後,湘繡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20世紀50年代的“黃金期”。藉助毛****攜帶《斯大林繡像》等大批湘繡產品訪問蘇聯的“東風”,湘繡產品迎來了面向蘇聯與東歐的第一個出口高潮。中蘇關係破裂後,湘繡出口一度受阻,生產跌入低谷。

20世紀70年代初,進入產業調整期。實現了日用湘繡與裝飾湘繡並舉,同時由向蘇聯出口轉向對香港的轉口貿易。到80年代初出現“湘繡四大廠家”鼎立局面,形成第二個發展高潮。一直到1987年,湘繡都是湖南輕工行業第一齣口創匯大戶。

20世紀90年代初,進入“百家爭鳴”期。隨着鄉鎮企業和個體經濟的興起,“四大企業”只餘一家,企業起落成爲常態。

21世紀初,湘繡被列入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2012年前後,湘繡產業再次回暖,但持續時間短暫。

湘繡

生產情況

湘繡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西漢初期,湖南地區的刺繡技術已高度發達,可在漢代以後,卻莫名消失,直到清朝光緒年間,平江繡女李儀徽首創摻針法,才使湘繡重新崛起。1898年,長沙“吳彩霞”繡莊的開設,標誌着湘繡正式走向商品化的道路。

(一)原料要求。

1.絲線質量要求:真絲線用當地的皂莢仁溶液進行處理,再根據圖案的不同需要把一根絲線劈成成1/2、1/4、1/8、1/16乃至更細,一根線劈絲份數不少於16絲,128毛的真絲線。

湘繡

2.底料質量要求:優質庫緞、軟緞或軟質白畫布,並符合國家質量技術要求。

(二)畫面要求。

1.刺繡圖案:健康並具有美感。

2.刺繡圖案: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合法圖案。

3.圖案內容:以繪畫類、攝影類、書法類及其他美術作品。

(三)工藝要求。

以湘繡純手工傳統工藝制稿、選料、配色、飾繃、繡制、拆繃、整燙、飾裱、檢驗等工藝程序進行生產。

(四)針法要求。

採用湘繡傳統72種針法。分平面繡類、織繡類、網繡類、結繡類五大類還有後來不斷髮展完善的鬅毛針以及亂針等針法。

1.平繡類:以線平鋪料面的繡法。

2.織繡類:以線交織成一定形狀的繡法。

3.網繡類:是以各種色線相互牽連,結成網狀。

4.扭繡類:是以線扭結連環組成圖案,適於繡小件日用品和服裝上的圖案。

5.結繡類:是以線結成顆粒狀或圈狀,組成圖形或局部紋樣。

各種針法要根據畫面要求應題施針,順紋有序,不露底,繡面底料不得有針眼縫、色彩搭配自然,無線頭。

(五)裝裱要求。

湘繡

1.軟裱:要將剪下的繡片用真絲錦綾裝裱,圖案清晰、質感好、無氣泡,不脫殼,不斷裂,角度準確,絲縷直,紋樣正,通幅整齊。

2.硬裱:要將剪下的繡片用膠水貼在三隔板或纖維板上,繡片四周用卡紙裝裱。裝裱時要去污、清晰,繡面繃平、整潔、無漿跡、無髒斑。鏡框、鏡架規格正確,油漆光亮、本質表層無傷痕、斑節。畫面刺繡部分與裝裱幅面之比不得少於70%。

(六)質量特色。

1.產品所用絲線光澤豐富細膩,顏色飽滿持久,具有韌性。所用繡底真絲輕薄而不易變形,不易崩壞。繡品圖案典雅、細緻、有絲線的柔和光澤,所繡作品平齊、細密、勻、順、和、光、有靈氣、不呆板,區別於機繡。作品具有不腐,不蛀,不褪色的特點。

第八十五章 進寧古塔第兩百一十四章 蘭花(一)第兩百一十八章 菊花(一)第十九章 師爺來訪第五十二章 共赴京城第二十六章 準備進墓事宜第八十九章 浙菜(二)第五十一章 鐵秋風第一百一十六章 種茶種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滅殺二百萬元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飲綠茶的注意事項第一百九十二章 金絲楠木(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刺繡(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打劫的系統第一百七十六章 苗繡的藝術價值第九十九章 黑茶種類第一百八十九章 黃花梨的價值第一百八十五章 戰馬(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如何制香第八十八章 浙菜(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綠茶的沖泡第一百五十八章 蘇繡文化第一百零四章 黃茶詳解第二十五章 宋秀跋扈第八十一章 第二股土匪現身第兩百二十三章 菊花(六)第三十九章 京城第一美人一百三十四章 策反湯冰漣第一百零五章 黃茶種類第一百二十七章陶瓷文化(三)第九十三章 茶文化(二)第兩百章 不同的紅木第一百九十章 金絲楠木(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蜀繡第九十三章 茶文化(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戰馬(三)第八十四章 設圈套第一百七十六章 苗繡的藝術價值第一百九十三章 巴里黃檀第十五章 淘金第一百四十一章 再回夢裡第一百八十二章 造紙術第五十章 殺手再襲第一百七十九章 司南第八十三章 寧古塔前的土匪第兩百一十一章 沉香木的特色第五十六章 經商籌備中第十三章 造反第一步第一百零八章 綠茶詳解(一)第三十章 批發兵器,功法第八十章 剿匪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茶第三十一章 收服秦舒窈第十五章 淘金第九十四章 茶葉的種類第五十三章 進京第一百零四章 黃茶詳解第六章 鍊金一百八十八章 黃花梨的特點第十七章 張二郎君第六十六章 酒文化第一百二十五章 陶瓷文化(一)第三十一章 收服秦舒窈第四十九章 偶遇奇怪的主僕第一百三十章 陶瓷文化(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蘇繡文化第八十五章 進寧古塔第一百六十四章 湘繡作品第三十五章 盜糧第兩百一十章 沉香的作用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的傳說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度突破第四十八章 在京城路上第一百零二章 白茶種類第五十四章 贖身之事再起波瀾第一百八十三章 火藥第一百零六章 綠茶第一百四十六章 玉石的代表第一百九十二章 金絲楠木(三)第六十二章 細數名菜菜餚(一)第九十四章 茶葉的種類第兩百一十八章 菊花(一)第七十二章 灌自己酒的鐵秋風第三十七章 銀鉤賭坊第五十一章 鐵秋風第兩百一十章 沉香的作用第一百一十二章 飲綠茶的注意事項第一百零六章 綠茶第二十八章 左家二郎的悲慘身世第七十八章 想不開的鐵秋風第四十四章 去京城第二章 悲慘的身世第一百五十五章 刺繡 (二)第一百九十章 金絲楠木(一)第兩百零五章 陰沉木第一百七十章 香包特色第一百七十三章 苗繡技法第一百二十六章 陶瓷文化(二)第七十五章 賭石第八十七章 腰斬李江等人
第八十五章 進寧古塔第兩百一十四章 蘭花(一)第兩百一十八章 菊花(一)第十九章 師爺來訪第五十二章 共赴京城第二十六章 準備進墓事宜第八十九章 浙菜(二)第五十一章 鐵秋風第一百一十六章 種茶種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滅殺二百萬元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飲綠茶的注意事項第一百九十二章 金絲楠木(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刺繡(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打劫的系統第一百七十六章 苗繡的藝術價值第九十九章 黑茶種類第一百八十九章 黃花梨的價值第一百八十五章 戰馬(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如何制香第八十八章 浙菜(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綠茶的沖泡第一百五十八章 蘇繡文化第一百零四章 黃茶詳解第二十五章 宋秀跋扈第八十一章 第二股土匪現身第兩百二十三章 菊花(六)第三十九章 京城第一美人一百三十四章 策反湯冰漣第一百零五章 黃茶種類第一百二十七章陶瓷文化(三)第九十三章 茶文化(二)第兩百章 不同的紅木第一百九十章 金絲楠木(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蜀繡第九十三章 茶文化(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戰馬(三)第八十四章 設圈套第一百七十六章 苗繡的藝術價值第一百九十三章 巴里黃檀第十五章 淘金第一百四十一章 再回夢裡第一百八十二章 造紙術第五十章 殺手再襲第一百七十九章 司南第八十三章 寧古塔前的土匪第兩百一十一章 沉香木的特色第五十六章 經商籌備中第十三章 造反第一步第一百零八章 綠茶詳解(一)第三十章 批發兵器,功法第八十章 剿匪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茶第三十一章 收服秦舒窈第十五章 淘金第九十四章 茶葉的種類第五十三章 進京第一百零四章 黃茶詳解第六章 鍊金一百八十八章 黃花梨的特點第十七章 張二郎君第六十六章 酒文化第一百二十五章 陶瓷文化(一)第三十一章 收服秦舒窈第四十九章 偶遇奇怪的主僕第一百三十章 陶瓷文化(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蘇繡文化第八十五章 進寧古塔第一百六十四章 湘繡作品第三十五章 盜糧第兩百一十章 沉香的作用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的傳說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度突破第四十八章 在京城路上第一百零二章 白茶種類第五十四章 贖身之事再起波瀾第一百八十三章 火藥第一百零六章 綠茶第一百四十六章 玉石的代表第一百九十二章 金絲楠木(三)第六十二章 細數名菜菜餚(一)第九十四章 茶葉的種類第兩百一十八章 菊花(一)第七十二章 灌自己酒的鐵秋風第三十七章 銀鉤賭坊第五十一章 鐵秋風第兩百一十章 沉香的作用第一百一十二章 飲綠茶的注意事項第一百零六章 綠茶第二十八章 左家二郎的悲慘身世第七十八章 想不開的鐵秋風第四十四章 去京城第二章 悲慘的身世第一百五十五章 刺繡 (二)第一百九十章 金絲楠木(一)第兩百零五章 陰沉木第一百七十章 香包特色第一百七十三章 苗繡技法第一百二十六章 陶瓷文化(二)第七十五章 賭石第八十七章 腰斬李江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