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造紙術

還有一本名叫《真元妙道要略》的煉丹書也談到用硫磺、硝石、雄黃和蜜一起煉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臉和手燒壞了,還直衝屋頂,把房子也燒了。書中告戒煉丹者要防止這類事故發生。這說明唐代的煉丹者已經掌握了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硫、硝、碳三種物質可以構成一種極易燃燒的藥,這種藥被稱爲“着火的藥”,即火藥。由於火藥的發明來自制丹配藥的過程中,在火藥發明之後,曾被當做藥類。《明熹宗實錄》:“天啓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辛巳,援遼總兵毛文龍以登撫(袁可立)所遣管運參將黃胤恩、推官孟養志等發到糧餉並布疋、軍器、火藥等物,復蒙頒給敕印、旗牌,授以援遼總兵便宜行事,具謝恩。”

《本草綱目》中就提到火藥能治瘡癬、殺蟲,闢溼氣、瘟疫。火藥不能解決長生不老的問題,又容易着火,煉丹家對他並不感興趣。火藥的配方由煉丹家轉到軍事家手裡,就成爲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黑色火藥。

球狀火藥包紮在箭桿頭附近,點着引線以後,用弓箭將火藥射出去燒傷敵人。還有把火藥、毒藥,再加上一些瀝青、桐油等,做成毒球,點着以後,用弓箭射出,殺傷敵人是後來的“萬人敵”。到了宋朝,人們將火藥裝填在竹筒裡,火藥背後扎有細小的“定向棒”,點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裡的火藥迅速燃燒,產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飛向敵陣爆炸,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火藥火箭。以後又發明了火槍和槍,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槍炮的老祖宗。

歐洲人約在13世紀時才懂得黑火藥的作用,而經過數個世紀的發展與改良,主要是粒狀火藥和火帽等發明,黑火藥兵器乃逐步取代冷兵器,在陸地戰爭戰術、攻城築城技術以及海軍戰列艦的發展和戰術等各方面,造成革命性的影響,而黑火藥作爲爆炸藥和推進劑,一直到十九世紀中後期才逐漸被無煙火藥、*****、***、季戊炸藥、旋風炸藥等新發明的炸藥所取代,這些新炸藥則不是中國人的發明。

發明印刷

目前發現最早的雕版印刷成品是一單頁版印度梵文撰寫的《陀羅尼經》,該經是印在亞麻紙上,於650年至670年間出版,且在1974年於西安附近的唐代陵墓出土。

1966年,考古學家在韓國發現了一本微型《陀羅尼佛經》,該經內含唐朝女皇武則天(約690年-705年)頒行的則天文字。學者斷定該經不早於704年,後來被珍藏在一座建於751年統一新羅時代的舍利塔裡。不過,已知最早一般大小的印刷出版書籍,是唐代(618年-907年)間刊行的《金剛經》。該經長5.18米(17英尺),卷軸格式,可追溯到唐懿宗鹹通9年農曆4月15日(即868年)。學者李約瑟和錢存訓(Tsien Tsuen-hsuin)的記述表示唐朝金剛經的書法雕刻技術遠較較早印行的單頁版印度陀羅尼經更爲先進,更爲精巧。另外,兩個最古老的印刷農曆日期爲877年和882年,它們是在當時敦煌被發現。根據歷史學家鄧廣銘考證,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發達的黃金時期,許多僧人蔘與印刷術的研發與創新,並在唐朝中後期開始普遍使用。[3]宋代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

北宋科學家、政治家、學者沈括曾在《夢溪筆談》中有一篇文章叫《活板》,其中詳細介紹了活板印刷術的全過程,通俗易懂,非常詳細。在他寫於1088年的著作《夢溪筆談》中,將此發明歸於不知名的工匠畢昇(990年-1051年)。隨著燒結陶土字符的使用,沈括描述畢昇製作字形、撿字排列、印刷、並在印刷後拆解留待後來使用。宋代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畢昇曾嘗試木製活字,但木製活字一直要到元朝(1271年–1368年)王禎(活躍於1290年至1333年)的木模才趨完善。王禎亦將文字按照音韻組合置於有小隔間的轉輪排字盤以方便撿字。至於銅版活字要等到明朝(1368年-1644年)華燧(1439年至1513年)於1490年的印刷作品才趨完美。

木活字

元代,著名道家學者、農學家與機械學家王禎發明了木活字,並創造出比較簡捷的適於漢字複雜特點的轉盤排字方法;後又發明了金屬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進。唐代的雕刻印本傳到日本,8世紀後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羅尼經》以後又傳到朝鮮、中東一帶和東歐。15世紀,德國人學會了用合金鑄字,從此畢昇首次創造的活字印刷在歐洲各地推廣開來。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早期的印刷是把圖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木版水印畫仍用此法,統稱“刻版印刷術”(亦稱“雕版印刷術”)刻版印刷的前身是公元前流行的印章捺印和後來出現的拓印碑石等。造紙和制墨等生產技術出現之後,逐漸發明了刻版印刷技術。

源於唐朝

根據歷史學家鄧廣銘考證,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並在唐朝中後期開始普遍使用。宋代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印刷物是唐鹹通九年(公元868年)印製的《金剛經》(它全鄭長4877毫米,高244毫米,由七張粘連起來而成一卷。卷首有釋迦說法圖,末有“鹹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爲二親敬造普施”題記。原藏於甘肅敦煌千佛洞,1899年發現。1907年爲英國人斯坦因盜去,現存於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它與造紙術一樣對知識的保存和流通造成影響。另外,印刷術的發展與早期的印章無直接關係,古代印章在古埃及、古希臘、兩河流域都有使用。美國考古學家在中亞土庫曼斯坦安納烏曾於2000年10月發掘出距今4300年的中亞印章,其文字仍有待考。

第十五章 淘金第二十三章 宋竹嫺上門拜訪左家第一百九十一章金絲楠木(二)第一百零一章 白茶第七十四章 截周軍糧草第八十九章 浙菜(二)第五章 豐富的物資第十七章 張二郎君第七十八章 想不開的鐵秋風第一百六十一章 粵繡特色第一百八十一章 造紙術第三十七章 銀鉤賭坊第五十六章 經商籌備中第九章 回宋家村第一百九十八章 紅木第兩百零一章 保存紅木第一百二十章香文化(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黃花梨木第一百三十九章 五十萬大軍的歸順第九十七章 黑茶第一百六十三章湘繡特色第兩百一十三章 沉香木的收藏第六十九章 酒的製作方法(三)第一百五十章 回潯城第七十二章 灌自己酒的鐵秋風第一百六十七章 汴繡第七章 買奴僕第九十七章 黑茶第一百零七章 綠茶的種類第一百二十五章 陶瓷文化(一)第兩百零九章 沉香的介紹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包第四十四章 去京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苗繡第兩百一十八章 菊花(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京繡第一百七十章 香包特色第九十三章 茶文化(二)第六十八章 酒的製作方法(二)第兩百一十一章 沉香木的特色第四十四章 去京城第七十章 開書局第八章 購物第七章 買奴僕第一百八十章 司南的意義第四十七章 截生辰綱第三十二章 進墓第一百一十七章 打劫的系統第一百六十八章 隴繡第一百二十六章 陶瓷文化(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陶瓷文化(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宋竹嫺所藉助的玉的政治作用第一百一十八章 香文化(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夢裡怪事第五十七章 細數菜餚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馬(一)第八十九章 浙菜(二)第十八章 神奇的萬里通第五十七章 細數菜餚第八十八章 浙菜(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蜀繡特色第一百零七章 綠茶的種類第五十七章 細數菜餚第七十六章 鑑別賭石好與壞的方法第九十四章 茶葉的種類第一百一十六章 種茶種子第九十四章 茶葉的種類第兩百一十七章 梅花第五章 豐富的物資第一百一十八章 香文化(一)第九十八章 黑茶製作法第十四章 收宋修第一百零七章 綠茶的種類第一百四十二章 夢裡怪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香文化(二)第九十二章 茶文化(一)第六十七章 酒的製作方法(一)第三十六章 對付左家第兩百一十八章 菊花(一)第一百章 黑茶的泡法第一百章 黑茶的泡法第一百七十五章 苗繡的特點第七十四章 截周軍糧草第十章 一級妖獸第七十一章 文壇鉅著第一百六十三章湘繡特色第兩百一十五章 蘭花(二)第四十二章 想通了的伊玉楓第六章 鍊金第二十一章 婚事有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蜀繡特色第一百零三章 黃茶第一百四十二章 夢裡怪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苗繡針法第四十六章 欲截生辰綱第一百九十七章 癭木第一百三十六章 搶奪元國玉場第十八章 神奇的萬里通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度突破第三十三章 主墓室
第十五章 淘金第二十三章 宋竹嫺上門拜訪左家第一百九十一章金絲楠木(二)第一百零一章 白茶第七十四章 截周軍糧草第八十九章 浙菜(二)第五章 豐富的物資第十七章 張二郎君第七十八章 想不開的鐵秋風第一百六十一章 粵繡特色第一百八十一章 造紙術第三十七章 銀鉤賭坊第五十六章 經商籌備中第九章 回宋家村第一百九十八章 紅木第兩百零一章 保存紅木第一百二十章香文化(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黃花梨木第一百三十九章 五十萬大軍的歸順第九十七章 黑茶第一百六十三章湘繡特色第兩百一十三章 沉香木的收藏第六十九章 酒的製作方法(三)第一百五十章 回潯城第七十二章 灌自己酒的鐵秋風第一百六十七章 汴繡第七章 買奴僕第九十七章 黑茶第一百零七章 綠茶的種類第一百二十五章 陶瓷文化(一)第兩百零九章 沉香的介紹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包第四十四章 去京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苗繡第兩百一十八章 菊花(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京繡第一百七十章 香包特色第九十三章 茶文化(二)第六十八章 酒的製作方法(二)第兩百一十一章 沉香木的特色第四十四章 去京城第七十章 開書局第八章 購物第七章 買奴僕第一百八十章 司南的意義第四十七章 截生辰綱第三十二章 進墓第一百一十七章 打劫的系統第一百六十八章 隴繡第一百二十六章 陶瓷文化(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陶瓷文化(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宋竹嫺所藉助的玉的政治作用第一百一十八章 香文化(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夢裡怪事第五十七章 細數菜餚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馬(一)第八十九章 浙菜(二)第十八章 神奇的萬里通第五十七章 細數菜餚第八十八章 浙菜(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蜀繡特色第一百零七章 綠茶的種類第五十七章 細數菜餚第七十六章 鑑別賭石好與壞的方法第九十四章 茶葉的種類第一百一十六章 種茶種子第九十四章 茶葉的種類第兩百一十七章 梅花第五章 豐富的物資第一百一十八章 香文化(一)第九十八章 黑茶製作法第十四章 收宋修第一百零七章 綠茶的種類第一百四十二章 夢裡怪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香文化(二)第九十二章 茶文化(一)第六十七章 酒的製作方法(一)第三十六章 對付左家第兩百一十八章 菊花(一)第一百章 黑茶的泡法第一百章 黑茶的泡法第一百七十五章 苗繡的特點第七十四章 截周軍糧草第十章 一級妖獸第七十一章 文壇鉅著第一百六十三章湘繡特色第兩百一十五章 蘭花(二)第四十二章 想通了的伊玉楓第六章 鍊金第二十一章 婚事有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蜀繡特色第一百零三章 黃茶第一百四十二章 夢裡怪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苗繡針法第四十六章 欲截生辰綱第一百九十七章 癭木第一百三十六章 搶奪元國玉場第十八章 神奇的萬里通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度突破第三十三章 主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