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陶瓷文化(一)

宋竹嫺揉了揉手,既然,都寫到這了,那就一併把陶瓷文化,也寫下來了。

陶瓷文化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製陶技藝的產生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可以說,華夏民族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陶瓷發展史,華夏在科學技術上的成果以及對美的追求與塑造,在許多方面都是通過陶瓷製作來體現的,並形成各時代非常典型的技術與藝術特徵。

發展歷史

早在別國掌握制瓷技術之前一千多年,華夏已能製造出相當精美的瓷器。從陶瓷發展史來看,一般是分爲陶和瓷兩大類。胎體沒有致密燒結的粘土和瓷石製品,統稱爲陶器。其中把燒造溫度較高,燒結程度較好的那一部分分稱爲“硬陶”,把施釉的一種稱爲“釉陶”。而經高溫燒成、胎體燒結程度較爲緻密、釉色品質優良的粘土或瓷石製品稱爲“瓷器”。中國傳統陶瓷的發展,經歷過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時期,種類繁雜,工藝特殊,所以,對中國傳統陶瓷的分類除技術上的硬性指標外,還需要綜合歷來傳統的習慣分類方法,結合古今科技認識上的變化,才能更有效地得出歸類結論。

從傳說中的黃帝堯舜及至夏朝(約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是以彩陶來標誌其發展的。其中有較爲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肅發現的稍晚的馬家窯與齊家文化等等。

在西安半坡史前遺址出土了大量製作精美的彩陶器,令人歎爲觀止。這千數百年間,除日用餐飲器皿之外,祭祀禮儀所用之物也大爲發展。從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之間的漢朝,藝術家和工匠們的創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屬爲主,陶器受到了更爲確切的重視。在這一時期,燒造技藝有所發展,較爲堅緻的釉陶普遍出現,漢字中開始出現“瓷”字。同時,通過新疆、波斯至敘利亞的通商路線,中國與羅馬帝國開始交往,促使東西方文化往來交流,從此一時期的陶瓷器物中也可以看出外來影響的端倪。

六朝時期

六朝時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興起的佛教藝術對陶瓷也產生了相應的影響,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顯痕跡。公元581年隋朝奪取了權力,結束了長期的南北分裂局面,但它只統治到公元618年就被唐所取代。隋朝瓷器也開始興起於市。

唐代

唐代(公元618年至公元970年)被認爲是藝術史上的一個偉大時期。陶瓷工藝技術改進巨大,許多精細瓷器品種大量出現,即用當今的鑑測標準來衡量,它們也算得上是真正的優質瓷器。唐末大亂,英雄竟起,接踵而來的是一個朝代爭奪局面,即五代,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公元960年。連年戰亂中卻出現了一個陶瓷新品種──柴窯瓷(蕭窯),質地之優被廣爲傳頌,但傳世者極爲罕見。

宋代

陶瓷業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發展,並開始對歐洲及南洋諸國大量輸出。以鈞、汝、官、哥(官窯)、定(民窯)爲代表的衆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窯在全國各地興起,產品在色品種日趨豐富。

元朝

公元1280年,元朝建立,樞府窯出現,景德鎮開始成爲中國陶瓷產業中心,其名聲遠揚世界各地。景德鎮生產的白瓷與釉下藍色紋飾形成鮮明對比,青花瓷自此起興文化在以後的各個歷史時期也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青花瓷屬於釉下彩,出現於元代,盛行於明清時期。

明朝

明朝統治從1368年開始,直到1644年。這一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製造業在世界上是最好的,在工藝技術和藝術水平上獨佔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此外,福建的德化窯、浙江的龍泉窯、河北的磁州窯也都以各自風格迥異的優質陶瓷蜚聲於世。

清朝

滿清統治垂二百餘年。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認爲是整個清朝統治下陶瓷業最爲輝煌的時期,工藝技術較爲複雜的產品多有出現各種顏色釉及釉上彩異常豐富。到清代晚期,政府腐敗,國運衰落,人民貧困,中國的陶瓷製造業日趨退化。

民國

民國成立以後,各地相繼成立了一些陶瓷研究機構,但產品除沿襲前代,就是簡單照搬一些外國的設計,無發展可言。民國初,軍閥袁世凱企圖復辟帝制,曾特製了一批“洪憲”年號款識的瓷器,這批瓷器在技術上不可謂不精,以粉彩爲主,風格老舊。由於內戰頻仍,外國入侵,民不聊生,整個陶瓷工業也全面敗落。

歷史傳統

傳統陶瓷藝術,尤見裝飾匠心。傳統陶瓷裝飾形式,大體上有刻鏤、堆貼、模印、釉色、化妝土、彩繪六大類型。圖案紋樣裝飾於陶器早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上就已出現。先民們感受生活的自然現象創造出波折紋、圓形紋、編織紋等圖案,以二方連裝飾形式呈現在陶瓷器物上,在西安半坡遺址出土一件繪有精美的人面和魚紋的彩陶盆是新石器時代彩陶中的精品。陶器上的紋飾體現了先輩們對於自然和人自身觀察的結果,陶工們對於點、線、面的熟練融合,對花紋繁密的組合,以及對於旋紋與弧線的審美感,不但表明他們對於自然和人類自身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還表明自然界已經脫離了它的原貌,增加了人的思想和人的想象力,以及人對自然的美化和崇拜。

商、周時代是以青銅器爲時代標誌的歷史階段,這一時期的陶瓷紋飾和青銅器飾相似,刻紋白陶的燒製成功是製陶工藝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用高嶺土製坯,燒成溫度達1000多度,素潔可愛的造型與優美的紋飾相結合,逗人喜愛。

春秋戰國時期,陶器主要朝建築用陶和冥用陶兩個方向發展。當時各侯國大興土木,亟須大量陶製材料,這樣就促進了建築用陶的工藝水平。秦漢時期,“秦磚漢瓦”更成爲製陶藝術的佳話,西市郊的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兵馬俑,形體巨大,數量衆多,生動地反映出秦兵剽悍雄偉的真實面貌。隋唐時期的三彩也是陶器中的瑰寶。

從商周到漢唐時期的陶器造型來看,它更多的是反映人和社會,人已成爲陶器造型的主體,陶瓷藝術裝飾反映了人間生活的千姿百態,陶器反映出人們對於自然和人類自身認識的深入,體現出漢唐文化的人文精神。魏晉南北朝的,進入了瓷器時代。隋代,窯工燒成了白瓷,隋代這項偉大的成就,改變了青瓷一統天下的局面,以邢窯白瓷最爲有名,有“類雪”之譽,開創了“南青北白”新格局。有“諸窯之冠”美稱的越窯,在唐代創造了青瓷藝術的高峰境界,唐代詩人陸龜蒙曾經寫出這樣的詩讚:“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他把越窯的青瓷形容的“千峰翠色”,正是對越窯瓷青翠瑩潤之釉色特點的詩意寫照。

第一百一十章 綠茶的神奇功效第七十七章 好心的系統嚇到了宋竹嫺第一百三十九章 五十萬大軍的歸順第一百九十三章 巴里黃檀第五十八章 盜皇二女府第十八章 神奇的萬里通第五十六章 經商籌備中第七十六章 鑑別賭石好與壞的方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下套湯冰漪第一百五十二章 圍棋的術語第八章 購物第六十四章 無法解釋的典故第十四章 收宋修第八十四章 設圈套第兩百一十五章 蘭花(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粵繡特色第一百四十一章 再回夢裡第四十八章 在京城路上第二十五章 宋秀跋扈第九章 回宋家村第四十四章 去京城第三十二章 進墓第四十七章 截生辰綱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茶第兩百一十九章 菊花(二)第七十四章 截周軍糧草第一百二十一章 香文化(四)第一百九十章 金絲楠木(一)第六章 鍊金第三十七章 銀鉤賭坊第七十四章 截周軍糧草第一百五十四章 刺繡(一)第三十二章 進墓第一百零六章 綠茶第一百二十五章 陶瓷文化(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飲綠茶的注意事項第兩百零四章 雞翅木第一百四十章 夢迴前世第兩百零二章 保養紅木第四十六章 欲截生辰綱第九十五章 青茶第八十四章 設圈套第七十七章 好心的系統嚇到了宋竹嫺一百三十四章 策反湯冰漣第一百八十二章 造紙術第兩百一十五章 蘭花(二)第八十二章 第二股土匪被收服第七十一章 文壇鉅著第兩百零六章 陰沉木的特點第一百五十四章 刺繡(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陶瓷文化(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湘繡第兩百一十七章 梅花第三十八章 青樓第十四章 收宋修第一百九十九章 紅木的種類第八十八章 浙菜(一)第一百七十章 香包特色第一百二十四章 如何制香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度突破第九十五章 青茶第一百四十四章 滅殺二百萬元軍第二十二章 宋秀有孕???第一百九十七章 癭木第九十三章 茶文化(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粵繡特色第一百五十九章 蘇繡作品第一百九十八章 紅木第一百零六章 綠茶第二十九章 破敗的宋家村第一百一十一章 綠茶的沖泡第一百七十九章 司南第一百一十章 綠茶的神奇功效第兩百零二章 保養紅木第八十九章 浙菜(二)第一百八十章 司南的意義第一百四十七章 宋竹嫺所藉助的玉的政治作用第九十四章 茶葉的種類第一百二十七章陶瓷文化(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黃花梨木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的傳說第六十三章 細數名菜菜餚(二)第一百零四章 黃茶詳解第一百四十章 夢迴前世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茶第一百六十六章 蜀繡特色第三十二章 進墓第十三章 造反第一步第一百三十二章 暫住潯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夢中突破第兩百零二章 保養紅木第兩百一十五章 蘭花(二)第十五章 淘金第兩百一十章 沉香的作用第兩百二十四章 竹子(一)第八十七章 腰斬李江等人第六十三章 細數名菜菜餚(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五十萬大軍的歸順第六章 鍊金第八十六章 主要任務∶誅殺十惡不赦之人
第一百一十章 綠茶的神奇功效第七十七章 好心的系統嚇到了宋竹嫺第一百三十九章 五十萬大軍的歸順第一百九十三章 巴里黃檀第五十八章 盜皇二女府第十八章 神奇的萬里通第五十六章 經商籌備中第七十六章 鑑別賭石好與壞的方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下套湯冰漪第一百五十二章 圍棋的術語第八章 購物第六十四章 無法解釋的典故第十四章 收宋修第八十四章 設圈套第兩百一十五章 蘭花(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粵繡特色第一百四十一章 再回夢裡第四十八章 在京城路上第二十五章 宋秀跋扈第九章 回宋家村第四十四章 去京城第三十二章 進墓第四十七章 截生辰綱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茶第兩百一十九章 菊花(二)第七十四章 截周軍糧草第一百二十一章 香文化(四)第一百九十章 金絲楠木(一)第六章 鍊金第三十七章 銀鉤賭坊第七十四章 截周軍糧草第一百五十四章 刺繡(一)第三十二章 進墓第一百零六章 綠茶第一百二十五章 陶瓷文化(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飲綠茶的注意事項第兩百零四章 雞翅木第一百四十章 夢迴前世第兩百零二章 保養紅木第四十六章 欲截生辰綱第九十五章 青茶第八十四章 設圈套第七十七章 好心的系統嚇到了宋竹嫺一百三十四章 策反湯冰漣第一百八十二章 造紙術第兩百一十五章 蘭花(二)第八十二章 第二股土匪被收服第七十一章 文壇鉅著第兩百零六章 陰沉木的特點第一百五十四章 刺繡(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陶瓷文化(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湘繡第兩百一十七章 梅花第三十八章 青樓第十四章 收宋修第一百九十九章 紅木的種類第八十八章 浙菜(一)第一百七十章 香包特色第一百二十四章 如何制香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度突破第九十五章 青茶第一百四十四章 滅殺二百萬元軍第二十二章 宋秀有孕???第一百九十七章 癭木第九十三章 茶文化(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粵繡特色第一百五十九章 蘇繡作品第一百九十八章 紅木第一百零六章 綠茶第二十九章 破敗的宋家村第一百一十一章 綠茶的沖泡第一百七十九章 司南第一百一十章 綠茶的神奇功效第兩百零二章 保養紅木第八十九章 浙菜(二)第一百八十章 司南的意義第一百四十七章 宋竹嫺所藉助的玉的政治作用第九十四章 茶葉的種類第一百二十七章陶瓷文化(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黃花梨木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的傳說第六十三章 細數名菜菜餚(二)第一百零四章 黃茶詳解第一百四十章 夢迴前世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茶第一百六十六章 蜀繡特色第三十二章 進墓第十三章 造反第一步第一百三十二章 暫住潯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夢中突破第兩百零二章 保養紅木第兩百一十五章 蘭花(二)第十五章 淘金第兩百一十章 沉香的作用第兩百二十四章 竹子(一)第八十七章 腰斬李江等人第六十三章 細數名菜菜餚(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五十萬大軍的歸順第六章 鍊金第八十六章 主要任務∶誅殺十惡不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