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終末

“放!”

“轟隆隆——”

“放!”

“嘭!嘭!嘭——”

當太陽從山頭升起,明軍的令旗不斷揮下,火炮也將石彈一枚枚打出。

“嘭隆”一聲,無數金軍的輜重車被打穿,掀翻,連累着後面的金軍馬步兵死傷慘重。

“汗阿瑪!我們突圍吧!”

“只要您在,哪怕只能突出數百騎,我們也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汗瑪法(爺爺)可以憑着十三副遺甲起兵,您也行!”

望着己方只能被明軍炮擊,年輕的豪格跪在了黃臺吉面前,但黃臺吉卻臉色平靜:“晚了……”

黃臺吉沒把豪格的話放到心裡去,因爲他清楚,自家汗阿瑪能成功是因爲明廷疏於管理東北導致的。

他黃臺吉雖然可以做努爾哈赤,但他朱由檢卻不是朱翊鈞。

帶着數百騎北逃固然可以突圍成功,但眼下大明的北方已經沒有了可以培育力量的土壤。

大金滅亡過後,下一個被收拾的就是盤踞在漠北的林丹汗。

加上朱由檢整合了北山的諸部女真,可以說,他黃臺吉能翻盤的路子都已經被朱由檢給堵上了。

想到這裡,黃臺吉看了看四周,又看了看那四百門黑洞洞的火炮,他閉目擡頭,仰天嘆了一口氣。

“既生瑜、何生亮……”

他說着《三國演義》裡周瑜的臺詞,卻又何嘗不是在說他和朱由檢兩人。

“將軍,火藥用光了!”

“石彈也打完了……”

當半個時辰過去,明軍對着金軍車陣連續炮擊了十二輪,將他們大部分輜重車都摧毀,並且擊傷數千人後,明軍的火藥和石彈終於打光了。

“總兵……總兵?”

“嗯……”

見狀,蕭蔘推了推曹文詔,將他叫醒後作揖道:“火炮已經打完,請總兵示下……”

“嗯……”曹文詔此刻渾渾噩噩,整個人又困有疲憊,但還是強撐着起身。

他先是看了看被狂轟亂炸過後一片狼藉的金軍陣地,又看向了四周,似乎在尋找誰的身影。

“蛟兒呢?”曹文詔心裡不安,連忙詢問。

蕭蔘見狀連忙作揖,爲期解釋道:“小曹總兵受了點皮肉傷,流血過多暈過去了,眼下正在北山堡內修養。”

“好好好……”曹文詔一聽自家侄兒沒事,連續說了三聲好,然後纔看向戰場,用滿是血絲的雙眼看了看戰場的局勢,隨後才詢問道:

“神策衛還有多少子彈?”

“三萬餘發!”蕭蔘連忙回稟,曹文詔聽後也點頭下令:

“讓柳卞帶人上陣,打光所有子彈後,上直鐵騎再衝陣,結束戰鬥……”

“末將領命!”得令的蕭蔘連忙派人去通知神策衛,而石堡內的柳卞接令後,也當即讓兩千神策衛將士備戰。

在他下令過後,石堡內的神策衛開始聚集起來,朱輔炬也被人從城頭叫了下來。

他拿着自己編號的步槍,手裡握着剛發下來的十六枚子彈,一時間不知道在想什麼,只覺得腦中充斥着剛纔所看到的戰場畫面。

千戶官說了些什麼,他根本沒聽進去,還是事後他隊伍領頭的小旗官告訴了他,等待哨聲出堡。

朱輔炬麻木地和所有神策衛的將士一樣等待着軍令,也不知過去了多久,或許是一分鐘、或許是一盞茶、又或者是一刻鐘。

總之,當朱輔炬腦中滿是堡內同袍哀嚎喊痛的聲音時,哨聲終於響了……

“嗶嗶——”

哨聲響起,石堡城門大開。

沒有絲毫猶豫,朱輔炬跟着前排的神策衛將士們接令走出石堡,此刻的他只想快點結束戰爭,然後回家,與同袍們一起回家……

踩着滿地的屍體,朱輔炬緊緊握着手中的步槍。

子彈已經上膛,他們的目標將是最後的金軍,距離他們一里外的那六萬金國人。

兩千神策衛上了戰場,這讓金軍的所有人已經近乎絕望。

如果說火炮的炮擊,還能給他們休息五分鐘的時間,那步槍上陣後,他們要面對的就是單方面的屠殺。

“殺一個墊背!殺兩個賺!”

“殺明狗!”

“殺——”

似乎是不想憋屈的隔着幾百步死在步槍的子彈下,前排的金軍沒有管黃臺吉的軍令,成百上千的人涌出了滿地狼藉的陣地,向着神策衛殺去。

“嗶——”

諸多總旗官紛紛吹哨,朱輔炬和其它將士如一個機器人一樣舉起了步槍。

當他們出現在在戰場上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戰爭要結束了……

“嗶嗶——”

兩道急促的哨聲響起,同時柳卞手中的令旗也赫然揮下。

“砰砰砰——”

一時間,飛射的子彈將金軍馬步兵擊倒擊斃,殘存不多的蒙古八旗也被子彈打得人仰馬翻……

那血肉橫飛的場景,沒有讓朱輔炬停下手中扣動扳機,拉動槍栓,裝填子彈的動作,他不斷地與同袍一起前進射擊。

每走出四五步,他們就能射出一發子彈。

子彈如驟雨般射向金軍,無數的人在神策衛面前倒下,前排金軍全軍覆沒,被保護起來的其它金國人也難以倖免。

望着一一批批倒下的金軍,朱輔炬已經看得有些麻木了。

“咔……”

終於,當他的槍支打空,他放下了手中的步槍,而明軍一萬三千多人的上直鐵騎也衝向了最後的金軍。

“結束了……”

望着向着本陣衝來的明軍,黃臺吉拔出了腰間的長刀,轉頭看來一眼躲在他身後的布木布泰、海蘭珠等家眷。

“殺——”

“啪啪啪……”

——————

“都死了嗎?”

“都死了,斬首三十七萬四千三百二十七級,其中戰兵六萬一千三十七級,被准許投降的漢四營士卒也參與了最後的圍剿,存活二千五百七十三人……”

天啓十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當黃臺吉等一衆金軍高層的屍體被曹變蛟用快馬馱着運往南方,並擺在朱由檢的面前的時候,朱由檢的臉色顯得十分平靜。

即便面前白布蓋着的屍體發出陣陣惡臭,但他卻還是用刀挑開了黃臺吉屍體上的白布。

一張略微肥胖,有些蒙古長相的臉出現在了朱由檢的面前。

臉上的皮膚有羊皮紙樣的斑體,皮膚也耷拉着,好似給人套上了一層皮一般。

那屍體上傳來的惡臭讓跟隨前來的孫守法、李定國、劉效祖、曹猛等人都忍不住捂住了口鼻。

朱由檢略微皺眉,隨後把白布放了下來,把屍體蓋住後沒有看其它的幾具屍體,而是擺手驅散眼前的臭味,轉身對孫守法吩咐道:

“把他們和阿巴泰一樣掛起來吧。”

“是!”聽到朱由檢的話,孫守法臉上的嫌棄之色立馬消失,連忙揮手讓旁邊捂着口鼻的千戶指揮人,把一衆金軍高層的屍體運往了上京城下。

“范文程和範文採沒有抓到嗎?”

朱由檢很在意的問了問這兩個漢奸的下場,並寄希望於曹變蛟能抓住他們,然而結果讓他失望。

曹變蛟有些尷尬地作揖道:“此二賊家人被李延庚指揮殺害,無牽無掛下,在金軍陣破之時便飲刀自盡了……”

“屍體被末將帶來,就在此處……”

曹變蛟指向了三十餘具屍體的最後兩具,對此朱由檢略微皺眉。

他自然痛恨這兩賊,但他從曹文詔和曹變蛟提前派人發完軍中的手書中,看到了范文程等人掌握了明軍一部分兵力部署情報的事情。

這消息只有五品以上官員能瞭解,也就是說朝廷內部有人把北伐犁庭的消息告訴了范文程,並把大軍的軍事部署也告訴了他們。

不過這其中有值得關注的一點,那就是通風報信的人沒有把北山修建大量石堡的情報告訴金軍。

也就是說,這股勢力雖然通風報信,但卻並不希望金軍能突圍,只是希望他們能把明軍纏的久一點。

“南邊有沒有什麼異動?”

朱由檢側頭詢問錦衣衛的人,而對方也作揖迴應道:“除了之前黃都督無法入駐松江府,轉調駐紮天津港後,其餘並沒有什麼異動。”

“……”聞言的朱由檢總感覺不對勁,他只覺得這羣人如果真的只想把黃龍調去天津,那根本沒有必要通敵,傳遞情報。

很簡單的一件事,朱由檢即便知道黃龍被調往天津,他也不會擔心黃龍會幹出什麼出格的事情。

黃龍雖然經常逾越,口無遮攔,但出格的事情事很少乾的,更別提會做出什麼威脅京城的事情了。

黃龍既然沒事,那這事情應該在其它的事情上。

想到這裡,朱由檢只覺得那事情興許是還沒發生,因此他選擇暫時擱置南邊的事情,轉而專注於戰場之上。

他看向了面前的曹變蛟,曹變蛟見狀也連忙作揖躬身,隨後將他們叔侄以及郭桑岱等人在戰場許諾的各種獎勵說了出來。

這些獎勵讓孫守法和劉效祖、李定國等人都聽得咋舌,但朱由檢卻不覺得有什麼,而是很平淡的安撫:

“這些獎勵並不算什麼,功勞都算好了嗎?”

“算好了!”曹變蛟聞言鬆了一口氣,從背後的腰帶中拿出一本文冊,雙手呈上。

【連升六級者一千二百三十六人,殘疾退役者約四百人】

【斬首賞銀合計一千四百二十七萬六千八百一十兩,授奴兒干都司兵馬賞田約四十七萬七千畝,授耕牛兩萬三千八百五十頭,另……】

【此戰我軍戰死兩萬七千三百……】

各種獎勵和合理的斬首賞銀被統計出來,賞銀加耕牛、田地,全部折色之後,總價值在一千七百萬兩不到。

對於這筆銀子,朱由檢雖然心疼,但也知道必須得給。

那退役的四百多人的散階得授予,並且得給他們找個好去處來拿官職,至於存活的八百多人也得授予官職和散階。

這一千二百三十六人全數升官後,大明的支出應該會增加近百萬兩。

當然,除了他們北山一線戰死的將士們也戰死了兩萬七千餘人,這些人的撫卹銀就需要二百多萬兩,撫卹田二十多萬畝。

斬首的賞銀是全軍斬殺的,不是個人的,底下的士兵想的很好,誰能活下來,誰就能拿的多,但朱由檢得做到公平。

想到這裡,他對曹變蛟說道:

“近兩千萬兩銀子,朝廷一時間也難以拿出。”

“問問北山的將士們,願不願意用四兩銀子一畝田來購置上京城、興京城的田地。”

“如果不願,那銀子照發,不過這一千四百多萬兩斬首賞銀,按照我軍獎懲制度,有三成要分給戰死的將士。”

三成大概是四百三十萬兩,對於戰死的那兩萬七千多將士來說,他們的家屬可以分到一百五十幾兩銀子,算上撫卹銀就是二百五十幾兩。

這點銀子,哪怕放在田價昂貴的浙江,也足夠買十幾畝田地了,放在家屬的老家,購置四十幾畝田地並不困難。

至於活下來的人,銀子剩下的七成將由他們均分,不過銀子怎麼分得看曹文詔。

例如奴兒干軍這種中途加入戰場的軍隊,一般情況下只能拿到一直參戰軍隊的五成。

也就是說,存活下來的上直兵馬可以每人拿到二百兩的話,奴兒干軍只能拿到一百兩。

不過即便如此,奴兒干軍的女真人們估計也能笑得合不攏嘴。

畢竟三十幾萬首級裡,他們參與並砍下的只有幾千級。

算起來,即便郭桑岱喊出了賞銀五十兩一級,他們也不過只能到手五六十兩賞銀罷了。

現在算入全軍總斬首,他們最少能拿到一百多兩銀子,而明軍還活着的將士,可以拿到三百兩的樣子。

至於漢四營投降過來的將士,朱由檢是不可能給他們發賞銀的,倒是田地可以發,但也是上京城和興京城、斡朵倫城的田地。

想到這裡,朱由檢對曹變蛟說道:

“劉興祚(劉愛塔)幾人暫時休息,他們麾下兵馬和家眷,等待戰事結束後遷移斡朵倫城,每戶發熟地三十畝,算是撥亂反正的獎勵。”

“是!”曹變蛟應下,同時也鬆了一口氣。

關外每戶發三十畝並不算多,因爲太冷,畝產低,頂多養得活七八個人罷了。

斡朵倫城太遙遠,遷移關內漢人,肯定沒有人願意去,除了漢四營和北山女真人,沒有人會願意開發當地。

齊王殿下這也算合理利用這羣人了,說是發熟地,但說不好聽,也就是半流放。

“北山的軍隊暫時在當地休整,等待南部上京城攻破後,編練奴兒干軍隊爲三營,歸入東軍都督府後,上直撤回戰區。”

朱由檢吩咐着,並對孫守法詢問道:

“興京城和輝發城都攻破了嗎?”

“外城和內城都攻破了,斡朵倫城和其它城也被尤世功總兵攻破。”孫守法聞言作揖:

“現在建虜只剩下上京城、興京城和輝發城三座城池,戰兵恐怕已經不足一萬了。”

北方打的如火如荼,南邊自然也不差。

黃臺吉帶走的本來就是主力,剩下的都是四十歲以上的兵卒。

現在除了被明軍主力炮擊的三座主要城池外,金國所有城池都已經淪陷。

對於朱由檢來說,只要他一聲令下,大軍就可以短兵攻城,朝夕之間,金國覆滅。

想到這裡,朱由檢看向了遠處地平線線上那被打成廢墟的上京城,如釋重負的下令:

“傳令各部,總攻吧……”

“是!”聽到齊王殿下終於同意短兵總攻,孫守法和四周所有將領都激動地作揖迴應。

很快,孫守法他們開始調動大軍,而這一幕也被上京城的金軍看到了。

一個月的時間,三十天,每天遭受十幾萬斤石彈的炮擊,上京城早就成了廢墟。

外城、內城紛紛垮塌,僅存的金軍不足兩千人,他們依託不足一里的皇城死守,肉體早已疲憊不堪。

“嗚嗚——”

一千七八百人靠在被打得破破爛爛的皇城根假寐,當明軍的號角聲響起,他們以爲號角聲隨後跟來的會是火炮聲,然而並沒有。

“啊!!!”

忽的,一聲讓人聽了發毛的慘叫聲響起,所有人都忍不住看去,卻只看到了負責監察明軍動向的一名四旬金軍發了瘋般的撞牆。

“老富察你在幹嗎?!”

一羣金軍看得這名老兵用頭髮瘋撞牆,連忙上去拉拽阻止他,然而被拉拽後,這老兵卻顫抖着手指着城牆外,聲音沙啞:“你們自己看吧……”

衆人順着他的手看去,只見外城的廢墟堆上,三十幾個高兩丈木樁被明軍豎起,木樁下還有百來個明軍在拉拽一具具屍體掛上木樁。

數百步的距離讓他們看不清被拉拽的人是誰,但是當他們看到那只有金軍將領才穿得起的甲冑時,他們的精神崩潰了。

“輸了……”

“輸了嗎……”

“真的輸了……”

對於金軍老卒們來說,忍受着肉體疲憊死守一個月的原因就是爲了子孫能突圍。

然而,當一具具金軍將領屍體被掛起的時候,他們的希望破碎了……

“哈哈哈哈!!!”

一時間,有的人崩潰哭泣,有的人腦中一片空白,而有的人則是放聲大笑。

明軍將黃臺吉等人的屍體都掛了起來,並且生怕金軍看不到,還給屍體掛上了白布,布上用漢字和蒙文寫上了屍體的名字。

“噔——”

當老邁垂死的扈爾漢用千里鏡看到這三十餘具屍體的時候,他手中的千里鏡脫手掉在了城牆上,發出了清脆的響聲。

“黃臺吉……代善……莽古爾泰……多爾袞……多鐸……”

一個個名字在他的呢喃中與屍體對照,屍體被北方的大風吹得四下搖晃,扈爾漢無力的坐在了地上,不知道要怎麼緩解此刻自己的情緒。

還有必要死守嗎?

沒有必要了……黃臺吉都死了,北狩的突圍隊伍也不用多說。

想到這裡,扈爾漢脫下了鐵胄,搖搖晃晃的向着皇宮走去。

一路上,他看到了許多知道突圍失敗的金軍士卒在發瘋似地宣泄。

有的人在磨刀,企圖衝出城去和明軍廝殺,爲了給自己的家人拉一個墊背的。

還有的人已經崩潰,揮刀自刎,屍體倒在了地上,鮮血流淌過道路,被扈爾漢踩到。

那帶血的腳印走出數步,直到扈爾漢走進金國正殿前才被消磨殆盡。

扈爾漢看向了正殿上坐着的努爾哈赤,然而此時的努爾哈赤臉上已經長滿了不正常的斑點。

若是旁人看到此刻的努爾哈赤,恐怕會認爲此刻的他已經是一具屍體。

“是扈爾漢嗎……”

聽到腳步聲,努爾哈赤那好似行屍走肉的身體動了動,艱難的擡起了頭,他的雙目渾濁,居然有些看不清來人。

“是我……大汗……”

扈爾漢恍惚着走上前,看着努力昂着頭,但是卻看不到自己來到跟前的努爾哈赤,扈爾漢鼻頭一酸。

此刻的努爾哈赤就好像是獅羣里老邁的獅王,哪怕殘廢也在爲金國做着努力。

“你來了啊……”努爾哈赤松了一口氣,隨後帶着一絲笑意,虛弱着開口:

“我剛纔……好像夢到黃臺吉他們突圍成功了……”

“……”聽到努爾哈赤的話,扈爾漢沉默着沒有開口,而努爾哈赤也察覺到了他的不對勁。

這一個月以來,努爾哈赤幾乎每天都夢到了黃臺吉他們突圍成功,每當這個時候,扈爾漢都會強行振作,帶着笑意說:“這是當然的……”

然而,此刻扈爾漢沒有迴應努爾哈赤的這句話,而努爾哈赤也跟着沉默了起來。

兩人沉默了一刻鐘,直到明軍的號角聲越來越近,努爾哈赤也確定了黃臺吉他們的下場,但他不願意承認。

因此,不等扈爾漢整理好心情開口,努爾哈赤便開口道:

“我以大明的名義征服女真各部,又起兵反叛,明軍攻入城後一定會尋找我。”

“若是我現在這副模樣被朱由檢看到,恐怕會被他所恥笑……”

說到這裡,努爾哈赤勉強扯出一抹笑意:

“人老了……要臉面……”

“你就當幫幫我吧……”

幽暗的殿上,努爾哈赤的話在宮中迴盪,扈爾漢聞言,想起了自己跟隨努爾哈赤的這幾十年。

那些畫面在他腦海中閃過,最後他忽的抱住了努爾哈赤,用力按着他的頭,恨不得把他揉進身體裡。

這樣的大力按壓讓努爾哈赤呼吸不過來,但他也沒有了想要呼吸的想法。

除了在窒息前本能抓了抓空氣外,他並沒有什麼反抗的行爲。

努爾哈赤就這樣死去了,扈爾漢將他那失去了雙腿的醜陋屍體放回了輪椅上,頭也不回的走出了宮殿。

一刻鐘後,伴隨着明軍擡着雲梯、推着雲車向上京城攻來,扈爾漢的身影與宮殿一同被大火吞沒……

昨天那章什麼情況都知道了,幾次大改幾次屏蔽,所以這章也不例外。

不能寫太詳細,所以這章已經是能放出來的內容了。

——

第二章下午五點

第161章 投石問路第69章 滿桂到來第696章 後記(十六)報團取暖第443章 風雨前的平靜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33章 客氏惱怒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143章 大反攻第102章 打腫臉充胖子的好皇兄第624章 三龍同朝第556章 惶恐灘頭第423章 英勇的賤民第230章 謀求開疆拓土第239章 出兵南洋第562章 嘉峪關頭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64章 孜孜不倦第20章 索要羽林三衛第135章 打得一拳開第409章 苦一苦商人第660章 番外篇(八) 慈烺當官第452章 明金對峙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77章 野心第490章 師徒第593章 未雨綢繆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334章 試探建虜第280章 貪心的魏忠賢第491章 百姓賴安第14章 戚家軍 白杆軍第129章 殺人誅心第345章 工業革命序幕第66章 泛江南勢力第372章 穩坐釣魚臺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193章 以勢壓諸王第455章 天時地利人不和第571章 古井無波第386章 殺紳分地第620章 國債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346章 晚明科學家王徽第186章 明金佈局第463章 大明都指揮使郭桑岱第88章 死太監銀錢多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490章 師徒第96章 扶弟魔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662章 番外篇(十) 叔侄第654章 番外篇(二)倉中鼠第23章 兵部又來要銀子了第537章 以進固穩第535章 欣欣向榮第453章 硝煙四起第457章 斬首上萬第371章 風高亮節楊文嶽第334章 試探建虜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364章 上元佳節第62章 戚家軍到來第659章 番外篇(七)大明國際法第172章 諸事繁雜第203章 晚明全名將陣容第514章 無毒不丈夫第511章 亂世用重典第301章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小日子第605章 碎葉城西第148章 東林想變法第390章 晚明兩大人精第670章 番外(十八)太孫巡齊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14章 戚家軍 白杆軍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37章 浙兵戚金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422章 均貧富論第557章 平凡的人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591章 狠辣遷移第103章 蜂窩煤的火爆第157章 羣臣逼宮第559章 零丁洋裡第261章 天災不斷第700章 後記(二十)隆武新年第336章 仕途誘惑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111章 立場轉變第406章 有弟必坑朱由校第460章 北線無戰事第48章 狂攬人才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132章 波流涌動第197章 西南援遼第470章 精打細算虎墩兔第551章 皇兄歸來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532章 蒙古西遷
第161章 投石問路第69章 滿桂到來第696章 後記(十六)報團取暖第443章 風雨前的平靜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33章 客氏惱怒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143章 大反攻第102章 打腫臉充胖子的好皇兄第624章 三龍同朝第556章 惶恐灘頭第423章 英勇的賤民第230章 謀求開疆拓土第239章 出兵南洋第562章 嘉峪關頭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64章 孜孜不倦第20章 索要羽林三衛第135章 打得一拳開第409章 苦一苦商人第660章 番外篇(八) 慈烺當官第452章 明金對峙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77章 野心第490章 師徒第593章 未雨綢繆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334章 試探建虜第280章 貪心的魏忠賢第491章 百姓賴安第14章 戚家軍 白杆軍第129章 殺人誅心第345章 工業革命序幕第66章 泛江南勢力第372章 穩坐釣魚臺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193章 以勢壓諸王第455章 天時地利人不和第571章 古井無波第386章 殺紳分地第620章 國債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346章 晚明科學家王徽第186章 明金佈局第463章 大明都指揮使郭桑岱第88章 死太監銀錢多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490章 師徒第96章 扶弟魔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662章 番外篇(十) 叔侄第654章 番外篇(二)倉中鼠第23章 兵部又來要銀子了第537章 以進固穩第535章 欣欣向榮第453章 硝煙四起第457章 斬首上萬第371章 風高亮節楊文嶽第334章 試探建虜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364章 上元佳節第62章 戚家軍到來第659章 番外篇(七)大明國際法第172章 諸事繁雜第203章 晚明全名將陣容第514章 無毒不丈夫第511章 亂世用重典第301章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小日子第605章 碎葉城西第148章 東林想變法第390章 晚明兩大人精第670章 番外(十八)太孫巡齊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14章 戚家軍 白杆軍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37章 浙兵戚金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422章 均貧富論第557章 平凡的人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591章 狠辣遷移第103章 蜂窩煤的火爆第157章 羣臣逼宮第559章 零丁洋裡第261章 天災不斷第700章 後記(二十)隆武新年第336章 仕途誘惑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111章 立場轉變第406章 有弟必坑朱由校第460章 北線無戰事第48章 狂攬人才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132章 波流涌動第197章 西南援遼第470章 精打細算虎墩兔第551章 皇兄歸來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532章 蒙古西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