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本性論

發現易經――生之大原則?大易無邊 慧行天下 13本性論

13本性論

生之易行文至本章,生之易的十三大原則就業已敘述完畢。生之易處處講原則,但實際上生之易並沒有任何原則,而只是萬物自然之本性。我們所謂的原則不過是從不同的角度對自然之本性的不同側重點的描述。太極環生息運行是依照其自然之本性而生息運行。太極環之所以那樣運行,只是其本性使然,系統最初和最終的動因,都只是系統自身。一切都是本性,所以我們一旦就太極環生息運行這種本性進行歸納總結並述之爲各種原則,實際上我們就是遠離了而不是貼近了生之易智慧的起源。因爲無論我們的描述多麼地詳盡都不足以闡明太極環生息運行的本性。智之爲慧就在於其一旦指明,便遠離了智慧。所以智慧的根本在於太極環的本性,而不是我們所謂的什麼什麼原則。

佛說:慧由心生。唯有我們心中的那一點點自性可以描摹太極環那智慧的本性。其他的,一旦開口便離題萬里。

我們說,太極環的運行生息是全部的大系統的智慧之源,那麼承傳到我們每個人身上,我們每個人所秉承的這個子系統環相應地也必然地具有“太極環”的環結構,這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智慧之源。可問題在於太極環的原始結構是容易、和諧與快樂的化身,是無以倫比的智慧之源。而我們身上的這個子系統環卻不知道是被擰了多少擰勁的N級子系統。我們必須消除掉所有多餘的擰勁才能復原那最初的太極環的原始面貌。可見我們人之爲人的本性距離智慧的本原是多麼的遙遠。

這樣理解似乎就產生了這樣一種觀點,那就是,那最爲遠古的生物反而更加地接近智慧的本源。

沒錯,如果你心中有了這麼一個疑問,就證明你確實是在用心思索了。

這世界愈進化就愈是遠離智慧。進化確實讓生靈更精明、更適應,但絕不是更智慧。太極環的分裂與運行只是更加地增加了系統的複雜性、多樣性與不確定性。而智慧則是一個恆量,智之爲慧就在其不生不滅,不增不長,他與人自性中的那一點點慧根相通。悟性高的人可以籍由自身的這個子系統環復原和考證大系統的智慧。但我們大多數的的人卻只能象小景一樣,對之望塵而莫及。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表達我們每一個人的每一個子系統環中,我們都必然地是智慧的太極環結構――只要消除掉那些因分裂複製而產生的擰勁。在原則上我們依然可以完完整整地復原出太極環的原始結構。

太極環本身的結構是至爲簡潔,至爲和諧,至爲快樂的結構,而且這些簡潔、和諧與快樂的特點全都源自自身的結構而不需要任何外來的推動和添加。所以我們說,太極環的本性其實就是自然的自然之性,是智慧的智慧之態。是簡潔在簡潔時、和諧在和諧時、快樂在快樂時所表現出來的特點。所以太極環本沒有一切所謂的簡潔、和諧、快樂及智慧之說,有的只是他的自然之性。但自然的自然之性本身就具有簡潔、和諧、快樂與智慧的特點,但特點只是對本性所做的具體而微的表述,而本性纔是最爲實在的東西。

而我們人,除非從內心的深處能意識到我們智慧的本性,否則對我們人來講更加容易表現出來的反而是我們的那些擰勁。我們人太聰明瞭,以至於看不出是否還可以表達智慧。

太極環本身只有一個擰勁,但正是這個唯一的擰勁讓太極環擺脫了平面狀態的生硬、艱澀與死板,從而擁有智慧的本性。而我們人則擁有2N+1個數的擰勁,2N個數的擰勁因其轉到了原來的位置沒有結構功能上的意義。所以我們的子系統若要表達和復原太極環的原始狀態,則必須不多不少地剔除掉自己身上的那2N個擰勁。這大概只有佛祖纔可以輕易做到吧。

但就算我們並不能做到,我們同樣應當明白我們的自性所秉承的那種智慧的體現與太極環自然之本性並無本質上的區別。就是說,並非我們芸芸中的衆生不體現智慧,而是我們所體現的那種智慧業已被後天而生的2N多的擰勁給湮沒了。

所以,首先要認識到智慧的本源或者說智慧本身是源自大自然自然而然的天性。智之爲慧自宇宙誕生那一刻起直至宇宙終結都是個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恆量,智慧相對來說是個靜止的傳承的東西。因其靜止,因其在漫長的進化和演繹過程中的承傳所以才最容易被後天而生的2N多的擰勁所湮沒。但自然的天性卻永恆地存在,他不因爲這2N多的進化和演繹而失去智慧之天性。

再就是要認識到人的自性。雖然那2N多的擰勁足以攪亂我們對世界原本之智慧的認知,但畢竟我們的自性是源於太極環的最初。冗雜剝盡,世界原本簡潔、和諧而又快樂。

所以,世界的簡潔、和諧與快樂是自然之天性又是我們芸芸衆生之天性。儘管我們人之爲人的天性被2N多的擰勁所遮掩,但天性之光可以衝破重重的迷霧,直射我們的心靈。

5 爲什麼說老子的治是半璧第16章 水土之爭吉祥之兇24 訟論6 老子的道是不是原創55 論治與政50 建國大業在此一舉31 做你自己的上帝頤2728 君子之門也必賁壓35 統一論兩千年一月二十九29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60 治國九策其三歸妹32 戰爭論73 如何脫困困45 上帝爲什麼發笑53 家國論二家天下的國67 易的無爲與老子的無爲57 不戰而勝天子以聲威懾於人第2章 獨霸天下的秘密井10 論虛無狀態的強大76 治國九策代後記36 非常體系42 登高望遠大畜56 論腐之敗之51 財富論五財富與需求的絕對10 論虛無狀態的強大1 算卦的秘密周易預測學三大基石45 妄之險坎25 師說第22章 龍隱於澤隨65 有眼光睽54 絕處逢生迴天逆轉困第1章 生之大原則易19 日本說71 聚才之道萃41 心性自然說無妄2 老子說什麼32 過猶不及大過71 聚才之道萃35 財路說蠱臨第7章 內外有別中孚與小過65 有眼光睽38 內在與外在賁53 天子之位何以取之a計劃34 龍澤說隨第12章 聰明莫過帝王家老祖第5章 永遠的龍馬精神坤23 論等需62 晉德爲國晉40 論生命內核的產生復第9章 羅馬是怎樣建成的小畜第3章 善惡之源謙41 心性自然說無妄14 生命論23 論等需44 俗大過63 治國九策其六巽50 財富論四管理財富論虛擬3 道之爲本名之爲衣11 論冬日在四季中的重要性33 天降大任坎54 絕處逢生迴天逆轉困25 師說73 如何脫困困第7章 內外有別中孚與小過29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41 心性自然說無妄42 日食明夷41 太陽照在地平線上晉52 家國論一什麼是家1 算卦的秘密周易預測學三大基石42 登高望遠大畜32 過猶不及大過43 由實力到勢力頤35 財路說蠱臨33 天降大任坎第16章 水土之爭吉祥之兇69 國之大計非決不行31 做你自己的上帝頤21 歐洲論及關於朝鮮的補充6 老子的道是不是原創64 治國九策其七兌38 沒有永遠的盟友恆38 內在與外在賁55 論革命及革命的力量革25 師說第13章 沒有誰一開始就是易的60 治國九策其三歸妹31 做你自己的上帝頤4 老子的德是什麼67 易的無爲與老子的無爲44 俗大過14 生命論36 成長的困惑觀7 系統論論單純市場經濟的必然第3章 善惡之源謙第2章 獨霸天下的秘密井32 過猶不及大過46 實與勢方與圓的轉化離16 中國論34 龍澤說隨
5 爲什麼說老子的治是半璧第16章 水土之爭吉祥之兇24 訟論6 老子的道是不是原創55 論治與政50 建國大業在此一舉31 做你自己的上帝頤2728 君子之門也必賁壓35 統一論兩千年一月二十九29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60 治國九策其三歸妹32 戰爭論73 如何脫困困45 上帝爲什麼發笑53 家國論二家天下的國67 易的無爲與老子的無爲57 不戰而勝天子以聲威懾於人第2章 獨霸天下的秘密井10 論虛無狀態的強大76 治國九策代後記36 非常體系42 登高望遠大畜56 論腐之敗之51 財富論五財富與需求的絕對10 論虛無狀態的強大1 算卦的秘密周易預測學三大基石45 妄之險坎25 師說第22章 龍隱於澤隨65 有眼光睽54 絕處逢生迴天逆轉困第1章 生之大原則易19 日本說71 聚才之道萃41 心性自然說無妄2 老子說什麼32 過猶不及大過71 聚才之道萃35 財路說蠱臨第7章 內外有別中孚與小過65 有眼光睽38 內在與外在賁53 天子之位何以取之a計劃34 龍澤說隨第12章 聰明莫過帝王家老祖第5章 永遠的龍馬精神坤23 論等需62 晉德爲國晉40 論生命內核的產生復第9章 羅馬是怎樣建成的小畜第3章 善惡之源謙41 心性自然說無妄14 生命論23 論等需44 俗大過63 治國九策其六巽50 財富論四管理財富論虛擬3 道之爲本名之爲衣11 論冬日在四季中的重要性33 天降大任坎54 絕處逢生迴天逆轉困25 師說73 如何脫困困第7章 內外有別中孚與小過29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41 心性自然說無妄42 日食明夷41 太陽照在地平線上晉52 家國論一什麼是家1 算卦的秘密周易預測學三大基石42 登高望遠大畜32 過猶不及大過43 由實力到勢力頤35 財路說蠱臨33 天降大任坎第16章 水土之爭吉祥之兇69 國之大計非決不行31 做你自己的上帝頤21 歐洲論及關於朝鮮的補充6 老子的道是不是原創64 治國九策其七兌38 沒有永遠的盟友恆38 內在與外在賁55 論革命及革命的力量革25 師說第13章 沒有誰一開始就是易的60 治國九策其三歸妹31 做你自己的上帝頤4 老子的德是什麼67 易的無爲與老子的無爲44 俗大過14 生命論36 成長的困惑觀7 系統論論單純市場經濟的必然第3章 善惡之源謙第2章 獨霸天下的秘密井32 過猶不及大過46 實與勢方與圓的轉化離16 中國論34 龍澤說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