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

皇太極帶領大軍從大淩河城出發的時候,信心爆棚,通過了認真的分析,結合衆人提出來的建議,他終於找到了最好的攻擊辦法,只要直接攻打山海關,引發關寧錦防線的震動,迫使駐守大淩河城、錦州城與寧遠城的明軍前來增援,如此情況下,自己可以帶領絕對優勢的兵力,剿滅明軍,佔領大淩河城、錦州城乃至於寧遠城,大明苦心經營的關寧錦防線,將要遭遇到徹底的崩潰。

不過,攻打山海關可不簡單,大軍只能夠從正面發動進攻,山海關城牆高大,軍士一定是會付出很大傷亡的,但和可能取得的戰果比較,傷亡就值得了。

從大淩河城到山海關,有四百四十餘里地,大軍至少需要三天以上的時間,才能夠趕過去,因爲帶領的軍士衆多,皇太極沒有那麼多的擔心,想要對大清國十幾萬的將士設伏,大明還沒有這樣的實力,他根本不用擔心遇襲的事宜,放心大膽的行軍就是了。

從大淩河城出發,已經是五月二十四日,一轉眼,離開瀋陽快一個月時間了,但這一次取得的勝利,足以彌補這些年以來的遺憾和鬱悶了,這一次取得的巨大勝利,也是好多年沒有過了,皇太極的心情非常好,甚至覺得,蘇天成也就是那樣了,要是預計到了遼東的情況,爲什麼沒有做出來相應的部署,看着大明邊軍被剿滅。

皇太極一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看看大明的朝廷,恐怕也就是蘇天成是自己的對手了,其餘的都不在話下。這次大明在遼東的慘敗,皇太極也有不是很明白的地方,他想着問一問范文程。看看范文程會有什麼看法。

行軍的第一天,天黑之後,大軍安營紮寨。

范文程進入了中軍帳。

“文程,坐吧,朕這些天一直都在思考一個問題,看看文程是如何考慮的。”

“不知皇上想到的是什麼問題。奴才一定知無不言。”

“蘇天成和江寧營一直都是朕最爲憂慮的,你也知道,蘇天成是薊遼督師,這遼東的防禦,蘇天成還是有責任,如今遼東出現了這麼大的情況,難道說蘇天成就沒有預料到嗎,朕怎麼想,都覺得不大可能啊。”

范文程很快開口了。

“皇上。奴才也在思慮這件事情,不過有一件事情,奴才以爲,一定是蘇天成安排的,那就是守衛大淩河城和錦州城的軍士,奴才偵查到的情報,當初陳新甲安排邊軍守候大淩河城與錦州城,兵力不多。而且負責關寧錦防線的主帥是錢謙益,但從目前的情況看。這樣的安排發生了很大的變動,一度給大軍的行動造成了困難,睿親王就遭遇到頑強的抵抗,從這個方面來說,蘇天成不可能不插手遼東的事宜。”

“嗯,有道理。可爲什麼蘇天成沒有做出來其他的佈置呢。”

“奴才以爲,問題還是出在大明的那個崇禎皇帝的身上,大明的皇帝,一直都很戒備大臣的,防止大臣的權力太大了。以至於威脅到皇權了,如此的情況下,蘇天成若是想着插手遼東的事宜,不僅僅是崇禎不高興,陳新甲也會有意見,蘇天成就是有什麼想法,也是無可奈何的。”

皇太極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文程,這些年來,你給朕說到了很多的道理,特別是關於皇權的事宜,朕想了很多,有些事情,的確是要注意的,但也不能夠過於的在意了,否則朕和崇禎有什麼區別,我可不會像崇禎那樣,始終高高在上,與大臣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大臣手裡的權力太大,還要想盡辦法來對付,這就導致大臣有什麼話,做什麼事,都要看皇帝的臉色行事,看看皇帝的心情好不好,再來決定說不說這些話,如此的情況下,會導致什麼樣的局面出現啊,皇帝和大臣之間,都要靠揣摩來猜測對方想些什麼,做些什麼,依靠猜測來掌握情況,豈不是大笑話了,如此的猜測,肯定是會出現問題的,彼此都不知心了,錯誤肯定就出現了。”

“要說僅僅如此,還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最爲要命的,就是一些小人趁着這個機會,搬弄是非,爲害朝綱,甚至令王朝覆滅,幾千年來,爲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的奸臣,朕看就是那些皇帝高高在上了,不願意和大臣交流了,視大臣爲洪水猛獸了,時時刻刻都要提防,如此情況下,能夠統領好江山,那纔是怪事了。”

“朕可不會這樣做,朕的大臣,都可以與朕面對面交談,甚至可以和朕爭吵,他們想什麼都可以說出來,就算是要官要權,只要他們說出來合適的理由,朕一樣可以答應,如此朕的大臣瞭解朕,朕也瞭解他們,彼此之間,就不會有隔閡了,朕的身邊,也就容不下奸佞之人了,文程,你說是不是啊。”

范文程的額頭上,已經冒出了汗滴,皇太極的這番話,含義太深刻了,對於他來說,未嘗不是一種警醒,其實皇太極知道很多的事情,只是沒有說出來,皇太極掌握諸多大臣的想法,也知道絕大部分大臣的性格,這也難怪,經歷了這麼多的風雨,皇太極有什麼事情看不明白啊。

“皇上說的太對了,奴才領教了,奴才知道,大明的那個崇禎皇帝,根本就不知道下面的情況,這次遼東的進攻,崇禎其實就不瞭解,聽信了大臣的吹噓,做出來了決定,招致了慘敗,奴才以爲,大明朝廷的這種情況,還要持續下去的,大明的大臣衆多,能夠見到崇禎的不多,真正知道情況的,見不到崇禎,譬如說遼東的這些將領,只要這種情況長期持續下去,大明自然就要衰敗,就要垮下去了。”

“說的是啊,崇禎時常感覺到身邊沒有什麼大臣,沒有什麼能人,這豈不是怪事了,大明比起我大清國,人才多太多了,這都是崇禎不會用人啊。文程,你是朕的肱骨之臣,朕很看重你,希望你今後,也多多給朕提提意見。”

“奴才遵旨,奴才肝腦塗地,報效皇上。”

“好了,剛纔說了那麼多的事情,還是來說說這個蘇天成,這麼多年過去了,朕一直都惱火這個蘇天成,想到了很多的辦法,對付這個蘇天成,總是沒有多大的效果,這一次朕要是拿下了大淩河城、錦州城,乃至於寧遠城,恐怕就要考慮,如何對付這個蘇天成了,遭遇瞭如此的慘敗,想必崇禎要啓用蘇天成了。”

“皇上,奴才以爲,機會來了。”

“哦,你說說,爲什麼機會來了。”

“皇上摧毀了大明的關寧錦防線,蘇天成就是有着天大的本事,恐怕也不能夠短時間之內,改變遼東的局面了,可崇禎可不會這麼看,蘇天成取得了那麼多的勝利,崇禎一定認爲,只要蘇天成出面了,一切的問題都解決了,如此的情況下,崇禎和大明的朝廷,會催促蘇天成儘快改變遼東的局面,蘇天成不可能對抗崇禎和朝廷,必然要冒死攻打城池,我大清國勇士守住城池,派出大軍,與蘇天成展開決戰,令蘇天成不能夠改變遼東的局面,時間長了,崇禎一定會怪罪蘇天成,那樣的情況下,蘇天成失去了支持,遭遇到朝廷的猜忌,豈不是大禍臨頭了。”

“說得好啊,崇禎自己釀成的苦酒,需要蘇天成來喝下,蘇天成還不能夠齜牙,否則就有着天大的禍事了,之前朕總是想着,用什麼辦法對付蘇天成,其實朕是想多了,靜觀其變,每隔一段時間,崇禎都會出現不大不小的錯誤,這些錯誤,幾乎都是要蘇天成來解決的,有些問題,蘇天成能夠解決,自然得到崇禎的信賴,有些問題,蘇天成不能夠解決,恐怕就得不到信賴了,如此的機會多了,朕就不需要專門來對付蘇天成了。”

“奴才以爲,的確是這樣,崇禎志大才疏,偏偏想着改變大明衰敗的局面,可是又不能完全信任下面的大臣,問題必然會出現的。”

從中軍帳出來之後,范文程嚐嚐的出了一口氣,皇太極的意思,他已經明白了,皇太極不愧是一代君王,早就知曉自己的心思了,自己一直都給皇太極灌輸加固皇權的思想,皇太極是接受這些觀點的,要不然也不會廢止四大貝勒共同署理朝政的事情,但皇太極比崇禎高明太多了,一方面加強和穩固皇權,一方面信任手下的大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此的胸襟,如此的睿智,大清國豈能不迅速強大起來。

范文程也清楚,自己需要時時刻刻注意,因爲自己一直都是想着效忠皇太極的,可以說是嘔心瀝血,這些皇太極都是看在眼裡的,但自己不能夠過於的挑撥皇太極與兄弟子侄之間的關係,不能夠因爲鞏固皇權,就採取一些非正常的手段,來對付某些親王、郡王了,這些事情,皇太極不是不做,而是不需要外人提醒,畢竟這不是光彩的事情。

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122章 熱鍋(2)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20章 雪中送炭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59章 收穫季節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1118章 硬骨頭(3)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58章 後續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480章 內耗第675章 計中計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012章 誤判?(1)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2章 知己知彼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157章 算計第1273章 驚奇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1157章 算計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35章 蠢笨如豬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866章 兩重天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820章 面對面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1236章 敲定細節
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122章 熱鍋(2)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20章 雪中送炭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59章 收穫季節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1118章 硬骨頭(3)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58章 後續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480章 內耗第675章 計中計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012章 誤判?(1)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2章 知己知彼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157章 算計第1273章 驚奇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1157章 算計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35章 蠢笨如豬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866章 兩重天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820章 面對面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1236章 敲定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