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統籌協調

離開大同的時間,是十二月二十日。

還有四天,就是臘月二十四了,大同和內地一樣,居住在這裡的老百姓,都在準備過年了,大街上熙熙攘攘,都是購買年貨的老百姓,因爲多年的穩定,居住在這裡的老百姓,幾乎都忘記了前些年的緊張和不安。

蘇天成和江寧營沒有機會感受節日的氣氛。

秦良玉的動作非常迅速,一萬大軍迅速準備好了。

從大同出發的大軍,總人數達到了六萬人,蘇天成要求錫伯族部落和達斡爾族部落抽調的大軍人數,分別是兩萬人,如此大軍總人數達到了十萬人。

這十萬人,就成爲了征服草原的鐵流。

范文程也沒有閒着,分析到江寧營即將進攻蒙古草原的情報,他迅速稟報了皇太極。

蘇天成的安排,令皇太極大爲吃驚,草原部落是皇太極最爲重要的依靠,蒙八旗是大清國的主要力量,自己能夠登上皇帝寶座,就是得到了蒙古十六個部落的擁護,若是讓蘇天成進攻蒙古部落的計謀得逞,大清國無疑是要遭受重大打擊的,故而皇太極做出來了決定,讓豪格率領正藍旗的將士,直接進入草原。

范文程通過從遼東得到的情報,預計江寧營將從遼東的義州方向,進入到草原,這樣首當其衝的就是喀爾喀部落和插漢部落了,這兩個部落,恐怕無法抵擋江寧營的攻擊,至於說錫伯族部落和達斡爾族部落要展開進攻。首先面對的就是察哈爾部落,察哈爾部落非常的強悍,力量是很強大的,錫伯族部落和達斡爾族部落的進攻,不一定能夠成功。

草原的征伐。第一戰是非常重要的,關乎到將士的士氣,草原的氣候惡劣,特別是在冬季的時候,多次在草原征伐的皇太極是非常清楚的,一旦江寧營進攻不能夠取得計劃中的戰果,對軍隊的影響是很大的,加之草原上的補給是很困難的。真正的最好征伐時間,是在開春之後,或者在秋季,蘇天成反其道而行之,不能夠取得預料之中的戰果,會自食苦果。

皇太極經過了認真的思考,還專門知會了科爾沁部落和察哈爾部落的首領。要求草原部落做好準備,至於說豪格進入到蒙古草原之後。究竟是幫助科爾沁部落,還是首先幫助喀爾喀部落與插漢部落,皇太極沒有做出來最終的決定,要求范文程繼續蒐集情報,同時也要求豪格根據草原的實際情況,做出來決定。

十二月初,豪格帶着正藍旗的將士,還有一部分的漢八旗將士,離開了遼陽。趕赴蒙古草原,這一次的行軍,同樣是保密的,除開幾個核心的人員,其餘人是不知曉的。

這一次,皇太極對范文程能夠及時獲得情報,很是高興。同時也認識到了唐海泰的作用,想不到唐海泰雖然職務不高,卻能夠獲得這麼重要的情報。

皇太極還是清楚的,這些情報,都是范文程經過了仔細的分析,才能夠得到的,這裡面,范文程是付出了極大的艱辛的。

既然蘇天成準備對蒙古部落展開進攻,皇太極覺得,自己也要有所行動了,既然江寧營的主攻方向,放在了草原,那麼復州和宣州等地,守衛的力量,肯定是削弱一些了,大清國的將士,可以在這個方向,發起一些進攻,令蘇天成憂心復州和宣州的守衛,不能夠完全進攻蒙古草原。

至於說正在進行的談判,皇太極幾乎沒有關心,這一次的談判,本來就是爭取時間的,沒有期盼能夠有什麼成果,濟爾哈朗也不需要請示,任何談判的事宜,都可以直接做出來決定,反正皇太極也不準備按照談判的要求去做的。

駐紮在海州的多鐸,接到了皇太極的命令,對岫巖、鳳凰城等地,可以展開一些進攻,伺機奪回這些地方,對駐守在復州的江寧營,形成一定程度的震懾,當然,進攻是小範圍的,主要的作用是震懾,是不是能夠收復這些地方,不是主要的任務,畢竟大清國與大明朝廷的談判還在進行,濟爾哈朗還在大明的京城。

皇太極的想法,還是要收復岫巖等地的,但他的這個想法,遭到了代善的反對,代善的觀點是很明確的,多鐸的進攻,主要是對駐守在復州等地的江寧營,造成一定的壓力,分散蘇天成的注意力,目的不是在收復城池,比較濟爾哈朗還在大明的京城談判,若是雙方爆發了大規模的戰鬥,對濟爾哈朗是很不利的。

皇太極最終採納了代善的建議,不過他的內心是有些不甘的,戰機已經出現了,要不是顧忌到濟爾哈朗,皇太極恨不得帶領大軍,直接趕赴海州,展開大規模的廝殺。

代善重新組建的正紅旗,有了基本的骨架,主要的軍官都配備齊全了,好多都是從鑲紅旗抽調的軍官,皇太極給予了最大的支持,如今的正紅旗,有了接近一萬將士,只是戰鬥力方面,不能夠和以前的正紅旗比較。

這段時間,范文程幾乎是完全投入到對情報的分析之中了。

唐海泰抄錄的情報是不少的,范文程需要進行仔細的分析,從中間發現端倪,從後來的情報之中,范文程完全肯定了自身的判斷,江寧營軍士將從義州方向,展開對蒙古草原部落的進攻,率先受到攻擊的,就是插漢部落和喀爾喀部落。

接下來范文程需要掌握的情報,就是這次進攻蒙古部落的戰鬥,江寧營的主帥是誰,究竟是蘇天成,還是洪承疇,甚至是孫傳庭,按說只有這幾個人,纔有可能成爲主帥,范文程的內心,是偏向於蘇天成直接掛帥的,但這需要情報的支持。

遼東的盧象升,對黑山的控制,明顯加強了,義州方向的供給,已經出現困難了。

皇太極的意思,義州還是不要固守了,放在義州的大清國將士,明顯處於弱勢,若江寧營從義州方向展開進攻,缺乏補給的將士,肯定是凶多吉少,主要的任務,還是讓草原的諸多部落,做好一切的準備,隨時能夠迎戰。

皇太極的這個意見,得到了衆人的贊同,義州是無法固守的,明明知道守不住,也就不需要付出無謂的犧牲了。

十一月底,駐守義州的後金韃子,主動撤出來了。

十二月上旬,遼東邊軍佔領了義州。

多鐸對岫巖和鳳凰城等地的進攻,也開始了。

多鐸聽從了代善的建議,沒有派出大規模的部隊,主要是以小股的部隊進行騷擾,駐紮在岫巖和鳳凰城等地的江寧營軍士不多,多鐸的進攻也是象徵性的。

不過多鐸的命令是很嚴肅的,對於明軍是格殺勿論的。

江寧營將士和後金韃子,在岫巖和鳳凰城,出現了一些小規模的廝殺,這些廝殺,因爲規模太小了,甚至都不會稟報朝廷的。

蘇天成、洪承疇、孫傳庭、渠清澤等人,都離開了登州,駐守在登州的,就是畢懋康了,而駐守在復州的,是左僉都御使、江寧營指揮僉事羅昌。

後金韃子的進攻,早就在蘇天成的預料之中,羅昌應付自如,同樣派出小規模的軍隊迎戰,從將士的個人素質來說,江寧營絲毫不輸於後金韃子,特別是在剿滅了正紅旗的後金韃子之後,江寧營將士對後金韃子的看法,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雙方小規模的戰鬥,後金韃子根本就沒有佔到便宜。

因爲數次的失利,多鐸暴跳如雷,甚至準備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了,不過投鼠忌器,濟爾哈朗畢竟還在大明的京城,這邊要是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就是失去了信義,這樣的情況下,大明朝廷可以直接扣押濟爾哈朗,這樣的責任,多鐸是無法承擔的,所以說,多鐸只能是更加的鬱悶,相關的戰果,也沒有稟報皇太極。

江寧營的大部分將士,都是駐紮在復州的,宣州等地的都不多,岫巖和鳳凰城等地方,駐紮的將士就更少了,不過駐紮在這些地方的將士,一點都不怵,相反,他們迎戰的積極性是非常高的,巴不得有機會和後金韃子展開廝殺。

羅昌還是很小心的,要求駐紮在這些地方的將士,時刻都要提高警惕,萬一遇見大規模的後金韃子進攻,要及時撤回復州,畢竟江寧營如今的主要精力,還是進攻草原和臺灣。

大明朝廷,只有朱由檢、楊嗣昌、朱審烜三人知道,蘇天成率領江寧營將士,對草原和臺灣展開了征伐,儘管說後金韃子的代表還在京城與朝廷進行談判。

朱由檢也是清楚的,這樣的征伐,必須要保密,若是蘇天成能夠徹底的征服草原,對於後金韃子是沉重的打擊,這樣的進攻,也不違背談判的要求,後金韃子成立的大清國,大明朝廷一直都是沒有承認的,也就沒有承認皇太極對蒙古部落的領導。

蘇天成和皇太極之間的較量,再一次開始了,這一次的較量,發生在蒙古大草原。

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647章 夜襲(2)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818章 挑撥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183章 定局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915章 朝貢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496章 內訌(1)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1167章 迅雷(2)第792章 偶遇(3)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1030章 妥協第1013章 誤判?(2)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37章 安排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201章 軍心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1083章 廷辯(1)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510章 刺激(2)第45章 租子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1189章 稱帝(1)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492章 宿命論(1)第497章 內訌(2)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387章 小手腕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139章 官田第418章 造勢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08章 恩榮宴第106章 禮儀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616章 理還亂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347章 榮耀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231章 大婚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112章 善後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
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647章 夜襲(2)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818章 挑撥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183章 定局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915章 朝貢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496章 內訌(1)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1167章 迅雷(2)第792章 偶遇(3)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1030章 妥協第1013章 誤判?(2)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37章 安排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201章 軍心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1083章 廷辯(1)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510章 刺激(2)第45章 租子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1189章 稱帝(1)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492章 宿命論(1)第497章 內訌(2)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387章 小手腕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139章 官田第418章 造勢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08章 恩榮宴第106章 禮儀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616章 理還亂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347章 榮耀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231章 大婚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112章 善後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