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

唐海泰來到遼東的時候,內心是非常不情願的,南直隸的條件多好,紙醉金迷的生活,爲什麼要來到這危險重重的遼東,不過大伯唐世濟的要求,他是不敢違背的。

隨着蘇天成的權勢日益顯赫,唐海泰愈發的小心了,生怕蘇天成還記着自己,要是人家要對自己動手了,甚至都不用動手指頭,很快就有人來收拾自己的。之後,唐世濟進入內閣,唐海泰的氣焰慢慢開始囂張了,有了唐世濟罩着,他沒有多少需要擔心的事情。

從南京戶部九品的大使,慢慢的開始前進,離開戶部之後,他進入了上元縣,這裡可是南京皇城所在的京畿縣,雖然只是一名主薄,但也不簡單了,兩年之後,他成爲了上元縣的縣丞,正七品的官員了,不過由於能力一般,每天想到的是吃喝玩樂,也沒有做出來什麼成績,他曾經想着,能夠到江寧縣去擔任知縣,遭遇了唐世濟的訓斥,江寧縣是什麼地方,朝廷特別注意的地方,蘇天成在江寧縣做出來的成績,無人能夠超越,位於江寧縣的市舶司,已經成爲朝廷的錢袋子,這麼重要的地方,怎麼可能讓唐海泰去擔任知縣。

唐世濟成爲內閣次輔之後,唐海泰的野心也膨脹了,七品的上元縣縣丞,顯然不能夠滿足他的要求了,於是唐海泰不斷的給伯父寫信,甚至直接提出來,自己最好是進入應天府衙,或者是直接到京城去。唐海泰的要求得到了滿足,進入了京城。成爲了一名正七品的都察院御史,七品的京官,比起地方上的七品官員,那是有着很大不同的,御史的發展前途好,可以得到越級的提拔,就是外放,至少也是從五品的知州。

唐海泰的能力的確一般。進入都察院之後,也就是混日子,京城的繁華,不亞於南京,再說唐海泰有着特殊的身份,誰都知道他的伯父是有錢有勢的人,大家對他也是吹捧的。也得益於唐海泰沒有多少的能力,加之唐世濟的嚴厲管教,給事中和御史幾次彈劾蘇天成,唐海泰都沒有參與,儘管他很想參與進去,要是能夠扳倒蘇天成。唐海泰將更加的放心。

陳新甲入主遼東之後,唐世濟就提醒唐海泰,做好準備,到遼東去,唐海泰是一萬個不情願。但也不敢違背唐世濟的意思。

唐世濟的想法是很不錯的,遼東是敏感的地方。經過了蘇天成的經營,那裡的情況大不一樣了,和以前有着很大區別了,以前朝廷裡面,人人都是畏懼遼東這個地方的,凡是被派到遼東去做官,就意味着你得罪人了,或者是出現問題了,前途肯定就是毀在遼東了,明軍是不可能和後金韃子抗衡的,只能夠龜縮在城池裡面,這樣的情況下,不可能建立什麼功勳,弄得不好,還會因爲後金韃子入關,遭遇到朝廷的責罰,甚至是丟掉性命。

如今的遼東,明軍佔據優勢了,奪回了大淩河城之後,明軍的士氣高漲,皇太極也幾次寫信,懇請握手言和,這一切都預示着遼東局勢的根本性改變,這個時候到遼東去,正是合適的機會,明軍若是對後金韃子發動進攻,還能夠建功立業。

抱着這樣的心思,唐世濟要求唐海泰做好準備,到遼東去。

唐世濟推薦的人員,陳新甲肯定是不會拒絕的。

這也表明了,唐海泰到遼東的事情,基本上定下來了,只是等待時機的事情了。

九月,吏部的敕書下來了,唐海泰進入了遼東,成爲了遼東巡撫衙門一名正六品的知事。

巡撫衙門的知事,看似是一個無關重要的角色,不參與到核心的決策之中,但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知事負責聯絡和上傳下達,相當於幾百年之後的辦公室主任的角色,巡撫大人的接待以及相關命令的下達,都是知事來負責完成的,除開巡撫大人直接做出來要求的以外,其餘都是知事去傳達的,若是巡撫大人授權了,知事還負責有監督落實的職責。

知事的接觸面是非常廣泛的,上下官員,三教九流,都是有可能接觸到的,巡撫大人的客人很多,吃吃喝喝的事情是少不了的,來到遼東的官員,安排在官驛裡面住宿,巡撫大人安排之後,知事可以去陪同,可以藉機建立起來關係。

在督查的過程中,知事更是有着活動的空間,知事能夠被授權督查,一般和巡撫大人的關係比較近,知道巡撫大人的想法,能夠很好的提醒下面,讓下面按照巡撫大人的意思辦事情,很好的做事情,這個過程,就是結交關係的過程。若是能夠讓下面辦好事情,人家肯定是感激你的。

唐海泰的身份特殊了,作爲唐世濟的侄子,肯定是會受到陳新甲的注意的,待遇也是不一般的,不管唐海泰的能力是不是可以,聯絡的事情還是能夠勝任的,而且重用了唐海泰,唐世濟一定是知道的,陳新甲也就能夠在內閣得到更多的支持,更加的穩固自己在遼東的地位,這樣的事情,陳新甲當然是會不遺餘力做好的。

唐海泰剛剛到寧遠,就被陳新甲單獨召見了。

官場上的規矩,唐海泰還是清楚的,見到了陳新甲之後,他規規矩矩的行禮,以晚輩的名義,參拜陳新甲。

陳新甲的臉上帶着微笑。

“唐大人辛苦了,遼東乃是前線,時刻和後金韃子對抗,唐大人能夠從京城來到遼東,需要有極大的勇氣啊,本官很是佩服啊。”

“不敢,下官奉命來到遼東,在大人的麾下做事情,還請大人多多照拂。”

陳新甲微微點頭,他也聽說過,唐海泰的名聲不是很好,沒有什麼能力,唐世濟專門託人從京城帶來了書信,請他多多關照和管教,從唐海泰目前的表現來看,還是不錯的,至少知曉禮儀方面的事情。

陳新甲不可能知道唐海泰與蘇天成之間的過節,也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既然唐海泰清楚這些禮儀,陳新甲也就沒有必要繞彎子了,人情就是人情,既然做出來了決定,那就乾脆一些,索性將這個人情抖落開了,這樣唐海泰也清楚裡面的事情。

“海泰,你的伯父專門說了,稱讚你的能力還是不錯的,本官考慮,你擔任知事,還是要辛苦一下的,除開尋常的事宜,你還要負責監督落實的事情,這樣到各地去監督的時間就比較多了,利用這個機會,儘早的熟悉遼東的情況,特別是大淩河城、錦州城和山海關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下官明白,一定按照大人的吩咐做事情的,下官若是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懇請大人教誨,下官感激不盡。”

唐海泰這樣說,陳新甲很是高興,他當然不會知道,這些話語,都是唐世濟特別囑託的,按照唐海泰的性格,是根本不會說出來這些話語的,特別是在京城的時候,被衆人吹捧,那種滋味是很享受的,到遼東來了,除開在陳新甲的面前,還有在錢謙益的面前,需要恭恭敬敬,至於其他人,唐海泰可不會這麼客氣的。

囑託了幾句話之後,唐海泰離開了。

唐海泰離開之後,旁邊的屋子裡面,錢謙益走出來了。

“錢大人認爲,這個唐海泰如何啊。”

錢謙益當然清楚唐海泰的身份,他能夠出任右都御使、都督同知,也是唐世濟舉薦的功勞,對於譚海濤,當然不會說什麼壞話了,儘管錢謙益知道不少的事情,在南京的時候,就清楚唐海泰的名聲,隱隱知道唐海泰與蘇天成之間,有着一些衝突。

“大人,這個唐海泰,表現還是不錯的,看來唐大人是時常教誨的,日後就要辛苦大人了,多多教誨啊。”

“錢大人萬萬不要這樣說,教誨唐海泰,也是錢大人的職責啊。”

兩人相對笑起來了,儘管說他們各有心思。

錢謙益對蘇天成的印象,是很不好的,儘管說親眼目睹了江寧縣發生的變化,也知道蘇天成剿滅了流寇,穩定了遼東的局勢,但蘇天成對東林書院不感冒,甚至是令東林四公子之一的劉雲清,脫離了東林書院,投向了蘇天成的麾下,他還是耿耿於懷的,這是原則性的事情,是對東林書院的否定,這牽涉到了錢謙益最爲敏感的神經,同時,蘇天成算是強行解散了復社,錢謙益對復社的印象是非常好的,曾經和張溥的關係也是不錯了,眼看着東林書院和復社聯合起來,能夠決定朝廷的政策了,偏偏這個時候,蘇天成殺出來了,弄得東林書院和復社灰溜溜的,復社甚至解散了,他對蘇天成當然不會有什麼好的印象了。

來到遼東之後,錢謙益很清楚,自己的職責是什麼,他是心情愉悅的來到遼東的,陳新甲在遼東主政,這說明朝廷排斥了蘇天成,儘管蘇天成還是薊遼督師,但已經不能夠決定遼東的事情,自己和陳新甲,纔是遼東真正的主宰,這等於是擊敗了蘇天成,錢謙益肯定高興了。

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417章 訓斥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1014章 誤判?(3)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421章 佈置第211章 江寧營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238章 變故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823章 準備(2)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1189章 稱帝(1)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773章 海戰(3)第1101章 帝心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239章 故人來(1)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25章 原來如此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165章 苦嶺關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75章 小王爺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1121章 熱鍋(1)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93章 新科會元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790章 偶遇1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406章 募捐(2)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579 天降神兵(1)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369章 算計
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417章 訓斥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1014章 誤判?(3)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421章 佈置第211章 江寧營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238章 變故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823章 準備(2)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1189章 稱帝(1)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773章 海戰(3)第1101章 帝心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239章 故人來(1)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25章 原來如此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165章 苦嶺關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75章 小王爺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1121章 熱鍋(1)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93章 新科會元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790章 偶遇1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406章 募捐(2)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579 天降神兵(1)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369章 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