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

回答完了第一個問題,楊嗣昌的臉上帶着微笑,但並沒有做出來評價,這是很正常的,既然是代表皇上詢問問題,就只聽回答,不能夠做出來評價。

“蘇大人,本官問第二個問題了,流寇離開陝西,進入四川,這半年多時間以來,在四川作亂,已經令四川出現諸多的動盪,這個問題,你是怎麼看的。”

“下官以爲,流寇造反的目的,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以前是因爲吃不飽飯,面臨餓死的情況,造反只是爲了不餓死,如今已經不是這樣了,陝西的情況發生了變化,就算是流落到陝西的流民,官府也進行安置了,可是流竄到四川的流寇,依舊造反鬧事,流寇的目的發生了變化,下官可以肯定的說,流寇奔着權力去了,面對這樣的情況,唯有不客氣的加以圍剿,不能夠有絲毫的僥倖。”

“蘇大人的意思是說,流竄到陝西的流寇,可能比以前更加不好對付了,流寇的戰鬥力增強了,是不是這樣啊。”

“有這一層的意思,下官以爲,流寇若是有了共同的理念,這纔是最爲可怕的,就如同後金韃子一樣,目標發生了改變,有了努力的方向,爲了實現這個目標,流寇必然加強管理,提升隊伍的戰鬥力,這樣的流寇,比以前更加的可怕,流寇進入四川之後,令四川的局面不穩定,發生了動盪,乃是正常的情況。”

楊嗣昌看了蘇天成好一會。蘇天成的這個回答,間接爲不少的官員說請了。

“第三個問題。近段時間,北邊一直都很安靜,你認爲,這是不是後金示弱,還是他們在養精蓄銳,準備着適當的時候,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

“這個,下官確實沒有仔細思考過。暫時回答不上來。”

問完了幾個問題之後,楊嗣昌恢復了笑容。

“蘇大人心思縝密啊,雖說全力改善陝西的局面,也還思索了諸多其他的問題,本官受皇上囑託,該問的問題全部都問完了,接下來本官想着與蘇大人聊聊。不知道蘇大人是不是願意開導一下啊。”

“大人可不要這樣說,若是有什麼需要下官回答的,下官一定盡力的。”

“呵呵,本官一直都在思考着流寇的事情,你說前些年,流寇在陝西、山西以及河南。甚至是北直隸一帶,肆無忌憚,到處劫掠,給朝廷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偏偏這些地方。連年遭遇災荒,百姓是苦不堪言啊。前些日子,皇上說起流寇事宜,還在感慨,很多的流寇,本是大明子民,皆因走投無路,才造反的,就算是那些譁變的軍士,也是因爲拿不到軍餉,無法維持生活了,不過自從遇見江寧營,流寇開始迅速的衰敗,每每遭遇敗績,紫金樑、張獻忠、老回回、高迎祥等流寇首領,皆倒在了江寧營的麾下,江寧營爲朝廷基本解決了憂患啊,皇上說到這些話的時候,真的是很欣慰和感動的。”

蘇天成看着楊嗣昌,沒有說話,楊嗣昌說出來這番話,總是有目的的,究竟是什麼目的,他還沒有弄明白,也不好隨意開口。

“剛剛聽到蘇大人說到流寇的轉變,本官也有這樣的認識啊,鹿善繼大人,秦良玉將軍,率軍多次圍剿,總是沒有能夠取得很好的戰果,看看進入四川的流寇,隱隱有割據的味道了,他們不再準備四處流竄,而是正面對抗官軍的圍剿,乍聽到這些事情的時候,本官是驚呆了,什麼時候流寇也如此的囂張了,看來流寇真的出現了一些變化啊,不是原來朝中諸多大人認爲的匪類了。”

“大人說到的這個觀點,下官是贊同的,以前在陝西、山西以及河南等地,流寇都是來去匆匆,攻城拔寨,劫掠一番之後,匆匆離開,很少與官軍有正面的接觸,如今卻不同了,想着穩定下來了,其實在離開陝西之前,流寇基本在漢中府一帶,穩定下來了,這樣的變化是很可怕的,就好比是流浪漢,找到了固定的住所,有家有室了,自然想着轉變以前的身份了,自然要有着更大的需求了。”

“恩,本官得知了這些情況之後,苦思冥想,兵部責任重大啊,若是流寇繼續囂張,成了不一般的氣候,兵部難辭其咎啊,本官想來想去,覺得這流寇匪首李自成,還是不簡單的,相比較紫金樑、高迎祥等人,這個李自成有着更加遠大的想法,也正在一步步付諸實施,本官甚至想着,李自成被推舉爲闖王,是不是真的想着稱王稱霸了。”

“下官以爲,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正常的,天啓年間,流寇就開始造反了,轉眼十多年過去了,經過了這麼多年,若是流寇沒有絲毫的變化,那也是不現實的,故而出現這樣的情況,不必過於介意。”

“說得好啊,也就是蘇大人有這樣的自信,還有如此精準的判斷,本官自愧不如啊。”

“大人如此說,下官無地自容啊。”

“蘇大人不必客氣,江寧營在蘇大人手裡誕生,這些年以來,戰功赫赫,誰人不知,哪個不曉,這鐵一般的事實擺在面前,誰敢不服啊,所以本官覺得,流寇既然出現了這樣的變化,是不是要及早的剿滅啊。”

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楊嗣昌終於說出來了目的所在了。

蘇天成的臉上帶着微笑,內心暗自晦氣。

“大人說的是啊,下官先前還沒有說完,雖說流寇發生了改變,但他們蝸居在四川,難以有多大的發展,四川被稱之爲天府之國,道路難行,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一方面說明四川乃是易守難攻的地方,另外一個方面,也促使四川與外面的隔絕,這樣的地方,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流寇短時間之內,難以有多大的作爲。”

“皇上可不是這麼看的啊,流寇攪亂了四川,皇上很是憂心啊,這大半年時間,朝廷撥付了不少的銀兩,用於剿滅流寇,作用不大,如今,孫大人將防禦後金作爲了重中之重,朝廷難以維繫剿滅流寇所需開支,本官記得蘇大人曾經說過,我大明若是兩線作戰,肯定難以有好的戰績,兩相比較,後金的皇太極,更加的危險,孫大人此舉,是很英明的。”

到了這個時候,蘇天成必須要表態了。

楊嗣昌的態度很明確了,或者說皇上的態度明確了,孫承宗出任內閣首輔之後,朝廷軍事重點,轉移到北邊了,需要全力應對後金,或者說是準備繼續穩固管寧錦防線,不可能拿出來很大的精力,剿滅流寇了,這樣的情況下,剿滅流寇的重任,自然要落到江寧營的頭上了,而且江寧營的速度還要很快,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被調到遼東去了。

皇上的這種態度,有些太性急了,其實隱忍一年到兩年的時間,問題不是很大,流寇在四川並未能夠完全立足,缺乏羣衆基礎,最爲關鍵的證據是,有大批的流民,到陝西境內了。

不過這些道理,蘇天成就是完全說出來了,也不一定能夠改變皇上的看法,因爲內閣首輔孫承宗的看法有些固定了。

孫承宗長年征戰沙場,對軍事上的這些道理,是非常清楚的,征戰本來就是冒險,沒有說百分之百的保證,陝西建設好了,邊關安穩了,力量足夠了,轉過頭來剿滅流寇,這是很理想的狀態,但誰能夠保證這樣的狀況,什麼時候到來,流寇會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後金會不會抓住這樣的機會,大肆進攻,攪亂局面。

“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了,一切聽從大人的差遣。”

“不敢不敢,本官可不敢隨意差遣蘇大人和江寧營啊,這本是皇上的意思,本官就是想問一問,不知道蘇大人需要多長的時間準備啊。”

“下官以爲,合適的時間,還是在明年開春的時候,剩下來的這段時間,江寧營可以做一些準備事宜,下官也想着,能夠令陝西的局面儘快的穩定下來。”

“好,本官回到京城之後,一定如實向皇上稟報的。”

送走了楊嗣昌,蘇天成將自己關在屋裡,足足一整天的時間。

他蒐集到所有有關流寇的情報,開始仔細的分析,桌上擺着四川的地圖,上面標註了流寇的主要據點,還有相關的地形分析。

知己知彼才能夠百戰不殆,流寇出現如此大的變化,與大明官軍有過多次的交手,戰鬥經驗相對豐富很多了,而且四川的地形,比較陝西,更加的複雜,好多地方都是連綿不絕的大山,在這樣的地方與流寇交鋒,依靠的是頑強的戰鬥力,炮兵營和神機營,不一定能夠發揮出來多大的作用。

時間不多了,幾個月的時間,一晃便過去了,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蘇天成必須要做好一切的準備,力保全殲流寇。

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880章 對決(2)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167章 血戰(1)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57章 遇匪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318章 大比武(3)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22章 青樓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1118章 硬骨頭(3)第684章 都會算第117章 秦淮河(1)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41章 收服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202章 商議第406章 募捐(2)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1030章 妥協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822章 準備(1)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490章 近憂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1280章 變化(1)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1084章 廷辯(2)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735章 青州第59章 收穫季節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1190章 稱帝(2)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82章 家信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
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880章 對決(2)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167章 血戰(1)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57章 遇匪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318章 大比武(3)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22章 青樓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1118章 硬骨頭(3)第684章 都會算第117章 秦淮河(1)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41章 收服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202章 商議第406章 募捐(2)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1030章 妥協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822章 準備(1)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490章 近憂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1280章 變化(1)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1084章 廷辯(2)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735章 青州第59章 收穫季節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1190章 稱帝(2)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82章 家信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