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兩重天

進攻開始的時候,蘇天成沒有考慮稟報朝廷,換做以前,他是不會這麼做的,但這一次,做出來進攻旅順的決定之後,他一直都是默默的準備,甚至不是很關心遼東的事宜了,他很清楚,要是自己將這樣的建議呈報上去,皇上肯定會有着不一般的想法,至少會覺得他對朝廷不滿,對於這次沒有能夠領導遼東大軍作戰不滿,最不利的是,朝廷很有可能否定從登州的進攻,提出抽調江寧營到遼東去,發動進攻。

從遼東發動進攻,並非是蘇天成的首先,這也是隨着認識的提高,一步步的認識到的,瀋陽距離大淩河城僅僅四百里地,作爲都城,皇太極是必須要拼命保護的,就像是大明朝保護京城一樣,這是王朝的象徵,不能夠出現任何的閃失,所以說,後金的精銳部隊,絕大部分都集中在瀋陽的周圍,而且後金的地盤不大,調集軍隊的速度很迅速,一旦瀋陽受到威脅,各處的軍隊迅速會朝着瀋陽集結。

選擇從大淩河城發動進攻,效果肯定是不錯的,若是渡過遼河,直接威脅到瀋陽,對後金是沉重的打擊,但這僅僅是一廂情願的事情,滿八旗和漢八旗都是非常厲害的,必要的時候,蒙八旗也會出兵保護瀋陽,這會令戰爭變得異常殘酷,大明必須要付出重大的犧牲,巨大的代價,纔有可能獲得全面的勝利。

從這個方面來說,蘇天成不願意從遼東一個方向發動進攻。

駐守登州之後。蘇天成終於發現了,後金因爲遷都瀋陽。旅順一帶的防衛是非常空虛的,特別是在佔領皮島、剿滅毛文龍的軍隊之後,認爲後方無憂了,所欲大膽的發動了多次的進攻,這一帶成爲了後金的軟肋。

能夠從兩個方向夾擊,作戰的效果肯定會好很多的,所以,在朱由檢和陳新甲準備在遼東發動進攻的時候。蘇天成就明確了從旅順發動進攻,直接威脅蓋州、耀州和海州等地,一旦江寧營佔領了海州,對後金和皇太極的威脅是巨大的,打擊是毀滅性的。到了那個時候,皇太極恐怕需要考慮遷都的問題了。以後金的實力,不足以能夠從遼東和海州兩個方向對抗江寧營和邊軍。

因爲某種文化思想的影響。大明王朝不喜歡擴張,更不會發動大規模的侵略戰爭,朝廷以謙遜含蓄爲美德,這種思想,被讀書人延續下來了,造成了軍隊的軟弱。百姓的骨子裡追求的就是安穩,不是特殊的情況下,大明王朝不會主動發動戰爭,穿越這麼多年了,蘇天成盡了最大的力量。來改變這樣的觀念。

有了充足的實力,你不稱霸。人家就不會怕你,認爲你沒有多大的了不起,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是弱肉強食,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所謂的和平相處,是因爲你的實力不夠,所以提出來這樣的思想,一旦你的力量強大了,你就必須要擔負起來責任,人家雖然嘴上抱怨,還是要乖乖的聽你的話。

穿越之前,蘇天成是公務員,骨子裡的認識,還是傾向於維護統一領導的,所以蘇天成的所作所爲,都是從維護朝廷的大局出發的,從沒有想過建立自身的力量,更不用說造反的想法了,可因爲這種的想法,蘇天成處處受到掣肘,儘管是這樣,蘇天成還是努力通過自身的作爲,來影響朝廷,影響皇上,而且在短時間之內,蘇天成也不打算改變自身的認識。

就說這次進攻旅順,要是稟報朝廷了,恐怕引發很大的爭議,甚至遼東進攻出現問題,也會怪到他的身上來,可要說不採取行動,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輕易就失去了,太可惜了,思慮再三,蘇天成還是決定行動了。

行動的效果非常好好,江寧營迅速佔領了永寧、旋城以南的所有地盤,要知道,有些地方,在天啓年間的時候,都不是大明佔據的,屬於大明與後金廝殺爭奪的地方,這得益於皇太極調集大量的軍隊,投入到了遼東的征伐之中,不可能調其他的軍隊,加強這一帶的防守了,蘇天成的這個舉措,可以說是一把尖刀,插到了皇太極的肚臍眼上。

佔領永寧之後,蘇天成感覺到,必須要給朝廷稟報了,不能夠耽誤了,不管遼東的戰況如何,皇太極很快就會知道這件事情的,遼東的戰局,恐怕會因爲永寧、旋城、宣州等地的失守,發生重大的變化。

江寧營最爲主要的戰果,就是徹底剿滅了後金水師,一萬五千水師韃子,幾乎沒有逃脫的,出動了五萬三千大軍,僅僅剿滅一萬五千韃子,這不是蘇天成的目的,可惜其餘地方,幾乎沒有什麼後金韃子,江寧營都是非常順利的佔領了城池。

蘇天成詳細寫了奏摺。

他經過了認真的思考,這份奏摺,很是關鍵,想要朱由檢完全高興,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還是要找到理由,讓朱由檢高興起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這一次的進攻,算作是朱由檢的決定,至少是他從朱由檢的話語中間,領悟到的舉措。

在奏摺裡面,蘇天成詳細說了自身的思路,將這次進攻的起源,歸結到自己到京城稟報遼東的防禦事宜之時,通過和皇上的交談,得到了皇上的首肯,從交談的話語之中,領悟到了江寧營必須要進攻旅順等地,收復失地,之所以沒有立即稟報朝廷,是因爲遼東的戰事緊張,所以自己不好意思打擾皇上,免得皇上操心,如此戰事很是順利,故而稟報朝廷了。

這個理由,有些牽強,但蘇天成找不到好的理由了。

奏摺以最快的速度送往京城。

不過不管怎麼快,總是有海路需要走的,陸路走不通。

WWW¸tt kan¸CO

蘇天成的奏摺以密摺專奏的方式,直接送往京城,直接到了朱由檢的手裡。

這個時候,蘇天成並不知道,皇上的聖旨也到了登州,要求調集江寧營趕赴遼東,維持遼東的局面。

養心殿,朱由檢精神萎靡,看着蘇天成的奏摺。

不過幾分鐘之後,朱由檢一躍而起。

“快,快宣內閣大臣覲見,還有兵部的鹿善繼,快點。”

太監從來沒有見過朱由檢如此的激動,忙不迭的朝着外面小跑而去。

很快,太監回來,原來,楊嗣昌帶着內閣大臣,包括鹿善繼等人,朝着養心殿來了。

剛剛進入養心殿,楊嗣昌就開口了。

“皇上大喜,後金韃子悉數撤離,回到黑山了,此乃皇上派出京營的功勞,後金韃子無法攻下山海關,知難而退了。。。”

楊嗣昌還沒有說完,朱由檢就開口了。

“且慢,後金韃子還算是知趣的,若是不退出遼東,恐怕他們就保不住瀋陽了。”

楊嗣昌等人目瞪口呆,不知道是什麼事情,朱由檢將蘇天成的密摺遞給了身邊的王承恩,王承恩拿着密摺,遞給了楊嗣昌。

楊嗣昌拿着密摺,有些惶恐,這可是皇上才能夠看的摺子,不過皇上要王承恩遞過來了,他還是要認真看的。

幾分鐘之後,楊嗣昌的身體開始顫抖,舉着密摺跪下了。

“皇上睿智,臣不能夠領悟,臣在這裡恭喜皇上了。”

朱由檢站起身來,哈哈大笑了。

其餘的內閣大臣和鹿善繼等人,都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很是奇怪,不過楊嗣昌跪下了,他們也跟着跪下了。

“諸位愛卿,都起來吧,既然形勢如此,你們好好議議,這段時間,朕累壞了,想着歇息一下,對了,可以調集京營三萬人回到京城了,南京京營的將士,也可以回去了,京城無需戒嚴了,撤了吧,這段時間,百姓也是惶恐的。”

密摺在衆人手裡傳看,所有人都是一樣,他們沒有想到,皇上居然和蘇天成有着這樣的安排,原來遼東和旅順兩個方向同時發動進攻,後金韃子的主要力量都在遼東,導致了一萬五千水師被全數殲滅,蘇天成帶領江寧營,佔據了大量的地方,正準備朝着蓋州、耀州和海州等地進攻。

地圖早就鋪好了。

楊嗣昌看着地圖開口了。

“登州的進攻,完全改變了局面,後金韃子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他們不敢在遼東逗留了,必須要回去了,若是繼續在遼東進攻,蘇大人可以直搗黃龍,拿下瀋陽了,此舉實在是妙啊,你們看,江寧營佔據了旅順、金州、望海、復州、永寧、旋城、鐵山、宣州等地,我大明可以從兩個方向,對後金韃子發動進攻了。”

衆人都感覺到有些理解不過來了,先前遼東的奏摺來了,後金韃子悉數撤走了,衆人不管怎麼分析,都沒有弄清楚原因,不知道後金韃子爲什麼撤走,這樣好的機會,按說皇太極是不會放棄的,楊嗣昌不知道該怎麼說,只能夠說是因爲山海關增兵,令後金韃子知難而退,誰知道真正的原因,是因爲永寧、旋城、宣州等地失守,後金的大後方遭遇了嚴重的威脅,迫使皇太極馬上撤兵,部署耀州、蓋州和海州等地的防禦了。(未完待續。。。)

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1186章 行動(3)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55章 真相第106章 禮儀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268章 敵情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1015章 誤判?(4)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113章 離去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705章 放心了第133章 準備第1157章 算計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1169章 昏頭了第134章 證據第710章 囑託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157章 算計第225章 贖身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1030章 妥協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56章 下狠手(1)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191章 稱帝(3)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496章 內訌(1)第57章 下狠手(2)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843章 慘敗(1)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406章 募捐(2)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49章 春耕時節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122章 眉姑娘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38章 威信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482章 大禮
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1186章 行動(3)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55章 真相第106章 禮儀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268章 敵情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1015章 誤判?(4)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113章 離去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705章 放心了第133章 準備第1157章 算計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1169章 昏頭了第134章 證據第710章 囑託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157章 算計第225章 贖身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1030章 妥協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56章 下狠手(1)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191章 稱帝(3)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496章 內訌(1)第57章 下狠手(2)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843章 慘敗(1)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406章 募捐(2)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49章 春耕時節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122章 眉姑娘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38章 威信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482章 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