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

(?)????(感謝遊戲菜單5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了。)

去往崇政殿的路上,多爾袞的心在滴血,多鐸的陣亡,對於他的打擊是巨大的,這種打擊,絕非一般人多能夠體會到的。

多鐸比多爾袞小兩歲,今年不過二十八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正是可以爲大清國衝鋒陷陣的年紀,想不到卻戰死沙場,雖說大清國的將領,誰也不知道自己能夠活到什麼時候,也許哪一天在戰場上就捐軀了,可多鐸太年輕了。

多爾袞與多鐸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兩兄弟時常在一起,包括很多次的作戰,都是並肩迎戰來敵的,兩人同父同母的哥哥阿濟格,年紀大一些,比多爾袞大七歲,比多鐸大九歲,在一起的時間反而很少,這樣的年齡懸殊,讓他們不屬於一次層次了。

多爾袞與多鐸的感情,是從小就建立起來的,兩人不僅僅是關係最好的親兄弟,還是政治上牢不可破的聯盟,不管在什麼事情上面,多鐸都是無條件支持多爾袞的,放眼整個的大清國,沒有第二個這樣的人了,就連阿濟格都做不到。

多爾袞沉穩驍勇,遇事敢於決斷,富有遠見,是滿人權貴之中的佼佼者,在滿人權貴之中的地位,僅次於皇太極,不弱於豪格,多鐸性格勇猛,敢於擔當,講義氣,愛護士卒,深得手下將士的擁戴,這些年來,兄弟兩人帶領所轄軍隊,打了很多的勝仗,在大清國有着不一般的分量。

兩人與阿濟格的關係一般。主要是阿濟格的性格過於的外露,做事情不考慮後果,喜歡憑着血勇之氣做事情,就連野心都會表露出來,實話實說,多爾袞和多鐸。都有些看不上阿濟格,不願意與阿濟格有過多的接觸,可他們畢竟是親兄弟,很多時候,接觸少不了。

皇太極立豪格爲皇太極,多爾袞非常失望,但沒有表露出來,可多鐸就不是這樣的表現了,認爲豪格比不上多爾袞。大清國的皇帝,應該是能者上,多爾袞各方面的條件,比豪格都要強的,本來多鐸準備據理力爭的,但被多爾袞阻止了,多鐸一向聽從多爾袞的安排,也就沒有出去鬧了。想不到阿濟格居然出面了,爲多爾袞鳴不平。可惜阿濟格的意見,沒有誰會注意到,就連多爾袞後來也感覺到了,阿濟格之所以出面鳴不平,很大程度上面還是爲了自身能夠得到更多的權勢,若是有機會。阿濟格恨不得自己做皇帝。

豪格成爲皇太子之後,多爾袞與多鐸長談了好幾次,兩人的意見一致了,目前的情況下,一切以大清國爲重。大清國面臨着不少的危險,還不知道豪格能不能帶領衆人,真正的讓大清國強盛起來,眼看着皇太極的身體越來越衰弱了,若是豪格不能夠帶領衆人應對複雜的局面,多爾袞與多鐸聯合起來了,也是能夠做一些事情的。

這一切,隨着多鐸的陣亡,都不復存在了,自從得到多鐸陣亡的消息,多爾袞好多次從睡夢中哭醒了,兄弟之間那種無法替代的感情,時刻折磨着多爾袞。

可多爾袞是做大事的人,知道大清國處於危險之中,他不會被感情左右,在思考了大清國所處的局面之後,多爾袞果斷的建議,目前還不能夠對駐守蓋州的江寧營發動總攻。

需要多爾袞考慮的還有最爲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鑲白旗的歸屬,按照大清國的規矩來說,多爾袞是可以兼任鑲白旗旗主的,多鐸的鑲白旗,在這次的戰鬥中,陣亡接近一半人了,還剩下一萬餘人,這些都是精銳的力量,只要多爾袞能夠兼任旗主,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擴充人員,讓鑲白旗成爲大清國最爲精銳的軍隊之一。

可這一切,都需要皇太極的同意,這是最大的難題,也是多爾袞傷神的事情。

從大清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沒有其他人能夠兼任鑲白旗的旗主,下面的將士也不會服氣,唯有多多爾袞具有如此的優勢。

多爾袞儘管着急,儘管說內心不安,但他沒有絲毫的顯露,也沒有在這件事情上面表露出來任何的態度,一個有利的方面就是,阿濟格居然想着能夠做鑲白旗的旗主,這豈不是笑話,皇太極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答應的,鑲白旗的將士更不會答應。

回到瀋陽之後,多爾袞強壓悲痛,每一次在崇政殿上面,都是侃侃而談,從大清國的利益出發,擺出了自身的觀點,他的這種姿態,得到了一些滿人權貴的讚譽,這種讚譽的背後,就是權力的交織,最大的表現地方,就是鑲白旗的旗主問題。

禮親王代善首先表明了觀點,認爲多爾袞完全可以兼任鑲白旗的旗主,讓代善開口可不是簡單的事情,代善是正紅旗旗主,同樣兼任鑲紅旗旗主,如此的情況下,是需要避諱這類問題的,免得引發皇太極的猜忌,可代善還是開口了,支持多爾袞,一方面代善認爲,這是符合大清國規矩的,另外一個方面,也是因爲代善在遼東的低調,打動了代善,遭遇重創的代善,心思早就改變了,不爭權奪利,爲了大清國的利益,敢於說一些真話。

支持多爾袞的還有濟爾哈朗,多鐸的陣亡,令濟爾哈朗異常的愧疚和自責,因爲海州防禦局勢的緊張,濟爾哈朗無法回到瀋陽去,只能夠堅守,但在寫給皇太極的信函裡面,濟爾哈朗支持多爾袞兼任鑲白旗旗主,至於說濟爾哈朗的心思,大家都是明白的,這是一種時候的補救,多爾袞與多鐸的關係最好,又是親兄弟,濟爾哈朗支持了多爾袞,等於是給予了多鐸最大程度上面的補償。

掌管滿八旗的諸多旗主,除開皇太極和豪格還沒有表態,代善與濟爾哈朗都表態了,到了這一步,事情其實有了眉目,不過大家都清楚,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皇太極的手裡。

至於說阿濟格,沒有誰提到,大家也清楚,阿濟格根本沒有資格出任鑲白旗的旗主,不說其他的,到目前爲止,阿濟格還是郡王,旗主至少應該是親王的身份,可從阿濟格的表現來看,想成爲親王,幾乎沒有可能性。

這一切的動態,多爾袞都是清楚的,要說他在瀋陽還是有很大勢力的,儘管說豪格成爲了皇太子,可在瀋陽的影響力,不一定強過多爾袞,滿人權貴就是有這樣的認識,後金自成立以來,就是在無數次的廝殺之中走過來的,滿人權貴相信強者,崇拜強者,努爾哈赤與皇太極,都是強者之中的強者,大家當然是佩服和服氣的,豪格與多爾袞同樣是強者,大家也是佩服的,只要豪格還沒有成爲大清國的皇帝,就不能夠說是大清國最爲強悍的人。

這一次,多爾袞非常低調,從不張揚,一些滿人權貴,想着到府邸去拜訪,也算是安慰多爾袞,但多爾袞一律都不見面,非常時刻,他肯定是要剋制自身的情緒,免得引起了皇太極與豪格的懷疑,前面已經有過類似的教訓,不能夠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要說從內心深處來看,多爾袞並不想篡位,成爲大清國的皇帝,只要能夠真正的掌握權力,讓大清國更加的強盛,做不做皇帝都是那樣,可多爾袞明白,皇帝掌握了生殺大權,能夠調動各方面的力量,來對付某一個人,或者是某一個集團,從這方面來說,多爾袞必須要積攢足夠的權力,這種權力,大到足以讓皇帝不敢輕易的動手。

在大清國,真正掌握權力的辦法,就是掌握軍隊。

大清國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還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年的征伐,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可能征服中原,未來還說不清楚,如此的情況下,多爾袞更不會想着去謀求什麼皇位了。

多爾袞知道自身的缺陷,那就是與豪格的關係不好,不管怎麼說,豪格都是皇太子,是大清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自己還是應該保持必要的尊重的,可多爾袞內心不舒服,就是不想巴結豪格,從能力方面來說,豪格的確比不上多爾袞。

這次回到瀋陽,豪格唯獨去拜訪了豪格。

這是多爾袞難得的改變,也是經過了長時間思考之後,做出來的決定,豪格早就參與到朝政之中了,能夠做出來不少的決定,這樣的情況下,多爾袞是不是能夠兼任鑲白旗的旗主,豪格有着很大的發言權,多爾袞是能夠準確認識到這方面問題的,面子和權力,孰輕孰重,他能夠分的清楚。

那一次的拜訪,效果肯定是很不錯的,僅僅過了兩天的時間,皇太極就召集衆人到崇政殿,準備商議防禦部署的事宜,而鑲白旗旗主的歸屬,是防禦部署之中,無法避開的話題,也是肯定需要決定下來的事情。

多爾袞滿懷希望,他將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即或是皇太極有所顧忌,可在如今的情況下,恐怕也只能夠讓自己兼任鑲白旗的旗主了,而且相關的防禦和進攻,恐怕也會做出來重大的調整,這一切,等一會進行的商議,就要全部決定下來了。(未完待續。。

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95章 問責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885章 對決(7)第1190章 稱帝(2)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79章 回家之後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60章 剿匪(2)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080章 暗戰(1)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669章 心結第648章 夜襲(3)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581章 尊嚴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50章 面聖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26章 眼藥水第316章 大比武(1)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995章 整合(3)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793章 都不笨第1105章 自作孽(1)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1283章 太子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034章 聖旨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86章 朝廷嘉獎第544章 裁撤前夕
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95章 問責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885章 對決(7)第1190章 稱帝(2)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79章 回家之後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60章 剿匪(2)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080章 暗戰(1)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669章 心結第648章 夜襲(3)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581章 尊嚴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50章 面聖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26章 眼藥水第316章 大比武(1)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995章 整合(3)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793章 都不笨第1105章 自作孽(1)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1283章 太子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034章 聖旨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86章 朝廷嘉獎第544章 裁撤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