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硬骨頭(3)

尚未開戰,輿論先行,這看起來符合幾百年之後戰爭的要求,穿越的蘇天成是很明白其中道理的,他所做的事情,其實就是推翻朱由檢把持的王朝,自己來掌握權力,對這個國家進行徹底的改造,讓大明王朝開始大規模的發展經濟,開始對外的擴張和大規模的影響之路,讓大明王朝成爲全世界的巨無霸,甚至超過漢唐時候在全世界的影響。但在明朝這個時候,這樣的想法是有些令人不解的,甚至會斥責蘇天成虛僞。

不過蘇天成不後悔這樣做,他之所以做出來這些努力,一方面是想着能夠在裡面獲取到最大的利益,另外一方面也是想到了老百姓的利益,讓老百姓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儘量避免損失,要知道改朝換代對於老百姓的影響是巨大的,儘管說這種損失,不可能完全避免。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這個道理,蘇天成非常的清楚。

輿論產生的作用巨大,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

劉鐵漢命令斥候專門散步出去消息,說是福建的諸多富豪,從事海上的走私活動,販賣私鹽等等,積累了鉅額的財富,朝廷受到了巨大的損失,同時當地官府也與這些富豪聯合起來,魚肉百姓,因此江寧營來到福建,就是要清算這些富豪,清楚官府裡面的敗類的。

消息開始瘋傳,就連尋常的百姓都知道了。

與此同時,更多的人開始朝着長樂縣城集中,這些人都是年富力強的青壯,可以準確的判定他們的身份,就是諸多富豪的護衛,長樂縣的戒備也開始空前的森嚴了。

就在這個時候。蘇天成做出來了一個決定,讓大軍後撤十里地,展現出來示弱的局面。

盧象升等人,對於這個舉措不是很理解,在他們看來,富豪的護衛算什麼。在江寧營面前屁都不是,江寧營的將士訓練有素,諸多富豪的護衛,不過是烏合之衆。

可蘇天成有着自身的打算,大軍後撤十里地,其實就是動手的先兆了,蘇天成不過是想着吸引更多的護衛力量抵達長樂縣,想着利用這次的廝殺,最大限度的剿滅福建富豪的有生力量。爲後面的清算打下堅實的基礎。

蘇天成與盧象升等人的看法不同,盧象升等人以爲,朝廷還是影響最大的,就算是商賈有錢了,若是不按照官府的要求做事情,被清算是很簡單的事情,明處的沈萬三,還要如何的富裕。還不是皇上一句話,就什麼都沒有了。可惜蘇天成不是這樣看的,因爲他有着幾百年的經驗。

明處的沈萬三,處於不同的形勢之下,那個時候的大明王朝,是非常強悍的,掌握的軍隊都是身經百戰的。皇上也是開國之君朱元璋,能力不是一般君王可以比較的,所以朱元璋動手了,沈萬三隻有等死的份,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大明是千瘡百孔,朱由檢非常努力,想着改變大明王朝頹敗的局面,可效果不好,各地的軍隊都有了擁兵自重的意思了,雖說蘇天成做出來了很大的努力,可這些努力,也就是在北方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福建的富豪,早就形成了一股龐大的力量,在這些富豪的眼裡,官府是他們拉攏和利用的對象,至於說衛所的軍隊,不堪一擊,只要他們願意,隨時可以剿滅衛所軍隊,再說福建富豪經歷了太多的事情,嘉靖年間的倭寇作亂,之後的鄭芝龍獨霸海域等等,經過了這些事情之後,很多的富豪認爲,只有團結起來,才真正的有力量,纔可能在一定的程度之下,與官府對抗,爭取到自身的利益,就算是與官府徹底鬧崩了,大不了離開這裡,到海外去發展,讓他們如同老百姓一樣的屈服,他們是不會幹的。

這其實就是資本主義的萌芽,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除非是官府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開動國家機器來消滅這種力量。

這些認識,盧象升等人是不可能知道的,故而在剿滅福建富豪的事情方面,蘇天成都是自己直接做出來決定的,包括斬殺富豪、霸佔他們的財富等等。

時間很快到正月底了,南方的氣候與北方的不同,正月底已經很暖和了,將士不用穿棉襖了,太陽出來的時候,甚至可以穿單衣,去掉了臃腫的棉襖,將士殺敵的時候,更好施展。

斥候再次稟報了,長樂縣已經舉城戒備,所有人員進出縣城,都需要有縣衙或者是商會給予的證明,否則不準進出城門,城門每日裡開的時間,縮短到兩個時辰,縣城裡面集中了大量的護衛,這些護衛已經開始守衛城門,在縣城之內巡邏等等。

斥候稟報情況之後,蘇天成的臉上露出了舒心的神情。

盧象升等人看見蘇天成這個神情,知道時機成熟了,接近十天的時間了,大量的護衛進入長樂縣縣城,蘇天成沒有阻止,任憑其進去,但在面對離開長樂縣城的人員的時候,是非常嚴格的,在官道和附近的好幾條道路上,都設立了關卡,尋常百姓一律放過,與商賈有聯繫的人員,悉數扣押,官府的官吏也是一樣,根本不準離開長樂縣城。

“諸位都知道,二月二龍擡頭,這個節日的含義,諸位都是清楚的,春耕時節到了,老百姓期望一年風調雨順,不過我倒是知道一個典故,當年武則天取代大唐王朝,成立了大周王朝,此舉激怒了天上的玉皇大帝,命令龍王三年不準降雨,可龍王不忍生靈塗炭,不忍心黎民百姓受苦,故而偷偷降雨,被玉皇大帝察覺了,抓起來關押了,老百姓知曉,開始祈求上蒼,不要懲罰龍王,之後玉皇大帝感激百姓的誠意,釋放了龍王。”

“這個典故的真假,我們且不去說,但有一點,龍王的所作所爲,是爲了黎明百姓,我們如今的作爲,豈不是和那個龍王一樣嗎,可有一點我要提醒諸位,我們的上面也有玉皇大帝,可玉皇大帝的決定不正確,或者說是昏庸,我們一樣要反抗,絕不能夠俯首就擒,既然玉皇大帝糊塗,那我們對玉皇大帝也不要客氣了,我們就自己來做主。”

衆人非常安靜,也聽得非常仔細,他們早就明白了,蘇天成恐怕是要成爲大明王朝的皇帝了,這一番話,說的非常明確了。

“先前我命令大軍後撤十里地,諸位都不是很理解,如今我來作出解釋,我們的將士,經過了多年的征伐,與流寇廝殺,與後金韃子浴血奮戰,他們有了驕傲的資本和情緒,不過我不會公開阻止這種驕傲,這是他們用實力贏得的驕傲,但我有必要提醒我們的將士,面對任何的一場戰鬥,都不能夠有輕視對手的心理,這些日子,我已經感覺到了,我們的將士是很輕視對手的,包括你們中間的很多人,認爲那些富豪的護衛,不過是烏合之衆,拿下很簡單,因爲前面我們拿下梅花所,幾乎沒有動手,有些人就認爲了,在福建的征伐,會非常簡單,或許情況的確是這樣,但意外不是沒有,若是這些護衛很是驍勇,若是他們得到了長樂縣諸多百姓的支持,情況就不一樣了,所以我要打壓一下將士們的驕傲情緒。”

“時機已經成熟了,明日卯時開始攻打長樂縣城,半天的時間拿下來,長樂縣城內的大富豪,你們都是清楚的,我還是那句話,不準濫殺無辜,不準劫掠百姓,明日拿下長樂縣城,要一鼓作氣,賀人龍率領一萬五千將士,負責進攻,鄭鴻逵、鄭成功參與進攻。”

“劉鐵漢,你帶領斥候營,在攻破縣城之後,重點負責剿滅縣城內的富豪,繳獲他們的財產,記住我說的話,斬草除根,長樂縣衙的官吏,看樣子是與這些富豪同流合污了,你們也不要客氣,你們都記住,我和盧大人可不想見到知縣、縣丞、主薄等人。”

“明日攻城的戰術安排,依舊是炮兵營首先進攻,按照我們攻打大淩河城時的戰術,炸開城牆,但不準轟炸縣城之內。”

“諸位記住,這是我們在福建的第一戰,儘管說渠清澤和熊子健,在興化府已經開始了征伐,但我們這路大軍,肩負的職責是最重的,我們征伐的結果,直接關係到能否很好的統領福建,我不想出現千里無人煙的慘狀,那樣將給我們的治理帶來巨大的麻煩,可我也不願意看見福建的匪患橫行,我的要求是很高的,拜託諸位了。”

盧象升留下了,其餘人都去準備了,剛纔蘇天成的安排,盧象升本來就沒有承擔什麼任務,盧象升這人有一個最大的好處,一旦決心投靠蘇天成了,做事情就是盡心盡力的,剛剛蘇天成說的話語,意思他完全明白了。

“大人,下官覺得,征伐就難以避免損失的,若是每一次的征伐,大人都是這等想法,恐怕會束縛了將士們的手腳啊。”

“你的意思我明白,其實我的意思,重點是保護尋常的百姓,至於說官吏、士大夫等人,倒不一定非要保護的,或許你現在不會明白,但不久之後,你就會清楚,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要求了。”(未完待續。。)

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317章 大比武(2)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793章 都不笨第210章 廷議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1章 收拾你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1173章 歹毒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647章 夜襲(2)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1081章 暗戰(2)第791章 偶遇(2)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792章 偶遇(3)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38章 威信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616章 理還亂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160章 剿匪(2)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36章 如願以償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844章 慘敗(2)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153章 吳三桂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39章 官田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48章 辯解第78章 重要情報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
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317章 大比武(2)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793章 都不笨第210章 廷議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1章 收拾你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1173章 歹毒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647章 夜襲(2)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1081章 暗戰(2)第791章 偶遇(2)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792章 偶遇(3)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38章 威信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616章 理還亂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160章 剿匪(2)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36章 如願以償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844章 慘敗(2)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153章 吳三桂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39章 官田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48章 辯解第78章 重要情報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