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

(感謝劉貝貝、46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了。)

蘇天成得到的也不完全是好消息,至少有一件事情,令他感覺到不痛快,那就是閆子章自殺了,就在大明末代皇帝朱由檢自殺消息傳出去之後,閆子章也自殺了。

從南方毅然回到京城知州,閆子章沒有能夠得到朱由檢的重視和朝廷的看好,相反還是被投入到大牢裡面,其後大明內閣首輔周延儒甚至專門提到了閆子章的事情,朱由檢也沒有給出來準確的說法,一直到後來江寧營威逼京城,大明朝廷行將覆滅的時候,閆子章才從大牢裡面被釋放出來了。

大明朝廷的大牢可不是那麼好坐的,牢房裡面的獄卒,足以決定你的生死,被關押到大牢裡面的人,除非你有着非同一般的背景,或者是明確了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否則獄卒纔不會管那麼多,隨時可以凌辱你,若是你不服氣,某個晚上就可能因爲多種多樣的原因一命嗚呼了,誰會關心一個已經被關押在大牢裡面的人。

閆子章被釋放出來之後,身體非常的虛弱,朝廷沒有說到他官職的事情,加之在京城裡面,也沒有太多的依靠,一段時間的生活是非常困窘的,還好周延儒網開一面,讓他住進了官驛裡面,至少吃喝睡覺暫時沒有什麼問題。

江寧營進入了京城,北平已經成爲了大晉朝廷的天下,閆子章雖然繼續住在官驛裡面,但已經是難以安生了。

儘管說遭遇了這麼多的磨難,但閆子章的心思依舊沒有改變,他爲大明朝廷的覆滅痛哭流涕。爲朝廷悲哀,他是絕不會投靠大晉朝廷的,儘管他與大晉朝廷的皇上蘇天成有着不一般的交集,在得到了朱由檢自盡身亡的消息之後,閆子章留下了絕筆信,在房間裡面上吊身亡了。實現了自身的夙願,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

得知這個消息之後,蘇天成很是感慨,這洗腦的作用是巨大的,閆子章的確屬於有能力的官員,至少管理府州縣,是駕輕就熟的,可惜閆子章這樣的官員。在大明朝廷裡面,是得不到重用的,因爲這樣的官員,憑藉着自身的本事和能力,不願意卑躬屈膝,也就註定了難以在官場上面混下去的。

冊立皇太子的儀式,進行的還是很隆重的,因爲幾天之後就要舉行祭天祭地的儀式。故而冊封的儀式,就在皇極殿進行。

朝廷的文武百官。悉數都在皇極殿恭候,在尚書令、內閣首輔朱審烜宣讀了冊立詔書之後,諸多的文武大臣行兩跪六叩首的大禮,這就預示着十一歲的蘇明劼正式成爲了大晉朝廷的皇太子,成爲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一國儲君。

接下來就是拜祭天地的儀式了。

大晉王朝是新成立的王朝,蘇天成是大晉王朝的第一任皇帝。所以這個拜祭天地的儀式,皇后娘娘、太子殿下、貴妃娘娘,以及皇上的所有子女,悉數都是要參加的。

四月初五,立夏日。

拜祭天地的儀式。過程非常的複雜,整個的過程包括選定吉日、提請、滌牲、省牲、演禮、齋戒、上香、視籩豆、視牲、行禮、慶成等多項活動,其中的選定吉日、提請、滌牲、省牲、演禮和齋戒等等,都是在正式的儀式之前進行的。

具體到當天的祭祀儀式,分爲了九個步驟,分別是迎帝神、奠玉帛、進俎、行初獻禮、行亞獻禮、行終獻禮、撤撰、送帝神、望瞭等。

所有的活動,從四五初五的子時就開始了。

這對於蘇天成來說,尚且可以忍受,可他的那些兒女就不一定能夠忍受了,蘇天成從來不以封建的禮法要求自家的兒女,認爲童年就是需要快樂,就是需要有父母的陪伴,儘管他這個父親非常的不稱職。

故而在抵達天壇之後,這些小傢伙開始不安分了,除開已經被冊立爲皇太子的蘇明劼,其餘的都是嘰嘰喳喳的,很不滿意。

陳圓圓的女兒蘇明惠是年紀最小的,崇禎十三年下半年纔出生的,不過三歲多的年紀,此外朱審馨的小女兒蘇明馨也好不到哪裡去,四歲多一點,女孩子本來就嬌慣一些,愛耍小性子,稍微不如意就是哭哭鬧鬧的,於是哭鬧首先從蘇明惠開始,蘇明馨跟着繼續。

爲這些小傢伙的服務的,是留在皇宮裡面的部分太監和宮女,他們的心情本來就不一樣,能夠留在皇宮裡面,已經是萬福了,故而這些小傢伙開始苦惱,他們急的滿頭大汗,有些宮女也忍不住跟着哭起來了,害怕遭受到責罰。

如此一來情況反而出現了好轉,幾個小傢伙看見大人都哭了,他們反而不哭了,小聲的去安慰這些大人了。

這當然是出現的花絮了。

蘇天成可沒有精力去考慮這些花絮,拜祭天地的儀式,全部都是由他來支持的,這樣的事情可沒有人敢代替,否則就是大逆不道了。

京城之內七品以上的官員,悉數都來到了天壇,其實人也不是很多,按照大晉朝廷的要求,官員的數目比較大明朝廷,少去了三分之一左右,這不是說朝廷沒有多少的事情可以做的,相反,這些官員忙的腳不沾地,事情太多了,而且如今是春耕時節,一年之計在於春,夏至並非意味着春耕的結束,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督辦和落實。

從子時開始,已經齋戒三日的蘇天成,開始了拜祭天地的儀式,前面的諸多準備事宜,他都可以忽略,要求朱審烜等人辦好就可以了,但今日的祭拜儀式,他必須親自來。

拜祭天地的儀式之中,最爲重要的是前半部分,分別是迎帝神、奠玉帛、進俎、行初獻禮、行亞獻禮和行終獻禮,到了這個時候,整個的儀式基本結束,接着到地壇去拜祭,整個的儀式也是差不多的。

每一步的拜祭,分爲了三個過程,首先是蘇天成拜祭,接着是皇后朱審馨拜祭,接下來就是太子蘇明劼拜祭,其中諸多的貴妃跟隨皇后朱審馨拜祭,其餘的孩子跟隨蘇明劼拜祭。

拜祭儀式從卯時就正式開始,一直延續到了午時。

終於進行到最後一個儀式,也就是望瞭了,這是在送別所謂的帝神之後,必須在高臺上望瞭帝神離去,不能夠因爲儀式的疏忽得罪了帝神。

高臺之上,蘇天成帶着朱審馨等人,看着天空,高臺之下,朱審烜帶領百官也在默默站立,就在這個時候,蘇天成開口說話了。

“今日的祭天儀式,朕是稱心誠意的,朕時時刻刻想到了我大晉王朝的興衰,以至於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大明朝廷的教訓歷歷在目,朕需要警惕,朕在拜祭帝神的過程之中,想到的就是令我大晉王朝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我大晉王朝能夠繁榮富強,爲了達到這個目的,朕願意付出一切。”

“朕還要專門強調,朝廷的利益、王朝的利益高於一切,不管是誰,今後若是做出來對朝廷不利的事宜,朝廷都是要嚴懲的,朕自登基以來,與諸位愛卿制定出來了諸多的制度,其中有些制度,近似於對官吏苛刻,曾經有官吏不理解,可朕必須要這樣做,偌大的國度,若是沒有嚴格的制度,該如何去管理,就算是朕與諸位愛卿日日操勞,恐怕也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我大晉王朝面臨的問題和困難還是很多的,邊境未寧,北方大部分地方的老百姓,都掙扎在飢寒交迫之中,朝廷府庫的銀兩未必那麼充足,龐大的開銷需要維繫,北方土地收歸朝廷所有,面臨巨大麻煩,諸多的問題,都需要朕與諸位愛卿來共同努力,故而朕不敢有絲毫的疏忽。”

“歷史之教訓,絕對不能夠忘記,朕與諸位愛卿共勉,今後署理朝政,朕有什麼失策之處,諸位愛卿儘可以箴言彈劾,甚至直接指着朕的鼻子罵,朕都是可以承受的,若是朝廷裡面沒有了爭論的聲音,那纔是最爲可怕的。”

“諸位愛卿與朕一樣,都經歷過了大明王朝,也就是前些年,大明朝廷之中,幾乎無人開口說話了,出現這等的情形之後,這纔多長的時間,大明朝廷就徹底垮塌了。”

“朕是佩服崇禎皇帝的,至少從品性方面來說,崇禎皇帝是難得的優秀皇帝,可朕也不掩飾自身的感受,崇禎皇帝生不逢時,他若是做一個和平時期的帝王,恐怕是得到萬人敬仰的,但作爲一個內憂外困時期的皇帝,他是不合格的,他沒有能夠駕馭局面。”

“朕時常自省,聽到了諸位愛卿的讚譽,朕難道就真的那麼完美了嗎,未必,朕肯定是有犯錯誤的時候,甚至在有些時候,朕的錯誤可能會影響到社稷的穩定,王朝的富強,故而朕不敢有絲毫的疏忽,朕不敢放縱,更不要耽於享樂,朕希望這樣的風氣,能夠在我大晉王朝鋪開,只要朝中官吏想到的都是王朝的富強,做事情都是朝着這個目標努力,我大晉王朝的強盛富強,就是指日可待的……”

就在祭天祭地儀式舉行後兩日,懿安皇后去世了。

懿安皇后去世之前,聽到了蘇天成對朱由檢的評價,她是含笑閉眼的,內心恐怕也是帶着某種慰藉,離開了這個世界,畢竟大晉朝廷善待大明的皇室,這就足夠了。(未完待續……)

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67章 歸屬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809章 前兆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248章 協調會(2)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204章 敵情第268章 敵情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391章 慘敗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420章 頭疼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55章 真相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648章 夜襲(3)第995章 整合(3)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08章 恩榮宴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150章 面聖第448章 誓師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1192章 稱帝(4)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41章 收服第58章 後續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1167章 迅雷(2)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121章 熱鍋(1)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192章 稱帝(4)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581章 尊嚴
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67章 歸屬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809章 前兆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248章 協調會(2)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204章 敵情第268章 敵情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391章 慘敗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420章 頭疼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55章 真相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648章 夜襲(3)第995章 整合(3)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08章 恩榮宴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150章 面聖第448章 誓師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1192章 稱帝(4)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41章 收服第58章 後續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1167章 迅雷(2)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121章 熱鍋(1)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192章 稱帝(4)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581章 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