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

大明政客sodu

經過了范文程的開到,豪格明白了很多的事情,包括皇位繼承的事宜,這件事情,已經成爲豪格最爲關注的事宜了,豪格對范文程的看重,也變得一天比一天的強烈。

豪格對漢人是沒有很好的看法的,以前他與多爾袞、多鐸、阿濟格等人差不多,看不慣漢人進入到大清國的朝廷裡面,在大清國,漢人本來就是滿人的奴隸,怎麼能夠和滿人一同站在朝堂之上,這肯定是不合適的,不過經歷的事情多了,與范文程的交流多了,豪格總算是明白了,漢人有着漢人的優勢,有些優勢是滿人無法比擬的,譬如說在對局勢的分析方面。

豪格當然有想法,若是父皇龍御歸天了,他期盼能夠登上皇位,可眼前最大的障礙,就是多爾袞和多鐸兄弟,多爾袞和多鐸兄弟掌管的正白旗和鑲白旗,戰鬥力不同一般,而且手下的將士都是拼死效忠的,就算在朝廷裡面的地位,多爾袞也和他是差不多的。

從年齡上來說,豪格比多爾袞還大三歲,少年叔侄當弟兄,豪格從來沒有將多爾袞當做長輩,長期的征伐,兩人都立下了很大的功勞,相互之間的配合也是不錯的,雖然說有些矛盾,但因爲大清國的事情很多,長期處於征伐的狀態下,兩人也能夠和平相處。

豪格掌管戶部,握着大清國的錢袋子,可多爾袞掌管吏部,掌管着朝廷大臣的官帽子,也是因爲這樣的原因,多爾袞在大清國的地位非同一般。

皇太極非常信任多爾袞,對於多爾袞提出來的建議,幾乎都是準了。一直到後來,皇太極的身體突然出現問題,從死亡線上掙扎過來之後,這種信任,纔出現了細微的改變。

豪格能夠看出來,皇太極在限制多爾袞和多鐸等人的權勢。至於說阿濟格,更是不用說了,被打入了冷宮,成天呆在瀋陽,不能夠掌管軍隊,也不能夠跟隨大軍出征,不能夠出徵就沒有戰功,就得不到封賞,就難以掌握更大的權力。豪格認爲。皇太極對阿濟格的打壓,也是做給多爾袞和多鐸看的,提醒他們,不要覬覦皇位。

皇太極的子女之中,比較之後,有資格繼承皇位的,恐怕就是豪格了。

皇太極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這也是豪格注意到的實際情況。特別是上次的病危之後,皇太極沒有了以前的英氣。白頭髮也多起來了,誰都明白,皇太極在慢慢的老去。

皇太極開始注重對豪格的培養,豪格也通過范文程的點化,慢慢明白了皇權的重要,知道身爲皇帝。可沒有那麼輕鬆,爲什麼皇太極要優待漢人,要讓漢人進入到朝廷爲官,這一切都是爲了大清國的發展和強盛。

大清國的滿八旗,其中的正紅旗和鑲黃旗。是皇太極親自掌控的,也是地位最尊貴的,其次就是代善掌管的正紅旗和鑲紅旗了,正紅旗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如今正在重建的過程之中,皇太極將鑲紅旗交給了代善,不過遭遇變故之後,代善變得很是淡定了,竭力支持皇太極的決定,也慢慢接受了子承父業的觀點,就算是皇太極龍御歸天之後,代善也不會反對皇太極做出來的皇位繼承的決定,加之代善的年紀也大了,不知道能夠支撐多少年。

多爾袞和多鐸掌管正白旗和鑲白旗,這兩支軍隊,恐怕是完全支持多爾袞和多鐸的。

豪格掌管正藍旗,濟爾哈朗掌管鑲藍旗。

滿八旗之中,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是絕對支持皇太極和豪格的,鑲藍旗也基本是支持皇太極和豪格的,剩下的正紅旗和鑲紅旗,絕對支持皇太極,可不一定完全支持豪格,但至少不會支持多爾袞和多鐸兄弟。

多爾袞和多鐸能夠依靠的,也就是正白旗和鑲白旗。

從裡面上面的對比來說,豪格是佔據優勢的。

豪格也相信,皇太極一定會做出來所有的安排,不會讓多爾袞繼承皇位的。

這裡面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據說努爾哈赤曾經有過詔命,若是皇太極辭世,多爾袞可繼承大汗職位,也就是繼承皇位,這個傳聞,在皇太極病危的那幾天,喧囂至上,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豪格不會去關心,但這個傳聞的出現,說明多爾袞已經想着繼承皇位了。

清楚了這麼多的事情之後,豪格對這一次的征伐,是特別看重的,從瀋陽出發之前,豪格專門懇求父皇,讓范文程跟隨他進入草原征伐,父皇很爽快的答應了,父皇還特別強調了,尋找時機,偷襲錫伯族和達烏爾族部落的大營,攪亂其後方,當然,皇太極只是建議,畢竟河套草原,距離遙遠,什麼變故都有可能出現的。

豪格非常清楚這次征伐的重要性,草原部落,是大清國強有力的依靠,父皇能夠建立大清國,能夠登上皇位,與草原部落的鼎力支持與臣服是分不開的,父皇登基之前,大清國與蒙古部落之間的關係,基本是平等的,可父皇登基,大清國建立,草原部落與大清國之間的關係,已經是皇上御大臣之間的關係了。

從瀋陽出發之後,豪格聽從了范文程的建議,沒有大張旗鼓,儘管是在大清國控制的地方,但大軍還是採取了晝伏夜行的策略,儘量的不暴露行蹤。

一路上,豪格與范文程多次的商議,每一次范文程都會仔細進行分析,爲什麼會做出來決定,讓豪格明白決定的根源,豪格對范文程的建議,言聽計從。

大軍進入到草原,首先到了科爾沁右翼前旗。

早已經接到消息的科爾沁部落的首領,在右翼前旗等候豪格。

江寧營聯合錫伯族部落、達烏爾族部落進攻草原的消息,早就傳到了各部落了,所有的部落都在做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蘇天成和江寧營,在蒙古草原上面,沒有多少的名氣,甚至可以說,在科爾沁部落、察哈爾部落、插漢部落等大部落之間,絲毫沒有知名度,人家也不會特別注意蘇天成和江寧營,相反對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大軍,還是比較看重的,這些年兩個部落的發展,都在衆人的關注之下。

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在草原上本沒有多少的地位,譬如說科爾沁部落,分爲了左翼和右翼,左翼包括前中後三旗幟,右翼同樣包括前中後三旗,每一旗的駐地都是不相同的,這就能夠保證,部落佔據儘量大的地盤。可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區分,以前是駐紮在河套草原,靠近明軍的邊關,時刻遭遇到戰鬥的威脅,這樣的地方,只有沒有多大地位的部落,纔會駐紮的。

想不到的是,最近幾年的時間,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依靠大明朝廷,大踏步的發展,力量非同一般了,皇太極曾經要求蒙古部落進行征伐,攻擊的部落遭遇了慘敗,從那個時候,開始,衆多的部落開始正視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了。

豪格與科爾沁部落的首領交談之後,發現了部落對蘇天成和江寧營的輕視,他很是着急,顧不得其他,強調了蘇天成和江寧營的驍勇,科爾沁部落的首領是不高興的,認爲這是滅了自家的威風,萬般無奈之下,豪格終於說出來了,蘇天成和江寧營在宣州,全殲了正紅旗,如今的正紅旗,還在組建之中。

大清國遭遇的諸多失敗,都是瞞着草原部落的,也不需要草原部落知道這些事情。

科爾沁部落的首領,當然清楚正紅旗的厲害,說起來滿八旗的駐地,以前也都是在草原上,或者是建州一帶的,與蒙古諸多部落聯繫是很多的,也進行了很多的廝殺,滿八旗的驍勇,蒙古部落很清楚,絕大部分的征伐,蒙古部落都是慘敗在滿八旗的麾下。

蘇天成和江寧營能夠殲滅正紅旗,這說明戰鬥力的確非同一般了。

讓科爾沁部落高度重視蘇天成和江寧營之後,豪格放心了很多。

在科爾沁部落逗留了三日之後,豪格開始徵求范文程的意見,大軍究竟是等候在這裡,還是主動出擊,去襲擊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

范文程支持大軍出征,大軍守候在科爾沁部落,不可能建立什麼功勞,既然來到了草原,就要主動出擊,這個時候,蘇天成和江寧營,恐怕也不知道大清國派遣了軍隊,來到了草原,趁着這個時候,對錫伯族和達烏爾族部落的駐地進行征伐,取得勝利是在預料之中的,兩個部落的軍隊都出去征伐了,留下的都是老弱婦孺了。

當然,征伐的過程之中,必須要高度警覺,不能夠直接和江寧營正面對抗,一旦取得了勝利,迅速後撤,不能夠逗留在河套草原。

范文程的話語裡面,一直都透露出來一個建議,那就是豪格要建立巨大的功績,爲什麼要建立功績,豪格當然明白意思,這其實也是皇太極派他到草原的意思。如此好的機會,豪格要是不能夠把握,那也對不起自己了。(未完待續。。)

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58章 後續第56章 下狠手(1)第596章 怪異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65章 現實第384章 說情團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167章 血戰(1)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793章 都不笨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128章 上任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36章 如願以償第1190章 稱帝(2)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581章 尊嚴第68章 落地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915章 朝貢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93章 新科會元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811章 詫異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881章 對決(3)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496章 內訌(1)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1章 殺良冒功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845章 慘敗(3)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1084章 廷辯(2)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1166章 迅雷(1)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29章 恩怨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129章 忠告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817章 爭執第54章 遇險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
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58章 後續第56章 下狠手(1)第596章 怪異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65章 現實第384章 說情團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167章 血戰(1)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793章 都不笨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128章 上任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36章 如願以償第1190章 稱帝(2)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581章 尊嚴第68章 落地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915章 朝貢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93章 新科會元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811章 詫異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881章 對決(3)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496章 內訌(1)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1章 殺良冒功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845章 慘敗(3)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1084章 廷辯(2)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1166章 迅雷(1)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29章 恩怨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129章 忠告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817章 爭執第54章 遇險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