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去一趟蘇州, 這是禎娘想了好幾日的事情, 從端午那天起有隱隱約約存在心裡了——當時顧周氏念曾經舊時時光, 那時候的人、物、事,都有所感懷。就是這樣,禎娘已經想要母親能故地重遊重新回去看看。

更何況洪鑰的婚事也要定下來, 可只是看些別人寫的文字,說這家公子如何, 那家公子出挑,她是在沒法子放心。就算是她確定那些訊息確實是真的, 沒有真的見一見那些人家, 只隔着老遠就定下, 她還是做不到。

而除了顧周氏十分喜歡的桂家小公子, 還有周世澤特別看中的鐘家大公子。這位倒不是什麼別的出挑, 而是人武將家裡出身,世世代代都效力軍中。和周世澤原本的上峰是通家之好,因此託人來問。

周世澤原來在東南的老上峰, 這自不必說是何等厚道明白的人物。與這樣的人是通家之好, 還能託他做媒,甚至不用去多查,也該知道家庭是個好家庭,孩子是個好孩子。

果然, 周世澤不過是在一干行伍交情裡打聽一番,立刻就知道了,果然是個好的。就禎娘知道的, 別的也就罷了,最重要的是這孩子本身格外上進。只不過才十八歲,卻已經是戰陣上拼殺過好多回的兒郎了!再加上個性忠義待下極好,翻過來看,這就是當年周世澤的樣子!

何況這家人也不錯,大概是武將人家的關係,一般都會多些爽快氣,少些糾糾結結。這一家也是這樣,凡是與他家做親的人家都是贊過的。長輩辦事公道,治家從來和善。至於妯娌小姑之間,也是難得的融洽。

只是有些話禎娘沒有和周世澤說,暗地裡和顧周氏道:“這樣的人家也好,娘知道洪鑰的性子不馴,這些闊朗大氣的武將人家只怕還合適一些。只是他家有一樣,孩子在妻妾上面不講究。如今才十八的孩子,雖然外頭知道並沒有妾室,卻已經有了一兒一女,我難道讓洪鑰纔出門就做了娘?”

當世的規矩,男子自然可以三妻四妾。有力量的無論多少房小星也隨意,最多就是得一個貪花好色的名聲,若不是清流,誰會在意。然而講究人家的沒成親的小公子們卻不能這樣——身邊不至於房裡人都沒有,但開臉的妾室是不會有的,更遑論兒女了。

只因爲講究人家自然想同門當戶對的人家結親,而這樣的人家自然地位不低也十分講究。看到男方家中是這個樣子,女兒還沒有進門就已經有了名堂正道的妾室,甚至連兒女都有了,如何能忍?

疼愛女兒的是不願意女兒去受這一份苦,這還沒有進門就這樣,一但進門了又豈是會收斂的?雖說書裡教導女兒家要賢惠,不能嫉妒。可生活裡的人有喜怒哀樂,焉能做到真的如菩薩一般,不爭不妒!

還有些人家不見得疼愛女兒,卻是爲了不跌這份面子——就像有的人家,不見得是有多看重出嫁女,可出嫁女真的在婆家受了欺負,家裡父兄是萬沒有看着不管的道理。真要是坐視不理,人傳出去就是這家人沒得剛強脾氣,被人欺負了卻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顧周氏聽到這樣的話也附和道:“我知道他們這樣人家的難處,也不會說他們家沒的規矩。然而自家孩子自家心疼,既然他家有這樣的規矩,不結親也就是了。只是你回世澤的時候需緩緩的來,到底是他極喜歡的,不好讓他傷了臉面。”

確實是有難處的,武將人家,特別是這樣要上戰場的武將人家。最怕的是什麼?無非就是男丁漸漸都戰死沙場,家裡頭絕後!譬如話本里楊家將的故事,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最後竟然只能女將出徵了,教那些武將人家都心有慼慼呢!

所以這些人家就不能太講究,只能說越早有孩子越好,而且孩子本身也沒有一般人家那般看重嫡庶。已經上戰場的鐘家大公子,既有隨時丟掉性命的危險,本身又是承重孫,相比別的兄弟,在子嗣上只怕揹負的還重些了!這樣的孩子,十八歲是時候有妾室有孩兒,並不算稀奇。

禎娘點點頭,這種事她又如何不知道呢?而且在蘇州她還有別的看好人家,譬如說‘絲緞’宋家,這家正是當初與如日中天劉家合作做生絲生意的三大買辦之一。如今三大買辦都吸着劉家的血反客爲主,宋家自然早就不可同日而語。

這樣新興人家倒是和自家很相似,家風上也活潑一些,比起那些規矩嚴謹的世家倒是更適合洪鑰的性子。況且宋家爲什麼能成爲反客爲主的一家?憑藉的正是家裡子弟格外出息,比起暮氣沉沉的劉家當然是如旭日東昇,不可遮擋!

而來提親的這一個子弟又是現在年輕一輩當中的翹楚,能力也是實實在在有的。看看他做下的幾筆生意的首尾,雖然年紀輕輕,不過是雛鳳初啼,卻已經相當驚豔。人都贊他雛鳳清於老鳳聲,禎娘看他就像是周世澤看那鍾家大公子一樣,相似的後輩總是欣賞的。

有些讓人玩味的是,前腳宋家託人送信過來詢問周家的意思,後腳劉家也託人表了自家的情。是的,這劉家正是宋家原本唯命是從的那個劉家!這樣的先後,實在是讓人想不多想都難啊。

只是雖然這樣,這劉家還真被禎娘考慮過。他家雖然受到三大買辦的衝擊早就大不如前了,所謂如日中天放在如今更多的是一個敬稱。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劉家依舊是整個江浙數一數二的人家!

特別是在他家的地盤杭州,依舊是說一不二的巨頭,這樣的人家至少也很拿得出手了。而如今處境的劉家向周家提親,自然不會只是和宋家別苗頭那麼簡單。說的功利一些,他們看中的是洪鑰背後的周家和顧家。想要靠着洪鑰這邊的背景東山再起,恢復往日的地位。

這樣的訴求決定了洪鑰去到他家,還真是和公主下降沒什麼區別。前些日子洪鑰自己說‘那可要挑一個好好的人家,就是那種我嫁過去不會吃苦,而且能夠作威作福的。嗯,全家人都捧着我就最好了!’若真是嫁到劉家,可就不會只是笑談了。

之後還有林林總總的人家,反正只要是蘇州並蘇州左近拿得出手且有意同周家結親的人家,禎娘都瞭解過了。然而瞭解的再多也不能打消她心裡的憂慮——如果不能親眼看一看,她如何能將洪鑰送出門!

當日她在顧周氏說出極看好桂家小公子之後,就脫口而出一句‘娘,咱們親自去蘇州看一看’,只是之後就沒了下文,顧周氏也只一位她一時起了興,因此纔有這話。後來她沒有再提,顧周氏自然也就當作沒發生過。

然而禎娘自己知道,她並不是一時隨口說出來的,她分明是思慮了許久——或許正是思考了太多遍了,纔會這樣脫口而出也說不定。只是她在說出口之後也不知道再說什麼,她如何去蘇州?這可不是說一說就能解決的啊!

現實告訴她,事情沒那麼簡單。她現在沒事兒去一趟蘇州,其中麻煩與困難也不比去一趟歐羅巴少多少了!然而這種念頭就和當初去歐羅巴一樣,沒有的時候還好,一但有了就真如野火燎原一樣,止都止不住。

不同的是,當初她去歐羅巴是爲了圓少年時代的一個念想,走遍大好河山,這是不斷先前看到不同的東西。而去到蘇州,一個是爲了母親,她當然看得出來,母親思念故地。只是因爲自己,以及這些孫子孫女兒,手腳絆住,也就只是想想而已了。

另一個則是爲了自己——或許是因爲她是一直一直向前走的,走的又快又好,所以並不懂得回頭看。太倉、金陵、太原、泉州,都可以一個又一個地被她拋到腦後。不是不會懷念一番曾經,只是她的眼睛更多的時候看向了未來。

然而每一個人終究還是會想起曾經的時光,曾經經歷過的那些地方。這無關於人的地位、經歷,或者別的什麼,懷念只是到了一定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有的東西——禎娘甚至無奈地想,或許她已經要老了?

即使看她的樣子,依舊是二十多歲的青春模樣,但其實已經三十多歲,是女兒要嫁人的年紀了。許多和她一般年紀的婦人,生孩兒早的,還有已經做祖母的呢!這就是世道了,男人三四十多歲還算是風華正茂,開始事業也不遲,多得是男子在這個年紀才發跡。

而女人呢?早早嫁人,早些的十三四歲,晚些的也少有晚過十八歲。然後成親不過兩三年,一般就有了孩兒。二十歲的時候還算是好年華,就一直生孩兒就是了。等到孩兒有了一串,也就三十多歲了。這時候忙着的是給大些的兒女準備親事,等着抱孫子孫女。再之後,當了祖母的女人是什麼樣子——和藹慈愛,每日最多的消遣是小佛堂裡誦經拜佛。

所以思考地再多,想到了再多的難處,到最後也抵不過她已經決意要去一趟蘇州了——不是她一個人去,而是全家都要去一趟。而一旦做出這個決定,事情反而變得簡單。正如當初她躊躇要不要去歐羅巴一樣,再多的困難,只要想法子,總是能夠解決的。

實際上也確實如此,只過了不到一旬的功夫,就有了想法。那一日禎娘本來在思索這件事,突然就用掌心拍了拍額頭,露出一個恍然大悟神情,自語道:“我這些日子也是忙昏了頭了,竟然忘記這樣一件大事——若是打算去到蘇州,還有什麼機會比這個機會更好?”

自從那一日下定了決心,禎娘就一直在想方設法。只是左思右想也沒有萬全的法子。直到這一日,看到周世澤的安排,纔想起來有一件極大的事情竟然被遺忘了——今歲正好是吏部考評外官的年頭,所有地方官員都要接受考評。周世澤在外做着呂宋總督,自然算是外官。

而他們這樣封疆大吏一級的外官,不同於那些七八品的芝麻小官,考評只受地方和上峰點名。他們大都要派人上京做足了關係,各方拜過碼頭纔好。這倒不一定是爲了讓人幫着說好話,只是求那幫吏部大人們別無事說些子虛烏有的壞話,回頭把事情壞了。

而這件事就是方纔禎娘要幫着安排的,畢竟她在京城人頭可比周世澤熟悉多了。再加上週世澤一慣不耐煩理會這些應酬上的事情,只有他自己能做的時候他只能硬着頭皮去做。要是有禎娘能打理,他真的是樂得丟手。

看到這個,禎娘就自然而然想起來之後的安排——在考評完畢之後,凡是得了上等、優等的都要親自回京,與吏部述職一番,親自報告這些年在地方的作爲。當然,這也只是明面上的原因罷了,真正的理由是這是一個極方便‘結黨營私’的場合。所以由官員掌控的朝廷,這些年改動了許多規矩,最終也沒有動這一條。

而回京的這個行程,理論上是官員單身上路的。畢竟去到京城也只有幾日而已,後來還不是要回地方。拖家帶口的,實在麻煩過了!最多就是跟一兩個體貼的妾室,一路上照管生活也就是了。

然而,帶着全家上路回京,這也不是什麼被禁止的事情啊!禎娘已經做好了打算,到了去京城的日子,全家就提前十天半個月出發。到時候不在泉州港換船,而是直接到蘇州太倉港,順路停留個半月,這樣豈不是順當?

等到周世澤來家以後,禎娘就與他提起這件事,商量道:“你的考評應當是沒的事的,這幾年呂宋如何都看的到,誰敢廢話?只是一塊飛地孤懸海外,兵力也多,難保有些科道言官說怪話,活動一番也是要的。”

周世澤胡亂點頭,然後就要去看禎娘繃在花撐子上的帕子——這帕子上繡着一隻白虎,根本不是女人家用的,他一看就知道是給自己的!禎娘這些年自己動手的針線越發少了,乍一看見,周世澤就忍不住上手。

禎娘輕輕拍了他的手背一下道:“你手上全是汗,這時候上手要染了緞子,之後帕子必定有漬——我正與你說正經事,我思量着你的上等、優等必定是不用愁的,可不是就要上京去吏部。到時候你不要一人去,捎帶着我和母親,還有洪鑰幾個,在蘇州盤桓幾日。”

周世澤還以爲有個什麼事兒,聽到這裡還有什麼不解的。立刻道:“這有什麼,到時候你自安排就是了,難道我不讓你出門?不過想一想還便宜了我,一家人出門有你和母親料理,自然比我一個舒服。”

這可不是禎娘苛待丈夫,讓自己出門的時候更加精心一些。純是周世澤自己不講究,若是沒有禎娘在身邊,他也不耐煩弄那些小殷勤。所以該說沒得最精心最舒服的路途,最後還是要怪到他自己頭上。

周世澤答應的爽快,實際上禎娘也從沒想過他會有什麼不同意的。不過之後的事情就不會有那麼簡單了——誰家一家子出門會是簡單的?看着出門不過是搭船坐車,其實事先準備忒多!

禎娘先找來母親和幾個管家,一起商議這件事。管家沒有先開口,顧周氏最有資格,但也沒有說如何準備的事情。而是先問道:“竟有這件事?你這孩子總是這樣,突然就決定了大事,之前也沒有和我商量一番,這就給女婿尋了一個麻煩。”

禎娘和周世澤並不是那等相敬如賓的夫妻,他們兩個之間可不講那一層客氣,也不會因爲對方一點麻煩而不耐煩。這一點顧周氏當然是知道的,但是做母親的總是爲了兒女未雨綢繆,想着督促禎娘偶爾也注意一些,好過日後真有個不諧啊!

禎娘知道顧周氏是如何想的,全然是爲了自己好。因此她說的這些,自己也都聽了,並不回嘴什麼的。只是真的去做的時候依舊是如同以往我行我素就是了,畢竟她的日子是她自己過的,只有她知道周世澤和她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將來又會有什麼未來。至於母親的擔憂,她大可用十分的篤定去說,絕對沒有母親設想的那個萬一。

顧周氏看着女兒乖乖聽話的樣子,如何不知道她這是‘陽奉陰違’呢。只是她的擔心讓她只能見着一次說一次,這是一位母親的憂心。但是禎娘接下來會如何做,她也是知道的,最終只能嘆氣搖頭,一番訓話草草收場。

等到這例行一般的訓話完畢,真正的準備這纔開始。管事們眼觀鼻鼻觀心當作沒聽到前頭一段,等到說到出行的準備,才一個個就自己要負責的事情報備起來。

首先當然是出行之後家裡面如何,到時候必定是要留人的,然而留多少,留那哪些人,而那些人要做什麼事,這都是要詳詳細細地定下來的。好在這種事並不是沒有定例的,按照上一次禎娘去到歐羅巴時候的佈置,根據這一次的不同修改一番也就是了。

然後纔到了這一路的準備,出行用什麼人,帶什麼東西,自然是要確定下來的。這些事情禎娘不過是說了一個大的統籌,至於具體的事情當然是別人幫她辦。不然那些細緻到一個瓷碗兒,一瓶子香露活計,讓她事必躬親,且不說她做不做得完。只說她好容易做完了,恐怕也累死了。

這件事同上一件事一樣,其實也是蕭規曹隨,照着以往禎娘、周世澤他們出行的定例,根據這一回的不同有略微的刪減和增補也就是了。禎娘佈置的時候放心,各個管事做好了規劃,今日說的時候也沒有什麼沒底。

然後就是一件最重要的事——禎娘也好,周世澤也好,又不是什麼平頭百姓。他們出行不會有皇家巡幸的派頭,但一些東西是相通的。不去還好,一但去了當然不可能悄無聲息偷偷摸摸一般就去了。

最先要做的事情是應該告知蘇州,特別是太倉那邊,把這邊要去的信兒送到。像是周世澤這樣品級的官員,當地的地方官自然要接待一番,然後本地的名門望族士紳人家都是要爭先來請。周世澤真的悄無聲息了,那不是替這些人省了麻煩,那是不給他們面子,打臉了!這樣可是得罪人的!

至於禎娘這邊,就等着各家女眷後宅來請,真的來說,她恐怕比周世澤還要忙碌應酬!要知道周世澤只要應付那些官場上的關係也就是了,禎娘這裡則不同。自身本就是商場上的牌面,又通過周世澤和歷年來的經營打通了官面,可不是兩邊都要去麼。

不過這樣也好,禎娘本就是打算借這個機會,替洪鑰相看人家。既然是相看人家,自然是最好可以到人家家裡去看一看。到時候說不得見見各家的孩子,品咂一番各家的家風行事。所以平常不大喜歡的,無意義的應酬,也都沒什麼抱怨了。

當然了,還有最後一件事。通知太倉那邊的家人,讓他們將房子提前收拾一番,同時把接待禎娘一家人的提前準備做好——當年顧周氏帶着禎娘去到金陵以後,太倉的宅子就空了下來,只有幾房人家留下來照管房子,防着房子敗落下來。

這樣好多年沒居住的房子,即使有家人照管着,也不是隨時可以住進去的,自然要提前灑掃。當然,更重要的是許多事情還是提前準備的好,不至於禎娘和周世澤這邊到了,有一番手忙腳亂。

就這樣,禎娘、顧周氏兩個,帶着幾個管家把事情定了下來。等到了真正出門的日子,一切都按照事先計劃的進行,一絲不苟,沒有一絲忙亂。氣象安寧而穩重,一如平常。

第64章第98章第154章第17章第125章第132章第107章第82章第124章第170章第77章第29章第39章第115章第144章第29章第81章第181章第60章第53章第111章第172章第141章第28章第95章第90章第63章第179章第16章第12章第55章第38章第95章第156章第27章第131章第17章第94章第94章第86章第7章第156章第28章第125章第82章第37章第177章第7章第105章第179章第52章第171章第34章第5章第82章第117章第158章第169章第6章第30章第75章第153章第13章第138章第71章第172章第83章第174章第48章第98章第32章第67章第118章第16章第85章第186章第42章第49章第15章第171章第54章第83章第159章第162章第168章第186章第160章第103章第125章第142章第107章第41章第96章第36章第77章第77章第167章第169章第161章
第64章第98章第154章第17章第125章第132章第107章第82章第124章第170章第77章第29章第39章第115章第144章第29章第81章第181章第60章第53章第111章第172章第141章第28章第95章第90章第63章第179章第16章第12章第55章第38章第95章第156章第27章第131章第17章第94章第94章第86章第7章第156章第28章第125章第82章第37章第177章第7章第105章第179章第52章第171章第34章第5章第82章第117章第158章第169章第6章第30章第75章第153章第13章第138章第71章第172章第83章第174章第48章第98章第32章第67章第118章第16章第85章第186章第42章第49章第15章第171章第54章第83章第159章第162章第168章第186章第160章第103章第125章第142章第107章第41章第96章第36章第77章第77章第167章第169章第16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