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周世澤家自他祖父當年軍功做了千戶起這才發跡——這九邊軍戶有一樣財可發。當初開過時候一段時日, 九邊邊貿是不準的,因此多晉商做些走私生意。這樣的生意做的大瞭如何能瞞過人, 就是朝廷上下大小官員心裡也是瞎子吃餃子心中有數。

爲何沒得一個人說穿這個, 也就是那些在走私生意上大發其財的晉商各處打點的好罷了。不說朝廷大佬每年有多少孝敬, 就是九邊這裡的坐地虎們也不能略過。不然這些軍戶較起真來, 誰能吃得消!

當時便定下了規矩,按着官職大小,每家都有錢拿。因此上下同氣連枝再不聲張, 若有個愣頭青要揭發出來,大家還要忙不迭互相遮掩!如今九邊邊貿早就放開了, 朝廷那兒的孝敬可以削減,只當作一般節敬。

但已經吃慣了的衛所卻不願意鬆口, 他們本就是地頭蛇,真個想壞事有的是法子,因此晉商也只得捏着鼻子認了。好在這些年來隨着邊貿開放, 生意越多越大, 原本的價錢在如今看來也就越來越小了。譬如周世澤家, 世襲着千戶官兒, 便每年從商會有一千兩銀子好拿。

周世澤只拿了這事兒當笑話與禎娘說:“當初這筆銀子可把衛所上下打倒了, 一千兩做什麼不成?何況是在窮衛所,不過到百戶就只有四百兩了,至於百戶以下更是沒有。就是到了如今, 好些不善於經營的衛所人家依舊是把這個當作家裡頭一等進項。”

九邊衛所與天底下其他衛所大都有不同,最因爲的就是人是真的有事兒做的。譬如天底下的貪官, 若是想發財,第一件要做的事兒就是巧立名目,兩個說法都沒有就想貪財?譬如說給治下修建孤老院,那麼一根柱子就可以算兩根柱子的價錢,以此類推,這是最容易也較穩妥的來錢方式。

那些衛所,說是武人還不如說是農民,從來都是種地,卻沒得仗可打。至於千戶百戶的,也就沒什麼利潤了,唯有‘吃空餉’算一個路子——就是說是千戶手底下有一千個人頭,朝廷會給一千人的餉,但其實沒有這樣多的人,多出的餉自然被主官給吃了。

九邊則是常常有戰事的,因此上頭時時要撥出款子來,有各種軍餉。或者是底下士兵每回打仗之後的獎銀,或者是爲了整備軍械,或者是爲了準備糧草,總之凡此種種。雖然說都是明碼標價,但是其中種種好處油水,不足爲外人道哉。

周世澤倒是與禎娘說的清楚:“這也大都是總兵、都督家親眷的勾當,旁人也就是些微沾着。家裡也做——不然同僚都做自家不做倒是顯得出位,我也懶得再這上頭佔朝廷便宜,每回能出息一二百兩就算多了。”

其實有這些收入就很能撐起九邊軍門的排場了,要知道似那些百萬、千萬的大豪商終究是少數。一千兩銀子常常就是一個殷實富貴人家半輩子的積攢,何況人家一年還不止這些。只是九邊軍門開銷也大,別的不說,光是養親兵這一項就足夠頭疼。

這些親兵與其說是吃着朝廷的餉,好不如說是吃着自家主將的餉。好吃好喝供着,平常勤於武藝,總之是精兵了。往往一場仗打的如何,就看這些人,只要這個頭兒不亂,戰陣往往就穩得住,能夠突入敵軍。

總之算起來當時在周世澤祖父頭上他家算是起了一個頭兒,排場起來了,但說攢下多少傢俬,那又是假的了。等到周家發家,要從周世澤那個極善於經營的父親說起!

且說禎娘在江南的時候曉得徽州風俗,以商賈爲第一等生業,科第反在次着。這與徽商相對的晉商也差不多如此,周世澤父親大概就是從小耳濡目染,自己又是個極有天賦的,便一點一滴經營起來。

他本性樸實,往往來來只是布衣草履,除了在自家老婆孩子身上花錢,說起來真個是一文不捨,一文不用。做到十餘年,刻苦艱辛,也就積攢了數千兩本錢。到了臨終前後,把家貲打總盤算,不覺有了七八萬傢俬,大小夥計就有二十餘人。

這些都傳到了周世澤手裡,有兩處牧場、一間乾果鋪子、一間絨線鋪子、一間中等茶館和十幾間收租鋪子,一年好有六七千兩銀子的進項。反正全家只有他一個,家裡開銷除了豢養親兵外都少的很,這些年也是積累越多。

只是周世澤自己並不是一個經營生意的,好在他父親也給他留下了幾個得用管事和活計,他自己也心思清明,因此倒是沒什麼不好。

今日禎娘就是要見一見這幾人——特別是其中一個大掌櫃叫夏來保的,他總管這周家所有生意,比周世澤還要知道他自己有幾個錢。權責又大,周世澤也信任他,禎娘真想經營周家自然越不過他去。

第二日,禎娘清晨起來,周世澤陪着她自修了一回花,彈了一會兒琴。之後她又陪着周世澤猜枚了一回,又拿一付三十二扇象牙牌兒,桌上鋪茜紅苫條,兩個抹牌飲酒吃點心。

大約到了午後,原本提前打了招呼的掌櫃管事們都齊齊到了。有周世澤在,他也不是個不讓老婆見人的,便沒有擺弄屏風簾子那些,禎娘就直接與衆人相見。

以夏來保爲首的幾人這纔是第一回見自家東家夫人,原來倒是聽說外頭傳揚自家東家娶了個大大的美人,還發了好大一筆妻財。可到底沒眼見爲實,委實不知道到底是個什麼情形。

只是今日進得府來才發覺很不同,走動中多了好些漂亮的小娘子,到了屋子更是大大不同。原本雖然有幾個媽媽操持,但沒女主人的宅子還是少些東西。這時候來看正院,果然是多了許多細緻裝飾,擺設也講究的多。

心裡立刻意識到這是要認識東家夫人了——不出意外,以後生意這些,不再是與東家打交道,而是與東家夫人打交道了。周世澤早就不耐煩打理這些了,這時候能夠撒手,他心裡是一千個樂意一百個滿意。

進來拜見的時候禎娘自在暖炕上與周世澤對坐着,帶着家常秋板貂鼠昭君套,中間鑲了一個硬紅寶石,穿着緋紅灑花襖,石青刻絲灰鼠大褂子,大紅洋縐銀鼠皮裙。夏來保等人自作揖拱手,擡起頭來再看清,知覺禎娘映着一點窗外薄光脂光粉豔不可逼視,一時又都低下頭去了。

好歹這些人也是經歷過的,再不是那些毛頭小夥子,攝於禎娘榮光一陣,一會兒也就過去了。禎娘倒是趁此仔細看了這些人一番,最前頭的夏來保皮膚黝黑,年紀大約五十上下,與其說是一個掌櫃,倒更像一位老農了。

禎娘在家也常常與掌櫃夥計之類的人打交道,因此在這上頭看的出幾分,心中覺得這位夏掌櫃該是一位仔細謹慎的人了。她這猜測倒也猜着了,夏掌櫃早年也是個很有豪情的,只是經歷不同,成了如今樣子。

之前也說江南風俗,以商賈爲第一等生業,科第反在次着,山西也是一般。他年輕時候也是將了數千金,到遼陽地方爲商,販賣人蔘、松子、貂皮、北珠之類。往來數年,但到處必定失了便宜,耗折了資本,再沒一番做得着。

世人這些年專重那做商的,何況山西地方,所以凡是商人歸家,外而宗族朋友,內而妻妾家屬,只看你所得歸來的利息多少爲重輕。得利多的,盡皆愛敬趨奉。得利少的,盡皆輕薄鄙笑。猶如讀書求名的中與不中歸來的光景一般。

夏來保當時是做折了本錢,一日歸來便是受人笑話,又有老婆改嫁、子女離散。他本來是心氣極高的,遇到這樣的事兒只覺得萬念俱灰,要投河了此餘生,只是恰好被周世澤父親救了。

周世澤父親當時生意已經做得很有些聲色了,也是憐憫他,曉得他的平日是慣做商的,熟於帳目出入,盤算本利,而這些本事,是商賈家最用得着的。因此周世澤父親便出了月錢,請下了他專掌帳目。他自己沒得生計了,就是自盡也沒死成,死志沒得了,自然要找個事做。周世澤父親救了他又與他活計做,他自然千恩萬謝。

只是從此他性子變了,只是兢兢業業小心謹慎,成了最是老成的一個。在老一輩手上的時候周世澤父親說什麼他做什麼,到周世澤手上,他不須做風險,倒是更合適了。

周世澤讓他們坐下來,又與他們介紹禎娘兩邊相互見禮,周世澤才道:“今日也是夫人說要見你們的,家裡原來沒個人打理混着便過去,如今我自丟開手去她來替我打理。你們可別小看了你們這位東家夫人,總歸以後萬事都回她罷。”

周世澤這就不再說話了,這可讓在場的幾個措手不及。縱使想着了按着東家的性子怕事要撂挑子的,也沒想到是這樣直截了當乾脆利落,中間連個稍待都無。這樣情形,一時大家心裡都有些惴惴的。

要說女人經商也不是什麼開天闢地頭一回了,譬如山西這邊也頗有幾個女財主,這女人要麼不厲害,一但厲害起來就遠遠勝過男子了。只是幾人看禎娘年紀忒小,不過是個才做人媳婦的,又生的花容月貌,實在不像是個生意老道的。

況且她南邊來人,說是家裡是大商賈出身,誰知道她知不知道山西這邊一些經商的規矩——山西人做生意自有自己的一套,其中很多規矩也是金玉良言,江南也學了去,只是常常學的不周全。

禎娘卻不管這些人怎麼想,開頭問一些瑣碎事情,不過是各位家裡境況,妻子兒女如何。後頭再問除了做生意外還有什麼消遣,最後才問道:“我是看了一回以前的賬目,再沒一點兒差錯的,正是諸位,特別是夏掌櫃做的好。”

不等這些人推辭,禎娘就道:“只是我心裡想了,原來的這些生意都是穩妥的,可攢下的銀子也不能白白就放在那裡了,該拿出去做些別的營生——我才初來乍到本不該說這些的,但趕早不趕晚的,就一起說了。”

夏來保是大掌櫃,這時候就站出來道:“夫人說的有理,現在做生意,只要做的穩妥好的有數倍之利,中等的也有一倍之利,最劣的還有什一之利。若是白白放着卻是一年銀子不如一年值錢了,只是不知道夫人打算做些什麼生意?”

禎娘點點頭道:“這些生意是有數的,我孃家那邊開始發家是做典當鋪子的,在我們那邊就如同你們這邊做錢莊了。太原如今也有許多典當行,但是隻要有精明懂行的人經營自然依舊有得賺。”

說到這裡禎娘卻是轉而道:“只是後頭又覺得不妥了,如今太原各種各樣生意的也多,典當鋪子也早就有人做熟了,咱們來做雖然賺錢,但卻做不大,當作一個添頭還好。因此我就想到了另一個主意,夏掌櫃可知道毛紡織?”

毛紡織自古就有,原料也多,有羊毛、山羊絨、駱駝絨毛、犛牛毛、兔毛和飛禽羽毛等多種。這是自上古時候就一直流行,技術也不斷改進的一門紡織術。特別是前朝元朝時候當朝主政的外族,毛紡織品做成的服飾是他們的傳統服用織物。於是需求大增,技術革新也就快了。

禎娘曾在《大元氈罽工物記》看過,當時元朝皇宮各殿所鋪毛毯耗費人工、原料非常驚人。譬如元成宗皇宮內一間寢殿中所鋪的五塊地毯,尺幅巨大,用羊毛千餘斤。另外元朝廷設置有大都氈局、上都氈局、隆興氈局等專管氈、罽生產,其中僅設在上都和林的局院所造氈罽,歲用毛百萬多斤。

然而這個數額再巨大也不算什麼,相比綢緞、棉布等,也就是小巫見大巫。中原大地到底是以絲綢、棉麻爲主,毛紡織相對於另外兩樣紡織實在乏善可陳。若是問一般人毛紡織,只怕很難說出個一二三。

不過這裡是太原,緊挨着蒙古,因此毛紡織也算是見怪不怪,在坐的倒是知道一些,夏來保就道:“略知道些,還聽說往年光是新疆和田一地就能歲制裁絨毯三千餘張,輸入阿富汗、印度等地,小毛絨毯,椅墊、坐褥、鞋氈之類,不可勝計。可把和田那邊專做這個的商戶美的冒泡,這邊邊貿做成這樣好的也是極少。”

禎娘知道他們心裡有些底就接着道:“其實這些東西也是一樁大生意,東南那邊好多人家就是愛這些精緻氈子、毯子,家裡陳設用得着。邊疆這邊往外頭賣,東南那邊從海外買,可見都是喜歡的。”

其實到這裡毛紡織就有了做大的本錢,但是禎娘可不滿意於此。她想着毛紡織還有兩樣大問題,一個是織物難得柔軟,只有極少的絨才能合適穿着,這就少掉了最大的一筆消耗。若是隻做一些家居陳設,到底市場太小。

禎娘想起那些硝皮匠,他們專門做的活計裡有一樣就是讓皮毛保持柔軟,按理說這是能夠做到的。禎娘信心是足的,決心把這個事情做成,後頭有這個秘方,這該是多大一樁生意——天下什麼人不要穿衣吃飯,這毛紡織物比棉布還暖和,到時候自家做大這個,只怕珍珠也比不上!

另一個則是毛紡織技術,似棉紡、絲織之類的技術這些年來進展飛快,雖然有些東西可以通用,但是也有些是不同的,卻沒人專門研習出這個——之前禎娘收到家裡武天明大掌櫃的信件,說是在海外國家十幾年前就有毛紡機器了,比之國內好得多。這大概是有些海外諸國本身放牧爲業,在這上頭鑽研的深些的緣故。

禎娘這些都算是有些底了,只是事情沒成她不好開口。然而就禎娘剛纔所說就是不錯的生髮了,幾人商議了一回,夏來保道:“夫人家本就是江南的,家裡要是做了這樁生意,咱們這邊做出氈子、毯子等,送到江南,那邊有人接手發賣,一看就知道是穩賺的。夫人只等着,咱們後頭慢慢商議,儘快拿出一個章程,這就置辦起來。”

禎娘倒是很滿意他的謹慎,只是點點衆人道:“今日過後咱們這些人也算是認識了,只是卻只是一個表面。真的要了解,還是要看事情做的如何。這一回就是一個事情,你們做出來我且看看,這不就清楚了。”

這話倒是說的衆人心中一緊,雖然不會做的不好禎娘就要趕人,但以後是手握大量錢財還是坐冷板凳也在她的裁決。有這樣懸着,如何不緊張——原本是打算考察一番東家主母的,卻沒想到憑藉提起毛紡織生意禎娘倒是反客爲主,敲打警醒了他們一番。

然而年紀輕些的心裡只怕更樂意——原本在周世澤手裡大家就是跟着夏掌櫃做些再穩妥不過的生意,既然是穩妥那利潤就算不得大了。年紀輕輕的打算做一番事業,這本是人之常情麼。

當時走出周家大宅後就有後生晚輩相邀着打算商議一番,其中一個便是面有喜色道:“這纔像是正經做生意的樣子!原來倒像是一些世家只是爲了保本。那樣的生意哪裡用得着咱們這些人,盡使喚一些家奴還好些。咱們這一回可要做的漂亮一些,好讓夫人也刮目相看,以後纔有大生意等着。”

另一個也笑着道:“這還不算大生意?到時候不知道是一個多大的作坊了,但是想到夫人的身家總不會行小事——不看人家開典當鋪子還嫌做的小了不好,心裡看不上!”

至於禎娘要開多大?她自然是想着只要萬事俱備,那就有多大開多大的。周家銀子可能不夠,她就自己也入股。兩邊分別投錢,只把家裡公帳和她嫁妝賬分開就是了。其實老闆都是一家人,至少比一般人合夥要牢靠的多。

等到衆人退去了,禎娘和周世澤兩個也坐夠了,便道園子裡走一走。周世澤此前並沒有聽禎娘說過什麼毛紡織的事情,倒不是禎娘瞞着他,只是她自己也忘了和他說過。至於周世澤自己,也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妥,散步時候一句話沒過問。

只是同禎娘一五一十盤起賬來:“你說要做這個生意那就隨你罷,聽起來真是不錯。我早知道你會擺弄這個,也愛這個——正好我不會更不愛,現在通通你打理就是了。”

禎娘見他就這樣放手了,忍不住問道:“你就這樣不管不問了?你要知道這該動用家裡家底的,到時候若是賠了,怎的說?你該艱難起來了。”

周世澤正看園子裡梅花——倒不是他一下能夠鑑賞這些,只是想着要不要自己親自折一枝與禎娘插瓶,討她喜歡。便只心不在焉道:“你定下來就去做就是了,難道因噎廢食。況且我既然予你管着這些,有個什麼後文我自然都是認的。好壞我還領着如今的官身,總能養活你我。”

禎娘一時不知是爲了他的信任心暖,還是爲了他的隨意生氣。只得推了推他道:“你也要想着一些罷,這又不是小生意,我也是要投錢的。不動則已,一但動起來本錢大着。”

周世澤哪裡是她推得動的,紋絲不動還一把抱住了她,摸摸禎孃的耳垂,想了想道:“你我還信不過?你自己想什麼!不過說本錢大,這是要多少,你看過家裡底賬的,盡拿去罷。”

之前周世澤已經給禎娘交過賬了,除了那些產業,這些年家裡積攢的銀子也有十來萬。只留下一些應急,按理說這生意無論如何也該夠了——哪有生意一開始就要用這許多的,就是本錢大的,也是後頭一點點來添。

但是這門生意和禎娘之前所有生意都不同——這生意的格局是前所未有的,若是做成了賺錢也是前所未有的。只要開始就不能往小了做,那是糟蹋了這門生意!

禎娘這時候才笑了:“你又不知道這門生意,我倒是與你算賬!”

第86章第88章第119章第32章第36章第127章第83章第5章第12章第31章第159章第101章第2章第89章第168章第15章第55章第79章第95章第8章第169章第84章第87章第73章第70章第75章第159章第103章第79章第117章第116章第165章第168章第91章第186章第130章第154章第99章第139章第172章第139章第169章第59章第74章^第146章第11章第2章第15章第29章第69章第140章第97章第182章第112章第72章第109章第113章第137章第54章第163章第135章第64章第101章第52章^第149章第131章第183章第130章第152章第62章第48章第20章第133章第5章第45章第20章第135章第126章第173章第127章第136章第79章第174章第21章第50章第94章第119章第129章第52章第108章第127章第78章第104章第37章第9章第56章第155章
第86章第88章第119章第32章第36章第127章第83章第5章第12章第31章第159章第101章第2章第89章第168章第15章第55章第79章第95章第8章第169章第84章第87章第73章第70章第75章第159章第103章第79章第117章第116章第165章第168章第91章第186章第130章第154章第99章第139章第172章第139章第169章第59章第74章^第146章第11章第2章第15章第29章第69章第140章第97章第182章第112章第72章第109章第113章第137章第54章第163章第135章第64章第101章第52章^第149章第131章第183章第130章第152章第62章第48章第20章第133章第5章第45章第20章第135章第126章第173章第127章第136章第79章第174章第21章第50章第94章第119章第129章第52章第108章第127章第78章第104章第37章第9章第56章第15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