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誰失了智?”禎娘一進安樂堂的門就恍惚聽到文媽媽似乎再說誰失了智因此有此一問。

和禎娘往常來的時候從大門口一直有人說, 道小花廳簾子這兒有人打簾子不同,這一回來的是無聲無息, 這纔是顧周氏和文媽媽沒注意到的緣故。不過這也是顧周氏的緣故——她就是怕有人曉得這件事情的始末, 對禎娘名譽不好, 因此和文媽媽說話的時候, 其他人都打發了出去。

禎娘這時候來,顧周氏不知如何是好,她自然不會把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訴禎娘。因此斟酌着道:“倒是沒什麼, 只不過就是有人詢問起你的親事了,倒是有提親的意思。不過我看着不好, 這人可配不上你,這樣也敢提親, 正是不清楚自己幾斤幾兩呢!”

因爲心裡懷着怨恨,顧周氏說話就格外刻薄了。禎娘雖然覺得母親這次說話似乎厲害了一些,但也不關她的事兒, 或許是有別的煩心事, 有了遷怒罷。因此禎娘並未放在心上, 只不過和顧周氏說了自己要開庫房找幾樣東西。

這幾日後倒是風平浪靜——或許安應柳的院子裡要例外罷!曉得禎娘只怕已經有了合適的人家, 拒了他這邊。他就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只翻出之前寫下的畫下的和禎娘有關的筆墨,每日都要看一回。

“生亦惑,死亦惑, 尤物惑人忘不得。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傾城色。”他只是反覆唸誦, 當初他在夾道處見禎娘後就念過這句詩。只是當時甜多於苦,這時候卻是隻有綿綿不斷的苦澀了。

一慣機靈有主意的染青見到自家少爺的頹唐也是沒得法子了。人家小姐家裡已經有了親事定論,這般還能怎樣?總不能攛掇着爺們真的似戲文裡說的翻牆會佳人罷。不說這大院高牆能不能是一個書生翻過的,本身就是這樣的事情不能做!

只能盡力安慰着自家少爺,這些日子讓伺候的人格外小心罷了,總之過了些日子總能好些的——天涯何處無芳草呢,這天底下哪有一個男子會爲了一個婦人一直這樣頹喪,以至於要死不活的。時候久了,什麼都會恢復如常的。

正在安應柳反覆唸叨着‘不如不遇傾城色’的時候,禎娘正在學塾裡唸書。只是不知自哪一日開始,就有下人在禎娘背後竊竊私語了。只是這些事情禎娘不知,其他女孩子也不知,這也尋常,這樣的大家族裡多少事情都是瞞上不瞞下的。

但是一但熱議起來,府裡的主子總歸是會知道的,人又不是傻子,上上下下都在說,還能看不出端倪,問不出實話。因此一日就有玉潤第一個知道了,她只是聽自己的大丫鬟道:“外頭傳出來的,只說十一爺不是要娶親了麼,他可看中了顧小姐!我們都說這件事兒一定能成。只等到說定了,就會有個消息,就像當初三小姐的親事一般。”

消息自然不是從王夫人處走漏的,甚至不是從左夫人處走漏的,她們兩個都算心細,身邊的人也都管得住,怎會讓滿府風聞!況且若是從她們那裡走漏,也就該知道不是‘娶’而是‘納’了。話說回來,說是納妾的話,只怕又會沒人信了。

這個訊息是從安應柳院子裡出來的。本來只有染青一個曉得前後,不過這些日子大家一同照顧主子,安應柳又是這樣反常,成日看的那些筆墨是那個樣子,或者染青和安應柳說話間又會說漏嘴,底下就有人猜測了出來。

一開頭大家就算知道了也是收着的,畢竟這個事情沒個長輩點頭,誰知道真假呢,若是流言可怎麼辦!不過後頭越演越烈,又有這些女孩子哪裡知道這世上多的是三人成虎,只以爲這樣事關女孩子名節的事情一般沒有落空的,況且幾日了也沒得長輩制止,這不就是默認了麼!

因此一個個調侃起禎娘來,就像當初一同調侃玉浣是一個道理,只是因着事情沒有說出,才隱晦一些。不過想到安應柳的身份,正是在座女孩子的叔叔,大家又比起玉浣未婚夫有話說。

在這些女孩子調侃之前禎娘就已經知道,早前她身邊的丫鬟婆子不是與盛國公府的下人格外交好麼。她因此常常能得知盛國公府裡的一些消息,這一回也是一樣,因爲事關自家大小姐,幾個丫鬟曉得了是立刻告訴禎孃的。

禎娘得了這個消息自然是立刻皺眉,她可從頭到尾不知這件事。但也不確定是不是確有其事,說不定母親和盛國公府的四太太真有這個意思,只是沒說出來罷了。

因着這個疑惑,她立刻就去安樂堂。顧周氏曉得事情了立刻大爲惱火:“這是怎麼回事兒!這可是盛國公府,什麼時候漏地跟個篩子一般的了!我記得當初我在大太太和大小姐院子裡做事的時候,還是上下嚴整,再不能讓這樣的訊息傳的滿府都是的。”

禎娘卻是沒有因着這個消息動容的樣子,只是問道:“所以這樣說來,真是有這樣的事情,娘有意與盛國公府結親了?”

說到這裡禎孃的眉頭也皺了起來,雖然她已經不把自己的婚事如何放在心上了。但是也沒想過要到盛國公府去,這樣的大家族,麻煩事情多、污糟虧心事情也多,看着光鮮亮麗,但其實累死個人。她自然是不愛這樣的。

本以爲按着母親的性子,她也是不會看中國公府的,因此她再沒往這上頭擔憂過——或者她早就無謂自己的婚事如何,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她信任自己的母親。按着顧周氏的擇婿,出來的也不壞麼。但是這一回是事情,讓禎娘不能肯定了。

顧周氏趕緊搖頭道:“沒有這樣的事兒!府裡是與我提了柳少爺有意結親,但是我是已經拒了。這樣的風聲再傳出來,定然是哪裡走漏了。不要緊的,大太太治家一向很嚴,滿城風雨也就是現在,等到大太太曉得了,一番整治,那就是雁過無痕。”

顧周氏依舊沒有把事情原原本本說出來,一則不必要,二則她不願。只是說出居然是‘納妾’顧周氏就覺得力重千鈞,她哪裡能告訴自己的女兒這樣的輕視!她原先只想禎娘能改些她‘自視甚高’的毛病,但這時候她覺得寧願女兒一輩子自視甚高,也好過有一點自卑自弱。

曉得了事情,禎娘是若有所思,她只覺得母親有事瞞着她,不過也沒有多說,只當事情就是這樣。只是事情哪裡這樣簡單就算完了呢,還有的是麻煩!

禎娘這一日是在抄書,冷不丁玉淳就坐到了她身邊,看了一會兒道:“恁個好人兒!嘖嘖,這樣的好相貌,又有好文采。本來還可惜被哪家得了去了,原來是要便宜我們自家!果然咱們是有緣分的,將來還要做一家人呢!”

禎娘被她這樣一說,手上一頓,墨汁就染壞了一個字,這一張就算廢了。皺了皺眉頭,禎娘沒說什麼,只是換過這一張紙,接着往下寫,卻沒有接話的意思。

所謂調侃戲謔就是要有人接話,有人反應纔有意思,不然一個人獨角戲有什麼趣味。禎娘除了因此廢了半張功課外,竟是完全波瀾不驚,這就出乎玉淳的意料了。她想着禎娘雖比別個冷淡一些,但這一年多的相處,她與大家越來越親熱,斷然不會似一個冰雪人一樣啊。

如同歡悅的氛圍可以由人及人,尷尬也是一般。禎孃的反應讓玉淳一時覺得訕訕的,摸了摸鼻子就想假裝若無其事地回自己的書案。到了一半纔想起來,自己有什麼可躲的!應該害羞的不是禎娘麼,就是禎娘沒什麼反應,也不該是自己灰溜溜地就走了呀!

她想再回禎娘那邊來着,只是想到禎娘方纔的面無表情,似乎和她平常認真起來的樣子也沒什麼不同,但就是覺得慎得慌,只覺得還是避開吧!這大概是本能的趨利避害——禎娘這時候心裡的確是很煩悶的了。

一時之間不只是玉淳,就連別的女孩子也察覺到有什麼不同了,還暗自揣測到:難道是禎娘性子與別個不同,她心裡羞澀的時候就會越發冷淡?

只是這樣的‘恐嚇’初始還有用處,道後來大家再也不怕了,禎娘還真能把大家吃了不成!同時是真把那樣的冷淡當作是禎娘害羞起來了。禎娘這時候才真是有氣也不能發,她是的確不能如何的。況且這也只是小姐妹之間的一些調侃,真個傷了和氣纔是不好。

禎娘第一回認真解釋道:“這些事情都是流言的,並沒有這樣的事情!不然這事兒怎麼會沒個長輩點頭,顯然不知是哪個傳出來的假話了。我只問過我母親了,再沒有這樣的事兒的。不信,你們自問各位嬸嬸去,自然清楚。”

聽了這樣的解釋,其他女孩子是半信半疑。大家真覺得無風不起浪,事情沒個源頭,怎說的這樣有鼻子有眼兒!但是禎娘又是這樣言之鑿鑿——難道是事情纔有了一個影子,顧伯母只怕事情有變,因此不肯直說?

女孩子們只回去,玉浣玉潤這些能找到母親的嫡女自然就是直接發問了。玉浣到了小王氏的院子裡把事情原原本本敘了一回,然後道:“娘,這件事到底是不是?如今滿府裡都在說呢!”

小王氏笑得慈愛,這時候卻是神色一凜道:“沒這件事,不知道是哪個該拔了舌頭的短命鬼竟然放出了這樣的流言!也不想想這是要壞了人家女孩子的名節呢!你十一叔是個男子還不打緊,禎娘可是個女子,可怎麼說!”

小王氏大概是知道一些風聲的,但卻不知已經傳到了這樣。特意讓身邊的丫頭去打聽,果然是如自己女兒說的,竟是人盡皆知了,一時大怒——敢情一個個的做活越來越敷衍,這樣主家明令不許傳的事情,倒是恁樣快了!

讓玉浣回自己院子,小王氏就道:“你們去查一查,事情是如何流傳出來的,清楚了報給我聽。到時候只把犯事的小子丫頭婆子,揀首犯重重地罰。其餘的也不用說了,自然就會知道該如何。”

這就是小王氏的聰明瞭,她哪裡不知道‘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道理,況且堵不如疏。一個勁兒的不準、禁止,弄不好要弄巧成拙。況且也沒得爲了這一點口角上的事情真牽連了滿府的下人,所謂法不責衆麼。

因此她的法子就是雷霆一擊,又快又準。立刻就找出首犯,重重地罰過,這樣對其他人也是震懾了。有這樣的榜樣在,大家也能揣測到上頭的意思,又因心裡害怕落到自己身上,之後自然會謹言慎行,不再說這件事了。

果然過了幾日就有風聲說是發落了幾個下人,沒人知道到底爲了什麼事情。但是身處其中的僕下自然能品出一二,曉得是爲了之前滿府流言的事情——不然怎麼偏偏發落的幾個都是有莫大關係的?一時之間果然盛國公府海晏河清。

不過小王氏卻是相當無奈了,她的意思是拿下‘首犯’,但其實最大的首犯是衣角都沒碰過——實在是出乎她的意料了,最大的首犯居然是安應柳!她的十一弟。他開頭也不知身邊的人傳出這個流言了,但是後頭他反過來十分縱容!

小王氏也是覺得不可思議,只與身邊的媳婦子道:“你說這是什麼道理?這個事情做了又有什麼好處?難道他覺得顧家不應下他的親事對不住他,因此就要壞了人家名聲?這和地痞無賴有什麼不同!再不是大家公子的做派。”

小王氏可是王夫人鐵桿中的鐵桿,因此她是知道安應柳想納禎孃的事情的,所以纔會這樣說了。

旁邊的媳婦子卻是明白這些世情一些,只拿了帕子捂了嘴道:“只怕十一爺這纔是真上了心了!奶奶也不想想,真個事情不能收拾了,到時候顧小姐能嫁誰去?弄不好還是落到十一爺手裡,這也是法子了,只是用來讓人齒冷。”

小王氏聽完打了一個寒戰,沉默了一下才道:“若真個是這樣,倒是寧願天底下沒這樣子的上心!真個讓人無話可說,那樣的話,纔是那女孩子倒了八輩子血黴了!遇到這樣的無妄之災!”

小王氏與她身邊媳婦子這一番對話雖不全中,亦不遠矣!

安應柳初知道有這樣傳聞的時候只覺得十分生氣,當即就大罵染青道:“我讓你做了那羣小子裡的一個頭兒,你就是這樣管束的?倒是傳出這樣話來了!明明沒有的事情,現在大家都當真,這不是要壞了顧小姐的名聲麼!”

當時他是真生氣,只拿腳去踹染青!只是之後他心裡迴轉,纔想到了若是真能坐實這個名聲,到時候禎娘便只能嫁他了——這真的不好,不是君子所爲。但是就和當初他在左夫人那裡聽到納妾的說法一樣,一開始只是搖頭,但是後面明白這是唯一的浮木以後,就會用盡全身的力氣抓住!

只是到底事情沒能如願,小王氏很快就把事情辦好。安應柳就躺在榻上,手邊是最烈的酒。他們這些讀書人平常飲酒作樂也絕不是這些——他們喝的酒是那些不易醉的,一斗兩鬥之後也只是讓人微醺。這也是本意,享受的就是那微醺時候的醉意,多少有名詩篇就是這時候有的。真個是那些烈酒,一下喝醉,也就沒什麼後頭的事情了。

染青這時候倒是勸着:“我的爺,何必這樣呢!到底只是一個顧小姐罷了!將來您自然和老爺一般有奶奶、姨奶奶。您是國公府裡的王孫公子,又有功名,還怕沒得前程麼!只到將來您前程似錦的時候,顧太太和顧小姐纔會爲着這時候拒了婚事悔的腸子都青了!”

這就是染青這樣的潑皮小子能說的話了,安應柳此時只想醉死過去——他哪裡會想着將來如何讓顧太太顧小姐後悔,他是傷心罷了!又不只是傷心,還有一種他自己所有的苦悶。

當初他對着左夫人‘納妾’的話點頭的時候,只覺得自己死了一次。後頭又有放任流言時候,又是一樣煎熬,又是死了一次。心裡只覺得不對,但卻做了,其中其實是自己的折磨——如今他只能半醉着想,原來這是報應麼!

‘不如不遇傾城色’安應柳又是默唸了這句詩,果然是一語成讖麼!恍惚間他就入夢了,夢裡有自己,有染青,還有顧小姐。

染青像是那一日一般興沖沖道:“少爺快去罷!打聽地清清楚楚的!顧小姐在夾道哪兒下車,又是什麼時候!到時候少爺自然就遇得到顧小姐了。”

哦,不是像那一日,就是那一日啊!於是心裡總算不難受了,那一日自己是多麼歡悅。什麼別的艱難都是想不到的,只覺得一面都見不到就是最大的煎熬了。其實這時候見不見得到有什麼打緊的呢!要是沒得以後,多見一面也只是更加遺憾。若是有個以後,少見一面也不算什麼了。

但是這時候的自己可不懂,只是高高興興地去見心上人了。她那日是穿了一套墨綠蜂梅紋織金妝花綢立領襖兒,配着蔥綠盤金彩繡錦裙。手依舊是規規矩矩地半藏在垂胡袖子裡,露出一點點瑩白的指尖,指甲上有薔薇花的樣子。

只是這一回他總算看清了,看清了領口上嵌寶的鈕釦是蜻蜓的樣子,不是蝴蝶的。原來是蝴蝶啊,正在他出神的時候,染青上前——顧小姐已經走了。染青絮絮道:“少爺以後怎麼辦?”

他記得當時自己並未作答,只因爲也沒得主意——那麼怎麼有了後頭一樁樁一件件的?他只是模模糊糊的,記不太清了。然後這一回他沒有不做答,而是道:“這樣就好了,見過顧小姐一回就好了,我和她哪裡來的緣分呢?”

‘不,不是的,我們當然有緣分’,在明白自己說了什麼的時候他立刻大聲道。然而回應他的是另一個自己的冷笑:“你只是自己不認命罷了!你每回做一回錯事,就是自己死了一回一般,然而這樣也沒能得償所願,這還不是緣分薄什麼是緣分薄?還不如現在就死心,雖然有時死了一回,但是還比你少了。”

安應柳無言,忽然想起這是自己的夢裡,自己似乎是醉了。呵!原來自己都是這般想自己了——只是既然是夢裡爲什麼不能是一些好事,讓自己能夠美夢成真一回?

安應柳的渾渾噩噩是安應柳的渾渾噩噩,若說他還算是有因有果,禎娘就是真是殃及池魚了。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不能更加無辜了。

這時候學塾裡的女孩子都知道了,之前說的正是假的,所以那些調侃也是真的說錯了——要是確有其事,那麼調侃就是調侃,若是沒有這件事,那些調侃就是不合時宜了。輕一些是姐妹情誼有傷,重一些就是傷了禎娘名節了。

這時候不是‘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年月,但是女孩子的名節名聲不管什麼時候都是珍貴的。若是真有一日禎娘因着這些流言有不好影響,她們這些也說過只怕也要愧疚死。特別是玉灩和玉湲兩個,她們本就是四房裡的女孩子,安應柳是她們正經叔叔,因此她們還調侃叫過禎娘‘小嬸嬸’。現在想來格外臉紅,也格外後悔。

因着這樣的心緒,這幾日一個個見禎娘都不算自然,也不敢多開玩笑——她們是默認禎娘這些日子心情不會太好。想也知道的,這樣的事□□後想來多麼驚險。今日是處置的好了,所以是風過水無痕,若是一個處置不好,流言跑出了府牆,禎娘就真是難做人了。

禎娘卻是心緒不好,但卻不是爲了之前的流言,至少不全是。於她而言,事情過去就算了,她一向盡力不讓已經過去的事情難爲自己。最讓她心緒不好的其實是現下玉浣她們。

第30章第38章^第149章第14章第88章第124章第96章第184章第98章^第148章第13章第119章第98章第10章第166章第62章第31章第2章第94章第57章第184章第157章第28章第34章第109章第140章第139章第183章第140章第87章第87章第88章第38章第170章第76章第170章第137章第78章第26章第81章第78章第144章第48章第178章第91章第26章第55章^第148章第98章第33章第51章第121章第18章第38章第86章第139章第179章第79章第41章第86章第45章第28章第51章第63章第82章第1章第73章第132章第83章第38章第116章第29章第90章第6章第57章第62章第156章第83章第182章第185章第91章^第148章第126章第123章第59章第25章第14章第26章第22章第32章第97章第105章第78章第108章第67章第19章第181章第170章^第148章第158章
第30章第38章^第149章第14章第88章第124章第96章第184章第98章^第148章第13章第119章第98章第10章第166章第62章第31章第2章第94章第57章第184章第157章第28章第34章第109章第140章第139章第183章第140章第87章第87章第88章第38章第170章第76章第170章第137章第78章第26章第81章第78章第144章第48章第178章第91章第26章第55章^第148章第98章第33章第51章第121章第18章第38章第86章第139章第179章第79章第41章第86章第45章第28章第51章第63章第82章第1章第73章第132章第83章第38章第116章第29章第90章第6章第57章第62章第156章第83章第182章第185章第91章^第148章第126章第123章第59章第25章第14章第26章第22章第32章第97章第105章第78章第108章第67章第19章第181章第170章^第148章第15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