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說起來如今小姐可是討人喜歡, 幾個太太都是贊過的。其中更有些也是可惜小姐早早定下了婚事,倒是恨不得立刻讓小姐進她們家的門一般——看看這些人家, 有的是富貴雙全樣樣都好的。太太怎麼看?”

顧周氏對着說這話的文媽媽似笑非笑一番, 過了一會兒才道:“我原本不過是一個普通婦道人家, 但是生意做了這許多年, 也不至於同一個初出茅廬的新手一般。凡是事後做了決定,拋棄後想要更好的,得到後只求沒有更好的, 這也太蠢了!”

顧周氏忽然想起王夫人曾說過她是一個最曉得取捨的,她不由得嘆道果然是人老成精, 說的中中的。接着道:“我是出手不悔的,若是一山望着一山高, 哪裡又有個知足呢?更何況,更何況——”

“更何況難得一回觸動了小姐的心腸,別的暫且不論, 這個就能決定所有了。”文媽媽替顧周氏說到, 這時候她的神色也帶上了笑意。原來她不過是試探之語, 實在是最近這樣若有若無的動作太多, 她有些吃不準顧周氏的心思, 生怕她會犯錯誤。

若是平常,顧周氏自然不會是一個糊塗婦人,更做不出事後反悔的勾當。但是事關禎娘, 這就不敢打包票了。畢竟這是禎娘一生的大事,在這時候顧周氏瞻前顧後、舉棋不定實在是太可能了。

但是文媽媽心裡清楚, 突然改變主意悔婚,另覓一‘佳婿’並不是一個好主意!且不說山西周家那邊不是什麼好相與的,無緣無故退親就是爲了另攀高枝,那邊焉能輕輕放過?九邊衛所子弟的營生,非得大鬧一場的。

就說周家實在是個好相與的,應下這事情來,這之後就十全十美了麼?不見得的——明明知道人家已經有了親事,卻還明裡暗裡起出結親的意思,就是想着人退親後自家上位,這樣的人家如何,實在是昭然若揭的。德行不夠是必然的,這樣的人家怎麼敢託付禎娘終身!

還有另外一條,他們這樣上心,一點不顧忌禎娘退婚的名聲,圖的是什麼?簡直比禿子頭上的蝨子還要顯眼!自然不會是因爲自家禎娘小姐真的才貌雙全規矩守禮,哪家正經選兒媳婦的時候最看重這個?財與勢纔是放在首位的。

顧家如今自然還見不着什麼勢力,但是錢財是眼見着的。大家這樣打主意,只能是想要發一回兒媳婦財罷了。倒是不一定進門就要搶奪媳婦嫁妝,也沒人丟的起那樣的人,只是以後家裡都想着佔便宜就是一定的了。

那樣的日子,哪怕顧家並不缺錢,也是不快的。況且真有了一家吸血的,開了個頭,後頭就只有越來越胃口大的,再無安寧。文媽媽心裡明鏡一般,就怕顧周氏一時小不到這處。

然而顧周氏心裡主意正的很,這樣文媽媽也就不再多開口了,只另外起話頭道:“原來太太說要打發外頭薛嫂進來帶些個女孩子,家裡上上下下聽聞那個不詫異?這個時候要人爲什麼,有眼睛的都曉得。只是這樣爲什麼不要家裡家生子,也有一個穩妥本分。”

顧周氏和禎娘近身伺候的丫鬟並沒有到出去配人的時候,自然也就沒有什麼新進內院丫頭的道理。至於那些粗使的,哪裡要顧周氏吩咐,不過是每過幾年,管事的門打發一批進來就是了。所以,這些人是爲了禎娘出嫁陪嫁的。

然而出嫁陪嫁的丫鬟婆子陪房等,都最好是家裡老人和家生子,原因也是不言自明的。顧周氏這樣特意提出要讓牙婆送些進來挑選可不是奇怪?怪不得有這樣的議論。要知道禎娘是家裡唯一一個大小姐,以後她身邊纔是最吃香的呢!

顧周氏覺得這些人拿消息真是厲害了,因此笑道:“這家裡有什麼能瞞得住人的?不過這回他們消息可是不全的,他們就不知道我已經吩咐過了,這一回讓外頭帶來的只要山西,特別是山西太原的女孩子?”

顧周氏全然是一片慈母之心,想要兩個山西那邊的女孩子——不要年紀太小的。到家來在寶瓶軒伺候,也能讓禎娘和寶瓶軒上下明白一些山西那邊的風俗禁忌。兩外有兩個地頭蛇在身邊,不說有多大作用,算是能安一安顧周氏這個做母親的心罷。

文媽媽一聽是山西女孩子就知道顧周氏是什麼原因了,底下人再不用四處打點送人情地把自家女孩子送來——這都沒用!太太想要的是一隻白貓,你們送來的確是黑貓,再是能夠也不能夠啊!

說到這個顧周氏和文媽媽兩個就自然而然地說起要陪哪些人同禎娘一起去山西了,不知是不是巧合來的——禎娘這幾日和玉浣她們一家一家輪着請客,今日在玉淑處,大家也正好說到了陪房人家的事兒。

如今玉浣馬上就要出門 ,又是衆人中間的大姐,這就很有一些風範了,只是十分有模有樣道:“這陪房人家可有講究,若是身邊有貼身丫頭出門前就能配人的那就自然好,身邊老人了,必然是又忠心又機靈的。若是打算把個她們出門後再配人,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自然就要仔仔細細挑選了。”

禎娘本人就是聽着的,因爲她就是這樣。她身邊就是四個一等大丫頭都不過比她大一二歲,等到她出門的時候也才十□□。丫頭們出門大都在二十歲以後,雖然不是沒得主家發恩德,十□□就許人的,但是四個丫鬟就沒有一個肯的。

其中最鐵齒的紅豆乾脆道‘她這一生打定主意不嫁人,只願意守着禎娘過日子,外頭男子有什麼可信的’。就是溫和如將離也道:“不要在這時候辦了,如今家裡都爲了小姐是婚事忙碌,做什麼爲咱們分心?”

其實這也是幾個丫頭的忠心了,紅豆先不說了,其餘三個明明是想着到了周家再嫁人,到時候嫁與周家管事,豈不是方便自家小姐收拾後院。至於自家心意,她們並沒有一個心儀的,嫁到哪邊不是一樣的?她們信自家小姐也不會把自家隨意許個腌臢不堪的。

說到這些這幫女孩子又談論了一回如何‘知人善用’,倒是很有些樣子了。玉涓就伸了個懶腰道:“原來那裡曉得管家有這樣許多門道,不要說那些女紅中饋了,竟然還有御下之道,要知道這人心都是最難的了。我原來還覺得我母親做的不過爾爾,如今明白了,她那樣的已經是上上籤了。”

玉清暗自看了玉涓一眼,有些黯然——這樣的體會她想要也是不能的。她與玉清正是親姊妹,不過是玉涓是奶奶生的,她卻是庶出的。奶奶對她這個庶女沒什麼苛待,但是想要與玉涓一樣就不可能了。

這一回兩人也差不多是要出門子的,玉涓就被帶在身邊手把手教導。至於玉清則是派了個有些見識的媽媽教導一些賬本知識進退禮儀也就是了——這樣的媽媽再有厲害也不如一個真正的當家主母明白,玉清對於管理下人也不過是得了一些文章上的話,實在來說還是糊塗的。

她心裡嘆了一口氣,知道自己只能以後邊做邊學了——這樣的事兒也不好表露出來,就是這時候她還要如常樣子,倒是拿出幾本賬冊子道:“人都說將來自己當家賬冊是最重的,拿住了這個,許多其他的也就走不脫了。只是我如今看這些真正的賬冊,倒是和咱們學裡學的不同,好生頭痛,千絲萬縷再不清楚的,你們且教一教我!”

這話倒是說到了在場女孩子的心上,別看這些女孩子都是大家出身,不乏什麼媽媽嬤嬤教導,還有些是有當家主母的母親手把手,但是有些事情她們母親都沒有吃透呢。真個那樣容易,也不會有些人做主母幾十年了,也是一筆爛賬!

不過這些人裡禎娘大概是最懂行的了,其他女孩子看過的賬本加起來也不如她麼。於是自然接過玉清手上賬冊道:“這也不稀奇了,老話說‘不讀哪家書,不識哪家字’。雖說有通行天下的賬本格式,但是各家還有不同多着呢。”

原因也簡單,一個是蕭規曹隨,人家一直是這樣做的,於是便傳下來了。另一個則是各家不同了,畢竟產業不同地處不同,然而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許多人家自己賬冊規矩反而自家用的比較舒服,於是便也就不變了。

在場的聽禎娘說過原因也是點頭,禎娘又翻開賬冊道:“所以也不必多困擾了,咱們只用學三種就是了。一個是天下通行的,這個外頭使用最多,就像官話一樣。一個是夫家的,在人家那裡端碗呢,難道一過去老賬本都看不分明?最後一樣就是自家的,自己嫁妝產業用這個打理,哪裡能不清楚。”

“聽起來是少了一些,然而一樣就足夠苦惱了,何況還要三樣?讓我做個蠢婦還容易些罷!”在管家算賬上最困難的玉淳也只能說這個,她甚至自暴自棄了——反正天底下不只她一個不行的,她只盼着能有個厲害媽媽跟着,身邊的大丫鬟也能撐起場面,那樣她就萬事無憂了。

大家都知她底細,有些覺得不妥,但也沒有什麼好主意,一時倒是沒得言語。只有玉灩忽然笑道:“只我倒是比八姐姐便宜一些,我那個家裡想來就是簡單容易,再不用心煩的了。”

女孩子裡面只有玉湲沒有定親了,玉灩只比玉湲要小,倒是剛剛定下來。她的人家說好不好,說不好又是不錯的,至少比她原本擔憂的最壞處境好得多了——她許的是一個宗室子弟,當然了是品級最低的奉國中尉。

之前說過,自從正統改新之後風氣大變,勳貴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他們的權利大受束縛,敗落下來的再無往日榮光,窮的厲害。他們是這樣,宗室子弟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

其實正統改新之前底層的宗室子弟就不能說日子有多好過了——本朝宗室子弟真是既可恨又可憐!一方面宗室們繁衍越多,然而不管養育多少,總有一分皇糧可領取。這些皇糧自哪兒出,還不是朝廷來出,也就是最後壓在了老百姓頭上。

一代兩代的時候看不出來,天下人多地廣,奉養幾位宗室一時是看不出多沉重的。但是後頭越來越多,可不就是毒瘤了!更何況有些宗室在地方爲禍,百姓痛恨,然而官員卻不能作爲,就更不用說了。

另一方面則是可憐,除開那些親王郡王等‘正經宗室’,其餘的大都過得苦哈哈。都有皇糧不假,然而中間過手幾遭,到了手上的時候就不剩什麼了。大約就是餓不死的地步——這也不是那些拿好處的人有恩德,不過是因爲餓死了宗室追究下來大家都要有麻煩罷了。

然而這樣的地步,這些底層宗室卻不能自謀生路。這也是死規矩,凡是總是都不能從商不能從政——就連互相來往也不許。這是爲了什麼也容易推測,不外乎是從政會讓天子猜忌,至於別的又覺得丟了宗室體面。

正統改新之後形勢倒是有了一些變化,總之朝廷不再奉養所有總是了,而是五代而止,五級宗室之後的就不再有朝廷奉養。同樣的,朝廷也就聽其自謀生路,科舉經商等,都是隨便的。

然而,並不是世道變了,人就會變的。有些有上進的覺得不錯,憑着宗室子弟的身份,他們已經比平常人高出一截了,只要自己上進還怕沒得出路?有些自矜身份的確是始終放不下架子,哪怕過了五代不再吃皇糧的,依舊擺舊時樣子不肯自謀生路。

只是柴米油鹽不會自天上掉下來,開始還能寅吃卯糧,拿以前闊氣時候的家當變賣着過日子。後頭人越多,時候越久,家裡精窮了,連這個也就不能夠了。這時候這些人就同勳貴一樣把主意打到了一些有錢商戶人家的女孩子身上。

這些人原就是守着舊日榮光過日子的,這時候只覺得這些‘低賤’商戶出身的女孩能夠嫁到宗室就是她們的福氣了,以至於自家還覺得頗爲‘屈辱’。不過現實很快打倒了他們,他們很快明白這世界已經不再‘稀罕’他們了。於是一切矜持不再,要說如今婚嫁之中,商戶女兒在窮勳貴那裡雖然受追捧,然而宗室子弟纔是在這最上心的。

當然,玉灩不會是嫁到這樣的人家的。那雖然只不過是個吃不到皇糧的最低爵位宗室,然而難得是家裡人口簡單且自己知道上進。那家男兒上一代起就做着小本生意,到這一代營生大了許多。雖然從生意上說算不得什麼大商賈,可有宗室身份加持,不能尋常論之。

聽到玉灩這樣說,大家一時笑起來。玉潤還道:“你這話說的好沒意思,誰不知道這可是宗室子弟,你將來過去就該是有品級的——我要見你還要行禮哩!”

玉潤嫁到了松江陸家,這家有‘一門七進士’之說,全家上下的男子就沒有沒得功名的,正是靠着詩書傳家的。雖然沒出過什麼內閣首輔,但也有官至侍郎之類的高官,再加上一衆中等官員的家族子弟,可沒有人敢輕視的。

不過玉潤所嫁的人才是剛剛下場考試,只有一個秀才功名,談不到什麼品級,於是她有這話。

其實這就是這些大家小姐之間的戲謔了,算起來都是平常人想也不敢想的好人家——只說玉灩之前一句‘只我倒是比八姐姐便宜一些’就錯了,一起的孫家女孩子、刑家女孩子相比之下不是更‘便宜’。

這些話說起來就沒完沒了了,她們母親給她們相看人家能夠不停嘴皮子議論。這是她們自己是終身大事,那個女兒不懷着心事?因此議論起來也是一樣一樣的。就是禎娘,說的雖然少,耳朵裡卻是一直聽着的。雖然知道沒有什麼用,但就是人不住一想再想。

倒是直到家了還在想這些——顧周氏今日非要見她,讓丫頭守在門口,只要她回來了就截住,竟是不能等着回一回寶瓶軒了。

禎娘心裡奇怪,卻是依舊跟着去了。到了安樂堂才見不只顧周氏,還有個常在家裡走動的薛嫂——到了金陵後凡是家裡買人賣人都是讓這個牙婆來料理的,禎娘倒是見過她一兩回。

薛嫂身上十分乾淨利落,臉上也不見這些牙婆常有的奉承諂媚。見禎娘來了先是規規矩矩行禮,然後纔對顧周氏道:“好些日子沒見大小姐了,倒是越發出息了。前些日子聽說大小姐有了人家,本想着上門賀一賀的,到底嫌唐突沒來。只怕太太小姐怪罪。”

這些也就是場面話,畢竟就算是常常來往的牙婆又算什麼呢?不能當自家親朋好友罷。不來是體面,來了纔是爲難!

於是顧周氏不過笑着推辭幾句就拉過禎娘道:“今日讓薛嫂過來,送來幾個女孩子,你且看看,挑幾個身邊伺候罷。”

讓牙婆家來自然是爲了買人賣人,這個禎娘又不生疏,只是她是沒想到這是爲了自己,她身邊人實在夠多了,再無可添的,多了也不過是養着閒人罷了。又不願拂了顧周氏的意思,便道:“我身邊人儘夠用了,母親給安樂堂添幾個罷。”

顧周氏卻是笑吟吟道:“你只自己選就是了,這原是爲了你來的——要知道薛嫂找來這些女孩子可不容易,她們都是山西來的,你先在身邊有幾個那邊的,多少有用。”

禎娘怔了一下才明白意思,再看這些女孩子果然不同於自家買人都是七八歲上下的,大都是在十歲以上,這就是打着來之能用的意思,畢竟禎娘明年年初可就要出嫁了。況且那些年紀小時早早就遠離家鄉的也不記得什麼,和金陵這邊的人沒什麼不同。

禎娘心思一軟,點點頭道:“既然是這樣,我便挑過罷——也是又讓母親煩心了。”

禎娘去看這些女孩子,看來都是一些早就有些□□的,明白一些規矩,就算禎娘走過來也沒有亂瞟亂看。

禎娘自己對這些是沒有多少心思,於是不過對着這七八個女孩子問了籍貫,又問平常做些什麼。最後選定了兩個表現十分大方的,一個是太原人,另一個是大同人。

顧周氏對禎娘所選十分滿意的樣子,當即讓紅衣去稱銀子,又封了一個紅封給薛嫂,道:“倒是勞煩你了,我倒是知道爲這個你只怕要忙,只是兩個丫鬟連個茶水錢還賺不回。”

都知道這是在金陵,買丫鬟之類最多是周邊,或者蘇杭那邊。再不然也是近一些的魯南那邊——那邊災多,每年過不下去賣兒賣女的也就多了。

顧周氏冷不防點明要山西的,特別是山西太原的,可不是爲難——說到山西女孩子也不是沒有,不過問薛嫂可是難得到。至於這次送來的七八個女孩子還是薛嫂管人‘借’的呢!

薛嫂算是格外正經的牙婆——就算是下九流的行當,裡頭還有個高低貴賤,譬如薛嫂就算是高貴些的。有那些更低賤一些的,往往是和青樓門子裡交往。甚至一頭拴着一些拐人的柺子,另一頭套着那些腌臢地方。

薛嫂手上沒得山西女孩子,這些人手上是有的?——花界裡頭有幾處的女孩子極其有名氣,山西大同的可不是就算一個,但凡多了一個大同籍貫,在這一行裡買賣也要擡高價格的。

當然也不止是大同,這行裡水深着,還有拿山西別處的女孩子冒充大同的,反正也不會隨時有人看賣身契戶籍書這些不是。

總之薛嫂是找些同行‘借’了七八個女孩子——要是眼神清正,容貌沒有那麼出挑的。畢竟顧家是買個丫頭,雖說願意出一般小丫頭沒有的價錢,但也不會到買粉頭一般。也用不着,除了一些用來固寵的,丫鬟只要生的端正也就不錯了。

被選中的兩個女孩子立刻得到同來女孩子羨慕,就連薛嫂也道:“你們兩個算是有福了,顧太太顧小姐都是好人,你們只要自己本本分分規規矩矩再沒有不好的——自此之後也算是脫離苦海。”

女孩子們都明白她們以後要到什麼地方去,對於顧家這個機會可謂是格外重視——這可是逃出生天的最後機會了。同樣是賣身,做好人家丫鬟,和去那些地方自然的天上地下,然而這機會終歸不是人人都有的......

第93章第175章第37章第63章第37章^第148章第74章第129章第16章第69章第186章第139章第170章第116章第85章第186章第42章^第149章第84章第119章第153章第116章第143章第118章第158章第106章第177章第156章第123章第90章第173章第127章第24章第178章第92章第42章第23章第88章^第148章第156章第108章第74章第76章第136章第137章第35章第38章第26章第11章第52章第73章第182章第133章第127章第104章第133章第45章第70章第87章第133章第48章第42章第133章第45章第129章第125章第128章第161章第82章第126章第17章第13章第53章第159章第130章第112章第87章第79章第10章第64章第106章第65章第123章第40章第3章第7章第175章第29章第81章第86章^第147章第20章第133章第138章第120章第179章第67章第162章第81章第121章
第93章第175章第37章第63章第37章^第148章第74章第129章第16章第69章第186章第139章第170章第116章第85章第186章第42章^第149章第84章第119章第153章第116章第143章第118章第158章第106章第177章第156章第123章第90章第173章第127章第24章第178章第92章第42章第23章第88章^第148章第156章第108章第74章第76章第136章第137章第35章第38章第26章第11章第52章第73章第182章第133章第127章第104章第133章第45章第70章第87章第133章第48章第42章第133章第45章第129章第125章第128章第161章第82章第126章第17章第13章第53章第159章第130章第112章第87章第79章第10章第64章第106章第65章第123章第40章第3章第7章第175章第29章第81章第86章^第147章第20章第133章第138章第120章第179章第67章第162章第81章第1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