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

陳敬雲要想擴大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力量以及影響力,那麼就不可避免的會和英國以及蘇俄發生衝突,畢竟在中東這一片,一直以來都是英國的傳統勢力範圍,中國雖然在伊朗那邊的影響力逐漸加大,伊朗也多次和中國展開商貿經濟合作以及從中國購買大批量的武器裝備。但是伊朗畢竟還是一個獨立國家,並不是中國的附屬國,而且中伊兩國之間也沒有簽訂什麼軍事同盟條約,伊朗並不是中國的盟國。

到1942年爲止,和中國簽訂了正式條約,締結軍事同盟關係的國家大部分都是亞洲國家,分別是朝鮮共和國、越南共和國、安南王國、交趾共和國、柬埔寨共和國、老撾王國、泰國。除了這七個亞洲國家外,和中國還有軍事同盟關係的就是位於北歐地區的芬蘭了。

而且值得說明的是,中國和芬蘭的關係要比中國和另外的亞洲國際的關係平等的多。

中國和七個亞洲國家中各自簽訂的條約也不盡相同,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和中國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同時各國軍事的指揮權歸屬兩國聯合指揮司令部,而這個司令部乃是中國將領爲主導。

也就是說這些國家包括擁有數十萬大軍的泰國在內,他們都是沒有獨立軍事指揮權的,他們的軍隊指揮權是在中國手裡。

說的直白一些,就是中國控制了他們的軍事指揮權、甚至在外交上也全面控制。至於內政嘛,在不損害中國利益的前提下,他們自己愛怎麼折騰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此外在亞洲和中國有着準同盟關係是還有緬甸,只是現在收到英國方面的強烈反對,而且緬甸共和國目前正在和英國發生着小規模戰爭,中國爲了避免進一步刺激英國所以是沒有和緬甸簽訂任何正式的軍事同盟條約,不過私下裡買武器那英國人就管不着了。

同時,目前中國和日`本的關係也非常密切,兩國的商貿經濟活動非常頻繁,乃至彼此間最大的貿易國,不過同樣的這兩國也沒有簽訂任何的軍事同盟條約。

如此轉了一圈後就會發現,在亞洲這有快上,中國實際上是沒有盟友的。緬甸和日`本只能算是友好國家一列,泰國、朝鮮之流表面上說是盟國,但實際上就是附屬國。

真正和中國有着正常盟友關係的,實際上就只有位於北歐地區的芬蘭,芬蘭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以及共同對付蘇俄的戰略需求,使得中芬兩國在三十年代後期以及1940年甚至一直到1941年上半年爲止,中芬兩國都處於一種高度合作的關係,甚至在1940年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

但是在1941年德國進攻蘇俄後,芬蘭爲了收復1940年割讓給蘇俄的領土,再一次和蘇俄爆發戰爭。不過他們卻是數次聲明他們和德國並非是軍事同盟關係,而只限於共同作戰的關係。

而蘇德戰爭爆發後,當時由於俄羅斯共和國的擅自進攻蘇俄,導致中國對蘇政策出現了極大的變化,從之前的敵視對抗轉變爲扶持態度,這樣一來芬蘭和中國的關係也是出現了一個冰點。

不過芬蘭人也是知道見好就收,進攻蘇俄初期收復了1940年被迫割讓的領土後,就主動停止進攻,並且多次拒絕了德軍的聯合作戰要求。

加上1941年的下半年裡蘇俄的情況比歷史更加糟糕,爲了避免覆滅斯大林把整個中亞和西伯利亞以及遠東都可以送給陳敬雲,也就不比驚訝斯大林吐出1940年吞併的芬蘭領土來換取芬蘭的退出戰爭了。

當然了,這裡頭也有着中國的因素在,因爲中國不想讓芬蘭徹底倒向德國,同時中國也不想讓芬蘭就這麼倒下去,或者在戰爭之後沒落下去,中國在北歐需要一個不強大但是有一定實力的盟友。

諸多因素的存在,就使得了芬蘭在進攻蘇俄數個月後,在1941年代10月份,也就是中國和蘇俄簽訂密約不久後,和蘇俄也簽訂了停戰協議,芬蘭收復1940年割讓的領土,然後雙方停戰,於此同時芬蘭承諾不讓德軍使用芬蘭的領海、領空、領土用於進攻蘇俄。

如果說芬蘭目前是中國的軍事盟友,如果說朝鮮和泰國是屬於中國的附庸國的話,那麼伊朗和中國的關係就更加特殊一些。

一方面,伊朗和中國的商貿以及軍事合作密切,伊朗軍隊內大量裝備了中國的制式武器,伊朗國內的市場裡充滿了中國共和產品,大量的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和軍事顧問活躍在伊朗。如果僅僅從這方面來看的話,那麼中國和伊朗的關係是應該屬於非常密切的同盟關係了。

但是另外一方面,伊朗又和中國保持了一定的距離,兩國沒有簽訂任何的軍事同盟協議,甚至伊朗對中國數次請求的租界海軍軍事基地的要求也斷然拒絕,當然他不會自己直接拒絕,而是通過英國來施加壓力,迫使中國主動打消想法。

而且二戰爆發後,伊朗成爲了英美援助蘇俄的最佳通道,伊朗利用這一點加緊了和蘇俄以及英國的聯繫。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伊朗現在正在利用英國和蘇俄的勢力來抵抗來自中國的龐大壓力以及滲透。

如此行爲對於中國來說自然是不可接受的,在陳敬雲看來伊朗目前的行爲就是屬於極爲危險的走鋼絲行行爲,想要做牆頭草,也得看看你有沒有這個實力啊。

伊朗在二戰中可以說是抱着誰都不得罪的打算,中國要修中伊鐵路,他說好,蘇俄人說要在邊境上加派兵力,他說好,英國人說派遣軍事教官,他也說好,至於這些事情能不能成,那就得中英蘇三國自己去較量了。

蘇俄和英國都不想讓讓中國把中伊鐵路給修成了,但是中國是鐵了心要把這條鐵路給修成,這裡頭的矛盾就連伊朗這個地主都是無法解決的。

而這也就是弱國的悲哀啊!

伊朗這幾十年來一直都想要保持獨立自主,但是一直都算不上成功,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爲了擺脫英國和蘇俄的滲透,伊朗主動靠向了中國。然後到了現在他們發現,中國的胃口比他們更大,中國不但想要控制伊朗,還想過要以伊朗爲前出基地控制波斯灣以及中東其他地區。

而這樣一來,就讓伊朗人又是靠向了英國人。

正是伊朗的這種變來變去的態度,才讓中英蘇三國在伊朗爭鬥了多年。

但是陳敬雲親自制定的中東戰略豈是他們所能夠阻擋的,別說伊朗無法阻擋,就連英國和蘇俄也無法阻擋陳敬雲執行中東戰略的決心。

然而對於中國大舉進入中東的舉動,不大有來自外國的反對,同時在國內也有一部分反對的聲音,其中最大的反對聲音是海軍了。

原本很多海軍將領以爲,當中國結束了俄羅斯戰役後,佔領了中亞和西伯利亞以及遠東這麼一大片的領土,那麼北方的戰略也就算是完了,接下來就是改把戰略重心轉向太平洋和印度洋了,也就是說該把戰略重心轉向到海軍身上來了。

儘管還不知道國家軍事委員會那些常務委員們現在怎麼想的,但是很多海軍將領已經是謀劃着該怎麼把日`本海軍送進海底,然後和美國海軍來一場世紀之戰,然而現在看來,雖然1942年度的軍費預算中海軍的軍費有所增長,但是遠遠沒有擴大到海軍所期望的地步。

中國1942年度的軍費預算中,預計軍費總支出爲六百億元,摺合美元約三百億,和美國1942年的軍費預算比起來遠遠不如,美國1942年的軍費預算高達五百億美元。美國世界第一大國是怎麼來的,就是這麼來的,它就是比別人錢多!

嚴格上說起來,受到通貨膨脹以及戰爭的影響,中國1942年的戰爭預算支出是沒有1941年那麼多的,1941年末那幾個月對俄羅斯的戰役雖然一路順利,但是花費的軍費也是海量的,1941年中國三次增加了額外軍費支出,最開始的軍費預算只有兩百億元而已,德國進攻蘇俄後增加了兩百億的擴軍預算,1941年10月進攻蘇俄後又是加撥了一百億的特別戰費,總數是五百億華元。

不過話又說回來,戰爭時期年初的軍費預算從來就沒有得到過嚴格的遵守的,年初的時候雖然制定了六百億華元的預算,但是最後用了多少就得看是否有戰爭爆發,世界局勢是否出現其他變化了。

目前的這六百億華元並不包括戰爭費用,只是採購新式裝備、人員薪金以及採購囤積部分物資的費用。如果再一次和其他國家比如日`本或者美國爆發戰爭,那麼一開戰的話估計就會撥付好幾百億的特別戰費了。

六百億華元的預算中,海軍獨佔兩百五十億,比例高達百分之四十一。海軍之所以會佔據這麼多的軍費,主要還是由於去年的軍費分配裡,由於俄羅斯戰爭的緣故陸軍擠佔了大量的軍費,1941年第三次撥付的一百個億特別戰費中,海軍更是一毛錢都沒拿到,這讓海軍高層非常不滿。

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9章 密議(一)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835章 h1直升機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71章 各省局勢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82章 左將軍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599章 鎮壓(二)第351章 蔡凝(二)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94章 軍校演講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63章 所謂漂亮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429章 ‘抗菌素’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833章 直升機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502章 大會戰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22章 明爭暗鬥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72章 牽手賞梅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27章 袁氏復出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457章 北巡(二)第457章 北巡(二)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
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9章 密議(一)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835章 h1直升機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71章 各省局勢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82章 左將軍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599章 鎮壓(二)第351章 蔡凝(二)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94章 軍校演講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63章 所謂漂亮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429章 ‘抗菌素’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833章 直升機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502章 大會戰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22章 明爭暗鬥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72章 牽手賞梅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27章 袁氏復出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457章 北巡(二)第457章 北巡(二)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