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廣州十月

時間進入十月後,天氣一天比一天涼,和往年相比,今年的秋冬季節似乎來的更早一些,剛進入九月份時就已經偶有涼風吹起,等到了現今的十月份後,秋風更是三天兩頭的刮起來,以至於讓人不得不穿起了長袖秋裝,福州如此,更北邊的北京乃至東北地區更是有着深秋的氣氛,清晨或晚上在大街上市場能看見一些畏寒的人們不但穿起了長袖秋裝,但是能看見人們穿起了厚重的外套。

然而相對比長江以北地區的深秋天氣,南方的廣州城的確還是保持着炎熱的天氣,對於這南方沿海廣州來說,一年裡頭大概是隻有兩種天氣,一種是夏天,一種是秋天,至於冬春兩季似乎消失不見了。

炎熱的天氣籠罩在這座城市的上空,然後這炎熱的天氣對於人們來說並不算的什麼,更加讓人覺得畏懼和恐怖的時,國民軍和龍濟光部隊在廣州地區的交戰。

龍濟光和國民軍第三師的交戰並不侷限於廣州城內,準確的說是圍繞着廣州城進行爭奪,雙方都沒有投入重兵進入廣州城區,而是試圖在廣州郊區等開闊地帶形成對敵軍的包圍形成優勢後一舉佔據戰略優勢。

事實上,雙方之所以沒有進入廣州進行傳統意義上的巷戰,這個也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廣州城是一個很大的城市,幾萬人的部隊撒進去也無法控制一般地區,而且基於巷戰的不穩定性以及對自身部隊的擔憂,不管是國民軍還是龍濟光的部隊,打普通的野戰還好說,但是如果讓他們進行小規模交戰進行滲透作戰的話,很有可能不用打部隊就自己散架了。

種種原因使得雙方的指揮官都極力避免在地勢複雜的城區交戰。

不管是龍濟光還是沈綱,都是很清楚自己手下部隊的弱點和優勢,而且雙方的戰略安排幾乎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在野外郊區通過戰略決戰的方式擊敗對手,從而取得戰場主動權,避免進行長期的巷戰。

龍濟光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一個是因爲梧州被佔據,背後雖然會被桂軍威脅,而且失去了梧州這個後方後,龍濟光的補給就會有很大的麻煩,這一時半會的可能還看不出來,但是如果盡心大規模的巷戰,這場戰爭繼續拖延下去的話,也許只要一個月時間,不用國民軍和桂軍來夾擊,龍濟光的部隊自己就得奔潰。所以他想要速戰速決。

龍濟光想要速戰速決,國民軍第三師的沈綱何嘗又不想。沈綱在國民軍體系當中的地位是非常特殊的,作爲一個後來投身國民軍並爬起來的高級將領,沈綱的崛起被看成了陳敬雲重用留學生派的標誌,更加重要是陳敬雲重用沈綱等一大批從高級軍事學院畢業的軍官代表着國民軍也在慢慢走上正軌,正在逐漸從單一依靠老舊嫡系將領的局面發展爲一個全面的體系。

正因爲如此,沈綱被國民軍中衆多留日,留德,留美的留學生派系的軍政要員們看成是代表人物。

而沈綱也是很清楚自己身上所面臨着什麼壓力,更加清楚當初陳敬云爲了把他外放第三師當師長可是頂住了國民軍一大羣高級將領的壓力,就算到目前爲止沈綱也是知道國民軍中的很多將領都是看不灌自己的,比如袁方,比如李繼民等人就和他沒什麼好交情。

這樣的情況下,沈綱需要用事實封住衆人的嘴,他想要用一個漂亮的勝仗來告訴衆人:我沈綱不但不比你們差,而且還比你們好。

廣州兵亂之後,沈綱從安排出兵到行軍的途中,再到廣州周邊爆發戰事,沈綱一直都是謹慎行事的同時抓住每一個機會。

數天前沈綱通過一一連串的戰術機動,成功的在越秀山一帶包圍了敵軍兩個團,雖然說最後沒有完全最後的圍殲,讓這兩個團的殘部給逃的出去。但是這一次戰役卻是一舉奠定了第三師在廣州地區的戰略優勢。

也是這一仗,沈綱才讓國民軍上下衆多對他保持懷疑態度的人發生轉變,即便有些人還不滿,但是這已經無傷大局。沈綱自問越秀山一戰中自己已經給陳敬雲交出了滿意的答案。

通過越秀山一戰,第三師已經在廣州地區佔據了戰略優勢,接下來的事情無非就是時間問題,就算是慢慢拖也能拖贏了,更加不用說龍濟光的後面還有一個桂軍正在東進當中,按照沈綱給陳敬雲的回報上說:“按照敵我目前態勢,有望在半月內控制廣州,一月內徹底擊潰敵軍!”

然而國內的形勢卻是給不了陳敬雲那麼多時間,陳敬雲不可能等着沈綱慢慢來,在廣州耗上大半個月的時間和龍濟光對持。

不管是希望佔據廣州和逼迫北洋和談,迫使北洋不敢南下,還是說佔據廣州後大軍北上,在浙北和蘇南地區進行防禦作戰,這都需要陳敬雲在浙江地區繼續投入重兵,這投入兵力的同時陳敬雲還得向浙北地區調集更多的作戰物資。

所以講,不管將來陳敬雲採取什麼對策,或者北洋軍採取什麼對策。現在國民軍最最緊要的就是先把廣州給拿下。、

只要把廣州給拿下了,政治和經濟問題先不考慮,但從軍事上來說,國民軍就能夠騰出手着重於浙北方向,拿下廣州後,國民軍在南部方向面臨的威脅就大大減少,充其量就是剩下一個陸榮廷和江西的李鈞烈,而從目前的國內局勢來看,這兩個人應該不會主動來打國民軍,一方面他們也需要國民軍擋在前頭吸引北洋軍的火力,另外一方面脣亡齒寒,國民軍如果都被北洋軍收拾了的話,那麼袁世凱下一步就會毫不猶豫的收拾調陸榮廷和李鈞烈乃至蔡鍔。到時候陳敬雲在廣東和福建兩省面臨的壓力大減之下,他甚至就能抽調福建的警衛師和第五師以及廣東的第三師到北方前線,把廣州和福建的防務交給當地的守備團以及新組建的第八師和第九師。

到時候國民軍就可以把全部主力用於浙江江蘇地區,陳敬雲相信,只要讓自己騰出手來,再往浙江調入三個師的主力部隊,到時候國民軍就能夠在津浦線佔據一定優勢,再不濟也應該能守住浙江。

到時候不管是戰還是和都有餘地可以選擇了。

基於這種選擇,陳敬雲給沈綱親自下令讓他儘快佔據廣州,沈綱收到命令後也是感覺到了龐大的壓力。

他之前擔任的可是作戰司司長,對於國民軍的整體戰略戰術安排都是知根知底的,而當他知道袁世凱啓用了馮國璋爲第二軍軍長,北洋軍第五師和第八師開始頻繁動作的時候,他也是知道浙北蘇南地區是緊急無比了,如果自己在廣州方面拖延的太久,牽扯了過於國民軍的力量的話,那麼勢必會造成國民軍在浙北蘇南地區的弱勢。這不但陳敬雲不想看到,沈綱自己也是不想看到的。

基於種種的緣故,沈綱就主動的吸引龍濟光到廣州城郊區野外進行大規模的決戰,試圖一舉消滅調龍濟光部隊的主力,徹底奠定勝局。

沈綱和龍濟光因爲不同的原因,但是都想要速戰速決,於是乎雙方調兵遣將的時候就都往郊區野外靠近,然後從一個營一個團,再到上萬人的規模,並且雙方都還在繼續增兵和進行着各種準備。

時間進入十月的時候,雙方已經是大體上完成了戰略準備,國民軍第三師的炮兵團已經構築了最後一個炮兵陣地,數十門七十五毫米的野炮山炮已經進行數天的火炮打擊,十月二號,從福州通過海運到潮州,再通過陸路增援而來的警衛師第二團到達廣州城外。

這一次帶隊的還是俞若飛,除了俞若飛外,還有大批前來觀摩學習的第五師以及警衛師的其他軍官參謀,至於司令部派出的特別觀察團早已經乘坐外國高速客輪抵達廣州了。

這一次警衛師派出的加強團和上次派往杭州的加強團在規模編制上差不多,不過爲了進一步加強戰鬥力,除了加強了一個營的炮兵外,還另外加強了一個80毫米迫擊炮連,一個重機槍連。單單看這武器裝備的話,這個加強團基本上就是一個混成旅的規模。

沈綱和俞若飛算是熟悉的了,因爲俞若飛任職警衛師副師長,這警衛師的駐地就在福州,不可能輕易外調,而沈綱之前任職作戰司司長,也是在福州,而這兩個人私底下的交情還算不錯,加上兩人之前在杭州戰事中相互配合的很不錯,兩人率領警衛師加強團不但解了13團的圍,而且一舉奠定了杭州戰事的勝局。當初杭州那一場戰事就給兩個人弄上了一個少將的軍銜。

這一次,陳敬雲對他們之間的合作也是多有期待的。

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208章 空襲(二)第129章 夏日情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38章 英國領事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89章 政治聚會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261章 煙華夜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207章 空襲(一)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351章 蔡凝(二)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191章 伍世鍾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18章 整編行賞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28章 購軍械(一)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320章 大元帥府
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208章 空襲(二)第129章 夏日情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38章 英國領事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89章 政治聚會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261章 煙華夜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207章 空襲(一)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351章 蔡凝(二)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191章 伍世鍾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18章 整編行賞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28章 購軍械(一)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320章 大元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