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

華盛頓,國務卿小愛德華皺着眉,看着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發回來的報告書,他雖然早有預料到中國方面會在投下核彈之後提出一系列要求,大使他沒有想到中國的胃口竟然這麼大,不但要菲律賓,同時還要塞班島、紹爾羣島等原屬日`本的中太平洋諸多殖民地島嶼,這些島嶼一戰時期是德國人的,一戰後被日`本以託管的名字佔領,二戰中大部分都是美軍攻佔。但是日`本投降的時候,在對中國的正式投降書上,卻是把日屬殖民地全數交給了中國託管,儘管這一託管協議並沒有得到美國以及英國的承認,但是中國卻是堅持拿着這一條要求美國退出原屬日`本殖民地,交給中國。

中美兩國在南京的秘密談判,雖然表面上是爲了解決菲律賓內戰問題,但實際上是一場全面的戰後利益分配的問題。

因此在談判中,除了首先提出的菲律賓問題外,還有諸多其他方向的問題,比如原來日屬殖民地的託管權問題,比如馬來西亞的獨立問題、原荷屬印度尼西亞羣島的獨立問題。而以上四點還只是太平洋方向的而已,此外還有中東方向的伊拉克的徹底獨立問題。

當然的還有極爲重要的,那就是歐洲的利益分配問題。

當然提出以上要求的時候,中國方面也是表示,可以停止和德國的貿易、甚至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對德國宣戰並派出兵力進駐歐洲參戰。

一句話,現在的中國就是以核彈、德國這兩個主要籌碼向英美要求諸多的利益。答應了那麼陳敬雲就會毫不猶豫的把德國推下深淵,然後和英美蘇三國一起瓜分歐洲,如果不答應的話,中國就是被迫採取以戰爭的方式來爲自己獲取該有的利益。

不管怎麼樣,中國都必須獲得足夠的利益,哪怕爲此掀起一場中美大戰以及全球核大戰都毫不猶豫。

前期的中美大量軍事調動,海軍進一步擴張如其說是爲了在英美蘇製造威脅,同時還有着爲了有可能爆炸的戰爭做準備。

事情非常簡單,那就是能談就談,談不成就開戰!

這一場披着‘解決菲律賓內戰問題’皮的談判實際上就是中美兩國一場關於戰後利益劃分的談判。

因爲除了這些地區問題外,同時還有關於戰後國際貿易結算的解決問題,因爲中國並不承認去年英美所主張的以美元爲主導的國際貿易結算體系,並首次提出屬於自身的聲音,要求建立美元、華元同屬於國際貿易結算基準貨幣的二元結算體系。具體爲美元和華元按照所含有的黃金量固定爲一比二匯率,同時其他國家的貨幣根據波動匯率和美元以及華元直接掛鉤。

基本上這個二元結算體系實際上就是在之前的美元結算體系上強加了一個華元進來,不然的話中國根本就不予承認這個美元結算體系,而以中國爲主導的亞洲經濟聯合組織也將不會承認。

而中國身爲世界上的第二大經濟體,而起主導的亞洲經濟聯合組織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同時也是唯一的一個經濟貿易組織,在亞洲範圍內了,除了英美現在控制的地區外,其他國家和地區都已經是先後加入。

在亞洲經濟聯合組織當中,各會員國採用華元作爲國際結算貨幣,也就是說把華元作爲外匯儲備,同時各成員國之間的關稅將會在亞洲經濟聯合組織的框架下大幅度下調,在三十年代開始亞洲經濟聯合組織就是以中國爲主導,展開了多次的多邊關稅談判,讓各成員國之間的平均關稅從早先的百分之四十多下降到如今的百分之十四左右。讓各國獲益不淺,當然關稅都下調後,獲益最大的還是中國。

爲什麼,因爲中國不但是亞洲經濟聯合組織當中的最大進口國家,同時也是最爲龐大出口國家,而且多年來一直都是貿易順差巨大。因爲中國需要進口的東西不算多,主要是集中在價格便宜、沒有技術含量的手工藝產品、農產品、礦物工業原料等,比如說從泰國、越南三國大量進口糧食,又比如說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國進口橡膠、原油、稀有金屬、又比如說從日`本進口生絲、紡織類產品、部分手工業產品、少量工業產品等。

然而中國出口都是一些高附加值的產品,比如說高技術含量的電器產品、汽車類產品、軍火、工業設備、技術含量比較低的生活類工業產品比如非常普遍的洗髮水、香皂、洗衣粉之類的,此外還有一些化工類產品,比如最爲簡單的塑料產品、中國生產的塑膠涼鞋在東南亞地區可是好賣的很,同時還有化肥、農藥之類的化工產品。

¤TTκan¤C〇

當然還少不了中國從一戰時期就開始大量出口的醫藥產品,這年頭的抗生素類藥物,幾乎都是被中國所壟斷的,準確的說是被中國的同奎藥業、羊城藥業這兩家企業所壟斷。這兩家企業幾乎研發並生產了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抗生素類藥品,哪怕是戰爭期間也是保持如此。

雖然是戰爭期間,各國之間的國際貿易幾乎完全中斷,但是中國的藥品出口卻是一年比一年大,不但依舊大量向未參戰國出口,而且還大量向各參戰國出口,美國、日`本、德國、英國乃至蘇俄可都有使用中國出口的藥品,至於仿製情況雖然存在,但是大家都自詡爲資本主義國家,在沒有相互之間沒有爆炸戰爭之前也不可能大規模明目張膽的仿製,而是會採取進口一部分,專利授權一部分的模式由他們本國生產一大部分,但是很多時候他們生產的藥品價格還是偏高,還不如直接從中國進口便宜呢,比如青黴素,現在除了中國外,也就美國一家可以生產,但是美國那邊自己生產的青黴素價格比從中國進口貴上了五倍之多,因此就連美國,實際上也是得大量進口中國的青黴素的。

而且中國的藥品不但是極爲重要的戰略物資,同時也是人道主義物資,哪怕是遭到了密集封鎖的德國,也是可以通過正常的渠道由紅十字會等人道主義救援組織運輸藥品抵達德國。

這一場二戰雖然打的慘烈,但是大家都還自詡爲文明國家,哪怕是後世人裡慘無人道的日`本,也是在戰爭期間准許紅十字會組織向各戰俘營、集中營寄送食物、藥品等物資。當然了,像希特勒那樣大規模屠殺猶太人的例子還是比較少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年頭就沒人把猶太人當成正常人種,二戰之前乃至二戰中,各國都是嫉妒排斥猶太人的,歐洲地區的反猶浪潮可不是隻有德國一家,而是普遍存在,也就只有美國那邊纔好一點,至於中國對猶太人倒是沒有什麼特殊好感或者憎恨,只是當成了普通白人而已。

而二戰中,由於佔領了大量俄羅斯地區,也就使得了中國本土裡加入了大量白人,目前中國的白色人種總數大約在兩千人左右,大多數都是生活在中亞、西伯利亞以及貝爾加省、新東省等北方地區,不過雖然中國的移民政策進一步施行,大量漢族人口向中亞以及西伯利亞移民,而大量白色人口也向內陸地區遷移。

甚至在軍隊裡,也有部分白色人種服役,而在間諜組織裡更多,比如軍情處就是吸納了大量的白色人種的情報人員,廣泛派向西方地區蒐集情報。

藥品、工業產品的大量出口讓中國的進出口一直都是處於極大的優勢地位,所以儘管亞洲經濟聯合組織之間的關稅表面上是平等的,但實際上是不平等的。

低的關稅讓其他成員國失去了最有效的關稅保護,使得他們的工業發展在中國的大量工業產品的衝擊下幾乎陷入停頓,更別說發展了,只能是維持大量出口農產品、工業原料來獲取外匯以購買中國的工業產品的經濟模式,然後在這個過程中苦苦掙扎着慢慢發展工業。

之前的中國自從洋務運動一直到二十年代爲止都是如此,當時的中國也是被逼出售大量的工業原料和農產品來換取西方國家的工業設備,然後慢慢發展,熬了將近七八十年纔算是慢慢發展成爲一個工業國家。

不管怎麼樣,以中國爲主導的亞洲經濟聯合組織已經成爲一個地域性的經濟體系,如果說這個經濟體系不加入英美,那麼就代表着英美等國將會失去亞洲市場。

所以面對中國要求的二元結算體系,英美等國也是很難拒絕。

南京的這場關於整個戰後利益的中美談判,自然是引起美國方面的極度重視,除了預料之中的中國獅子大開口外,這場談判更是透露出來了一個極爲重要的信息。

那就是中國並不說一定要和美國全面開戰的,而是可以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來解決兩國之間的巨大爭端。

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13章 臨近生變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71章 各省局勢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66章 福寧公司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864章 慘烈(一)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337章 渡江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315章 B3轟炸機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1024章 忍讓第37章 擁袁通電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6章 孫府逸事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96章 福州體系第63章 所謂漂亮第133章 籌餉處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129章 夏日情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67章 關餘貸款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133章 籌餉處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5章 光復餉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454章 狐狸精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
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13章 臨近生變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71章 各省局勢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66章 福寧公司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864章 慘烈(一)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337章 渡江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315章 B3轟炸機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1024章 忍讓第37章 擁袁通電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6章 孫府逸事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96章 福州體系第63章 所謂漂亮第133章 籌餉處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129章 夏日情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67章 關餘貸款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133章 籌餉處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5章 光復餉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454章 狐狸精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