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北巡(二)

雖然抵達濟南時發生了一些小小的意外而讓陳敬雲沒有準時抵達濟南,不過這並沒有太過影響到陳敬雲的北巡計劃。不過儘管沒有造成重大影響,但是總統專列出現問題可大可小,儘管陳敬雲沒有開口問責,但是國民軍體系裡自然會有人爲此事揹負責任。剛抵達濟南,參謀部的沈綱就是把手下交通司的司長以及直接負責此時出行專列的數名科長進行了處分。無聲無息間,就已經有一名少將和多名校官爲此丟掉了官職,這部分雖然沒有不會直接退出現役,但是大多數也是被降級另行任用,而有了這個污點在,以後要想晉升幾乎是再無可能之事。

陳敬雲一行人抵達濟南後,當即就是帶人下了專列入住到早已經安排好的公館內。這和陳敬雲之前的行程有些不同,之前陳敬雲的總統專利抵達滁州、蚌埠等地的時候陳敬雲都只是在當地只停留一天,而且他也沒有下專列,就在專列內接見當地軍政官員們。

不過此行到了濟南卻是和之前不一樣了,之前那些地方陳敬雲雖然也有停留,不過頂多算是路過而已,那並不算是陳敬雲的目的地,不管是蚌埠還是徐州如今對於國民軍來說已經不是什麼重要的軍事要地了,而由於青島的存在,使得山東比往日重要的多,而身爲山東首府的濟南自然也是顯得重要一些。

更何況,這次北巡陳敬雲的目的大抵上來說有三個,一個是通過沿途的視察,擴大自身在北方省份的影響力,第二個就是去北京一趟,至於去北京的目的和第一個目的也是差不多,同樣是希望前往北京視察而加強國民軍以及自身北京的影響力。而第三個嘛,就是準備對青島局勢展開前期部署。

由於一戰這種事情陳敬雲是以前世記憶爲參照,而這種先知性質的事情又不能光明正大的對手下們明說,雖然陳敬雲也多次對手下的將領們強調歐洲局勢緊張而極有可能爆發戰爭,不過這種事情在沒有發生之前沈綱等一大羣國民軍將領對此雖然對此有所關注,他們之前的重點一直都是放在了國內,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擊敗北洋,那裡有什麼心思去關注歐戰戰爭啊。

不過隨着南京共和政府取代北洋成爲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後,也就讓那些將軍們開始關注起外國的軍事動向,尤其是遠東地區的軍事動向來了,而這種情況下,這些將軍們才真正的關心起歐洲的緊張局勢,而對於陳敬雲多次強調歐戰可能爆發戰爭預測也是深以爲然,當陳敬雲要求軍方做好準備應對歐戰局勢的時候,這些將軍們也是清楚了陳敬雲的想法。

因爲不用陳敬雲去主動說,這些將軍們都能夠猜測的出來,一旦歐戰爆發大規模戰爭的話,雖然歐戰距離中國戰爭千萬裡之外,但絕不是說中國就可以置身事外了,因爲不管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他們都在中國擁有租借地,一旦協約國和同盟國之間爆發戰爭的話,那麼這些租借地裡也極有可能爆發戰爭,而衆多租借地中又以青島爲最。

本來按照普通人的心思那就是青島都是德國人的了,就算到時候英國和日`本爲了青島和德國打生打死也不管中國人的事啊,但是事實不是那麼簡單。不管是英國和日`本藥攻打青島,幾乎不可能直接從青島或者從膠州灣登陸,他們要攻克青島的話就只能從青島以外的山東其他地區登陸,換句話說到時候日軍和英軍將會從中國上的土地登陸,然後在中國的土地上進行戰爭。

先不論這事情對於主權的影響有多大,但是對於陳敬雲以及國社黨來說這是絕對無法接受的。這倒不是陳敬雲因爲日軍登陸而無法接受,而是因爲日軍如果在中國領土上和德國人爆發戰爭,那麼就會引來大批民衆的抗議,而到時候如果國民軍沒有任何動作的話,那麼民衆就可能把怒氣撒到國民軍和陳敬雲頭上,陳敬雲喊出的口號可是華夏復興,真要出了這種事情的話就是狠狠的打陳敬雲的臉,恐怕到時候一大羣國社黨的軍官們也是會對他陳敬雲人有着極大的意見。

所以站在陳敬雲的角度上而言,如果日`本人有逆天的能力直接從膠州灣登陸青島的話,說不準他忍一忍也就過去了。但是到時候日`本人如果從山東其他地區登陸並進攻德國的話,那就是陳敬雲所無法忍受的了,他一旦忍了,那麼一大羣的國社黨員們就得把他陳敬雲趕下臺。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到時候無法忍了而下了決心和日`本人打一場的話,陳敬雲還真的沒什麼信心能夠答應,別看現在日`本人現在也窮的叮噹響,陸軍被海軍壓制的連饅頭都啃不起了,但是好說好歹日`本也是完成了初步工業化的國家,再怎麼貶低那也是能造戰列艦的國家,真要把內褲當掉下決心來一場全面戰爭的話,以現在國民軍現在的實力,他陳敬雲連防守的把握都沒有,不但他沒有把握,就連國民軍內的一大票將領們大多也是沒有什麼把握的。

沈綱甚至明言,如果日`本全面動員後,這個島國就能夠短短半年內武裝超過百萬的正規陸軍,而陳敬雲手下的國民軍現在有多少兵力呢,就算加上那些地方守備團也才三十多萬人。再說了他陳敬雲的對手又不是日`本一家,還有一大羣國內軍閥土匪要收拾了。就算日`本不進行動員,就算以日`本目前的常備師團全力來攻,國民軍也缺乏抵抗的能力。參謀部已經做出一份戰術演練,假如中日爆發第二次戰爭,以國民軍目前部署在東北、直隸一帶的部隊,到時候面對日`本從朝鮮、旅順兩個方向可能出動的超過五個常備師團的兵力,國民軍可能連一個月都守不住。

不得不說沈綱這些將軍們的悲觀態度進一步影響了陳敬雲,這也是讓陳敬雲準備採取另外一個計劃的原因所在,那就是搶在日`本人發起進攻之前把青島給收回來。如果能夠用和談的方式從德國人手中要回來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行的話陳敬雲不介意發動一場戰爭把青島給奪回來。

至於德國人的反應,陳敬雲還真的沒有太過的顧忌,德國不是英有着遍佈全球的海軍和軍事基地,隨時能抽調兵力來增援,更不是日`本近在遲尺,隨時都能登錄威脅到中國南方沿海腹地,陳敬雲真要下定了決心進攻青島的話,到時候歐戰戰場上德國人都應付不過來,他們不可能憑空從本土增援兵力過來,哪怕青島要塞再堅固,陳敬雲就不信圍攻幾個月之後拿不下來,打不死他們也餓死他們!

這也是陳敬雲是寧願現在和德國人打一場,也不願意和日`本人或者英國人打一場!

而有了這種心思後,陳敬雲一方面是持續關注歐洲局勢,一方面也是準備試探德國人看看能不能用和談的方式把青島收回來,另外一方面他也是準備了其他多種方案,第二種就是在山東部署重兵,一旦歐戰開戰德國人又不肯把青島歸還的話,陳敬雲少不得就要主動宣戰然後向青島進攻了,而這樣一來陳敬雲就能夠得到英國人的支持,但時候不但可以有力的遏制日`本人對青島的野心,說不定還能由此加入協約國,從而獲得英國的支持,到時候對於中國向歐洲出口戰爭物資是相當有利的。

當然他還準備了第三種方案,那就是一旦日`本人不顧中國的反對要強行進攻青島,並試圖在山東登陸的話,那麼陳敬雲就算不願意也得和日`本人幹一場,如果可以的話那麼最好是把戰事依舊侷限在山東地區。而運氣不怎麼好日`本人又瘋了的話,說不準東北那邊也會打起來,最後日`本人甚至可以登陸江蘇和浙江。

所以第三種方案就是預計和日`本人來一場全面戰爭!

反正陳敬雲是沒打算過在青島一事上進行任何的妥協,這倒不是因爲他在乎所謂的國家尊嚴或者主權,而是這種國家主權的事情可能對他的統治權造成威脅,他當初弄出了帶有濃厚民族主義色彩的國社黨就已經預料到會有那麼一天,一旦自己退縮了,那麼那些滿腦子都是華夏復興的國社黨員不會介意換一個領袖,然後繼續他們心目中偉大的華夏復興事業。

當然了,這也是因爲陳敬雲覺得青島一事自己還是有很大的勝算,值得爲此博上一把,一旦自己成功的把青島收回,那麼自己在國內的威望將會上升到其他人無法仰視的地步,而到時候對自己徹底統一中國將會帶來極大的助力,而有了青島的先例後對於後來收回其他租界也是有着極大的幫助,要不然他也不會有着如此決心的。

當然這種決心並不是空口白牙而來,而是建立在陳敬對手下數十萬軍隊的信心之上。

要讓這三十幾萬的國民軍對付日`本的全面進攻是不可能的,但是隻進行一場小規模的戰爭的話陳敬雲相信還是可以勝任的。

某種程度上陳敬雲也是在賭,他在賭德國人會通過和談的方式交回青島,他在賭在日本人之前通過武力奪回青島,他在賭和日`本人在山東爆發軍事衝突後,日`本人不會發動全面的進攻。萬一真的全部賭輸了,他陳敬雲就自認倒黴的同時準備學蔣光頭來一場八年抗戰。

至於後果如何,陳敬雲現在不知道,現在的他能夠做的就是按照心中的構想提前把佈置做好,到時候不管出現什麼樣的變故都能應對,而諸多佈置中,自然以山東方向的軍事部署爲重!

第1034章 變化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143章 飛鴻號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511章 F1戰鬥機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315章 B3轟炸機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57章 北京初雪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302章 遷移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369章 十九號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917章 F5對P51(一)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394章 蔡秘書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
第1034章 變化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143章 飛鴻號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511章 F1戰鬥機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315章 B3轟炸機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57章 北京初雪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302章 遷移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369章 十九號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917章 F5對P51(一)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394章 蔡秘書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