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

讓自己籌辦內政處?而且還是設立在國民軍司令部裡頭的內政處?岑春煊混跡官場數十年了,對官場裡面的那些彎彎繞繞知道的很清楚,同樣知道國民軍司令部裡頭不但有着三大部和海軍處這樣的軍事部門,同樣還有一個主管財政的籌餉處,而陳敬雲藉着國民軍司令部的名頭再弄出一個內政處的話,那基本上可以判定這個內政處就已經是和內政部類似的機構。而讓自己籌辦的話,假如自己到時候辦的好了,這內政處處長一職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就算內政處長一職拿不到手,到時候混一個副處長也應該是可以的,這對於一個新近投靠的自己來說已經是不錯的開端了,至於以後嘛,岑春煊就不信自己混不上去,到時候當成國民軍內部的內閣總理也不是什麼難事。

岑春煊猜想的也沒什麼偏差,現在陳敬雲手下軍政體系有些混亂,軍事方面還好,陳敬雲自認國民軍總司令,用國民軍司令部下屬的各部門掌管了所有部隊。然而政務方面就有些複雜了,首先陳敬雲的正式頭銜是福建都督,嚴格來說他只對福建有內政事務的管理權,而對國民軍所佔據的其他地盤是沒有權利管轄的,這年頭名分也是很重要的。別看現在國民軍已經和北洋軍開戰在蘇南地區打了個你死我活,但是陳敬雲可沒有舉起造反的牌子,袁世凱也沒說陳敬雲是什麼叛亂分子。

爲了避免戰爭擴大化,袁世凱和陳敬雲都極力的避免打出各種口號,甚至到目前爲止雙方都沒有公開出一個明確的戰爭口號,某種程度上來說,蘇南地區的戰事只是雙方的一個軍事衝突,僅僅是軍事衝突而已。

只要袁世凱一天不說陳敬雲造反,只要陳敬雲一天還承認北洋政府爲中國之合法政府,那麼陳敬雲一天就不能公開的組織自己的政府,只能是偷偷摸摸的來。這樣一來陳敬雲就沒有合法統治浙江、廣東東部乃至蘇南地區的權力,也就沒辦法組織一個屬於陳敬雲的政務體系。另外就是陳敬雲崛起的時間還太短,一直以來都是忙於軍事方面的事務,對於政務方面並沒有太多的涉及。

這樣也就導致了國民軍控制下的各地區內政事務沒有一個統一的管理機構,福建有福建軍政府,浙江有浙江軍政府,廣東東部和新近佔領的蘇南上海等地區都還實行軍管,基本都是各自爲政的局面。

爲了改善這種局面,陳敬雲之前在國民軍司令部下設立了籌餉處,用以統管國民軍控制區的財政問題,但這也只是解決了財政問題而已,其他的內政事務基本還是各管各的,和之前沒有太大的變化。

而這樣的局面隨着國民軍慢慢走上正軌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國民軍的快速的發展,陳敬雲早就有建立統一政務機構的心思,但是奈何一直沒有機會,廣州方面的戰事剛結束就是爆發了蘇南戰事,根本就讓陳敬雲抽不出身來。

現在眼看着局勢慢慢穩定,這內政事務也就讓陳敬雲注意起來了。基於名分問題陳敬雲還不能公開組建數省的聯合政府,但是這不足影響陳敬雲建立類似的機構。而目前最後的方式就是掛靠在國民軍司令部下面建立一個內政處,仿效籌餉處的方式達到控制全部國民軍控制地區的內政事務。

今天岑春煊的到來,只是加速了這一決定的進程而已,畢竟陳敬雲不可能因爲岑春煊的來投就專門爲他設立一個機構部門。

面對陳敬雲的邀請,岑春煊略微一考慮就是答應了下來。

“現今中國面臨着重大危機,我岑春煊怎麼忍心讓國人遭受苦難,今日既然司令相邀,我岑春煊就算能力有限但是也決心爲了中華之崛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岑春煊說這話的時候從自己充滿了悲壯語調。

陳敬雲聽罷站起來:“國民軍今日得岑老加入,我中華崛起指日可待!”

說罷,兩人相視而笑。

當天下午,岑春煊在陳敬雲等一衆國社黨高層的見證下,宣誓加入國社黨,成爲第一個正式加入國社黨的清末重臣,並且成爲國社黨中央委員會委員之一,同時接受陳敬雲聘請,擔任陳敬雲的內政顧問。

而這一決定很快就是被國民軍主動宣傳出去,在國內造成了巨大轟動。岑春煊雖然已經離開中國政壇權力中心數年之久,但是他的影響力猶在,之前也一直是國內立憲派的主要領導人,他的加入幾乎可以代表着部分立憲派力量已經加入到國民軍體系當中來。加上國民軍在南京之戰的勝利也慢慢傳揚出來,一時間國民軍聲勢大增,大有和北洋軍相提並論的局面,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當岑春煊宣佈加入國社黨的當天,也就是二十一號,鎮江前線的曹錕下令全軍往西撤退,並留下了相當部隊斷後牽制鎮江的國民軍部隊。曹錕這個決定實際上已經遲了整整一天之久,如果通訊暢通的話,曹錕應該是昨天一得到南京失守的消息就會主動撤退的,但是因爲各種原因久久沒有得到消息,最後曹錕還是從陸軍部緊急發來的電報中得到消息,隨後曹錕甚至來不及等待撤退的命令下達,就私自組織部隊開始撤退。

實際上,自從馮國璋失守南京泰山鎮後,蘇南地區的北洋軍第二軍指揮體系已經崩潰,馮國璋現在的下落無人得知,下屬的曹錕,靳雲鵬、張勳、王汝賢都是沒有直屬的上級領導,只能是各自爲戰。

一直到傍晚時分,北京的陸軍部纔給曹錕下達撤退命令,同時命令溧水的靳雲鵬部堅守陣地,力圖確保曹錕和張勳的部隊後路不失。而這個時候,曹錕的部隊早已經開始準備撤退了,爲了避免國民軍的航空偵查,同時爲了避免鎮江的國民軍追擊,曹錕的部隊準備好了後在傍晚時分開始逐步撤離前線陣地,並且在撤退之前命令部分戰線的部隊發動了小規模的反擊試圖迷惑國民軍。

一到入夜,曹錕和張勳的部隊開始急速撤退。這個時候,對面的沈綱也是發現了曹錕想要跑,急忙發動相關的攻勢試圖拖住曹錕的部隊。然而曹錕是個老將領了,並沒有傻乎乎的掉頭就走,而是組織了不少的部隊用來斷後路,採取了逐次撤退的方式。

而此時,句容大桌鎮方向的林肇民第七師也是接到了國民軍司令部的嚴令,要求他們儘快拿下大卓鎮,切斷曹錕所部的退路,於此同時,北洋第五旅的唐天喜也是接到了曹錕的親筆命令,要求他們堅守到主力撤退爲止。

於是乎,一場雙方都在爭奪時間的戰鬥再一次打響,而這一次比以往的戰鬥更加激烈。

當日夜,北京中南海居仁堂中,袁世凱一臉沉色的站在窗前,此時窗外寒風蕭瑟,隨着天氣越來越冷,今冬的第一場雪已經不遠了。

輕輕的腳步聲響起,段祺瑞走了進來:“大總統!”

袁世凱此時纔會轉身來:“嗯!”

這會的段祺瑞臉色也是有些沉重:“曹錕已經回電,他已經開始組織部隊撤退,另外靳雲鵬已經回電,稱將固守南京南方溧水方向,確保南京南城不失!”

袁世凱走了過來,然後坐下後道:“做吧!”

段祺瑞和袁世凱共事多年,自然瞭解袁世凱的脾性,當即也沒有過多推辭而是直接坐下,這時候袁世凱道:“曹錕和靳雲鵬的能力我是知道的,有他們在我放心!”說到這裡,他話音一轉道:“還沒有華甫的消息嗎?”

段祺瑞道:“還沒有!”

自從昨日中午之後,北洋軍就和泰山鎮失去的聯繫,同時也和馮國璋失去了聯繫。到目前爲止北洋軍連馮國璋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這次南京失利,錯不在華甫!”袁世凱說話的聲音有些哀嘆:“他守了南京十天之久,現今又生死不明……唉……”

馮國璋和袁世凱以及段祺瑞三人之間的關係有些複雜,三人以及王士珍一起從小站練兵走到現今,雖然這兩年勾心鬥角爭權奪利,但是這朋友的感情還是在的,袁世凱感嘆於馮國璋的生死不明,而段祺瑞同樣也是不太好受。

“大總統放心,華甫他人命硬的很,應該出不了什麼事,而且南邊國民軍那邊也沒傳出華甫兄的消息來,應該是無大礙的!”段祺瑞也不知道馮國璋有沒有突圍出來,從心底上來說,段祺瑞雖然和馮國璋政治上不對頭,但是也不希望他戰敗被殺啊,到底是幾十年的朋友了。

“但願吧!”袁世凱嘆罷,沉思了會後道:“現在蘇南戰事糜爛,王汝賢的第七師就算能拿下解家莊,恐怕一時間也解決不了長江南岸那數萬人部隊的退路問題。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段祺瑞被這麼問,一時間也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蘇南戰事出現現今的局面是之前衆多北洋軍將領都沒有預料到的,更加沒有想到渡江之後的曹錕和靳雲鵬以及張勳的數萬人會陷入險境,這下一步該怎麼走就成爲了一個大難題。

“這首先,自然是要讓曹錕和張勳的部隊從鎮江前線撤下來的!”南京北岸都失守了,曹錕和張勳的部隊繼續耗在鎮江已經毫無意義,一個不下小心反而會折損進去,段祺瑞小心的用着措辭:“下一步,可依託南京南岸的城防進行固守,到時候曹錕和張勳以及靳雲鵬這三支部隊加在一起就足有三萬之數,固守南京南岸應該是不成問題的。之後可以等待王汝賢的第七師打通解家莊,收復南京北岸,只要把補給線重新打通,屆時整盤棋就能重新活過來!”

袁世凱卻是直接反問:“如果王汝賢的第七師長時間無法收復南京北岸那如何?”

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619章 桃花情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575章 伏擊戰第6章 孫府逸事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969章 北非第23章 收攏軍心第63章 所謂漂亮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210章 衝鋒(二)第32章 陳府景象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33章 羅漓心思第209章 衝鋒(一)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578章 總動員(二)
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619章 桃花情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575章 伏擊戰第6章 孫府逸事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969章 北非第23章 收攏軍心第63章 所謂漂亮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210章 衝鋒(二)第32章 陳府景象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33章 羅漓心思第209章 衝鋒(一)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578章 總動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