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西南攻略

而和警衛師有着同樣待遇的第十一師呢,去年北伐戰爭剛開始的時候,是因爲當時的第十一師三個步兵團剛剛成軍,當時從美國訂購的火炮還沒有回來,所以第十一師就被當成了預備隊駐紮在上海一帶,到了後來第十一師的火炮到位具備初步作戰能力的時候,戰線早已經推到了徐州方向,而當時的國民軍也需要在蘇南浙北一帶部署兵力,預防中央空虛,當時連新成立的第二十一師、第二十二師都被留在了蘇南地區,這第十一師自然也就繼續駐紮在上海。

北伐戰役之後,由於陳敬雲準備青島戰役,本來就是要把其他部隊抽調到沿海省份駐防,這第十一師就更不能走了,繼續擔任了守備上海的重要任務。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青島戰役結束後,第十一師纔算是得到了調動的命令,爲了讓這支裝備精良的部隊不至於一直都浪費在駐防上,而且同時其他部隊或多或少都有缺編,正在進行整編當中,所以陳敬雲纔打算把第十一師派往廣東。

在乘船奔赴廣東之前,第十一師率先根據陸軍整編方案完成了整編,而這個整編都是直接從蘇南地區的其他部隊,也就是第八師、第二十一師中抽調現成的裝備和人員,以求讓第十一師在最短時間內形成戰鬥力。短短半個月內第十一師就是成爲了國民軍當中第一支完成1915年步兵師編制的部隊。

由於是預備在南方山區作戰,所以第十一師是根據整編師中的輕裝師標準進行整編,也就是所謂的馱馬制,原有的兩個野炮營以及一個山炮營被調整爲三個山炮營,其中一個爲日製十七倍山炮營,剩下的兩個都是自產的十四倍山炮營。這兩款火炮的重量都只有五百五十公斤,其中自然是以日製41式山炮最好,不過這種山炮國民軍中沒有太多,一共也只有七十多門,剛好編成了六個營,給六個輕裝師各分配一個就剛剛好。而國民軍的大量七十五毫米山炮則是進口和自產以及繳獲的十四倍的山炮,這裡頭包括德造的,日造的,然後還有這兩年福州兵工廠自己大量趕工出來的1912年式75毫米14倍口徑火炮,這些14倍山炮纔是目前國民軍中的山炮主力,一共有着將近三十個營。除了七十五毫米山炮外,另外還有兩個營的六十毫米山炮,繳獲而來的五十七毫米山炮五個營,這些全部加起來才構成了國民軍中的山炮兵部隊。

第十一師率先完成1915新型編制後,就是立即奔赴廣東,至於第十一師到了廣東之後陸榮廷會怎麼想那就不是陳敬雲需要在意的問題了。

因爲除了第十一師外,陳敬雲還往湖南和湖北以及河南都派遣了大量的國民軍部隊,北洋降軍的曹錕所部第三十師被派往了岳陽,隨時可奔赴長沙。

保定的第二十六混成旅被派往了張家口,同時駐紮北京的國民軍主力第一師也奔赴了石家莊,原本在山東參加青島戰役的第九師則是回防北京,並隨時可增援山西。

除了山西北部外,在山西的南部地區國民軍的第十七混成旅和第二十混成旅也已經是陸續靠近了山西省境。

國民軍的這副姿態已經是說明了準備解決山西閻錫山了。

“要解決我國軍閥割據問題,就必須徹底消滅西南駐軍閥以及山西軍閥!而這些軍閥中,極有可能和當年我們和唐繼堯以及陸榮廷他們一樣,達成了某種協定,畢竟脣亡齒寒這個道理他們應該也是明白的,所以說,假如我們要軍事上解決軍閥割據問題,那麼就必須做好和這些軍閥全面開戰的準備。”沈綱一如既往的用着沉靜的語氣向陳敬雲解說着參謀部的作戰計劃。

沈綱道:“根據各方面彙集的情報來看,佔據雲南和貴州以及西川南部地區的唐繼堯手下的部隊已經膨脹到至少二十萬人,滇軍除了在四川內駐紮了重兵和四川段芝貴進行爭奪外,在貴州以及湖北也駐紮了相當多的一部分兵力。滇軍參加戰事頻多,戰鬥經驗豐富,雖然武器裝備不強,但是戰鬥力在的西南駐軍閥部隊中算得上中等。

同樣在四川的段芝貴據信已經整合了四川原有的諸多小軍閥目前控制了重慶和成都兩處要地,其所部目前大約在十萬人左右。但是他屬下的部隊兩極化嚴重,其嫡系爲原北洋軍第二師以及第六師的部隊,大約在三萬人左右,這部分嫡系保持了相當多的重火力,如果我軍要進攻四川的話,那麼這一部分段芝貴的嫡系力量將會是我們的主要對手。而剩下的旁系部隊則是爲原爲四川各地小軍閥的部隊,質量上參差不齊,裝備極差!”

“西南三軍閥中,陸榮廷的部隊數量一直都比較穩定,如今大約保有八萬到十萬人的數量,半數部署在湖南,半數部署在廣西。桂軍的裝備比滇軍要略遜一籌,士兵素質兩者上相差不多,以參謀部諸多同僚的統一意見,單單對付桂軍的話,我軍只要投入兩個師就能夠取得局部優勢,投入三個師以上就能夠取得戰略優勢。

這三家的力量都不弱,聯合起來的話我軍雖然能夠保持一定的優勢,但是要想迅速取勝的話也有着一定的困難,除了兵力上的差別外,更重要的是西南地區多山,交通不便,儘管粵漢鐵路已經完成大半,我軍從湖北武漢進駐長沙問題不大,但是離開了粵漢鐵路後繼續向西南方向進攻,那麼我軍擁有的大量野炮部隊就很難進行機動爲前線步兵進行炮火支援。由於不能迅速機動,那麼快速解決戰鬥也就成爲了難點。

爲此,參謀部的建議是在面對西南三軍閥中,前期採取小幅度進攻,吸引敵軍主動兵力彙集到湖南、湖北、廣東一線,而我軍則是進行避免進行大範圍的迂迴機動,如有必要,一定程度上前期可暫時放棄部分地區,對敵軍前線部隊不斷施加壓力迫使敵軍不斷增兵,時機來臨時迅速的集中優勢兵力一舉擊潰敵軍主力!一言之則是誘使敵軍和我軍進行戰略決戰,屆時充分發揮我軍之重火力優勢,一戰定勝負!”

陳敬雲聽罷也是點點頭,參謀部的戰略構想還是相當實際的,考慮到了國民軍進軍西南的最大障礙並不是西南駐多軍閥本身,而是西南地區那糟糕無比的地形。西南三大軍閥裡頭,每個都是遠不如國民軍的,但是如果這三方加起來的話,那麼就會擁有龐大的超過五十萬的兵力,而這說的還是他們的野戰軍,而實際上和國民軍一樣,他們除了中央編制的部隊外,還擁有大量類似地方守備團的部隊,這些部隊雖然戰鬥力不怎麼樣但是關鍵時刻也能牽制國民軍不少兵力。到時候國民軍在兵力上能拿出個二十萬就了不起了,畢竟國民軍除了要對付西南軍閥外,在沿海各省,東北其他地區都被部署兵力,可不能一股腦的把所有部隊都投入到西南前線裡頭。

兵力上處於劣勢之際如果說國民軍的炮兵部隊也因爲西南的地形而無法跟隨步兵進行機動的話,那麼就讓國民軍的戰略優勢大大降低。要知道西南諸軍閥裡頭,除了段芝貴手下的兩萬多嫡系老北洋部隊外,其他軍閥部隊一個師一萬人裡頭有七八門火炮就是相當不錯了,而實際上很多部隊除了步槍外,其他的火炮乃至重機槍都沒有,名副其實的輕步兵,這些步兵如果真正機動起來的話,那速度自然不是擁有大量重火力的國民軍能夠比較的。

所以要發揮出國民軍最大的戰略優勢,那麼國民軍就必須以靜打動,儘量避免機動作戰,迫使敵軍採取正面作戰並與自己決戰之。所以到時候什麼戰術都是假的,彙集主力後直奔敵軍不得不防守之地,比如貴陽、比如雲南大理,比如南寧和桂林,敵軍硬守的話那麼正合了國民軍的意願,如果不守的話失去了這些戰略要點這些軍閥部隊不用幾個月就得全面崩潰。

而在掃平西南三大軍閥之前,國民軍還有一件事得先辦了,那就是先和山西的閻錫山給解決了。

山西的閻錫山實際上軍力並不強悍,手下雖然有五六萬的部隊,但是比起西南三大軍閥來還是差了一大截。而讓陳敬雲決定第一個解決他的原因不是因爲閻錫山的實力最差,而是因爲閻錫山佔據的山西就在直隸和河南以及湖北的邊上,如果不把山西給提前拿下來,這如何讓陳敬雲安心進攻西南啊。萬一國民軍主力在西南前線作戰的時候,閻錫山來一個突襲石家莊然後掐斷京漢線並進攻湖北的話,國民軍就是腹背受敵。

就跟當年馮國璋爲了打陳敬雲而先把黃興的南京給攻佔了下來一樣,任何一個將領都不會允許自己在前線作戰的時候,背後還有着一支數萬並不受自己控制的軍隊虎視眈眈着。

第29章 購軍械(二)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38章 英國領事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379章 休閒日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28章 購軍械(一)第157章 長樂號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865章 慘烈(二)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87章 洪府娶親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13章 臨近生變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96章 福州體系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9章 密議(一)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133章 籌餉處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288章 北京冬夜
第29章 購軍械(二)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38章 英國領事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379章 休閒日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28章 購軍械(一)第157章 長樂號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865章 慘烈(二)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87章 洪府娶親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13章 臨近生變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96章 福州體系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9章 密議(一)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133章 籌餉處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288章 北京冬夜